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26-30回(课堂PPT)

合集下载

红楼梦赏析(29~31回)(课堂PPT)

红楼梦赏析(29~31回)(课堂PPT)

公贾代善的替身。
.
4
张道士说道观里的道士,都想看一看宝玉的玉。于是 拿了个盘捧去给大家开开眼,看完拿回来时,盘子里摆满 小礼物,其中有个金麒麟。宝玉将金麒麟掉到草丛里,被 史湘云捡了。很多研究红学的人由此猜测,曹雪芹原本是 想写宝玉最终跟史湘云结婚。
3、(P398)在清虚观打醮,除了瞻仰佛像,焚香祈祷 之外,还有看戏。但是,在道观中看戏,不是由人点,而 是在“神前拈了戏”。每一出戏,都代表了神的暗示。所 以下面的三出戏也是有所暗示的。
29 ~31

《红楼梦》赏析


金陵老年大学2018年《红楼梦》赏析班
.
1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享福人”指贾母,她本是一位福气很深的人 ,本回写她到清虚观打醮,祈祷更多的福气。 所以叫“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是指黛玉,她与宝玉又因“说亲”、 “姻缘”等话语顶撞而大闹了一场。过后黛玉 对一些有关两情话题的深义,细细回味思量, 即所谓“斟情”。
晚上薛蟠请宝玉喝酒,宝玉回来见到晴雯。说东西原本 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这 扇子,本是用来扇的,你爱撕着玩儿也可以,只是不可生气 时拿它出气......
头找扇子的机会,明是训斥丫头,实是讽刺宝玉,接着又用
“负荆请罪”来讽刺宝黛。即“借扇机带双敲”。
2、(p410~411)贾宝玉被宝钗敲打了一下,有点无趣。
来到王夫人的房间,见母亲在睡午觉,丫环金钏儿坐在旁边,
贾宝玉就跟金钏儿调笑,王夫人醒来听到了,打了金钏儿的嘴
巴,叫她娘带她回家去。王夫人看起来像心很软而仁厚的人,
正的儒家精神,推己及人,别人的小孩也是“人子”。王熙
凤就没这么仁厚,虽聪明却机关算尽,不得善终。贾母虽逢

《红楼梦》26-30回ppt课件

《红楼梦》26-30回ppt课件
6
【阅读研讨探究】
• 思考题1:本回中“戏彩蝶”的是宝钗,为何称她
为“杨妃”?“戏彩蝶”表现了宝钗怎样的特点? 窃听事件的处理方式又看出其怎样的特点?
• 答案:杨妃,此处喻宝钗。因宝钗丰满,体型似杨 贵妃;杨妃在当时人心目中是圆滑之徒,宝玉也曾
这样嘲讽过她。宝钗在扑蝶中陷害黛玉,和杨贵妃 陷害唐明皇的夫人梅妃相似,故名她杨妃。
14
第29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情节梳理填空】
转眼间到了 端午 节。初一日贾母带领众小 姐太太及丫头们去 清虚观 打醮,车轿纷纷,人 马簇簇,热闹之极。老道士见到宝玉形容举止 招人喜爱,竟当着贾母的面给他提起亲来,被 贾母以命里不该早娶的话婉言拒绝。后来在众 人敬献的饰物中看到一个 金麒麟,因湘云有此物, 宝玉便留心收藏。
5
【经典情节概括】
黛玉葬花
• 黛玉因将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 上而独自悲泣。(原因一)至次日,又恰遇 饯花之期,众姐妹在花园内玩耍,唯独黛玉 却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 (原 因二)因把那些残花落瓣去掩埋。她由落花 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词》,抒 发其内心的孤独和伤感。(过程)不想宝玉 听了竟恸倒在山坡之上。黛玉看见他便抽身 离去。宝玉赶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 初”的沉痛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 结果)
• 思考题1:“茜香罗”“红麝串”各有怎样的暗示 ?
• 答案:茜香罗是蒋玉函送给贾宝玉的。蒋玉函是某 贵族府中的一名演员,艺名琪官,宝玉对他一见倾 心,即成知友。琪官将系小衣的大红汗巾即茜香罗 送给了宝玉,宝玉将自己的松花汗巾送给了琪官。 这松花汗巾原是袭人给他的,当天夜里,宝玉又悄 悄把琪官送的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上。这样写,是 表明宝玉和琪官的特殊友情。又写出宝玉、琪官、 袭人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为后来袭人和琪官成婚 埋下伏笔。

