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泻火方结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型痤疮78例疗效观察论文

合集下载

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痤疮的疗效比较分析

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痤疮的疗效比较分析

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痤疮的疗效比较分析吉津【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6(1)17【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同一皮肤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米诺环素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剂量治疗,对照组采用偏大剂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84.6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为(24.85±3.64)d,对照组的治疗时间为(31.04±2.62)d,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使用常规的米诺环素药物剂量治疗皮肤性疾病,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总页数】2页(P85-86)【作者】吉津【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R759【相关文献】1.异维A酸凝胶与米诺环素治疗痤疮的疗效比较分析 [J], 冯柏秋2.小剂量激素联合米诺环素治疗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J], 许秀宽;陈艺宏;张洪辉;肖翠容3.米诺环素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红光治疗玫瑰痤疮样皮炎疗效观察 [J], 李晓欣;徐峰;乔丽;王瑞艳;李晨曦;田燕4.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J], 叶巧园;江浩波;王琳5.龙珠软膏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评价 [J], 孙铮;郑玲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虚火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

从虚火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

从虚火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病程长,影响患者容貌及生活。

目前痤疮患者集中在两大群体:青春期男女及青中年女性。

青中年女性痤疮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也被称作迟发性痤疮(发病年龄大于25岁)。

西医治疗多从抗菌、抑制毛囊皮脂导管角化、抑制皮脂腺增生和分泌、直接或间接阻断雄激素对皮脂腺作用等入手,常用如维A酸类药物内服、外用,或性激素治疗,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患者不易接受。

笔者在临床中结合女性生理特点,采用中医中药全身调理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病机特点西医认为本病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患,病因与雄性激素分泌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堵塞、痤疮丙酸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有关。

与中医文献中“肺风粉刺”、“面发毒”类似,生于鼻面的赤肿疙瘩,系肺经血热,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若发颊部,形如赤豆,肿硬焮红,证属“风热客阳明”,宜凉膈散清泻结合。

女性迟发性痤疮和青春期痤疮比较,有其不同特点,一般来讲,青春期多责之实,证属血热毒瘀;迟发性痤疮多属于虚实夹杂,上实下虚者为多。

迟发性痤疮指发生于25岁以上的青中年女性,发病机理有其不同之处:随着女性年龄增加,生理因素发生变化,尤其由于工作、家庭等压力,生活不规律,身体透支,或房事过度,肾精受损,阴虚水亏,出现肾燥肝枯;加之不良情绪(紧张、激动、抑郁等)的影响,郁而化火,易形成火盛水亏、本虚标实的证候;饮食不合理,谷类摄取较少,过食辛辣、甜腻的膏梁之物,助湿生痰,上炎之火与痰湿互结,易“郁乃痤”。

病机多属本虚标实,痰火瘀滞是其标,水亏肾燥是其本。

这与西医认为本病源于内分泌紊乱及受生活习惯影响是一致的[1]。

2 辨治要点女性迟性性痤疮的治疗,本着“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原则,结合上述病机,证属血热实火者较少,不宜过用凉血清热解毒之类药物,而应以滋肾水,润肾燥,调和冲任为治。

笔者临床以加味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银花、野菊花、赤芍、白芷、怀牛膝)为主滋肾降火,解毒消瘀治疗本病。

