张书铭 15051251 无人飞行器系统概论课程总结与感想.
无人机培训个人总结

无人机培训个人总结无人机培训个人总结,是我在参加无人机培训课程之后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和归纳。
本次培训课程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课堂学习、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等多种方式,我对无人机的原理、操控技巧和应用领域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首先,在课程的最开始,我们对无人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进行了学习。
了解无人机的组成部分,包括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通讯系统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视频的展示,我对无人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在学习无人机的操控技巧方面,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我们进行了基本操控的模拟训练,学习了起飞、降落、悬停和航线飞行等基本操作。
课程还提供了真实的飞行场地和专业的教练指导,让我们亲自操作无人机进行飞行训练。
在实践中,我逐渐掌握了操纵杆的使用技巧,学会了应对不同飞行环境和飞行动作的技巧。
另外,培训课程还介绍了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包括航空摄影、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
通过相关案例和实际应用示范,我们了解了无人机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和优势。
我对无人机的潜力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对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每次实践训练都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互相配合完成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了与他人协商和解决问题。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培训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和挑战。
无人机的操作并不容易,需要不断练习和磨炼自己的技能。
在实践中,我经常遇到飞行操作失误或与其他无人机发生碰撞等情况。
但是,通过教练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互助,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在飞行技巧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这次培训中,我对无人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掌握了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我相信,在将来的实践中,我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应用无人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人机实训总结和体会

无人机实训总结和体会
无人机实训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挑战性的学习体验。
通过这次实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无人机的知识和技能,也对无人机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通过实践操作无人机,我对无人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无人机的组装和调试,了解了每个部件的功能,并学习了如何操作和控制无人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这些实践操作让我对无人机的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其次,通过实训,我还学到了一些关于航拍和摄影的技巧。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路径和飞行高度,以及如何调整相机的角度和参数来获得更好的摄影效果。
这些技巧对于拍摄美丽的航拍照片和视频非常有帮助,并且能够提高我在其他摄影领域的技术水平。
此外,无人机实训还加强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实训中,我们需要和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分工合作完成各种任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调,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且能够在面对问题时共同解决。
这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于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无人机实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难忘的学习体验。
通过实践操作无人机,我不仅学到了关于无人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无人机实训课的心德体会

无人机实训课的心德体会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无人机实训课程成为了许多学校的热门课程之一。
作为一名参与无人机实训课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这门课程对我们的心德培养的重要性。
无人机实训课程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在无人机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飞行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任何一次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操作过程中,还包括对于机身维护、飞行数据的保护等方方面面。
通过无人机实训课程的学习,我们逐渐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并将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无人机实训课程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无人机操作中,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任务。
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飞行任务。
这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只有通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有效的沟通,才能使无人机飞行任务顺利完成。
通过无人机实训课程,我们不仅掌握了无人机的操作技巧,更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无人机实训课程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无人机实训课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飞行技巧和应用场景,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这要求我们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无人机实训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无人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更培养了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这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无人机实训课程培养了我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无人机作为一项高新技术,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在无人机实训课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无人机的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了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我们不仅要精通无人机的操作技巧,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确保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合法合规、安全可靠。
无人机培训心得体会

无人机培训心得体会我是一名无人机(UAV)爱好者,最近参加了一次无人机培训课程,想分享一下我的体验和心得。
首先,培训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在理论部分,我们学习了无人机的基础知识,如控制模式、飞行器件和无线电控制等等。
对于没有接触过无人机的人来说,这些知识相当入门,但对于有经验的人也是很有价值的回顾。
理论部分还涵盖了法律和道德方面的问题,这些涉及到使用无人机的限制和责任等等。
实践部分是非常有趣的部分。
我们学习了基础的飞行技巧、起飞和着陆流程以及如何控制无人机进行拍摄和录制视频。
对于第一次操作无人机的人来说,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适应。
一定要谨慎,并且遵循课程中的指示,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进行学习。
我认为,培训课程的好处之一是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
我们的教练有着多年的经验,能够给予我们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能够让我们少走弯路,从而更快地提高我们的飞行技巧。
此外,我还意识到培训课程与无人机社区之间的联系。
在课程中,我们有机会认识其他无人机爱好者,分享想法和经验。
这些社区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与他人进行飞行活动的机会。
我发现这种社区特别诱人,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许多人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平台。
对于那些想要参加无人机培训的人来说,我要提醒你们的是要注意飞行安全。
无人机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也需要进行谨慎操作。
确保你熟悉无人机的控制技术,并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同时,一定要在安全的场所进行飞行,避免造成潜在的伤害或损失。
总之,无人机培训课程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无人机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除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它还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广泛的网络和社区,这些对于任何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对无人机有兴趣,我的建议是参加一些培训课程,了解更多关于无人机社区的信息,并尽情享受这个刺激且迷人的体验。
航空航天概论课的心得体会