红楼梦第30回ppt课件

红楼梦第30回ppt课件

贾母设宴庆祝宝玉生日,众人 欢聚一堂,期间尤二姐和贾琏
偷情被鸳鸯发现。
贾母决定将鸳鸯许配给贾琏, 但鸳鸯坚决拒绝,并誓死不从

贾母得知贾琏偷娶尤二姐之事 后大怒,将尤二姐赶出府去,
贾琏也暗示 了他们之间感情的纠葛 和内心的不安。
02
鸳鸯的坚决拒绝预示着 她未来的命运和选择。
机智聪慧,才情出众,但 性格多疑、敏感,常常流 露出对世俗的不满。
贾宝玉
叛逆不羁,追求自由和个 性解放,但又受到家族和 社会的束缚。
薛宝钗
贤淑温婉,处事得体,但 内心深处也有对封建礼教 的反感和无奈。
03
情节分析
情节发展过程
01
02
03
04
宝玉和黛玉因紫鹃玩笑而发生 口角,但在宝钗的劝解和王熙 凤的打趣下,两人重归于好。
02
人物关系分析
主要人物关系梳理
01
02
03
林黛玉
贾宝玉的表妹,与贾宝玉 有深厚的感情,但因家族 恩怨和自身疾病而忧心忡 忡。
贾宝玉
贾府的嫡孙,与林黛玉、 薛宝钗等均有情感纠葛, 性格叛逆,对封建礼教产 生怀疑。
薛宝钗
贾宝玉的妻子,为人贤淑 ,处事得体,与贾宝玉有 感情基础。
人物性格特点
林黛玉
到生活的真实和丰富。
05
主题思想与意义
爱情与婚姻的探讨
爱情的多重表达
在《红楼梦》第30回中,通过宝黛之间的互动,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悲凉。宝玉 对黛玉的深情厚意,以及黛玉对宝玉的疑虑和不安,都体现了爱情的多重面貌。
婚姻的无奈与悲哀
这一回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无奈与悲哀。尽管宝玉和黛玉彼此深爱,但最 终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体现了封建社会对个体情感的压迫。

红楼梦ppt30 人教课标版

红楼梦ppt30 人教课标版

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
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
褴裳藏傲骨, 愤世写群芳
《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3
谁都一满 解云把纸 其作辛荒 中者酸唐 味痴泪言 ?,。,
题 石 头 记
4
内容概要:
《红楼梦》以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讲述 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由富贵走向衰败的历史。
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是青梅竹马,志 趣相投的一对恋人,但在封建家长干涉下, 贾宝玉最终娶了志向不合的表姐薛宝钗,林 黛玉含恨而死。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葬花词》
那些花儿
65
醉卧清石板
霁月光风耀玉堂
66
原应叹息
67
万“ 艳千 同红 悲一 ”哭

68
万“ 艳千 同红 悲一 ”哭

69
70
总是那一双翻云覆雨的手, 总是那比纸还薄的命
71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55
质本洁来还洁去
56




“千古情人独我痴”
57
.
.
浊世佳公子--------贾宝玉
58

红楼梦导读(1-30回)ppt课件

红楼梦导读(1-30回)ppt课件
13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贾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
争买英莲,冯渊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
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
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雨村听门子之
计,徇情枉法。薛蟠进京。薛姨妈乃王
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
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
3
全书分章
• 一、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 • 二、第六回至第十八回为故事全面展开 • 三、第十九回至第五十四回深入展示贾
府生活画卷 • 四、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八回是全书转
五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
5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敷 贾 珍 (尤氏)
贾 敬 贾惜春
贾蓉 (秦可卿)
贾琏
贾赦
巧姐
(王熙凤)
(邢夫人) 贾迎春
贾珠
荣国公贾源(-贾贾母代)善(王夫贾人)政(李
纨) 贾 贾元春