滋阴清化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痤疮120例疗效分析

滋阴清化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痤疮120例疗效分析
a t e nio y Io n‘a el i h ih ? fMRI Mp — a ni n a t d —n d t gc i n te k, e o g b h s t , S J JFs
[ ]潘延斌 , 建民. 4 李 系统 性红斑狼疮 的治疗 新进腮 【. J 医学综述杂 】
巾 l度 1 5例 ,1 1 l 度 6例
续服药 1 9~2 5周的 8 2例 , 其中 2 例为男阴清化汤 为主.组成 : . 玄参 1g 5 ,麦冬 1g, 0 天
花 粉 1g, 门皮 1 g, 0 桑 0 生 膏 2 3g 先 煎 ) 0 0( ,泽 泻 l O~ 1g, 杖 lg, 山楂 2 g, 花蛇 舌 草 2 g,白芷 3 。每 5 虎 0 生 0 白 0 g 日1 , 刺 2次 ,。加 减 : h 头或 黑 头 粉 刺 为 主者 , 加 桑 叶 d 以 可
l V度 2例 、
基本痊愈 15 , 1 例 显效 2例 , 好转 2例 , 无效 l 疗程 : 例。
基 本痊 愈 的 15例 中 , 续 眼 药 l 1 连 2~1 的 3 8周 5例 , 持 连 坚
1 治疗 方 法 l0例 患 者 , 西 药 同 时 服用 者 8 . 2 2 中 9例 , 中 其 Ⅱ度 8 2例 , Ⅲ度 5例 , I 2例 ; 用 中药 治疗 者 3 例 , v度 仅 1 其
f国【 医结 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 1 1 l 1 0 0年第 9卷第 5期
杂 志 ,0 9 2 () 7 — 8 . 2 0 ,36: 9 3 1 3

2 9・ 7
尿 的狼 疮小 鼠可 单 用 中药 治疗 , 中药 与激 素 联 合应 用具有 起效 快 、 用 持 久的优 势 , 能 提 高 生活 质 作 并 量 、 少糖 皮质 激素 的副作用 。 减

火针结合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火针结合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J].结 直肠 肛 门外 科 ,2006,12(61:369. [3]邹 波 .痔 宁 汤 熏 浴 治 疗 痔 疮 124 例 [J].中 医 外 治 杂 志 ,2007,16
(2):35. 『41钟 毓 杰 .高 频 电容 场 痔 疮 治 疗 技 术 辅 助 痔 上 黏 膜 环 切 术 治 疗 环 状
此 次 方 剂 使 用 连 翘 、黄 柏 、金 银 花 、蒲公 英 等 中 药 煎 汁 , 连 翘 与 金 银 花 都 具 有 清 热 解 毒 、消 痈 散 结 之 效 .是 治 疗 痔 疮 的 首 选 药 物 .这 两 种 药 物 不 仅 能 能 抑 制 炎 性 渗 出 .还 能 抑 制 炎 性 增 生 ,促进 白细胞 的吞 噬作 用 。黄 柏 具 有 清 利 下 焦 湿 热 、 泻 火 解 毒 之 功 ,具有 广谱 抗 菌 、抗 病 毒 作 用 。蒲 公 英 具 有 清 热 解毒 、消肿利湿 、散结 的作用 。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 用。五倍 子 性 寒 ,可 敛 肺 、止 汗 、止 血 ,解 毒 ,尤 其 是 对 久 痢 久 泻 、脱 肛 、 各 种 出血 、痈 肿 疮 疖 有 显 著 疗 效 :蜈 蚣 有 息 风 解 痉 、败 毒 解 毒 上 效 果 显 著 ,冰 片 性 微 寒 ,清 热 散 毒 ,对 目赤 肿 痛 、疮 疡 肿 痛 溃 后 不 敛 效 果 较 好 ,朴 硝 泻 下 清 热 ,清 火 消 肿 ,泄 热 通 便 .对 痔 疮 肿 痛 、大 便 燥 结 应 用 效 果 较 好 。 几 种 药 物 联 用 加 强 了 清 热解毒 、消肿 的效果 ,同时也保持 了刨 面的干燥 、新鲜 .治疗 效果 较好 ,无 副 作 用 ,临 床应 用性 较高 [5l 。所 有 的 痔 疮 药 物都 只 能 治 标 不 能 治 本 .只 有 在 痔 疮 发 作 时 治 疗 效 果 较 好 .但 是

《2024年复合酸联合0.1%阿达帕林、米诺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范文

《2024年复合酸联合0.1%阿达帕林、米诺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范文

《复合酸联合0.1%阿达帕林、米诺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见于青少年时期,对患者的皮肤健康和心理状态均造成一定影响。

当前,临床常采用复合酸联合0.1%阿达帕林、米诺环素等多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本文将针对复合酸联合上述两种药物在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中重度寻常痤疮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年龄在16-40岁之间,且无其他严重疾病。

