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ppt
合集下载
84消毒液配置及使用方法ppt课件

84消毒液配置及使用方法
▪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 剂,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有效氯含量5.5~ 6.5%,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对金 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液不 稳定,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酸碱度、温度、 有机物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常用 的含氯消毒剂。
➢适用范围 ➢消毒方法 ➢配制方法及比例 ➢注意事项
▪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 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 太长。
▪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 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 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或容器中,用手轻轻搅动,消毒液配制完成。 ▪ 3、分别喷洒或擦拭、浸泡可能 ▪ 4、30分钟后,将消毒物品在清水下冲洗干净,在指定的
地方进行晾晒。 ▪ 5、脱去手套,消毒完成。
量具使用及84消毒液配制方法
▪
一、量具
▪
4升(4000毫升)容器
▪
500毫升量杯
▪
二、84消毒液配制
▪
以有效氯含量为50—60克/L(5.0-6.0%)的84消毒液为例,分别配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一、消毒方法:
采用浸泡、擦拭,喷洒,拖洗消毒。
三、配置方法及比例
▪ 欲配制药液浓度x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 ▪ 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 1、按照配制比例,在消毒桶或容器中加入所需水量。 ▪ 2、配戴手套,用量杯量取所需要的84消毒液倒入消毒桶
制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1000mg/L的84消毒液。
▪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 剂,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有效氯含量5.5~ 6.5%,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对金 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液不 稳定,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酸碱度、温度、 有机物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常用 的含氯消毒剂。
➢适用范围 ➢消毒方法 ➢配制方法及比例 ➢注意事项
▪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 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 太长。
▪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 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 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或容器中,用手轻轻搅动,消毒液配制完成。 ▪ 3、分别喷洒或擦拭、浸泡可能 ▪ 4、30分钟后,将消毒物品在清水下冲洗干净,在指定的
地方进行晾晒。 ▪ 5、脱去手套,消毒完成。
量具使用及84消毒液配制方法
▪
一、量具
▪
4升(4000毫升)容器
▪
500毫升量杯
▪
二、84消毒液配制
▪
以有效氯含量为50—60克/L(5.0-6.0%)的84消毒液为例,分别配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一、消毒方法:
采用浸泡、擦拭,喷洒,拖洗消毒。
三、配置方法及比例
▪ 欲配制药液浓度x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 ▪ 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 1、按照配制比例,在消毒桶或容器中加入所需水量。 ▪ 2、配戴手套,用量杯量取所需要的84消毒液倒入消毒桶
制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1000mg/L的84消毒液。
消毒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3、其他含氯Biblioteka 毒剂按说明使用。• (三)过氧乙酸 属高效消毒剂,要求原液浓度为16%-20%
• (1)喷洒发;对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2000-4000mg/L),作用30min-60min; • • (2)熏蒸法;将过氧乙酸置耐腐蚀容器内加热熏蒸消毒。用量可按1-3g/m3计算,当室温
.
2.“84”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原液有效含氯量不少于5%,为中效消毒液,高浓度(≧667mg/L)时为高消毒剂。
1、使用方法;
(1)浸泡法;对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作用10min以上,对分枝杆菌和致病性芽 孢菌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作用30min以上。
.