(赵姨娘) 贾宝玉
贾环
贾探春
贾敏
(林如海) 林黛玉
•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贾迎春
•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
17
•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
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贾 Nhomakorabea春• 情天情海幻情深, 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

《红楼梦第三十回》课件

《红楼梦第三十回》课件

宝钗扑蝶
总结词
宝钗扑蝶展现了宝钗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揭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 寞。
详细描述
在《红楼梦》第三十回中,薛宝钗在园中扑捉蝴蝶,她的天真烂漫和活泼可爱的一面展 现无遗。然而,在扑蝶的过程中,宝钗也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她虽然身处富贵
之家,但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这也暗示了她未来的悲剧命运。
人性
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如宝黛的纯真、王熙凤的 机智等。
理想与现实
理想
宝黛的纯真和理想主义在第三十回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 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的反抗都体现了他们的理想主 义。
现实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宝黛的爱情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 弱和无力,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
04
《红楼梦》第三十回中的主题 分析
爱情与命运
爱情
宝黛之间的爱情在第三十回中得到了 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之间的互动更加 亲密,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悲凉。
命运
宝黛二人的爱情与他们的命运紧密相 连,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是他们命运的 悲剧。
社会与人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会
第三十回中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家族的权力斗争、贫富差距等 。
该回通过描绘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为后世 了解和研究封建社会提供了宝贵素材。
学术界的评价
文学价值极高
学术界普遍认为《红楼梦》第三 十回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整
部小说的核心章节之一。
研究价值巨大
该回涉及的人物、情节和情感描写 等元素,为红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 素材,是研究《红楼梦》不可或缺 的重要章节。

《红楼梦》阅读笔记 (21-30)ppt课件

《红楼梦》阅读笔记 (21-30)ppt课件
(Βιβλιοθήκη 记)(21—30)1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 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 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07年 福建高考试题)
答: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 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 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 《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 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 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 样蜡枪头”)。
淋漓,娇喘细细。
3
3、《红楼梦》第23回和第27回先后两次描 写到林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答: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概括。
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 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里,所以葬花。第二次 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 对自己命运的哀叹。葬花使纯 洁的花远离污浊,展现她的高 洁人格;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 如花的爱情终将被风刀霜剑所 埋葬。
5
5、简述27回黛玉葬花的情节。(简述体现黛玉
多愁善感的一件事。)
答: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
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
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
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
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写下《葬花
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
2、“滴翠亭杨妃戏彩蝶”是《红楼梦》中 的精彩片断,请你对这个片断作简要叙述。
答:宝钗扑蝶:宝钗到潇湘馆找黛玉,恰
遇宝玉来找黛玉,为避嫌疑,便抽身回来
要寻别的姊妹去。这时忽见前面一双玉色
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宝
钗遂取出扇子来扑蝶。

红楼梦赏析(29~31回)(课堂PPT)

红楼梦赏析(29~31回)(课堂PPT)

