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人教版初二下) (6)

合集下载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生态环境的变化等。

能够分析生物进化实例,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生态环境的变化等。

生物进化的实例分析。

2. 教学难点: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机制。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和实例。

准备教学材料,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

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与活动:讲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生态环境的变化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机制。

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选择一个生物进化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新人教版《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认同并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桦尺蛾的数据和图表分析,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

(2)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生物进化的原因。

(2)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兰花螳螂有完美的伪装本领,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

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上不会被猎物察觉,适合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兰花螳螂这种酷似兰花的外表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有何作用?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新课学习(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1.分析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体色的变化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空气清新,无污染,桦尺蛾大多数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桦尺蛾是浅色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

1950年,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工厂林立,烟雾弥漫。

这时,深色的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这是什么原因呢?视频:《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1)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实验探究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先把数量相等的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同时放到被煤烟熏黑的树干上,用望远镜观察树干上发生的情况。

一群爱吃桦尺蛾的鸟儿飞过之后,浅色的桦尺蛾所剩无几,而大部分深色桦尺蛾却逃过了这场灾难。

生物进化的原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基础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3.理解进化与生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1.掌握进化的基础知识;2.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3.了解进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进化的原因;2.掌握如何进行自然选择。

教学过程一、概念介绍1.生物进化的定义,即物种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形态、生理、行为等特征的变化;2.进化的意义,即通过进化,物种能够适应环境,增强生存能力。

二、进化的原因1.环境变化,包括地理、气候、地质等方面的变化,物种为了适应环境进行变化;2.生物间的竞争,资源有限,物种之间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进行竞争,只有适应环境、适应竞争才能生存;3.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些变化是物种进化的基础。

三、自然选择的作用1.自然选择的概念,即只有适应环境、适应竞争的个体才能生存繁衍,不适应的个体将会被淘汰;2.自然选择的条件,包括多样性、遗传性、适应性;3.自然选择的结果,即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传递其适应性基因给后代,使得下一代更加适应环境。

四、进化的影响1.物种多样性增加,物种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物种适应性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竞争;3.物种发生分化,随着环境和竞争的压力变化,某些物种会形成新的物种。

五、实验演示通过设定不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竞争环境,利用种群进化仿真器模拟物种进化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种进化的过程。

教学评估1.课堂笔记,检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掌握程度;2.课后作业,提供学生练习生物进化的机会;3.课堂讨论,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对进化的理解。

教学参考1.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材;2.《生物进化理论》论文。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启发学生的思考合作探究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的关系:1: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深色桦尺蛾是被煤烟熏黑的吗?3:为什么100年后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蛾却成了少数的主要原因?回答1: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改变造成的。

回答2:桦尺蛾本来就有深色和浅色两种,这是变异的结果。

回答3:不同颜色的桦尺蛾在天敌面前,存活的机会是不同的。

总结: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劣势,黑色型桦尺蛾具有保护色而处于优势。

周围环境变化,环境和鸟对桦尺蛾的选择作用。

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的资料,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初步认识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为后面的内容学习作好铺垫。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生物具有的与环境非常相似的体色叫保护色。

自然界中利用保护色捕食或防御敌害的实例有很多,通过多媒体展示雷鸟、变色龙等体色随环境展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长颈鹿进化成长脖子的过程及原因。

最开始,长颈鹿有长脖子、短脖子、中脖子,食物和生存空间很充足,后来由于长颈鹿过度繁殖,并且地质环境变化,食物减少,进行生存斗争,短脖子的长颈鹿没有食物,被淘汰,长脖子的长颈鹿存活,适者生存,并且将长脖子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长脖子长颈鹿的后代不一定是长脖子,也可能生出短脖子,代代积累,最终进化成了现在长颈鹿的模样。

理解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且连续的过程。

总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遗传能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

2.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

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案课前检测: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距今越近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教学目标: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重点难点: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读P58页图24:18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

读P58页图25,100年后的1950年,曼彻斯特已成为一个工业城市,树皮被熏成黑色,结果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

思考:它们的数量为什么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1、生物进化的原因: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内因:可遗传的变异外因:环境的变化生物的后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异,若变异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则具有此种变异的后代就能生存下来;若变异不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则具有此种变异的后代就不能生存下来,将会被自然界淘汰。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巨著。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来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从遗传、变异、人工选择、生存斗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的起源。

该书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给神创论以沉重的打击。

《物种起源》是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著作,是生物学研究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①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②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让学生掌握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生物进化的机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遗传变化。

2.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等。

3.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4. 遗传变异:生物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5. 基因流和基因漂变:影响生物进化速度和方向的遗传机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及其机制。

2. 教学难点: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及其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意义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讲解:介绍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及其机制。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意义和影响。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某一生物的进化原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进化概念和原因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进化案例的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进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科普展览,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直观理解。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满意度。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郧县实验中学我说课的课题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七单元第三章最后一节,是生物进化的核心内容。

本课的教学,一是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二是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进化论关点。