2. 治疗方法受试者采用复合酸联合0.1%阿达帕林、米诺环素进行治疗。

具体用药方案为:每日早晚使用复合酸洁面乳清洁面部,随后涂抹0.1%阿达帕林凝胶,并口服米诺环素胶囊。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痤疮皮损数量、炎症程度、皮肤油脂分泌情况等,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进行记录。

三、结果分析1. 皮损数量变化经过8周的治疗,受试者面部痤疮皮损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复合酸联合0.1%阿达帕林和米诺环素组皮损数量减少最为显著。

2. 炎症程度改善治疗后,受试者面部炎症程度明显减轻。

在治疗后4周左右,大部分受试者的炎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采用复合酸联合治疗的患者。

3. 皮肤油脂分泌改善治疗期间,观察发现使用复合酸治疗后皮肤油脂分泌得到有效控制,尤其在连续使用2-4周后效果更加明显。

结合其他药物治疗后,皮脂腺活性受到一定抑制,减少了皮脂分泌量。

4. 安全性评价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部分患者在使用阿达帕林初期出现轻微皮肤干燥和脱屑现象,但随时间推移逐渐适应并消失。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复合酸联合0.1%阿达帕林、米诺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不仅减少了痤疮皮损数量和炎症程度,还显著改善了皮肤油脂分泌情况。

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相互增强疗效,有利于促进痤疮患者的恢复和预后。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连续使用2-4周后,复合酸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

养阴清热方治疗寻常型痤疮113例临床观察

养阴清热方治疗寻常型痤疮113例临床观察

养阴清热方治疗寻常型痤疮113例临床观察【关键词】痤疮,寻常;养阴清热方;中药疗法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和成人期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疾患。

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颜面及胸背等处,皮损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1]。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皮脂腺分泌增多、雄性激素分泌过盛和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等有关[2]。

2000-05—2006-07,我们运用养阴清热方治疗寻常痤疮113例,并与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5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172例均为本院中医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13例,男67例,女46例;年龄18~42岁,平均(26.2±4.3)岁;病程3个月~7年。

对照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18~42岁,平均(24.0±5.2)岁,病程3个月~7年。

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确诊。

寻常痤疮多发于青春发育期男女;常发于颜面、上胸和肩、背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典型的损害有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临床上常以一二种损害较明显,自觉轻微瘙痒或疼痛,病程缠绵。

均无系统性疾病,并在治疗前2周未应用抗生素或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

排除标准:①未按本试验方案治疗或不配合及中断治疗者;②职业性痤疮或碘、溴等引起的药物性痤疮患者;③资料不全,无法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者;④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不计入疗效分析,但计入不良反应评价);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有严重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予养阴清热方。

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玄参15 g,麦门冬9 g,天花粉15 g,女贞子15 g,黄芩15 g,桑白皮15 g,枇杷叶12 g,白花蛇舌草30 g,丹参30 g,牡丹皮12 g,赤芍药30 g,生山楂30 g。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寻常型痤疮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女性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疏风清热饮内服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标签:寻常型痤疮;女性;中西医结合;疗效痤疮俗称为“粉刺”、“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科疾病,多发生于15~44岁的青少年及中年人群,且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据有关报道显示,痤疮的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3。

本病好发部位为面部,亦可发生于颈部、背部或胸部,病程较长,易于反复发作、留有疤痕,故而给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影响着患者的学习及工作,因此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

中西医学治疗本病均有较多的办法,如西医治疗可采用抗生素、甲酸类药物等,而中医依据辨证论治,给予中药内服和外用等方法。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案。

为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寻常型痤疮的有效性,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痤疮女性患者108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女性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

观察组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7.2±1.9)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4±0.5)年;病情分度:I 度10例,Ⅱ度19例,Ⅲ度20例,Ⅳ度5例;对照组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7.1±2.1)岁;病程2.5个月~2.5年,平均病程(13±0.7)年;病情分度:I 度12例,Ⅱ度19例,Ⅲ度19例,Ⅳ度4例。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痤疮临床观察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痤疮临床观察

