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读荷马的《伊利亚特》的读后感

读荷马的《伊利亚特》的读后感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史诗,由荷马所著。
书中描写了罗马英雄伊利亚特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与特洛伊王室的坎坷爱情纠葛。
读完《伊利亚特》,我感到很感动。
伊利亚特是一位勇敢坚强的英雄,他不畏惧任何挑战,勇敢地投身于战斗,从容地面对灾祸和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的爱情故事也让人感动,他和特洛伊公主的爱情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却可以获得满足,这也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到最后,就可以获得成功。
《伊利亚特》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古希腊文化,也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爱情的真谛,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勇敢坚强的精神,让我们明白了只要坚持到最后,就可以获得成功。
《伊利亚特》读后感

在分析《伊利亚特》的结构和语言方面,我认为荷马展现了高超的文学技艺。
首先,从结构来看,《伊利亚特》具有严密的布局和紧凑的叙事节奏。荷马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围绕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展开叙述。他巧妙地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手法,使故事层次分明,引人入胜。例如,在叙述阿基里斯的故事时,荷马先介绍了他的英勇和骄傲,然后通过他的参与和退出,展现了战争的进程和英雄的命运。这种结构使故事更加连贯,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伊利亚特》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伊利亚特》读后感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当我翻开这部书的时候,我被深深地吸引了。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史诗格局,展示了古希腊社会的风俗民情,战争与和平的冲突,以及人性的善恶美丑。
《伊利亚特》的故事背景是特洛伊战争,这场战争是古希腊神话中最为著名的战争之一。作者荷马通过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英雄时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为了荣誉和尊严,不惜一切代价去战斗。他们的勇敢和智慧,他们的忠诚和背叛,他们的爱情和仇恨,都被荷马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主题深度方面,《伊利亚特》探讨了战争、英雄主义、人性等多重主题。作品中,战争不仅仅是英雄们展示勇气的舞台,更是对人性、荣誉和尊严的考验。荷马通过战争这一背景,揭示了英雄主义背后的悲剧和战争的残酷。这种主题深度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考价值。
在评论方面,我认为《伊利亚特》是一部值得称赞的杰作。荷马通过这部作品,成功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他让我们看到,英雄主义并非仅仅是战场上的英勇,更是对人性的坚守。此外,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描绘也值得赞赏。虽然她们在战争中的地位被动,但她们的存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后感——主题与个人感受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大全6篇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大全6篇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读书笔记(篇1)《荷马史诗》(之《伊里亚特》)讲的是希腊和特洛伊打了十年的仗,最后希腊的奥德修斯想出了木马计,终于把伊利昂(特洛伊)攻下了。
那为啥希腊和特洛伊要打十年的仗呢,因为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把希腊的王后海伦抢走了。
特洛伊战争是人跟人打,人跟神打,神跟神打,真热闹啊!我喜欢奥德修斯,因为他聪明机智,英俊潇洒,特别英勇,而且他射箭技术特别高,一支箭能射穿十二把斧头。
下面我再讲讲阿克琉斯,他的盾牌特别坚固,打起仗来特别厉害,最后阿克琉斯被帕里斯的箭射中了脚踝,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阿克琉斯的妈妈是河神,阿克琉斯刚一出生,她就抓住他的脚踝,放在神水里浸泡,这样身体就刀枪不入,但是,脚踝这个地方,河神忘了在河水里浸泡,结果就成了他的弱点。
下面我再说说赫克托耳,我最喜欢他了。
他英勇无比,但是,他把阿克琉斯的朋友杀死了,还抢下了他的盔甲。
阿克琉斯非常恼恨,发誓要报仇。
