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赏析
红楼梦赏析(29~31回)(课堂PPT)

公贾代善的替身。
.
4
张道士说道观里的道士,都想看一看宝玉的玉。于是 拿了个盘捧去给大家开开眼,看完拿回来时,盘子里摆满 小礼物,其中有个金麒麟。宝玉将金麒麟掉到草丛里,被 史湘云捡了。很多研究红学的人由此猜测,曹雪芹原本是 想写宝玉最终跟史湘云结婚。
3、(P398)在清虚观打醮,除了瞻仰佛像,焚香祈祷 之外,还有看戏。但是,在道观中看戏,不是由人点,而 是在“神前拈了戏”。每一出戏,都代表了神的暗示。所 以下面的三出戏也是有所暗示的。
29 ~31
第
《红楼梦》赏析
回
回
金陵老年大学2018年《红楼梦》赏析班
.
1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享福人”指贾母,她本是一位福气很深的人 ,本回写她到清虚观打醮,祈祷更多的福气。 所以叫“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是指黛玉,她与宝玉又因“说亲”、 “姻缘”等话语顶撞而大闹了一场。过后黛玉 对一些有关两情话题的深义,细细回味思量, 即所谓“斟情”。
晚上薛蟠请宝玉喝酒,宝玉回来见到晴雯。说东西原本 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这 扇子,本是用来扇的,你爱撕着玩儿也可以,只是不可生气 时拿它出气......
头找扇子的机会,明是训斥丫头,实是讽刺宝玉,接着又用
“负荆请罪”来讽刺宝黛。即“借扇机带双敲”。
2、(p410~411)贾宝玉被宝钗敲打了一下,有点无趣。
来到王夫人的房间,见母亲在睡午觉,丫环金钏儿坐在旁边,
贾宝玉就跟金钏儿调笑,王夫人醒来听到了,打了金钏儿的嘴
巴,叫她娘带她回家去。王夫人看起来像心很软而仁厚的人,
正的儒家精神,推己及人,别人的小孩也是“人子”。王熙
凤就没这么仁厚,虽聪明却机关算尽,不得善终。贾母虽逢
(029)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

话说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子扔了来,正磞在眼睛上,倒吓了一跳,问:“这是谁?”黛玉摇着头儿笑道:“不敢,是我失了手。
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
”宝玉揉着眼睛,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的。
一时,凤姐儿来了,因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
宝钗笑道:“罢,罢。
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不去。
”凤姐道:“他们那里凉快,两边又有楼。
咱们要去,我头几天先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上打扫了,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才是好呢!我已经回了太太了。
你们不去,我自家去。
这些日子也闷的很了!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贾母听说,就笑道:“既这么着,我和你去。
”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仔好,可就是我又不得受用了。
”贾母道:“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凤姐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疼我了!”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
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宝钗只得答应着。
贾母又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姊妹去。
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听贾母如此说,笑道:“还是这么高兴。
打发人去到园里告诉,有要逛去的,只管初一跟老太太逛去。
”这个话一传开了,别人还可已,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坎儿,听了这话,谁不要去?就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他也百般的撺掇了去。
因此,李纨等都说去。
贾母心中越发喜欢,早已吩咐人去打扫安置。
不必细说。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那底下执事人等听见是贵妃做好事,贾母亲去拈香,况是端阳佳节:因此,凡动用的对象,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
少时,贾母等出来。
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
