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合集下载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毒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常用消毒剂1. 酒精2. 消毒液3. 漂白粉4. 高锰酸钾5. 过氧乙酸6. 碘伏二、消毒方法1. 酒精消毒(1)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2)将酒精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3)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2. 消毒液消毒(1)根据消毒液说明书,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3. 漂白粉消毒(1)将漂白粉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高锰酸钾消毒(1)将高锰酸钾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 过氧乙酸消毒(1)将过氧乙酸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 碘伏消毒(1)使用75%的碘伏进行消毒。

(2)将碘伏均匀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碘伏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盖子,防止挥发。

4. 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5. 消毒剂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6.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

7. 孕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消毒剂。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一.基本要求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分含量按稀释定律配制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配制后稳定性下降,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

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品表面,作用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一)戊二醛1.属灭菌剂,广谱、高效、毒副作用大、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

常用浓度2%,增效的复方戊二醛可按卫生许可批件批准的浓度使用。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浸泡消毒与灭菌。

2.浸泡法:10h达到灭菌水平;10-45min达到消毒水平。

3.用于碳钢制品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碱性戊二醛使用前应按照使用说明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节pH值,此时稳定性明显降低,使用时应注意。

(二)过氧乙酸1.属灭菌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

原液浓度为16%-20%(W/V),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

适用于物品的消毒、环境与灭菌。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

浸泡法:一般污染用0.05%,细菌芽孢污染用1%。

消毒作用5min,灭菌作用30min。

擦拭法: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作用30-60min。

(三)过氧化氢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速效、无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

消毒剂正确使用

消毒剂正确使用
一、消毒剂正确使用
1、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15min,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
2、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15min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净。
3、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拖把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作用15min后用清水清洗,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二、如何配置含有效500mg/L的消毒液
1、一小包消毒粉20g(有效率12%-13%)
2、5L自来水(2瓶2.5L可乐瓶的容量)
3、即配成含用效氯500mg/L消毒液
4、用效氯=20gx1000mg/gx0.125/5L=500mg/L
5、同理,1000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250mg/L
琪芳含氯消毒片
【产品说明】
2、本品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慎用。
3、本品应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
4、使用时佩戴手套。
5、有效期24个月。
【使用方法】
消毒对象
使用浓度
用量
使用方法
传染病人污染物品
2000mg/L
4克/1升水
浸泡6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医院一般污染物品及环境
5000mg/L
1克/1升水
浸泡10—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公共场所及日常生活物品及环境
250mg/L
1克/2升水
擦拭或喷洒至湿润(约10ml/m2)作用10—30分钟
卫生用具
500mg/L
1克/1升水
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幼托机构物品及环境
250mg/L
1克/2升水

常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

常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

常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1.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

1.1使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1.2常用的剂型:常用 2%碱性戊二醛(2%戊二醛水溶液加 0.3%碳酸氢钠制成),2%强化酸性戊二醛和 2%中性戊二醛。

1.3 使用方法:1.3.1灭菌:常用浸泡法。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 10 小时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用无菌方式擦干后使用。

1.3.2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 2% 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 20-45 分钟,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1.4注意事项:1.4.1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金属医疗器械及内镜消毒灭菌时,必须加 0.3%亚硝酸钠防锈剂。

1.4.2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接触戊二醛溶液时须戴橡胶手套,并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1.4.3戊二醛稳定性能较好,但碱性戊二醛比酸性戊二醛要差,盛药容器必须加盖,碱性戊二醛在室温(20℃)下可连续使用 7-14 日,但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戊二醛浓度的检测,每周1—2 次并做好记录签名。

2.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2.1使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及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2.2常用的剂型: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A、B(冰醋酸和过氧化氢)两液混合(放置24 小时后使用),其浓度参照使用说明书,一般为16-20%。

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过氧乙酸稀释成所需浓度。

2.3使用方法2.31浸泡法:凡能够浸泡的物品均可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

消毒时,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1%(1000mg/ 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15min ;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 0.5%(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1%(10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5min,灭菌时,浸泡 30min;然后,诊疗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参考文档: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常见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指导。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病原体和细菌的化学物质,是保持环境卫生和健康的重要工具。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健康风险和环境问题。

因此,了解正确使用消毒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⒉常见消毒剂分类⑴酒精消毒剂●乙醇和异丙醇是常见酒精消毒剂。

它们能有效杀灭细菌和。

●使用方法:取适量酒精消毒剂倒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上,轻轻擦拭需要消毒的区域。

●注意事项:酒精易燃,使用时需远离明火并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⑵氯类消毒剂●次氯酸钠和漂白水是常见的氯类消毒剂。

它们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真菌。

●使用方法:按照正确的稀释比例将氯类消毒剂与水混合,将混合液倒入喷雾器或浸泡需要消毒的物品。

●注意事项:使用氯类消毒剂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并避免与皮肤接触,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

⑶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是一种强力的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各类细菌和。