(6)有机物可消耗消毒剂中有效氯,降低其杀菌作用,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二, 含氯消毒液
• 万金泡腾消毒片(二氯异氰尿酸)每片含有效氯500mg,
• 取1片放入装有800ml水的容器内,5-10分钟后泡腾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效氯600mg/L的 消毒液;
• 1、消毒时应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2、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不稳定,易挥发,应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2)配置使用时应测定有效含氯量,并现用现配; (3)浸泡消毒物品时应将待消毒物品浸没于消毒液内,加盖,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有效期为3个月); (4)消毒剂有腐蚀和漂白脱色、损坏的作用,不应作有色织物的消毒; (5)浓度高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氯臭味,配制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 2、使用方法:
•
医疗器械灭菌:2%戊二醛加盖浸泡10h; 医疗器械消毒:2%戊二醛加盖浸泡一般10~45min;
• 3、注意事项
PPT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掌握后减少院内感染

注意事项
季铵盐消毒液对金属有腐蚀性,需 避免与金属长时间接触;不能与肥 皂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
03
消毒液配制方法与技巧
配制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了解消毒液的种类、浓度、使 用范围及有效期
准备好所需的消毒液、稀释液 、量筒、搅拌棒等工具和材料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干燥,避 免污染
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 罩等
加强培训和监督
定期监测和评估
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液使用培训,提高其 规范使用意识;同时加强监督,确保消毒 液使用符合规范。
定期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确保其 有效性;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05
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与培训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手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保持手卫生是预防 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03
加强消毒液的规范使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
护人员的安全。
正确使用消毒液降低院内感染率
选择合适的消毒液
规范配制和使用
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选择具有广谱杀菌 效果、稳定性好、刺激性小的消毒液。
按照消毒液说明书规范配制,确保有效浓 度和作用时间;使用时注意个人防护,避 免消毒液对人体造成伤害。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的 消毒。
过氧化物消毒液不稳定,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消毒液与水按一定比例稀 释后,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部位 。
季铵盐类消毒液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黏膜、环境、物体 表面的消毒。
季铵盐消毒液对金属有腐蚀性,需 避免与金属长时间接触;不能与肥 皂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
03
消毒液配制方法与技巧
配制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了解消毒液的种类、浓度、使 用范围及有效期
准备好所需的消毒液、稀释液 、量筒、搅拌棒等工具和材料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干燥,避 免污染
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 罩等
加强培训和监督
定期监测和评估
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液使用培训,提高其 规范使用意识;同时加强监督,确保消毒 液使用符合规范。
定期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确保其 有效性;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05
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与培训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手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保持手卫生是预防 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03
加强消毒液的规范使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
护人员的安全。
正确使用消毒液降低院内感染率
选择合适的消毒液
规范配制和使用
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选择具有广谱杀菌 效果、稳定性好、刺激性小的消毒液。
按照消毒液说明书规范配制,确保有效浓 度和作用时间;使用时注意个人防护,避 免消毒液对人体造成伤害。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的 消毒。
过氧化物消毒液不稳定,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消毒液与水按一定比例稀 释后,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部位 。
季铵盐类消毒液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黏膜、环境、物体 表面的消毒。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使用ppt演示幻灯片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 使用ppt演示幻灯片
目录