然后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鹦哥,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橘,探春的丫头侍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的两个丫头金钏彩云也跟了凤姐儿来,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辆车上,还有几个粗使的丫头,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妈子并跟着出门的媳妇子们,黑压压的,站了一街的车。
详细读红楼梦读书笔记第二十九回祷福与诉情生命的两种维度

详细读红楼梦读书笔记第二十九回祷福与诉情生命的两种维度一这一回写得真好,情节集中,人物丰满,布局合理,语言劲道,就连回目也概括得特别均匀,作者对公众领域的微妙应答和私密领域的情感末梢,都把握和还原得特别到位,该分析的分析,不该分析的留白,整一回有着诗一般的张力和小说的智性,非常耐看。
二“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写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追求:福。
这句话对应的是贾母,这位红楼故事中德高望尊的老太太,应该称得上是真正的“享福人”:她是史家的千金小姐,于盛世嫁到贾家,生下二男一女,操持和见证了贾家最风光的岁月。
于暮年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尤其是有一个衔玉而诞的宝玉,再加上外孙女黛玉的到来,还有孙媳妇王熙凤的逗趣和分忧,使得她在红楼故事中成为最最无忧之人。
这样少年受宠、是父母的宝贝,中年优裕、能够见识最广的世面,晚年康健、拥有四世同堂的人生,可不就是真正的“享福人”。
这样的“福”,有天赐,有机缘,有人为,也有智慧,才能修得。
那什么是“福深”呢?按照佛家的理论,心宽则福深。
细看来,贾母也不是事事如愿,一生顺遂。
恰如冷子兴在第二回演说荣国府时所说:一则“如今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二则“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首先是家族实力的下降,其次是子孙几无成器者,面对这样的衰颓之势,贾母未必不明白。
但她难能可贵的,是阅尽千帆,心宽守拙,绝不倚老卖老,也绝不干涉王夫人和凤姐的管家事务。
世事洞明,但是不忧不悲;人情练达,但是不闻不问。
乍一看对宝玉和孙女们溺爱得很,但却是一种非常天然的情感,没有仕途经济等污浊之念。
看起来每天都是在吃吃喝喝逛逛乐乐,不参与家族任何管理和经营,但却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决策者。
她很少有说教的话语,但在随处可见的闲聊之中,都能够感受到贾母的智慧和魅力。
这样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便是“福深”。
“祷福”是此回的重心,它表现在两件事情上。
一是贾母怜惜小道士。
元妃在端午节前夕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跪香拜佛,凤姐儿想去看戏,贾母知道后,也说去,这一说,贾府里几乎所有的女眷都出动了,“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
【红楼梦阅读提要】第二十九回至第三十回

【红楼梦阅读提要】第二十九回至第三十回导读:潘建华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回目解释:①“享福人”指贾母。
“祷”,祈祷,祈求。
②“痴情女”指黛玉。
“斟”,斟酌,思量。
重点情节:①清虚观打醮(打醮jiào,求福禳灾的一种法事)。
②贾母对宝玉婚事的态度。
③宝玉第二次摔玉。
④黛玉剪玉穗。
经典语言及解说:1、“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这是贾母说的话,“玉儿”指宝玉。
贾母疼爱宝玉,一般读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宝玉衔玉而生,来历不凡,将来肯定非富即贵,能光宗耀祖,光耀门庭;二是与贾府其他儿孙相比,宝玉聪明伶俐,性格随和可人,格外讨贾母欢心。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宝玉的外貌长得很像“他爷爷”,张道士对贾母说:“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
”“国公爷”指第二代荣国公,贾母的丈夫贾代善。
听了张道士的话后,贾母“满脸泪痕”。
由此可见,在宝玉身上,贾母寄托了非常复杂的情感,有对丈夫的思念,有对孙儿的疼爱和期盼。
2、“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
……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
”这是张道士对贾母说的话。
张道士是清虚观的道士,曾受到两代皇帝的礼遇和册封,他又是当日荣国公贾代善的替身。
所谓“替身”,就是替有钱人出家修行,消灾祈福。
张道士是贾代善的替身,辈分上和贾母平辈,与贾府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引发读者很多猜想。