盔甲有一道裂缝,其他人都不知道,只有阿克琉斯一个人知道,他就拔出利剑,“唰”的一声刺中了赫克托耳盔甲的裂缝,结果,鲜红的血流了出来,就这样,阿克琉斯把赫克托耳杀害了。
但是,我还是佩服赫克托耳,因为他是特洛伊的第一勇士。
《荷马史诗》分为两个部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考虑到叙事的繁杂,没有引导他从宏观叙事开始,而是选择了他喜欢的几个人物入手,描述一二。
其实,《荷马史诗》也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本书,现在再阅,算是我们母子共乐了吧,喜欢的朋友不妨一读。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读书笔记(篇2)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古中国到古埃及,从古印度到古巴比伦都有他们各自的文学经典:《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红楼梦》《安徒生童话》……我最喜欢的是《荷马史诗》,在这个寒假中,我把它读完了。
《荷马史诗》分为两部分:伊利亚特涸奥德赛。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奥赛德”。
这一部分讲的是奥德修斯和他的士兵们因为风暴,所以和大部队分开了。
读《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

读《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600字
《伊利亚特》是欧·亨利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伊利亚特在困境中面对困难和磨难的故事。
本书主要讲述了伊利亚特在成长中所经历的坎坷、苦难和考验:他被迫离开家乡,去到另一个不明的世界,遭受着许多传说中的奇遇。
在这期间,他不断地尝试着去面对这些挑战,用它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小说中的细节也很有趣:伊利亚特结识了许多不同的人,见识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他用无畏的勇气和勇敢去面对和克服前途未卜的艰难,以胜取最终成功。
故事还完美地展现了一个少年如何从一个普通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而坚强的人,做出正确的决定,把他想要的东西都变成现实。
本书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关于勇气、坚强勇敢以及坚韧不拔的景象,启发我们追求梦想孜孜不倦,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它还教会我们要坚守梦想,不要普通,永不放弃,乘风破浪,得到最终的成功。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每个人的护身盾牌的皮带将在胸前被汗水打湿,他的右手将在毛杆上感到疲劳;他的马儿将在拖拉光滑的战车的时候也被汗水打湿“朋友们,要做男子汉,心中要有勇气,在激烈的战斗中每个人要有羞耻之心,有羞耻之心的人得保安全而不死,逃跑者既不光荣,又无得救可能。
”“提丢斯的勇猛的儿子,为什么问我的家世?正如树叶的枯荣,人类的世代也如此。
秋风将树叶吹落到地上,春天来临,林中又会萌发,长出新的绿叶,人类也是一代出生,一代凋零。
”但愿我在听见你被俘呼救的声音以前,早已被人杀死,葬身于一堆黄土。
‘他们曾经在吞食灵魂的战争中打斗,相逢作战,又在友谊中彼此告别。
’强大的阿伽门农王伸手抓住枪杆,雄狮般一曳,把枪杆从那人手里曳脱,挥剑砍断了他的脖子,放松了四肢。
伊菲达马斯随即倒地,沉入铜样的梦境,可怜他为了国人,离开结发妻子,尚未享受恩惠,却付过不少聘礼。
他先给了一百头牛,答应还要从他的数不清的畜群里送给山羊绵羊一千头。
可现在阿伽门农剥下了他的精美铠甲,提着它们回到阿尔戈斯人的阵线。
激烈的战斗会很快使人感到疲乏,青铜武器如镰刀使大部分麦秆倒地,收获却并不很多,但人类战争的仲裁者宙斯之于将天枰的横杆向一边倾斜。
总不能让阿开奥斯人饿肚哀悼死者,每天有那么多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有哪个人或者什么时候了却悲伤?我们的责任是葬埋已经丧命的同伴,保持坚强的心灵,对死者志哀一天。
凡是从无情的战斗里活下来的人,都应该认真安排饮食,这样才能以充沛的精力永不疲倦地同敌人厮杀,时时用坚硬的青铜武器保自己安全。
人的舌头灵活无比,舌面上的语言变化万千,丰富的词汇无边无涯,不管你说什么,都可得到相应的回答。
神们是这样给可怜的人分配命运,使他们一生悲伤,自己却无忧无虑。
宙斯的地板上放着两只土瓶,瓶里是他赠送的礼物,一只装祸,一只装福,若是那投掷雷的宙斯给人混合的命运,那人的运气就有时候好,有时候坏;如果他只给人悲惨的命运,那人便遭辱骂,凶恶的穷困迫使他在神圣的大地上流浪,既不被天神重视,也不受凡人尊敬。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阿伽门农的引蛇出洞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阿伽门农的引蛇出洞《伊利亚特》读书笔记——阿伽门农的引蛇出洞根据伊利亚特第二章的描述,宙斯为了赐予因为和阿伽门农争吵而退出战役的阿喀琉斯以更大的光荣,决定让阿开亚人在与特洛伊人的战斗中惨败。
于是托梦给阿伽门农,假装许诺他此时正是进攻特洛伊的最好时机。
于是乎阿伽门农有了信心,决心“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败特洛伊。
但事实上当时希腊人的形势并不好——十年间特洛伊久攻不下,已经是军心惶惶的时候。