• 目录 • 消毒剂概述 •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 •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 消毒剂的安全与防护 • 消毒剂的未来发展
01
目录
1. 常用消毒剂分类
醇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2. 消毒剂的配制
的危害。
消毒剂的创新与研发
新型复合消毒剂
通过不同消毒剂的复配,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消毒效果和稳定性 。
智能型消毒剂
利用纳米技术、缓释技术等,实现消毒剂的智能化和长效性。
天然消毒剂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备成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消 毒剂。
消毒剂的应用前景展望
01
02
03
04
医疗卫生领域
在手术室、病房、医疗器械等 医疗卫生场所广泛应用,保障 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近代消毒剂
现代消毒剂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具有消毒 作用的物质,如醋、石灰等,来进行消毒 。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 始研制出更加有效的消毒剂,如漂白粉、 来苏水等。
现代消毒剂种类繁多,包括高效、广谱、 低毒、环保等特点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 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
消毒剂的分类与特点
02
消毒剂概述
消毒剂的定义与作用
01
消毒剂定义
02
消毒剂作用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 剂。
消毒剂可以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 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 制传染病的目的。
消毒剂的发展历程
目录
• 目录 • 消毒剂概述 •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 •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 消毒剂的安全与防护 • 消毒剂的未来发展
01
目录
1. 常用消毒剂分类
醇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2. 消毒剂的配制
的危害。
消毒剂的创新与研发
新型复合消毒剂
通过不同消毒剂的复配,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消毒效果和稳定性 。
智能型消毒剂
利用纳米技术、缓释技术等,实现消毒剂的智能化和长效性。
天然消毒剂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备成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消 毒剂。
消毒剂的应用前景展望
01
02
03
04
医疗卫生领域
在手术室、病房、医疗器械等 医疗卫生场所广泛应用,保障 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近代消毒剂
现代消毒剂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具有消毒 作用的物质,如醋、石灰等,来进行消毒 。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 始研制出更加有效的消毒剂,如漂白粉、 来苏水等。
现代消毒剂种类繁多,包括高效、广谱、 低毒、环保等特点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 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
消毒剂的分类与特点
02
消毒剂概述
消毒剂的定义与作用
01
消毒剂定义
02
消毒剂作用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 剂。
消毒剂可以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 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 制传染病的目的。
消毒剂的发展历程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除结核菌以外的细菌繁殖体,如洗必泰。
-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分 名 浓度 类称
适应范围
使用方法
灭环 菌氧 剂乙
烷
800-1000mg/L
各种精密仪器、内镜、腔镜、导管、纸张、 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 品等
灭菌:6小时
高含
效氯
消消
毒
毒 剂
有效氯: 500mg/L 200-5000mg/L 10000mg/L
-
感染手术后的消毒处理
工作人员的处理:工作人员脱去手术衣,手套以后用碘伏或 含氯消毒液浸泡双手以后,在手术间门口更换清洁拖鞋方能 出室,并沐浴更换口罩帽子。
手术器械、物品处理:手术器械应先经过有效消毒后再清洗 灭菌,实行双消毒制度.即:消毒,清洗,灭菌。
污染布类的处理:先用有效氯浸泡后再灭菌,清洗,灭菌。 有条件的可以使用一次性布类.
醋酸氯乙定0.20.002W/V 戊二醛0.08-0.008W/V
医疗场所,公 共场所及各种 物品表面及环 境消毒(此品 不作为空气消 毒)-
喷洒
常用的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压力:102.9KPa,温度121,灭菌时间为20-30分 钟 压力:205.8KPa,温度131,灭菌时间为6-9分钟
干热灭菌:烧灼、干烤
-
高压灭菌标准
灭菌标准:无菌包清洁干燥,包装完整,无破损, 化学指示胶带变色。
-
手术室常用的消毒方法
地面消毒:用1000mg/L的含氯制剂水拖地,作用时间一 般为30分钟;如果为肝炎病人或者为传染病人是用 2000mg/L的含氯制剂拖地,作用时间一般为60分钟。
物体表面消毒:一般用200mg/L的含氯制剂喷洒墙面,作 用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上。
-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分 名 浓度 类称
适应范围
使用方法
灭环 菌氧 剂乙
烷
800-1000mg/L
各种精密仪器、内镜、腔镜、导管、纸张、 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 品等
灭菌:6小时
高含
效氯
消消
毒
毒 剂
有效氯: 500mg/L 200-5000mg/L 10000mg/L
-
感染手术后的消毒处理
工作人员的处理:工作人员脱去手术衣,手套以后用碘伏或 含氯消毒液浸泡双手以后,在手术间门口更换清洁拖鞋方能 出室,并沐浴更换口罩帽子。
手术器械、物品处理:手术器械应先经过有效消毒后再清洗 灭菌,实行双消毒制度.即:消毒,清洗,灭菌。
污染布类的处理:先用有效氯浸泡后再灭菌,清洗,灭菌。 有条件的可以使用一次性布类.