.
16
谢谢
.
17
初三去打三天平安醮。大阵仗出门,贾府上下各色人等积极参
与,富贵的外表仍然很有震撼力。
贾母等到了清虚观时,一个专管剪烛花的十二三岁小道士
要躲出去,不成想一头撞到凤姐。凤姐抬手一巴掌,把个小道
.
3
贾母阻止,很怜悯这孩子。贾母不但是福深的老人,
还是除贾政之外代表儒家精神的善人。陶渊明曾写过一封信
给他儿子,说你要善待佣人,他们也是人家的儿子。就是真
.
5
第一出戏是《白蛇记》,《史记》上的故事,是讲汉高 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这出戏暗示的是贾府的兴;
第二出戏是《满床笏》,唐朝救了皇帝的郭子仪六十大 寿的时候,七子八婿来给他拜寿,他的儿子女婿都是朝中重 臣,手中都拿着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这两出戏, 无疑都让贾母非常高兴。
第三出戏是《南柯梦》,也是汤显祖的作品,跟《牡丹 亭》、《邯郸梦》、《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当贾母听 到贾珍说出这戏名后,便不言语。《南柯梦》讲的是淳于棼 在梦中经历了一场繁华,醒来后都成空。
头找扇子的机会,明是训斥丫头,实是讽刺宝玉,接着又用
“负荆请罪”来讽刺宝黛。即“借扇机带双敲”。
2、(p410~411)贾宝玉被宝钗敲打了一下,有点无趣。
பைடு நூலகம்
来到王夫人的房间,见母亲在睡午觉,丫环金钏儿坐在旁边,
贾宝玉就跟金钏儿调笑,王夫人醒来听到了,打了金钏儿的嘴
巴,叫她娘带她回家去。王夫人看起来像心很软而仁厚的人,
正的儒家精神,推己及人,别人的小孩也是“人子”。王熙
凤就没这么仁厚,虽聪明却机关算尽,不得善终。贾母虽逢
抄家,最后还是寿终正寝。一个小小的细节,皴染了贾母和
王熙凤的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第28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情节梳理填空】
宝玉因听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 葬依知是谁”等句,不免想到钗、黛、袭 人的花容月貌终会无可寻觅,悲伤之极。 见黛玉仍不搭理他,宝玉把自己一向对她 的 疼爱、怜惜以及知己之感 和盘托出,黛玉 不禁疑窦顿释。随后一起到王夫人处,大 家谈论说笑了一番。吃过饭后,宝玉围着 黛钗等忙碌,被迎春、探春、惜春们戏称 “ 无事忙 ”。
6
【阅读研讨探究】
• 思考题1:本回中“戏彩蝶”的是宝钗,为何称她 为“杨妃”?“戏彩蝶”表现了宝钗怎样的特点?
窃听事件的处理方式又看出其怎样的特点?
• 答案:杨妃,此处喻宝钗。因宝钗丰满,体型似杨 贵妃;杨妃在当时人心目中是圆滑之徒,宝玉也曾
这样嘲讽过她。宝钗在扑蝶中陷害黛玉,和杨贵妃
陷害唐明皇的夫人梅妃相似,故名她杨妃。
• 宝钗的性格一向是平和稳重的,但又绝不是单一的 。扑蝶恰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体态丰腴婀娜,气质
雍容高贵的女子在大观园的盎然春意中被唤醒的青
春。这一刻,她天真活泼,浑然忘我,以致香汗淋
漓,娇喘细细。
• 但窃听事件中她潜意识的嫁祸于黛玉,又让我们看
到了她的心机与城府之深,令人生畏。
7
• 思考题2:葬花词是《红楼梦》的重要诗词,它在书 中的作用是什么?
21
14
第29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情节梳理填空】
转眼间到了 端午 节。初一日贾母带领众小 姐太太及丫头们去 清虚观打醮,车轿纷纷,人 马簇簇,热闹之极。老道士见到宝玉形容举止 招人喜爱,竟当着贾母的面给他提起亲来,被 贾母以命里不该早娶的话婉言拒绝。后来在众 人敬献的饰物中看到一个 金麒,麟因湘云有此物, 宝玉便留心收藏。
【阅研讨探究】
• 思考题1:你怎么理解林黛玉的“春困发幽情”? • 答案: “春困”的“春”,既是春天的春,又是
心中的春,双关。“幽情”,指内心隐秘的爱情欲 望。林黛玉的心语“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也是这 个意思。黛玉的幽情是有专一对象的,即贾宝玉, 而且主要是纯情的相思。
• 思考题2:本回后半部分写薛蟠邀宝玉、冯紫英等 过生日的事有什么作用?
• 红麝串是戴在手上的一串珍珠,红色,有麝香味, 是元妃送来的东西,宝玉和宝钗是同样的,是暗示
12
• 思考题2:宝玉的“参禅”:“你证我证,心 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 是立足境。”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黛玉为 此续写的两句是什么?试比较二人偈语的不 同境界。
• 答案:宝玉的偈语反映了他因无力化解与女 友间的情感碰撞而心绪烦忧。黛玉续写的两 句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黛玉的偈语 方是悟彻,宝玉被宝钗笑其愚钝,他还有立 足境,还有那么多的眷恋不舍,那么多的执 迷。
20