他是个修行之人,按理说不该过问俗世,为什么要给宝玉提亲呢?谁有如此大的面子,让张道士做起“媒婆”呢?“前日在一个人家”是谁家呢?“看见一位小姐”,这位小姐又是谁呢?主张“金玉良缘”阴谋论的人认为,张道士是奉元妃之命,为薛宝钗说媒的。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推定,没有说服力。
理由如下:一、到清虚观打平安醮,是元妃的旨意,但是她只是让贾珍“领着众位爷们”去跪香拜佛(第二十八回)。
贾母的同理心,王熙凤的分别心——读《红楼梦》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札记

贾母的同理心,王熙凤的分别心——读《红楼梦》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札记贾母的同理心,王熙凤的分别心——读《红楼梦》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札记魏建宽(且说宝玉在楼上,坐在贾母旁边,因叫个小丫头子捧着方才那一盘子贺物,将自己的玉戴上,用手翻弄寻拨,一件一件的挑与贾母看。
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
”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贾母道:“原来是云儿有这个。
”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有看见。
”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
”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马瑞芳评说贾母的文字——诸侯之泽,五世而斩。
贾母进贾府五十四年,从重孙媳妇做起,现在自己有了重孙媳妇。
她联系着贾府五代人。
第一代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贾源是贾母公爹,跟贾演一起奠定贾府根基。
第二代宁国公贾代化、荣国公贾代善。
贾代善是贾母丈夫,跟贾代化一起靠军功起家,继续受皇帝恩宠。
第三代贾敬、贾赦、贾政。
贾赦贾政乃贾母之子,贾赦袭了父亲官职在家里跟小老婆喝酒;贾政跟清客喝酒。
贾敬是贾母侄子,只会跟道士胡羼,炼丹求长生却一命呜呼。
第四代贾珍贾琏和第五代贾蓉都是纨绔子弟。
第五代贾兰出人头地,却没能重振贾府就早亡,那时贾母已不在。
贾母在半个多世纪中亲历贾府从繁华走向衰微。
贾府子弟黄鼠狼生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当家女性也每况愈下。
王夫人只知道时空佛堂,王熙凤凡说事必离不了“钱”字,秦可卿和公爹“爬灰”,后三代女性都没了贾母的雍容大度,没了贾母的优雅从容,没了贾母的慈爱海涵,当然也没了贾母的品味。
——马瑞芳《红楼梦风情谭》第238页,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版)中国当代的红学家中,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是一位学术水平极高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有真性情的学者。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清虚观打醮,荣国府门前车轿纷纷,人马簇簇,贾母坐八抬大轿,薛姨妈、凤姐坐四人大轿,黛玉、宝钗坐翠盖珠缨八宝车,贾府三位小姐坐朱轮华盖车,这些车乌压压占了一街,场面非常大。
贾母的轿子已经去远了,贾府门前还没上完车。
一大群妙龄丫鬟出门时,说笑不绝,这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个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又说“我不跟你坐一个车”。
这热闹的场面展示了贾府的青春和欢乐气息。
周瑞家的劝阻说:“姑娘们,这是街上,人家笑话。
”说了两遍,丫鬟们才不闹了。
贾母是来看戏的,但使得京城的达官贵人都被惊动了,预备上猪羊香烛茶食送礼。
进清虚观时,凤姐赶快上来搀扶贾母,这时有个小道士因剪烛花,没来得及躲出去,一头撞到凤姐怀里。
凤姐扬手一巴掌打了他一个跟头。
小道士爬起来往外跑,小姐们正在下车,媳妇们说:“打打打。
”贾母问清情况后,吩咐:“把那孩子带过来,不要吓着他。
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哪里见过这个势派,倘或吓着了,他老子娘岂不心疼。
”小道士来了,在贾母跟前跪下发抖,贾母愈加可怜他,说:“珍哥把他带下去,好言好语的安慰,给他钱买东西吃。
”凤姐和贾母对待小道士的态度,展示了贾府老一代管家和新一代管家的不同。
凤姐眼里只有势力,贾母眼里却有人情。
凤姐只有耀武扬威,骄纵任性,贾母却同情弱者,怜贫爱幼。
凤姐的威使她福薄,贾母的善使她福厚。
这个细节暗示大家族一代不如一代,正从兴旺走向没落。
张道士陪笑对贾珍说:“论理我不比别人,应该在里头侍候,只因天气炎热,众位千金都出来了,法官不敢擅入,请爷的示下。
恐老太太问,或要随喜哪里,我只在这里伺候罢了。
”张道士是荣国公的替身,先皇叫他“大幻仙人”,当今皇上封他“终了真人”,王公藩镇都称他“神仙”,他现在掌握“道录司”的印,贾珍不敢轻慢。
贾珍笑说:“咱们自己,你又说起这话来,再多说我把你这胡子还挦了呢,还不跟我进来。