醋酸氯乙定0.20.002W/V 戊二醛0.08-0.008W/V
医疗场所,公 共场所及各种 物品表面及环 境消毒(此品 不作为空气消 毒)-
喷洒
常用的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压力:102.9KPa,温度121,灭菌时间为20-30分 钟 压力:205.8KPa,温度131,灭菌时间为6-9分钟
干热灭菌:烧灼、干烤
-
高压灭菌标准
灭菌标准:无菌包清洁干燥,包装完整,无破损, 化学指示胶带变色。
-
手术室常用的消毒方法
地面消毒:用1000mg/L的含氯制剂水拖地,作用时间一 般为30分钟;如果为肝炎病人或者为传染病人是用 2000mg/L的含氯制剂拖地,作用时间一般为60分钟。
物体表面消毒:一般用200mg/L的含氯制剂喷洒墙面,作 用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上。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毒方法ppt课件

食品加工行业使用要求
1 2 3
食品级消毒剂 必须选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消毒剂,如食品级 次氯酸钠等。使用时需注意浓度和残留问题,避 免对食品造成污染。
加工器具消毒
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刀具、砧板等器具进行 定期消毒,可采用煮沸、蒸汽或食品级消毒剂浸 泡等方法。
生产环境消毒 定期对食品加工车间、仓库等环境进行消毒,可 采用喷雾、擦拭等方式,注意避免对食品原料和 成品造成污染。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 毒方法ppt课件
目录
• 消毒剂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常用消毒剂分类介绍 • 各类消毒剂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正确使用各类消毒剂方法指导 • 安全性评价与环境保护考虑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消毒剂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消毒剂定义及作用原理
消毒剂定义
消毒剂是指能够杀灭或去除外环境 中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 求的制剂。
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消毒策略
公共场所消毒 对商场、超市、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地面、墙面、门把手等 高频接触部位进行定期消毒,可采用喷雾、擦拭等方式。
交通工具消毒
对公交车、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座椅、扶手、门窗等 部位进行定期消毒,注意选择刺激性小、易挥发的消毒剂。
空气消毒
对密闭空间如电梯轿厢、候车室等进行空气消毒,可采用 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机等方式,注意人员要离开消毒区域。
醛类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等,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物品的消毒。使 用时需将待消毒物品放入密闭容器内,加入适量消毒液,采用熏蒸或浸泡等方式进 行消毒。
注意事项
醛类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使用时需在通风良好的环境 下进行,并佩戴防护用具。同时,醛类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后需及时清洗。
《消毒技术规范》课件

质量控制
通过定期培训和内部检测,提高消毒操作规范性和 效果,保障消毒质量。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
1
制度要求
制定日常消毒管理制度,设置消毒点位,建立消毒档案,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消毒 培训。
2
消毒质量控制
通过标准化操作、日常检测和巡视等方式,保障消毒所用剂量、时间和方法的正 确性和效果。
3
应急处理措施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感染疫情等突发事件做好消毒和防控措施。
手卫生和消毒的重要性和流程
手卫生
养成勤洗手、少碰口、鼻、眼的好习惯,对预防感 染病非常有效。
消毒
手部消毒和表面消毒是预防感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可以使用洗手液或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医疗机构无菌操作室的消毒规范
1 摆放物品
无菌操作必须在无菌室内 进行,只摆放符合无菌要 求的物品。
2 手部消毒要求
必须按规定使用手套,做 到随时随地保持手部清洁 和消毒。
高温、高压灭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1
原理
通过高温高压灭菌,破坏细胞核酸和结构蛋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各 种病原微生物。
2
操作步骤
洗涤物品-装入灭菌器-加入适量水-设定参数-加热加压-灭菌完成。
化学消毒剂的质量评价指标
1 有效物质含量
确定消毒剂中有效成分含 量,保证消毒效果。
2 PH值
3 易挥发性有机物
1
原则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物理消毒
2
量力而行,保证消毒效果,不应盲目提高 消毒强度。
高温、高压、紫外线等,适用于耐高温、
不易变形的物品和表面。
3
化学消毒
主要包括氯系、醛类、过氧化氢、二氧化 氯等,可应用于各种物品和表面的消毒。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课件

使用方法
将含氯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均匀喷洒或擦拭在待消毒物品表面 ,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空气、环境、医疗器械 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 例稀释后,通过喷雾、熏蒸等方 式进行消毒,作用一定时间后,
通风换气。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不稳定,易分 解产生氧气,使用时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对眼 睛和皮肤有刺激性,需做好个人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 法PPT课件
目 录
• 消毒剂概述 • 使用方法与技巧 • 注意事项与误区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总结与展望
01
消毒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抑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化学或物理因子。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消毒 剂可分为氧化剂、酚类、醇类、 季铵盐类、含氯消毒剂等。
通风换气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保持室内 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密闭环 境导致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妥善处理废弃物
使用过的消毒剂包装瓶等废弃 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注意存放安全
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 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导致
安全事故发生。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 示
家庭环境中常用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很多人对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浓度等 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使用不当或误用。
3
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部分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如刺 激性气味、皮肤刺激、环境污染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绿色环保消毒剂将更受欢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的消毒剂 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使用方法:擦拭、浸泡、喷洒。
-
15
过氧化氢
(1) 概述: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 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高浓度 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 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 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饮水等消毒 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
