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学案(新版)沪科版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能、机械能、动能、势能的概念(2)掌握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3)知道各类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2、预习范围教材第10章第六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能量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
3.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和_____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三、预习检测1.体积相同的实心铅球和木球,它们以相同速度向前滚动,比较木球和铅球的动能大小,正确的是().A.木球动能大 B.铅球动能大C.木球和铅球的动能一样大 D.无法判定2.如图所示的苹果树上结有三个质量相等的苹果,其中重力势能最大的苹果是()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3.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如图),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列关于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B.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C.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D.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动能和势能1)能,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能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移做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动能(1)分析钢球能做功是因为钢球在运动。
引出动能的概念。
动能定义: .②举例:。
3)势能A、压缩的弹簧能移做功;B、拉长的橡皮筋能移做功;C、被举高的物体能移做功。
它们都能移做功,就说明它们都有做的本领,也就是说它们都有具有能。
这一类的能跟前面的动能的存在形式不一样,我们把这一类的能叫做势能。
势能分为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2、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演示(2)让同一钢球以不同的速度对木块做功。
现象:速度较大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较远。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第6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新版)沪科版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知道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及其单位。
2、了解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用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4、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原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能量阅读课文列举生活中的物体具有的能量1现象探究(1):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说明____________(2)如果一个物体能移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_____。
注意:能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移做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知识点二、动能结合动能的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举例生活中的具有动能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汽车和火车为例,设问:运动的汽车和运动的火车都有动能,它们动能是一样大吗?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出新问题)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让同一钢球以不同的速度对木块做功。
现象:速度较大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________。
结论:(2)让质量不同的钢球和木球,以相同的速度对木块做。
现象:质量较大的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归纳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势能结合势能的材料完成下面问题势能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弹性势能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②举例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4)观察弹簧和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案(新版)沪科版1、知道动能、势能、机械能。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动能、势能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及他们的转化。
一、知识链接:1、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考虑摩擦和动滑轮自重,实际拉力物重的一半。
2、你能计算出一枝铅笔的铅芯利用效率吗?二、目标落实目标一:什么是机械效率?1、阅读课本202页看图10-33回答:比较弹簧测力计两次拉力做功你会发现什么?我的发现:2、实验证明了什么?我的回答是:3、什么是总功?4、什么是额外功?什么是有用功?【点拨】使用机械时,会有省力、方便等有利因素,但由于机械本身的自重,以及摩擦等因素,所以要做更多的功。
拉力所做的功,物理学叫。
在这一总功中包含了拉力在提起重物时,必须克服动滑轮的自重和滑轮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做的功。
这部分功,是无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称为。
从总功中减去额外功,就是有用的功,物理学中叫。
5、什么是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计算公式为η=100%,η:机械效率,W有:有用功,W总:总功【明确】在实际计算中,机械效率通常被表示为一个百分数,没有单位;由于W总 W有,所以<1,因此机械效率必然小于100%、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机器:η大于1或大于100%,那肯定是错误的。
目标二:机械效率的计算【练一练】用一个动滑轮,将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拉力F为120N,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用动滑轮提起物体时,动力F把绳子末端拉起的距离是物体被提起高度的2倍。
已知:求:η。
解:目标三: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并使用滑轮组提起相应的重物,将三次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中,比较三次测算的机械效率是否相等。
【小结】1、同一滑轮组,载重越大,机械效率越,所以滑轮组在满载情况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2、相同载重的情况下,动滑轮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减小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自重,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 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导学案第1课时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3.初步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弹性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重难点】重点: 理解动能、势能;知道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 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自主学习】1、一个物体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具有的能量就______。
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_________的过程。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_________。
2、运动的钢球,流动的空气,水共同特点:它们都在________,都在对外________,因而都具有________。
这种形式的能叫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动能。
4、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5、________和________ 统称为机械能。
跟踪训练-----第1、2两个小题。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假想:同一位同学以不同的速度在走廊内跑,撞到同一个同学,后果……?体重不同的同学如果速度相同,他们撞到同一个同学,后果…… ?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和、有关。
活动1探究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器材:铝球、钢球、带倾斜面的轨道、小车。
(2)交流讨论,谈一谈你们小组的方案。
同时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A.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反映小球的动能的大小。
B、如何让小球具有相同的速度?(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小组展示方案,并演示实验)(4)实验中我们应用了哪些物理方法?。