航空航天概论课的心得体会航空航天概论课的心得体会航空航天概论课是我大学学习生涯中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航空航天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由此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下面我将就这门课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
首先,在这门课上,我们学习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基础知识,如航天器的构造、运行规律、轨道力学等等。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我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和理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些知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非常有帮助,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在这门课的教学方法也值得我学习借鉴。
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并配合实例和案例进行讲解。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我对航空航天领域的知识更加直观和深入理解。
同时,课堂上也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了我们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这门课给我带来的职业规划的启发。
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并且认识到这个领域对于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同时,这门课也让我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和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这门课上,我下定了决心将来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相关工作,为我将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也明白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个行业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资源,同时也需要面对许多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因此,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勇于创新和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在这个领域中取得突破和进步。
最后,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将这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航空航天概论课是我大学生涯中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航空航天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这门课程使我对我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无人机课后总结

无人机课后总结
在本次无人机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无人机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在这门课程
中的总结和体会。
在课程的初期,我们对无人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进行了学习。
无人机是一种能够自主
飞行或遥控操作的飞行器。
我了解了无人机的组成和分类,例如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
机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接着,我们学习了无人机的遥控操作技巧。
这包括了遥控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操纵
杆的功能和各种按钮的作用。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遥控器进行起飞、降落、悬停等动作。
通
过实践练习,我逐渐掌握了无人机的基本飞行技能。
在课程的后期,我们重点关注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和法律规定。
学习了无人机的飞行
限制区域和安全注意事项,例如不允许在机场附近飞行、禁飞区等。
了解了当遇到紧急情
况时应该如何应对,以避免事故发生。
也了解了一些与无人机相关的法律规定,例如无人
机的注册和飞行许可等。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无人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基本的无人机操作技巧。
我认为无人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农业、航拍、物流等。
我也认识到了无人机飞行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且时刻
关注飞行安全。
这门无人机课程对我的学习和技能提升非常有帮助。
我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
讨论,希望在以后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系统》实训心得

《无人机通信与导航系统》实训心得
虽然实训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还是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无论是元件和系统,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一方面,我们加深了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见了专业的前景,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一些问题。
我国的科研一直都在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有所差距,我们不能依靠别国来前进,只有我们的科研人员脚踏实地的进行研究,才有希望。
而我们现在必须加强文化与道德的学习,将来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贡献。
无人机系统概论心得体会