”张道士呵呵大笑,跟着贾珍进来,一看到贾母,张口念道:“无量寿佛。
红楼梦29章好句赏析

红楼梦29章好句赏析例子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林黛玉外貌描写,不属于诗句范畴)赏析1、先写眉眼,再由面部写到全身,转而又回写目光、气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又回到细部,符合宝玉对黛玉的观察顺序;2、以眼神为重点,侧重具体描写,从神态、行动和心理方面进行总体描写答1、不完全顺着宝玉的观感写,如“心较比干多一窍”,则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评价;2、艺术源于自然而又应该高于自然,作者没有必要拘泥于宝玉的审美观照,这里略带一点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恰到好处,便于对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进行全面刻画,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总之,比较曹雪芹对宝、黛外貌描写,可以发现以下的不同特点:对宝玉的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黛玉的观察来写,目光在宝玉周身打量、游移,最后才落到宝玉的眼睛上,显示了黛玉的多情而害羞;对黛玉的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宝玉的观察来写,目光一开始就直指黛玉的眼睛,显示了宝玉的多情而率真。
少男少女对异性处于朦胧的感觉状态,对这种特殊的个性心理描摹得如此微妙,曹雪芹实在又称得上是一位心理学的大师。
例子2.“你放心”出处:红楼三十二回:(黛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
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
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有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
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
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
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
宝黛诉衷肠赏析29回

宝黛诉衷肠赏析29回宝黛情感的发展,存在一条清晰的线索。
大致为儿时的青梅竹马,共读西厢和葬花中产生的心灵共鸣,金玉良缘冲击下的困扰,宝玉向黛玉诉肺腑、绢帕传情后的情意绵绵。
此后,两人的感情进入到相对稳定阶段,直到命运重压下的“卿何薄命,公子无缘”。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集中描写了金玉良缘冲击下两人误会纠结的大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心中小性子的黛玉形象,便是在观看这些冲突中形成的,以致于掩盖了黛玉人品上的许多优点。
其实,在这次冲突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宝黛的情感都较为融洽,更多的是心心相印,相互欣赏。
(八十回之后的描写有一些严重误导已被红学爱好者公认,在此不展开论述)因此,怎么看这场冲突有助于我们厘清鉴赏中的很多问题。
首先,与之前一些“无故寻愁觅恨”的拌嘴不同,这次冲突的起因更多来自于外部。
此前,金玉良缘还只是一个传说,并未在事实上浮出水面。
但元妃省亲见过宝黛等人之后,从宫中赏赐的端午节礼品,唯宝玉和宝钗是一样,黛玉与探春迎春等姐妹相同,种类也减了几份。
这自然是传递了某种信息。
书中特意写了宝玉、黛玉、宝钗等人不同的反应,宝玉是不解,宝钗“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黛玉称自己“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哪玉的,不过是个草木人儿”,虽然又试图掩饰,但心里酸溜溜的滋味可想而知。
而也在此时,由于金玉之说的不断强化,对宝玉的心理造成无意识地冲击,虽然他极力否认,“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
我相信宝玉的誓言真诚,可潜意识层面他是受到困扰的,以至于看到宝钗肌肤丰泽,雪白的胳膊,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动了羡慕之心,不自主想起金玉一事来。
作者是一位心理大师,了解人心的各个层面。
人越是想否认、压制的东西,其实是压制不了的,往往从意识层面退居到了潜意识层面,一旦有机会便会冒出来。
这其实表明,金玉良缘也是生命的一种可能性。
生命变幻莫测,往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谓造化弄人。
在命运漩涡中的人们,虽未必马上知晓,却会隐隐感觉到这股神秘的并非自己能够掌控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研讨探究】
• 思考题1:“痴情女”是谁?如何理解她的 “斟情”?