(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___ __.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0.6合理利用机械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0章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机械能,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利用机械能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 学会利用机械能的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能的基本概念,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如何利用机械能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机械设备,如汽车、自行车、电梯等,让学生观察这些设备是如何利用机械能来完成工作的。
2. 知识讲解: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机械能的定义,解释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机械能相关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于机械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等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 请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请运用机械能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种节能减排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看学生对于机械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探索机械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具与学具准备一、PPTPPT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它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形象化、直观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导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理解合理利用机械能的意义;掌握用机械能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高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合理利用机械能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利用机械能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高度。
三、教学准备•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等)。
•教学材料:课本、教师讲义。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入问题: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机械能呢?举例讨论。
•列示学生回答的示例,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利用机械能。
•展示学习目标:掌握合理利用机械能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速度而拥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介绍机械能的计算公式: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其中动能 = 1/2 * m * v^2,势能 = m * g * h。
•注重概念的解释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
3. 实验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利用小车实验,观察斜面上小车运动的情况,并测量相关数据。
•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实验相关问题,如小车在不同高度释放时的速度是否有差异等。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展示,进行总结和讨论。
4. 计算练习•布置小组计算练习:根据给定的物体质量和高度,计算物体具有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指导他们合理利用机械能的计算公式。
•适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弹簧储能、电梯运动等,展示实际生活中合理利用机械能的例子,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源危机、新能源种类2、掌握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势能、机械能的定义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有关因素(2)过程与方法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
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独立、积极思考的自主学习习惯。
强化合作共赢的团队素养。
树立节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过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有关因素(2)教学难点抽象的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势能、机械能的定义三:教学设计(1)重点如何突出循序渐进,合作共赢。
先有优秀学生进行展示,结合教师的点拨,再进行全组的合作学习,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努力做到面向全体。
(2)难点如何分散1、变抽象为感性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所有的能量形式均配以贴切的图片,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视觉刺激逐渐建立抽象的能量概念。
2、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对于功能关系、功的转化与守恒,可以在第二课时进行。
既照顾到难点分散;又能做到动能、势能的重点知识突出。
学情、教记四:教学过程一:提前预习,我主动(一)我初步学到了:1.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简称。
2.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做,前者叫做,后者叫做。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叫做。
3.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和有关,越大越大,物体具有的就越大。
4.物体被举的越,质量越,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5.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
(三)课外拓展:搜集新能源、节约能源的有关知识。
初步了解熵增加原理。
二:探究合作,我参与活动一:视频引课,引发思考(2分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对能量的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新能源?活动二:认识机械能(4分钟)思考:具有能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说一说:下列物体中是否具有能量?想一想:他们如何对外做功?活动三.实验探究:影响动能的有关因素(7分钟)想一想:动能可能与、有关。
032_10.6合理利用机械能精编学案

八年级物理学案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第32号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一) 主备人:袁胜堂一、学习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知道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4、认识到能量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增强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知道动能与势能的影响因素,能用实例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自主学习:考点一:机械能1.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考点二:动能与势能2、物体具有动能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力势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具有弹性势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统称为机械能。
练习:1. 飞行的子弹能击穿靶子,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能;建筑工地上打桩的重锤被举高后落下就能把木桩打入地里,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能;推开的弹簧门放手后能够自动关上,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能;手表中的发条上紧后,可使手表走很长时间,是因为这时发条具有___________能;腾空而起的火箭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
2.小球在空中飞行时,它具有的机械能是25J,重力势能是15J,则小球具有的动能是_________J。
考点三:动能与势能的影响因素1、课本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第一次控制_______不变,第二次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实验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本探究“势能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第一次控制________不变,第二次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实验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合理利用机械能(一)课型:新授 姓名 序号 30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能由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组成;2、能设计实验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3、知道动能势能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以及如何转化。
教学重点:能设计实验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知道动能势能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以及如何转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究法、对比法。
【学法指导】讨论法、举例法。