无人机系统概论心得体会无人机系统是一种由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和相关传感器组成的航空系统。
通过地面控制站,操作员可以远程地操控无人机,并获取无人机所收集到的数据。
近年来,无人机系统在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课程,我对无人机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进行归纳。
首先,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使我了解到无人机系统在军事应用方面的重要性。
无人机在战场上拥有重要的情报收集和打击功能。
通过无人机,军方可以获取当前战场的实时情报,并可根据情报调整作战策略。
无人机还可用作打击工具,用于执行各种打击任务。
例如,无人机可以通过携带导弹或其他装备击败敌方目标。
通过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我了解到无人机对军队的战斗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刻体会到了现代战争方式的变革。
其次,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使我了解到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
无人机在民用领域有许多应用,例如,用于物流运输、摄影和测绘、农业和环境监测等。
无人机可以快速地将物品运送到较为偏远的地方,提供高分辨率的航拍照片和视频,以及帮助农民进行作物喷洒和土壤监测。
通过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我认识到无人机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再次,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使我看到了无人机系统在商业领域的巨大潜力。
众所周知,无人机系统在电商物流、无人零售、安防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无人机系统,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物品配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建筑监测和安防监控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服务。
通过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我认识到无人机系统在商业领域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商机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学习无人机系统概论对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并一起解决分配的任务。
我们需要共同理解无人机系统的原理和功能,并一起完成实验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飞行器系统综述****:***院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150519班学号:********2015年12月一、引言无人飞行器系统是以无人机为主体,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集成了航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测控技术、传感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学科技术,已成为航空航天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20 年代,应技术进步和战争需求,无人机已逐渐发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武器装备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人化也已日益成为未来战争发展的方向之一,同时无人机也正在向民用化发展。
进入20 世纪末,无人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并先后形成三次发展浪潮。
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尽管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各异,但无不积极研制开发无人机,在进一步发展军事用途的同时又扩展到民用领域,一个无人机发展高潮正在到来。
二、无人飞行器系统简述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 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控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
而无人机系统,英文缩写为“UAS”,是以无人机为主体,配有相关的分系统,能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设备。
无人飞行器系统一般由无人机平台、测控与信息传输分系统、飞行控制与导航系统、任务载荷、发射与回收系统和地面运输与保障系统组成。
无人机系统按重量、航程和飞行高度可分为:微型无人机(重量一般不超过1kg)、小型无人机(重量一般不超过20kg,航程不超过30km)、近程无人机(航程能达到100km)、中程无人机(航程能达到500km)、中空长航时无人机(航程超过500km,续航时间20 小时以上,飞行高度5000到10000m)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航程达到10000km,续航时间20 小时以上,飞行高度达到15000m)。
相比有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有着用途广泛,成本低,效费比好,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适用于执行“枯燥的、脏的、危险的”所谓“3D”任务,能在核污染、化学污染地区和战争前沿侦察,能在极端恶劣天气下飞行,在现代战争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无人机执行的任务分为攻击杀伤型和非攻击杀伤型。
美国海军给无人机划分了以下任务分区:地平线之上:探测、分类、导向目标、战斗损失评估两栖作战支持:海军火力支持、水雷/地雷指挥控制通信/无线电情报:天气、电子支持措施、信号情报、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传感器、监视、侦察混合作业:攻击、欺骗、心理战、搜寻与营救行动电子战/对抗:电子对抗、电子支持措施、干扰物、空中诱饵到目前为止,侦察/监视任务是无人机的主要活动,它的传感器和数据链是它今天发展的重点。
目标观察次之,电子战是它的第三项任务。
在侦察/监视、目标观察及电子战任务取得成功后,其它任务最后也将得到拓展。
现代意义上的无人飞行器系统最早出现在一战期间,美国的Charles Kettering用三年时间为陆军通信兵开发了一种双翼无人机,并命名为凯特林航空鱼雷(Kettering Aerial Torpedo),该无人机能以每小时55英里的速度飞行近40英里,并能携带180磅的高爆炸药。
飞机由预设控制系统导向目标,并有可分离的机翼。
机翼在飞机到达目标上空时与机身分开,使机身能像炸弹一样投向地面。