●使用方法:将过氧化氢消毒剂直接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保持表面湿润一段时间后擦拭。

●注意事项:过量使用过氧化氢会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刺激,使用时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⒊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⑴遵循正确的稀释比例使用消毒剂时,需按照说明书上的稀释比例来混合。

过高或过低的稀释比例都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或产生不良反应。

⑵防护措施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免对皮肤、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⑶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不同消毒剂之间以及消毒剂与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的混合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应避免将消毒剂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

⑷储存注意事项消毒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明火和儿童。

必要时,应将消毒剂储存在特定的密闭容器中。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消毒剂:指用于杀灭病原体和细菌的化学物质。

⒉乙醇:又称酒精,是一种无色液体,可作为消毒剂和溶剂使用。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多应用)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多应用)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家庭卫生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消毒剂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以供参考。

一、酒精酒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乙醇。

使用方法如下:1.准备浓度为70%-75%的酒精溶液。

2.将酒精涂抹于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如方式、电脑键盘、门把手等。

3.保持酒精在物品表面作用1-2分钟。

4.使用完毕后,将酒精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1.酒精易燃,远离火源。

2.避免酒精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酒精不宜用于空气消毒和皮肤消毒。

二、次氯酸钠(漂白水)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使用方法如下:1.配制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

例如,将1勺(约10克)漂白粉加入2升水中,搅拌均匀。

2.将次氯酸钠溶液涂抹于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如地面、墙面、家具等。

3.保持次氯酸钠溶液在物品表面作用10-30分钟。

4.使用完毕后,将次氯酸钠溶液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1.次氯酸钠具有腐蚀性,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次氯酸钠不宜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

3.次氯酸钠不宜用于金属制品和有色织物消毒。

三、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使用方法如下:1.准备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2.将过氧化氢涂抹于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如空气清新剂、冰箱、空调等。

3.保持过氧化氢在物品表面作用5-10分钟。

4.使用完毕后,将过氧化氢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1.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过氧化氢不宜与还原性物质混合使用。

3.过氧化氢不宜用于金属制品和有色织物消毒。

四、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是一种利用紫外线杀菌的消毒设备。

使用方法如下:1.将紫外线消毒灯放置于需要消毒的房间内。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含氯消毒剂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当及时就医3.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4.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5.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6.包装应当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7.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二、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mg/L-100mg/L ,作用10min-15min;生活饮用水消毒时,使用浓度1mg/L-2mg/L,作用15min-30min;医院污水消毒时,使用浓度20mg/L-40mg/L,作用30min-60min;室内空气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不宜与其他消毒剂、碱或有机物混用。

3.本品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

4.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高浓度消毒剂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

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当及时就医。

三、含溴消毒剂使用方法:采用喷洒、擦拭、浸泡、冲洗、直接投加等消毒方法。

注意事项:1.含溴消毒剂为外用品,不得口服。

2.本品属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接触可引发无明火自燃,应当远离易燃物及火源。

3.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

4.本品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黏膜、皮肤有灼伤危险,避免与人体直接接触。

5.操作人员应当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工作服、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了解医用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医用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医用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医用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根据不同场景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医用消毒剂。

常见的医用消毒剂包括酒精、氯己定、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2. 阅读说明书:在使用任何消毒剂之前,仔细阅读并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准备工作:清洁表面或物品上的可见污垢和杂质,确保消毒剂能够充分接触到要消毒的区域。

4. 正确稀释:如果需要将消毒剂稀释,请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稀释。

注意稀释比例和步骤。

5. 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在使用某些消毒剂时,如浓度较高的次氯酸钠溶液,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6. 喷洒或擦拭:根据需要,将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在要消毒的表面或物品上。

确保覆盖整个区域,并充分湿润。

7. 掌握接触时间:根据消毒剂的类型和要求,掌握正确的接触时间。

有些消毒剂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最大杀菌效果。

8. 安全处理废弃物: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消毒剂和废弃物,遵循当地相关规定和指导。