更何况主帅和重将——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刚刚争吵,全军正处在动摇分裂之中,勇一猛的米尔弥多涅斯战士一旦撤出,战斗力更是锐减。
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希腊联军最困难的时期,如果说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委实难以孚众。
身为身经百战的最高统帅阿伽门农,怎么能如此轻信梦中的言语呢?所以更有可能的真实情况是:军中的内部矛盾弄得阿伽门农焦头烂额,一般舆论对他也比较不利,为了转移将领和士兵们的视线,阿伽门农不得不铤而走险,假托神谕发动攻击,以战事的成功来挽回威信,以外部矛盾掩盖内部矛盾,这也是历来国际国内政治中比较常见的做法,即便在今天的世界上都屡见不鲜。
正是古今一般同。
但是一个梦中神谕的说服力毕竟有限。
于是为了统一思想,共同前进,扭转不利局面,阿伽门农召开了全军代表大会。
把比较拥护“阿核心”的国王们,如奥德修斯,涅斯托耳,当然也少不了墨涅拉俄斯——召集在一起共商大计。
最后由阿伽门农亲自制定了一条稳定军心的良策与“陽谋”,但是需要众将领的配合方能大功告成。
“让我们现在就把阿开亚人武装起来。
但我最好还是先把他们试探,要他们乘船离开战场。
届时你们要尽到职责,防止他们真的这样做。
”于是阿伽门农在全军面前作了演说,痛陈九年来战事的艰辛,最后满怀感情地说道:“九个属于宙斯的年头已经过去;如今我们船只上的木材已经腐烂,缆绳已经蚀断。
我们的妻子与幼儿们还在家中翘首期盼我们的归还。
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取得胜利。
那么现在还不如依我所言:我们干脆乘船回返家乡,因为我们永远也无法将特洛伊城池攻占。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读书笔记20篇1.《老人与海》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
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
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2.《童年》这本书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再现了黑暗统治下的孩子从觉醒到长大的苦难历程。
阿廖沙是一个悲惨、可怜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他的生活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幸福,充满阳光和爱。
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也很自私、粗暴,这些都在年幼的阿廖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沙皇统治时期的困苦生活,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3.《海底两万里》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其中,我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难。
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战胜它。
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海底两万里》虽然只是一本冒险小说,但它却给了我许多的勇气,它让我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不能胆小怕事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记录的是海伦.凯勒一生的事。
书中感人心腑的故事,总是在我受到困难和挫折是鼓励我,不要后退。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篇一:伊利亚特(读书笔记)《伊利亚特》:荷马著,傅东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参考:《世界电影理论思潮》2022年版,游飞、蔡卫著,中国播送电视出版社。
一、比照:《伊利亚特》叙事方式和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Classic Hollywood Narrative System〕,又被尼尔·巴奇〔Noel Burch〕在《实用电影理论》〔Theory of Film Practice〕一书中称为“表达的程序性格式〞(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Representation ,IMR)。
著名电影人安德烈·巴赞说:“理解影片表达什么,最好先懂得它是怎么表达的。
〞赫曼·G·温伯格那么说,表达故事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伊利亚特》是一部较为古老的西方文学经典,美国好莱坞电影那么是现代群众文化的代表之一,但是二者在叙事方面却有着某种惊人的一致性。
莎士比亚说:“阳光下面无新事。
〞这是否又是一次对经典的回归呢?1、在经典叙事结构中,故事中的事件是围绕着谜和解谜的根本结构来组织的。