• 答案:痴情女是指黛玉。她对宝玉一往情深 ,是叫“情重”。斟情,是不断试探感情的 意思。她明知道宝玉对自己也情重,为了证 明自己的这个判断,她用假话试探宝玉的心 。她说宝玉爱宝钗,是希望宝玉对他发誓不 爱宝钗,只爱她一人。(情越深,越觉得爱 得不够,越需要证明,最后就变成了说不清 道不明的纠缠)而宝玉听了这话却误认为黛 玉不信任自己,便生气把玉也砸了。(第二 次摔玉)
第30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情节梳理填空】
话说宝黛二人发生口角之后,心中 都很后悔。宝玉怕别人以为他们真的疏 远了,遂主动到黛玉处道歉。言谈中, 又无意间以“ 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之 类的话唐突了黛玉。随后二人被凤姐拉 到贾母那儿,宝玉又不慎言语冲撞了宝 钗,宝钗气愤,巧用“负荆请罪”之典回 敬,宝黛二人不禁脸红。
• 无聊之时,宝玉来到母亲住处。王夫人 正在闭目养神。婢女金钏儿 和宝玉开了几句 亲密的玩笑,被王夫人听见,大怒,竟以“ 教坏了爷们”为借口将她撵了出去。宝玉甚 感无趣,在回园子的路上,看见一个女孩子 蹲在地上,用树枝划了几千个“蔷”字。宝 玉虽不明白根由,却理解这个女孩必有一段 说不出的心事。淋着雨,宝玉匆匆跑回怡红 院。丫头们在院中戏耍,好一阵儿才开门。 宝玉没好气,照着开门的丫头踢了一脚,谁 想被踢的竟是 袭人 。
第29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情节梳理填空】
转眼间到了 端午 节。初一日贾母带领众小 姐太太及丫头们去 清虚观 打醮,车轿纷纷,人 马簇簇,热闹之极。老道士见到宝玉形容举止 招人喜爱,竟当着贾母的面给他提起亲来,被 贾母以命里不该早娶的话婉言拒绝。后来在众 人敬献的饰物中看到一个 金麒麟,因湘云有此物, 宝玉便留心收藏。
• 思考题2:“痴及局外”作何理解?
• 答案: 梨香园的演员龄官单恋着贾蔷, 害了相思病,一人躲在蔷薇花下,用簮子 在地上不断画贾蔷的名字。龄官画蔷是痴 情,一个戏子爱上了贾府的少爷,一往情 深而无从排遣,只能用“画蔷”来表达。
• 她的这一行为被宝玉窥见了。宝玉对此事 本是局外人,但龄官的痴情竟然感染到局 外人宝玉了,对她付出了全身心的关心和 怜惜,觉得这个女孩和自己一样在受着情 双敲”一事中 ,宝钗动怒的原因。
• 答案: 1、宝玉说话不得体,大庭广众下讲宝 钗身材胖;2、古时候人们大多认为杨贵妃是 个反面人物,是她惑乱唐玄宗致使唐朝走下坡 路。3、这句话戳中了宝钗的“伤心往事”。 因为宝钗进京就是进宫选秀的,选上了很有可 能成为皇帝的妃子。她一直很羡慕元春,此时 她很可能选秀已经落选了,所以很生气说:“ 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 得杨国忠的!”以此来讽刺宝玉。
• 由于张道士提亲 ,宝、黛心中俱不受用。 而黛玉更拿此事奚落宝玉,令宝玉十分伤 心,而黛玉更以 金、玉、金麒麟之类的话
相激,宝玉气得口里说不出话,赌气从颈 上抓下通灵玉摔在地上,见没摔碎又找东 西来砸。而黛玉也是伤心大哭,把吃的药 都吐了出来。袭人、紫鹃劝阻不了,只陪 着掉泪。直到贾母、王夫人将宝玉带去方 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