2 治 疗 方 法
治疗 组 : 采 取滋 阴清热 方 , 基 本 药 物组 成 : 知母 1 0 g , 生 地 1 5 g , 桑葚子 1 0 g , 女贞子 1 0 g , 枸杞 1 0 g , 花粉 1 0 g , 石斛 1 0 g , 玫瑰
花1 0 g , 月季花 1 0 g , 郁金 1 0 g 。每 日 1剂 , 水煎 服 , 或 用免 煎颗粒 开水 冲服 , 每 日早 晚各 1 次。随症 加减 : 伴有月 经量少 、 痛 经者 , 加益母草 3 0 g , 刘 寄奴 1 0 g , 红花 1 0 g ; 伴便 秘者 , 加柏子仁 1 0 g , 火 麻仁 1 0 g , 郁李 仁 1 0 g ; 伴 失眠多梦 者 , 加 酸枣仁 1 0 g , 合欢 花 1 0 g ,
组 均以 1 个月为 1个疗程 , 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 。
3 治 疗 结 果
3 . 1 疗 效 标 准
[ 1 ] 刘宁. 中医美容学[ M ]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 2 0 0 5 : 1 7 6 . [ 2 ] 靳培英. 痤疮的分型论治[ J ] . 中华皮 肤科杂志 , 2 0 0 2 , 3 5 ( 2 ) : 1 6 2—
关键词 : 痤疮 ; 女性 ; 中医药疗法 ; 滋 阴清热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7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0 7 0 4 ( 2 0 1 4) 1 0— 0 4 6一 0 O 1
4 3 0 0 6 1 ; 2 . 湖北 中 医药 大 学 , 湖北 武汉
性(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纳 入 标 准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0 . 0 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滋阴泻火方结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型痤疮78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泻火方结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临床收集的寻常型痤疮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滋阴泻火方结合米诺环素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给予米诺环素治疗。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所有收集入组的患者均符合《皮肤性病学》中关于寻常型痤疮的诊断标准[1],且中医辩证为阴虚内热型。

并排除严重心、脑、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10]0.1 g每日2次,早晚饭前空腹服用。

1.3.2 治疗组治疗组39例患者在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汤剂滋阴泻火方治疗。

滋阴泻火方组成如下:知母12 g,黄柏12 g,鱼腥草20 g,蒲公英15 g,女贞子20 g,连翘15 g,生地黄15 g,旱莲草20 g,石斛20g,丹参25 g,甘草5 g。

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 g(后下),厚朴10g,枳实12 g,痰热较重者者去生地黄加土茯苓15 g,气滞者加柴胡15 g,香附20 g,郁金10g。

上诸药水煎2次,取汁约2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

1.3.3 观察记录所有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

治疗前后分别作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检查,治疗过程中记录服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

1.4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皮损全部消褪,无新发。

显效:症状明显消失,皮损消退>70%,遗留少量色素,少量新发。

有效:皮损消退30%-70%,有新发。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进展,皮损消退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周期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疗效对比数据见表1。

2.2 不良反应所有7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肝、肾功能明显升高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多表现为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常伴皮脂溢出。

现代研究发现,寻常型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

其中包括性激素分泌对皮脂腺调控异常,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内微生物;免疫因素;还与遗传及心理因素有关[2]。

传统医学认为痤疮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的范畴。

祖国医籍多有关于本病病因与病机的记载,如《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渣鼻》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属脾,皆血热郁滞不散所
致。

“《外科启玄》记载,肺气不清,受风而成,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

”现代中医学家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辩证为阴虚内热、瘀热痰结、冲任不调等几个证型。

但临床中,阴虚内热是病机的根本,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阴亏虚,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当今西方速食文化盛行,快餐等油炸食品过多摄入,患者多过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腻,久而使肺胃蕴热化火,上蒸头面,血热郁滞,故而发为本病。

本研究所用之滋阴泻炎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滋肾阴,补先天阴气之不足,知母、生地黄、凉血滋阴清热,丹参活血化瘀,生甘草能解肺胃郁热之毒,并能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泻火、清肺凉血之功。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4.
[2] 吴艳,毛越苹,郑捷,等.痤疮患者治疗情况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4):214-216.
[3] 陈力,王晨,徐萍,等.痤疮灵颗粒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467-469.
[4] 徐萍,陈力.中西药联用治疗中重度痤疮6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339-3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