(二)、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

(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归纳知识,掌握知识。

)2、通过环境改变会影响生物生存、繁殖、进化的事实,让学生认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目的是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理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进化的核心内容,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进化论关点。

这两个过程都较复杂抽象,需要教师的高效指导,需要同学间的分工合作,默契配合。

)二、说学情本节是生物进化原因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探究了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知道了关于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等生物知识,并亲手做过了许多生物探究实验,形成了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好本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方法教法: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通过生动逼真的图片和有声有色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图代文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四、说教学程序(一)、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过程(第二课时)1、生活问题,引入新课师问:谈一谈你感冒的经历。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案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案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目标: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

2.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学习难点:1.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通过观察长颈鹿进化示意图,理解自然选择学说。

学习过程:导入:第一环节:自学质疑:自学课本P12——P151、要求:(1)请同学们依据下面自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勾画主要知识点。

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新的疑问记录在下面相应处;(2)你是最棒的,相信你会做的更好!2、自学提纲:(1)1850年,生物学家发现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成虫的体色是怎样的?1950年,桦尺蛾成虫的体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雷鸟在冬季羽毛是什么色,在夏季是什么色,这说明了什么?图片中蛙的体色与什么相似,这对蛙有什么意义?(3)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提出问题:动物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p61表格,得出结论通过该模拟实验,回答实验后面的讨论题。

你能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简单分析生物进化原因吗?(4) 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是什么?(5)为什么长颈鹿的祖先的颈有的长有的短?环境的变化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尝试分析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6)试着总结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分析其内因、外因、动力和结果分别是什么?(7)家鸡家鸽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在各种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3、您新的疑问是:第二环节:合作释疑:(1)各小组同学自学中不理解的知识,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好“问题”的答案(2)相信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互帮互学尽可能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搞明白,并构建知识网络(3)仍然解决不了的疑问,做好标记,连同讨论成果一起准备展示到黑板上;(4)组长掌控好,保证高效、全员参与,人人有事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不是,桦尺蛾本来就有深色和浅色两种。
师:我们把同一种生物,有不同颜色〔性状〕的现象叫做什么?
生:变异。〔教师板书〕
教学过程
师:不同颜色的桦尺蛾在天敌面前,存活的机会是不同的。我们把桦尺蛾和天敌的斗争叫做生存斗争〔板书〕;而天敌对桦尺蛾的选择确实是一种自然选择〔板书〕。最早提出自然选择的学讲的是达尔文。关于达尔文,同学们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扮演爷爷和孙子上场。孙子将自己捕捉的昆虫标本拿给爷爷看,爷爷惊奇如何找不到浅色的桦尺蛾,并拿出祖爷爷的研究笔记证明:1850年曼彻斯特的桦尺蛾是浅色占多数。孙子百思不得其解,什么缘故自己找到的桦尺蛾差不多上黑的呢?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看了刚才同学们的表演,大伙儿能不能关心他找找缘故?
生:因为环境污染,树皮都熏黑了,浅色的虫子容易被天敌发觉,就减少了,黑色的不容易被发觉,就存活了下来。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人教版初二下)(6)
课题内容:生物进化的缘故〔第1课时〕
课题
生物进化的缘故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概述自然选择学讲,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材分析
重点
研究爱护色形成的过程,概述自然选择学讲,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难点
概述自然选择学讲,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具
粉笔、黑板、投影片
复习引入
师:从上述活动中我们能够的出什么样的结论?桦尺蛾的观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阅读课本58页〕桦尺蛾从浅色品种变成深色品种,也是一种进化。这种进化是什么缘故造成的呢?
生: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师: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污染直截了当引发的吗?由于煤烟,一只浅色的桦尺蛾会被熏黑,变成深色的桦尺蛾吗?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生:达尔文环球旅行,提出了生物的进化;达尔文从小热爱生物,曾经因为抓稀有的甲虫,把甲虫放在嘴里,最后甲虫都跑了;达尔文写了«物种起源»。……
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它分析了专门多生物现象,雄辩地辨析了生物进化的缘故。就让我们看看达尔文是如何讲明长颈鹿的进化的吧。
生:阅读课本62页。
师:你能总结出自然选择学讲的要点吗?
生:必须有生存斗争;必须能繁育;要有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才能不剔除……
师:同学们总结的专门全面。那么,自然选择和我们通常讲〝用进废退〞的学讲有什么不同吗?
生:自然选择学讲认为生物存在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但〝用进废退〞认为生物原先差不多上一样的。自然选择能够讲明爱护色和拟态现象,可竹节虫如何用自己的躯体才能像竹节呢?
师:那些生存斗争的胜者是不是一定是〝强者〞呢?请看63页第3题。
生:海岛上常有大风,因此翅膀残缺的可不能飞,反而可不能被风吹走,是有利变异。
师:可见,自然界的生物,通过猛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剔除掉,这确实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讲有了大致了解。它的要紧内容可概括为:过度繁育、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从这一学讲中我们吸取了生物是进化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