-
5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 波紫外线,杀菌作用最 强的波段是 250nm~270nm。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 管。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 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
6
紫外线消毒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 器等消毒与灭菌;
(4) 不适于空气熏蒸或气溶胶喷洒消毒;
(5) 不适于食饮具消毒。
-
14
过氧乙酸
(1) 概述: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 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刺激性大、受有机物 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等的消毒与灭菌;
明,浓度过高、过低
6,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不清 强度、时间、温度、湿度、pH、有机物等
7, 纯天然误区
-
2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压力蒸汽、干热(烤箱)、电离辐射、微波、 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离子体、强光、过滤 除菌、机械去除等。 化学法:
使用各种消毒剂。
-
3
化学消毒
气体消毒剂:
甲醛气体消毒
-
12
臭氧
臭氧的用途: (1) 水的消毒; (2) 物品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 工用具、瓜果蔬菜、衣物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3) 空气消毒:用于无人的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臭氧发生设备不过关。
-
13
戊二醛
(1) 戊二醛属灭菌剂,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 影响小等特点;
(2) 常用灭菌浓度为2%。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 准使用的浓度;
(注意事项)
(4) 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温度为 20℃~40 ℃ 时。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 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 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注意保持灯管清洁。
(7) 无人情况下使用。
-
7
紫外线消毒
(时间计算、种类选择)
杀灭细菌繁殖体,照射剂量达到10 000μW.s/cm2; 杀灭细菌芽孢,照射剂量应达到100 000μW.s/cm2; 100 000μW.s/cm2 ÷ 70μW/cm2 = 1429 s ÷ 60s ≌ 24min。 有臭氧:无人情况下空气、物表消毒; 无臭氧:动态空气消毒。
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
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内窥镜、透析器和
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环氧乙烷是目前最主要
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
-
10
环氧乙烷
遇火燃烧或爆炸,不可冷藏;
需有专用设备;
பைடு நூலகம்
控温、控湿;
皮肤接触后, 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min, 同 时脱去脏衣服, 并尽快看医生;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臭氧
液体化学消毒剂:
戊二醛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二氧化氯
含氯消毒剂
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
乙醇、乙二醇
碘伏
氯己定
季胺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
酚类消毒剂 来苏尔
醋酸、乳酸消毒空气没有科学依据
-
4
紫外线消毒
(杀菌性能)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 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 和支原体、芽胞等。
眼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至 少冲洗眼10min, 立即看医生。
-
11
臭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低 (3%)。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 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 即使用。
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
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
-
8
甲醛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 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 作用, 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甲醛 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 无损害。
甲醛有致癌作用, 不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
9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
多数怕热怕湿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
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 电子仪器、光学仪器、
2)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 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 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② 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
17
含氯消毒剂
(1)概述: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 速效、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粉剂稳定而水剂不稳定等 特点。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①液氯,②漂白粉,③漂 白粉精,④次氯酸钠,⑤二氯异氰尿酸钠,⑥ 三氯异氰尿酸,⑦氯化磷酸三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 等消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
1
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消毒的概念不清
2,需要消毒的对象不明 马路消毒、空气消毒
3,对消毒剂不了解 高、中、低,杀菌性能,安全性,腐蚀性,环境压力
4,消毒方法选择不当 有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过氧乙酸、臭氧,人身上喷
洒消毒剂,
5,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掌握不准 不会计算稀释倍数,有效成分不
(3) 使用方法:浸泡、喷洒。
-
16
二氧化氯
(1) 概述: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 效、速效杀菌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 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大的特点,二氧 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 食品加工、餐 (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
(3) 使用方法: 浸泡、擦拭、喷洒。
(3)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
-
18
乙醇
(1)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 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 的消毒等。
-
19
乙醇
(3) 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 乙醇稀释成所需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