故事开始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意外的事件打破了虚构的业已存在的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现在,叙事的任务就是要着手对付失衡的世界,并重新找回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伊利亚特》虽然表达的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一个片断,却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团结到分裂,再到团结的故事,或者说是由愤怒到愤怒消解的故事。
《伊》开篇,希腊联军已经和特洛伊及其盟友对峙九年,“阿尔戈斯人并不松懈,只是因为特洛亚人养精蓄锐,对于他们很少攻击,所以他们转而侵略特洛亚城附近的地区〞。
这是一种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但是,阿基琉斯的愤怒打破了这种平衡。
状况一,希腊联军内局部裂,失去了阿基琉斯,实力的天平开始向特洛亚倾斜。
失去了维持平衡的支点,特洛亚有了乘虚而入的时机,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状况二,为给阿基琉斯复仇时机,宙斯诱惑阿伽门农,希腊联军贸然出动,使秩序更加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伊利亚特读书笔记(一)
虽然从小就知道荷马,却从未看过《伊利亚特》或《奥德赛》,这次选修西方文学史才让我有了这个机会。
我非常震惊于这本书。
传说中荷马是位盲诗人,他记录了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荷马描绘了10年战争中最精彩绝伦的一部分,让我对神秘的希腊文化无限地向往。
《伊利亚特》中,两位主角的形象都十分饱满,阿伽门农是典型的统治阶级,很霸道很专制,但是让我惊讶的是他很勇于承认错误,肯为了整个希腊联军而牺牲自己的一些尊严,低头向阿喀琉斯认错,并将自己的宝贵财富相送,我觉得这是整个希腊联军十年不倒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而阿喀琉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勇士,他英勇善战,为人正直,
对阿伽门农的无理、嚣张直言不讳,他也很讲义气,因为自己好兄弟帕特洛克罗斯的死,他气愤填膺,杀了赫克托耳以复仇。
这真的是大快人心。
另外,书中富有特色的是有许多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比如众神之首宙斯、宙斯之女——智慧和艺术的女神雅典娜、海洋女神忒提斯、火神赫淮斯托斯等。
阿喀琉斯的英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众神的相助,实在是天之骄子啊。
看完《伊利亚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希腊人真的很神奇。
首先这本书只描绘了10年战争中的第十年中的几十天,这个描写方法实在比很多大学生喜欢的报流水账高明许多。
而且希腊人富有想象力,将这么多的神话人物创造出来并参与了这场战争。
另外,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来看,那些创作这本书的行吟歌手的逻辑似乎相当好,基本没什么情节的纰漏,这个比国内很多电视连续剧甚至美剧都要厉害,他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绘也很出色,虽然简单
易懂,但又很生动。
在这场持久战中,希腊人与特洛亚人的智慧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作为一个为自己祖国悠扬文化自豪的人,我也深深地钦佩着希腊文化,这次阅读《伊利亚特》让我真正地“放眼看世界”。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二)
识字以来,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希腊神话故事,零零散散地知道一些故事的梗概。
终于在前几天动了要看书的念头的时候,找出伊利亚特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小时候曾看过、听过不少神话故事,一直认为神是慈悲的化身,即使神总是在妖魔鬼怪祸害够了人间之后才出手降魔。
后来看旧约全书,对上帝给予人的惩罚很不以为然,也不过以为上帝是自私的特例。
等到看完了伊利亚特,终于明白,神,绝不是想象的那么善良。
血肉横飞十年的特洛伊和希腊之间的战争,造成无数特洛伊人在亲人面前惨死,无数希腊人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
上,使其亲人与其出征前的告别成了永别,源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希腊做客时,拐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并带走大批财宝。
而帕里斯拐走海伦的背后,是不死神之一,爱神阿佛洛狄忒给予帕里斯的回报。
对于帕里斯的可耻行为,不死神们不是给予他惩罚,甚至没给他任何压力,而是让众多无辜的人,成为牺牲品。
爱神阿佛洛狄忒何以要帮帕里斯做这等可耻之事?只是因为帕里斯认可她是3位女神中最漂亮的那位。
至于另外2位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也并不比爱神阿佛洛狄忒高尚。
因帕里斯不认可自己是最漂亮的女神而恨帕里斯可以理解,可她们不去惩罚帕里斯,却把怒火烧向其他无辜的特洛伊人,同时也让自己所庇护的民族死伤无数。
此等行径,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说女神毕竟也是女的,心眼小一些可以理解,那男神又如何呢?