• 思考题2:“痴及局外”作何理解?
• 答案: 梨香园的演员龄官单恋着贾蔷, 害了相思病,一人躲在蔷薇花下,用簮子 在地上不断画贾蔷的名字。龄官画蔷是痴 情,一个戏子爱上了贾府的少爷,一往情 深而无从排遣,只能用“画蔷”来表达。
• 她的这一行为被宝玉窥见了。宝玉对此事 本是局外人,但龄官的痴情竟然感染到局 外人宝玉了,对她付出了全身心的关心和 怜惜,觉得这个女孩和自己一样在受着情 感的煎熬,故曰“痴及局外”。
《红楼梦》阅读指导讲义 26—30回
1
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情节梳理填空】
宝玉病时,全家忙碌,贾芸、红玉等人守着宝 玉,渐渐混熟了。但宝玉病好后奖赏诸位奴仆,却没 有红玉 。 红玉 慢慢地把心思转到贾芸身上。贾芸把 自己的 手帕子 传给了红玉。
一日宝玉信步来到潇湘馆,在窗外听到黛玉忘 情之言,不禁心痒,遂也用《 西厢记 》中“若共你 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之语同黛玉玩笑。 这不禁又惹恼了她。二人正闹,宝玉被 薛蟠 假托贾 政之名骗到外头,与冯紫英等大吃大喝了一顿。回来 后又与宝钗说了一阵话。而黛玉因记挂着宝玉被父亲 叫去,晚上来怡红院看望。由于 晴雯正闹脾气,且又 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很,没有开门。这不禁 动了黛玉的身世之悲,开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2
• 答案: 1、《葬花吟》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 音;
• 2、借葬花塑造黛玉的形象,表现其思想性格特性: 哀伤凄恻中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如“柳丝榆荚自 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 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 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 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 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 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 答案:茜香罗是蒋玉函送给贾宝玉的。蒋玉函是某 贵族府中的一名演员,艺名琪官,宝玉对他一见倾 心,即成知友。琪官将系小衣的大红汗巾即茜香罗 送给了宝玉,宝玉将自己的松花汗巾送给了琪官。 这松花汗巾原是袭人给他的,当天夜里,宝玉又悄 悄把琪官送的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上。这样写,是 表明宝玉和琪官的特殊友情。又写出宝玉、琪官、 袭人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为后来袭人和琪官成婚 埋下伏笔。
13
• 思考题2:本回中是怎样为宝玉爱情 埋下伏笔的?
• 答案:这回写宝玉爱情伏下了双不幸: 他原以为袭人会终生服侍自己,不料后 来袭人却嫁了琪官。袭人的爱情是有条 件的;只有宝玉对黛玉的爱情是无条件 的,在任何情况下都爱她。他理想的爱 人是黛玉,他大姐元妃却要他和宝钗婚 配。希望,常常是失望的前奏。
葬在沁芳桥畔,称为“花冢
”,她
由落花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葬口花吟词《
》,令人想到一个闺中少女,善感多情却
又孤独绝望,宝玉听罢不觉痴倒。
5
【经典情节概括】
黛玉葬花
• 黛玉因将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 上而独自悲泣。(原因一)至次日,又恰遇 饯花之期,众姐妹在花园内玩耍,唯独黛玉 却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 (原 因二)因把那些残花落瓣去掩埋。她由落花 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词》,抒 发其内心的孤独和伤感。(过程)不想宝玉 听了竟恸倒在山坡之上。黛玉看见他便抽身 离去。宝玉赶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 初”的沉痛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 结果)
16
【阅读研讨探究】
• 思考题1:“痴情女”是谁?如何理解她的 “斟情”?
• 答案:痴情女是指黛玉。她对宝玉一往情深
,是叫“情重”。斟情,是不断试探感情的
意思。她明知道宝玉对自己也情重,为了证
明自己的这个判断,她用假话试探宝玉的心
。她说宝玉爱宝钗,是希望宝玉对他发誓不
爱宝钗,只爱她一人。(情越深,越觉得爱
10