【学习过程】 1、课前准备) ;) ;(3) 。
3、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功率。
4、功率的公式为 ,国际单位 ,用符号 ;1W= 。
常用单位:1kW= W 。
5、功率的公式推导: = = 。
2、课堂研讨(一)机械能的概念1.能: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
2.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我们就说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3.能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 。
例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做功时才具有能量B.物体具有能量一定在做功C.没有做功的物体一定不具有能量D.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例2:下列物体具有能吗?试分为三类,说出分类依据。
1、在水平轨道上滚动的钢球2、被压弯的跳板3、天花板上的吊灯4、拉弯的弓5、上紧的发条6、被举高的重锤7、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8、放在课桌上的书本 9、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 4.认识三种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例3:空中飞行的小鸟具有什么能?被压缩的弹簧具有什么能?(二)实验探究: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猜想一:动能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猜想二: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实验方法是 。
本实验研究对象是 。
如何改变(控制)速度? 。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 。
(3)归纳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 的物体,具有的动能 ;速度相同时,质量 的物体,具有的动能 。
所以说物体 越大, 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例4:判断动能变化情况:①一辆汽车加速运动,它的动能 。
②火车进站时做减速运动,它的动能 ;停止后,它的动能等于 。
③一辆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洒水,它的动能 。
例5:比较动能大小①汽车空载和满载时以相同速度前进: 动能大。
②某同学慢跑和快跑时: 动能大。
2.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1)猜想一: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重力势能的大小跟被举的高度有关(2)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实验方法 。
本实验研究对象是 。
如何判断重力势能大小? 。
(3)归纳结论: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 ,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 ,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例6:一架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它的(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C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D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 3.探究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1)主要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吗?) (2)实例:①弓被拉得越弯,弹性势能就越大,箭就射得越远。
②钟表里发条上得越紧,弹性势能越大,钟表走得时间越长。
3.课堂训练 (1)夯实基础1.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1)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2)山顶上的一块石头 (3)地面上被拉弯的弓 (4)天空中向前飞行的飞机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B.悬挂着的物体因为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C.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则这个物体一定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3.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木球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铁球静止不动,木球以速度 v 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球与木球的势能相等B.木球的动能一定大于铁球C.木球的机械能一定大于铁球的机械能D.木球的机械能一定小于铁球的机械能4.一架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动 能 ,势能 ,机械能 (填“变大”或“变小”)5.一辆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洒水,它的动能 ,势能 。
(填“变大”或“变小”)6.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B.动能、势能都减小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D.动能、势能都增加 (2)挑战自我7.一个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的气球,它的动能 ,重力势能 。
8. 当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它的( )A.动能不变B.动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重力势能一定增大 9.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 /s)表二(钢球质量为m :100g)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 。
10. 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完全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10所示:(1)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2)若A 、B 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A hB ; 若A 、C 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同时,则两铁块质量关系mA mB 。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 和 有关。
4、作业布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只具有动能B.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势能一定大C.炮弹具有的机械能一定比子弹具有的机械能大D.质量和速度相同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2.下列关于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能做功,所以一定具有能B.悬在空中的重锤,因为没有做功,所以不具有能C.两辆汽车速度相同,它们的动能一定相等D.从斜面上匀速下滑的物体,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3.李先生乘电梯上楼,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李先生的( )A.动能不断增大B.重力势能不断增大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如图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 “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助跑可以提高跳远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水平推车没推动,因为推力小于车受的阻力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动能最大,速度最大 5.“跳高”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运动员助跑是为了( ) A .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B .增强运动员表演的观赏性 C .增大运动员的动能 D .避免运动员受伤6.飞机对灾区投放物品,物品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7.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8.跳水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过程中( ) A 、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B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 C 、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9.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落在a 处的大B. 落在b 处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 10.下列现象中,机械能不发生变化的是( )A 、火箭加速升空B 、小朋友从滑梯匀速滑下C 、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下落D 、足球在草地上向前滚动 11. 如图所示,青蛙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12.甲站在0.5m/s 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 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 (选填 “增加”、“不变”、“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 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 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若此时上行的扶梯突然停止运动,甲会向前倾,原因是 。
13.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对人有杀伤力,而同样静止的子弹却没有,其原因是 ;以相同的速度飞行的炮弹比子弹杀伤力大,其原因是 。
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