众神之王宙斯,将他的父亲,克洛
诺斯,打入永不见阳光不得超生的地狱,仅以此观之,可知其天性凉薄。
在宙斯眼里,特洛伊人和希腊人甚至不如蝼蚁,他嗜好坐在高山之颠,观看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互相惨杀,一时让希腊人屠杀特洛伊人,一时又帮助特洛伊人残杀希腊人。
可怜的特洛伊人和希腊人,都以为众神之王在帮助自己,总在祈祷众神之王帮助自己。
赫克托耳是英雄吗?阿喀琉斯是英雄吗?我想不是。
就如他们自己常说的那句话一样:神给予的光荣,他们不过不死神们的提线木偶,之所以能纵横无敌,只是神出于屠杀人的需要。
若不是神的救护,赫克托耳在第一次和埃阿斯的决斗中,就会被埃阿斯轻松杀掉。
不死神们能够肆无忌惮,是因为力量凌驾于人类之上,且不受制约和约束。
人类期待不死神的庇护,只是妄想,不死神可能给你一点甜头,可随时会让你万劫不复。
古人云:求人不如求己。
而求神,更是远不如求己。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三)
一部流传万年的珍贵史诗,一本诸神与战争的唯美著作,一首唱不尽的英雄赞歌。
翻开扉页,仿佛在那圣洁的云端之上,天使吟唱着圣歌,洒落黎明的曙光之中太阳之神驾着马车飞驰而过,云层雾霭下的英雄,卷着滚滚黄沙对峙在宽阔的平原之上。
神与神之间的妒忌,人与人之间的仇恨,神对人的主宰,人对神的挑战——在古希腊思想的无限想象拓宽之中,一场乱世的讴歌拉开帷幕。
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在《伊利亚特》中,这便是我们所看到的英雄。
英雄不畏于战争的残酷,却鄙恨战争的杀戮;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片城池,一个国家。
纵然他们不拥有完美甚至是悲惨的结局,但仍然可以在那一片缄默的废墟中找到那还屹立着的为自己的国家而生的无悔之心。
神的愤怒与威
胁不会使他们畏惧;纵使妻离子散,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着那些高举着长矛的勇士,但哪怕最后一秒,死神近在眼前,他们的武器仍然朝着厮杀的方向,后背顶着的是生养自己的土地。
那些圣灵们凌驾于云端之上,也会为那些将鲜血染红土地的英雄默默祝祷吧。
这是人性的尊严与骄傲。
乱世的爱情是可贵的,情感是人类超越于神的优势。
因为情感,人类有了战胜诸神的勇气;因为情感,人类突破了诸神设置的重重障碍;因为情感,人类在这无垠的宇宙中有了更胜于云端上那华丽诸神所带有的光辉。
正是因为人不可能如神一般的生活,每个凡人有跌宕起伏的生活节奏与重重阻碍,人们才不会甘于神灵对他们命运的操控。
在人生的史诗中尽情表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另一方面,从这部著作中就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己命运的倔强以及对于和平的渴望。
我们可以读到生命的可贵,
我们不可能永远如诸神一般长久的存活于一个恒定不变的世界,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身边的美好。
如果不尽心的去保护,最终也会如司马达王墨逞拉奥斯一般失去自己的挚爱,同时也在瞬息之间,一个王国便由于这种仇恨而灰飞烟灭。
一场倾城之恋也渐渐消谧在被战火碾压的废墟之中。
《伊利亚特》从特洛伊战争到最后史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数百年的民间口头创作、流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重复杂的情节,曲折生动的论诉使得史诗变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
一个仅仅发生在约五十天里的事情,始终围绕一个人与一件事为圆心向四周无限的展开讨论与延伸:叙述了愤怒的起因,后果和愤怒的消解,《伊利亚特》精心的题材裁剪和结构安排带给了我们以当时古希腊社会文化文明的精华与绝妙。
《伊利亚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人物多面的、立体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伊利亚特》歌颂英雄,但他们并非完
美无缺,诗人不仅赋予他笔下人物高大正面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弱点,这些弱点又成为了整个悲剧的根源。
《伊利亚特》叙事风格明快,语言朴实流畅。
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神话人物形象与事件立即跃然于读者眼前,令人细细咀嚼品味,挖掘出事件背后存在于古希腊人思想中的精髓及对于未知世界的独特想像。
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自身的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烁出勇力、智慧和进取的光华。
这便是这部史诗留给我们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