请注意,不同的医用消毒剂具有不同的杀菌谱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和使用医用消毒剂时,请参考相关专业指南和卫生部门的建议,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不清 强度、时间、温度、湿度、pH、有机物等 7, 纯天然误区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压力蒸汽、干热(烤箱)、电离辐射、微波、
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离子体、强光、过滤
除菌、机械去除等。
化学法: 使用各种消毒剂。
化学消毒
气体消毒剂: 甲醛气体消毒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臭氧 液体化学消毒剂: 戊二醛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二氧化氯 含氯消毒剂 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 乙醇、乙二醇 碘伏 氯己定 季胺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 酚类消毒剂 来苏尔 醋酸、乳酸消毒空气没有科学依据
二氧化氯
(1) 概述: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
效、速效杀菌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
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大的特点,二氧
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 食品加工、餐 (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 (3) 使用方法: 浸泡、擦拭、喷洒。
含氯消毒剂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消毒的概念不清 2,需要消毒的对象不明 马路消毒、空气消毒 3,对消毒剂不了解 高、中、低,杀菌性能,安全性,腐蚀性,环境压力 4,消毒方法选择不当 有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过氧乙酸、臭氧,人身上喷
洒消毒剂,
5,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掌握不准
明,浓度过高、过低
不会计算稀释倍数,有效成分不
碘伏
(1) 概述:碘伏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
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
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
性好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碘伏
(3) 使用方法 ① 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 有碘伏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 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min。
② 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创面的消毒,用含
有效碘 250mg/L 的消毒液冲洗3 min~5min。
③擦拭法: 外科洗手:
碘伏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3min。
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
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2min; 口腔粘膜及创面: 有效碘 500 mg/L~1000mg/L 3 min~5min。
卫生手消毒:
①含醇类或醋酸氯己定复配的手部抗菌消毒液。 ②有效碘含量为5000mg/L的碘伏溶液。 ③75%乙醇溶液或70%异丙醇溶液。
④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用于手消毒的其它消毒剂。
消毒方法的选择
皮肤与黏膜的消毒 :
碘伏,复方醋酸氯已定醇溶液消毒剂,过氧化氢等。
室内空气的消毒 :紫外线,臭氧,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
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
无损害。
甲醛有致癌作用, 不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 多数怕热怕湿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 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 电子仪器、光学仪器、 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
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内窥镜、透析器和
紫外线消毒
(杀菌性能)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
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
和支原体、芽胞等。 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 波紫外线,杀菌作用最 强的波段是 250nm~270nm。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 管。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 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过滤,通风换气。
医院病房、手术室、供应室、ICU:动态:层流过滤,动态紫外线,静电吸附
式空气消毒机。静态:紫外线,臭氧,二氧化氯。
预防消毒:最好通风换气。
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

紫外线,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
织物消毒:热力,二氧化氯,含氯消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紫外线,臭氧。
消毒方法的选择
污物的消毒:剩饭热力消毒后倒掉,排泄物、呕吐物用含氯消毒剂。 纸张:焚烧,环氧乙烷,电离辐射,紫外线,臭氧,过氧乙酸熏蒸。
对消毒剂审查:
卫生许可证, 卫生许可批件, 办证时的检验报告。
再见!
其它消毒剂
胍类:氯已定,洗必泰,氯苯胍亭,氯苯双胍 季胺盐类:新洁尔灭,双链季胺盐类为中效消毒剂 酚类:来苏尔,卤化酚、玉洁新,
消毒方法的选择
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高温,辐照,环氧乙烷,戊二醛,低温甲醛。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
碘伏,复方醋酸氯已定醇溶液,二氧化氯,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用于手消毒的其它消 毒剂。
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
臭氧
臭氧的用途: (1) 水的消毒; (2) 物品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 工用具、瓜果蔬菜、衣物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3) 空气消毒:用于无人的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臭氧发生设备不过关。
戊二醛
(1)
(2)
(3) (4)
(5)
戊二醛属灭菌剂,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 影响小等特点; 常用灭菌浓度为2%。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 准使用的浓度;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 器等消毒与灭菌; 不适于空气熏蒸或气溶胶喷洒消毒; 不适于食饮具消毒。
(1)概述: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 速效、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粉剂稳定而水剂不稳定等 特点。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①液氯,②漂白粉,③漂 白粉精,④次氯酸钠,⑤二氯异氰尿酸钠,⑥ 三氯异氰尿酸,⑦氯化磷酸三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 等消毒。 (3)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
杀灭细菌芽孢,照射剂量应达到100 000μW.s/cm2;
100 000μW.s/cm2 ÷ 70μW/cm2 = 1429 s ÷ 60s ≌ 24min。
有臭氧:无人情况下空气、物表消毒;
无臭氧:动态空气消毒。
甲醛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 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
作用, 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甲醛
乙醇
(1)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
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 的消毒等。
乙醇
(3) 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 乙醇稀释成所需浓度。 2)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 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 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② 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3)注意: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 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
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环氧乙烷是目前最主要
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
环氧乙烷
遇火燃烧或爆炸,不可冷藏; 需有专用设备; 控温、控湿; 皮肤接触后, 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min, 同 时脱去脏衣服, 并尽快看医生; 眼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至 少冲洗眼10min, 立即看医生。
臭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低 (3%)。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 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 即使用。 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
过氧乙酸
(1)
概述: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
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刺激性大、受有机物
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
(2)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等的消毒与灭菌;
使用方法:擦拭、浸泡、喷洒。
过氧化氢
(1) 概述: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 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高浓度 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 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 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饮水等消毒 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3) 使用方法:浸泡、喷洒。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4) 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温度为 20℃~40 ℃ 时。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 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
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注意保持灯管清洁。
(7) 无人情况下使用。
紫外线消毒
(时间计算、种类选择)
杀灭细菌繁殖体,照射剂量达到10 000μW.s/c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