(图为“凯特林航空鱼雷”)早期的无人机多用作靶机,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里安公司研制的“火蜂”(Firebee)系列靶机、诺斯罗普公司的“石鸡”(Chukar)系列靶机等,至今靶机仍在无人机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
后由于战争需要,无人机系统多用于侦察、监视、打击等。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美国相继研制成功"火蜂"、"先锋"、"猎人"、"捕食者"和"全球鹰"等战术或战略无人侦察机,以及"捕食者"改进型无人侦察作战飞机,先后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军事行动中得到应用。
在无人机邻域取得骄人成绩的另一个国家是以色列,它研制成第一代“侦察兵”(Scout)无人机、第二代“先锋”(Pioneer)无人机、第三代“搜索者”(Searcher)无人机,与美国TRW公司合作研制“猎人”(Hunter)无人机、以及中空长航时多用途“苍鹭”无人机。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新翼型和轻型材料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图像传递速度和数字元化传输速度;先进的自动驾驶仪使无人机不再需要陆基电视屏幕领航,而是按程序飞往盘旋点,改变高度和飞往下一个目标。
三、军用无人机的典型代表——“捕食者”捕食者无人机是由美国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研制的一型中空长航时多用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监视、目标指定、电子战和实弹攻击。
该型无人机于1984年开始研制,1999年进入服役。
捕食者(Predator)是该无人机的名称,其代号RQ-1为侦察型,MQ-1为多用型。
捕食者无人机目前主要有两个型号,即捕食者-A(RQ-1/MQ-1)和捕食者-B。
9.11事件以前,捕食者无人机只有少数军事人员和工业人员有所了解,而之后在战场上大量应用,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战术无人机。
但在军事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海外使用中,每8架就损耗l架,问题包括不能在下雨、下雪、结冰、有雾或霜冻天起飞;在等待起飞时,高温会损坏机上电子设备;捕食者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不超过145km/h,最有效的飞行高度为3000m,这都在高炮拦截范围内;另外即使是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在遥控操纵台上操作也很困难。
美国防部说,在损耗的无人机中有不少是操纵错误引起的。
捕食者无人机的战术技术数据机体高 2.21m尾翼展 4.83m飞行速度204km/h 370km/h 待机速度111~130km/h 278km/h 续航时间24h 25h最大续航时间40h升限7926m 13725m推进一台78.3kW的Rotax914型4 冲程发动机一台559kW杭尼韦尔公司的TPE331-10T涡轮螺桨发动机负荷205kg(电/红外或合成孔径雷达);“海尔法”导弹317.5kg(光-电/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空地导弹起飞品质1023kg 2721kg“捕食者”无人机系统1、机体结构该无人机采用细长近似半圆柱形的机身,头部为半球形,机身中部有一对展弦比很大的梯形下单机翼,采用低雷诺数翼型使其具有优越的气动性能,机翼控制面包括后缘外侧副翼和后缘2/3翼展内侧襟翼,机翼下面有武器挂架。
整个机翼组件还包括伺服机构、微处理控制器、照明设备、磁力计和空速管。
借助两个销钉,机翼很容易装卸。
机身尾部有一对带下反角(倒V型)的矩形尾翼,没有上垂尾翼。
机身下部有可收起的前三点式起落架。
机身头部内装制导和控制设备、任务负荷,天线在机头下面。
机身尾部装有一台带螺桨的推进发动机。
机身中部装有电子设备、电池和燃料箱等。
为了能适于在冬季使用,机上有除冰装置,主要是将乙二醇防冻液布撒在翼前缘。
为了便于装运和维修,机身、机翼、尾翼、螺旋桨、天线以及光-电/红外任务负荷都是可拆卸的。
2、推进系统目前捕食者-A用Rotax-912或Rotax-914汽油发动机,通过减速齿轮箱驱动变距式螺旋桨。
捕食者-B采用TPE331-10T涡轮螺桨发动机推进。
3、飞行控制该无人机使用的是完全自主的先进数字飞行控制系统,在执行任务或遥控期间能重新编程。
机上装有利顿公司的LN-100G型GPS/INS导航系统,装有超高频和甚高频无线电转播线路,作用距离228km的C波段视线数据链路。
为指令和状态遥测提供C波段上行/下行数字数据线路。
为了提供视频图像还有模拟宽带下行线路,为了提供超视距能力,机上还载有Ku波段卫星数据链路,以及万向节稳定的2台彩色摄像机和前视红外雷达。
光-电/红外和耐久合成孔径雷达使“捕食者”具有全天候能力和分辨率达1英尺穿过云层的监视能力。
4、任务载荷任务负荷随型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捕食者-A无人机由于机上空间和容许载荷质量的限制,有的仅装有彩色电视摄像机,光-电/红外传感器,激光指示器/测距仪、电子支持措施、运动目标指示器和通信转播装置等,它们均装在14型陀螺平台上。
该平台能利用自动跟路器跟踪目标,白天用日光电视,晚上用前视红外。
有多种工作方式,如相关法、质心法、自动探测和边缘法等。
在捕食者无人机头部平台上装的是“山猫”(Lynx)合成孔径雷达,该雷达为多模雷达,其工作模式有:聚束模式、双条带图式和地面动目标指示器模式。
另外该合成孔径雷达还有相干变化检波模式,可指示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图像(既可是聚束图像,也可是条带图像)的些微变化。
捕食者-A MQ-1是多用机,其任务负荷还包括有“海尔法”空地导弹。
捕食者-B无人机有更大的任务负荷能力,它能同时装有光。
电/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
(“捕食者”装备的光电转塔)(“海尔法”空地导弹)5、指控系统通常该系统就是地面控制站(有的可能设在舰上),地面控制站是无人机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采用模块化结构,可装在一辆可空运的拖车内,有Ku-波段卫星通信链路和C波段视线数据链路,可将数据、图像和声音信息综合在一个数字数据链中。
有驾驶仪/任务负荷等操纵台,驾驶仪操作人员可从操纵台上显示的无人机飞行状态对无人机进行监控。
任务负荷操作员可根据显示器上显示光-电/红外获得的视频信号提取相关信息和进行操作。
作为捕食者Blockl 无人机升级的一部分,它将有改进的站上换班系统。
这种改进使一个地面控制站通过Ku波段线路管理组件能操控两架捕食者无人机。
同时捕食者无人机在换班机到达前一直维持在天上,因此消除了覆盖间隙。
(地面控制站)6、起降系统“捕食者”可在准备或半准备的跑道上以常规的方法起降,起降长度通常为610m。
也可用回收系统在舰上回收。
当动力或指令线路出现故障时,还可采用降落伞紧急回收。
无人机的研制和应用情况1、研制和试验该无人机的P011号于1998年10月5日开始进行了试验,它是超视距操作型,机上装有特定射频有效负荷和相应的7个天线(各机翼前缘3个,机头部1个)。
“捕食者”P022号于1998年12月通过机上ARC-210超高频/甚高频无线电与几个空军训练中心直接通信。
该机还装有APX-100敌我识别器。
至1998年5月,捕食者无入机已飞行了6000h,包括在波斯尼亚战区600多次出动的3800h,至1999年6月,飞行时间超过13000h。
2001年2月,捕食者无人机首次发射了海尔法激光制导制导反装甲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