随后宝玉被请到冯紫英
家,另有薛蟠、小旦蒋玉菡、妓
女云儿等。大家喝酒唱曲取乐。
令宝玉欣喜的是,他琪官与蒋玉菡
互相欣赏,并交换了汗巾。谁知
他忘记了那是袭人
之物
。元妃有所赏赐,而令宝玉吃惊
、黛玉含酸、宝钗无趣的是元春
所赐诸人物件宝中钗,独宝有玉

的相同。
11
【阅读研讨探究】
• 思考题1:“茜香罗”“红麝串”各有怎样的暗示 ?
15
• 由于张道士提亲
,宝、黛心
中俱不受用。而黛玉更拿此事奚落宝玉,
令宝玉十分伤心,金而、黛玉玉、更金以麒麟之类
的话相激,宝玉气得口里说不出话,赌气
从颈上抓下通灵玉摔在地上,见没摔碎又
找东西来砸。而黛玉也是伤心大哭,把吃
的药都吐了出来。袭人、紫鹃劝阻不了,
只陪着掉泪。直到贾母、王夫人将宝玉带
去方才平息。
• 答案:写薛蟠邀宝玉、冯紫英等过生日,作者意在 用这个情节之庸俗,来反衬宝黛谈爱之雅。
3
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情节梳理填空】
•黛玉正在悲泣,忽然听见院门一响,接着宝玉
袭人等送了
出来。自己更觉无趣,直到
半夜才睡下。次日是宝钗 节,女孩子们都在忙

,唯独少了黛玉芒。种宝钗正想去找
• 3、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
的重要线索。《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
谶。
8
• 思考题3:比较黛玉的两次葬花。
• 答案: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 丢进水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受到玷 污,所以葬花。
• 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 己命运的哀叹。葬花使纯洁的花远离污浊 ,展现她的高洁人格;葬花预示着她的美 好如花的爱情终将被风刀霜剑所埋葬。
跑回怡红院。丫头们在院中戏耍,好一阵儿
才开门。宝玉没好气,照着开门的丫头踢了
一脚,谁想被踢袭的人竟是

19
• 思考题1:分析“宝钗借扇机带双敲”一事中 ,宝钗动怒的原因。
• 答案: 1、宝玉说话不得体,大庭广众下讲宝 钗身材胖;2、古时候人们大多认为杨贵妃是 个反面人物,是她惑乱唐玄宗致使唐朝走下坡 路。3、这句话戳中了宝钗的“伤心往事”。 因为宝钗进京就是进宫选秀的,选上了很有可 能成为皇帝的妃子。她一直很羡慕元春,此时 她很可能选秀已经落选了,所以很生气说:“ 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 得杨国忠的!”以此来讽刺宝玉。
18

无聊之时,宝玉来到母亲住处。王
夫人正在闭目养神。金婢钏女儿
和宝玉
开了几句亲密的玩笑,被王夫人听见,大怒
,竟以“教坏了爷们”为借口将她撵了出去
。宝玉甚感无趣,在回园子的路上,看见一
个女孩子蹲在地上,用树枝划了几千个“蔷
”字。宝玉虽不明白根由,却理解这个女孩
必有一段说不出的心事。淋着雨,宝玉匆匆
她 , 却 看 见 宝饯花玉神进 了 潇 湘 馆 , 一 怕
,二怕
,便转而回去。却看见一
双玉色宝蝴玉蝶不,便极招人爱,黛宝玉钗猜竟忌蹑手蹑脚跟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