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共70张PPT)

合集下载

离骚(节选)PPT

离骚(节选)PPT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艺术手法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离骚》简介
《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也是屈 原的代表作。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 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全诗共计373句, 2492个字。诗中反复申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理想,诉说 了自己在政治斗争中所受的迫害,批判了现实的黑暗。并 通过幻想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 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反动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诗歌 用烈火般的热情、雄伟瑰丽的想象和神采飞扬的语言,大 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 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 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 彩的幻想世界,表现了热爱祖国的感情,坚韧不拔的斗志, 追求崇高理想不同世俗同流合污的伟大人格,从而产生了 强烈的艺术魅力。
《离骚》题意
①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即遭遇忧愁的 意思。
②离别的忧愁。注音
姱( ) 羁( ) 鞿( ) 謇( ) 谇( ) 蕙( ) 纕( )
茝( ) 诼( ) 偭( ) 忳( ) 侘( )
傺( )溘( )鸷( )圜( )攘( )诟( )伫( )
面对黑暗的社会、腐朽的朝政、昏庸的君王, 诗人也曾萌生退意,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这 仅仅是一时的犹豫,心中更多的是激愤和些许的 无奈。

《离骚》节选PPT课件

《离骚》节选PPT课件

《离骚》节选对于研究中国古 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 具有重要价值,为学术研究提 供了宝贵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总结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即使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详细描述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挫折,诗人也绝不后悔 自己的选择。这种精神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重要力 量。
《离骚》节选ppt课件
• 《离骚》简介 • 《离骚》节选内容解析 • 《离骚》节选中的名句赏析 • 《离骚》节选的影响与价值
01
《离骚》简介
《离骚》的作者
屈原
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被誉为 “楚辞”的创始人,他的作品《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 作。
屈原生平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身居 重要职位,但因遭小人陷害而被 贬谪,流放至远离家乡的地方, 最终投江自尽。
《离骚》节选的背景
本课件选取了《离骚》中的一段,这段内容反映了屈原对楚国政治黑暗和楚王 昏庸无能的控诉,以及他对自己遭遇的悲愤和无奈。
节选部分的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本节选主要表达了屈原对楚国政治黑暗和楚王昏庸无能的控诉,以及他对自己遭 遇的悲愤和无奈。
具体内容解析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象征、修辞等手法,深入解析节选部分所表达的思想和 情感。
批判现实
诗歌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 判,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 暗面,表达了屈原对正义 和真理的追求。
理想主义情怀
诗歌中充满了屈原对理想 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展现 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 想。
02
《离骚》节选内容解析

《离骚(节选)》ppt课件

《离骚(节选)》ppt课件

第二段
chóng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hù江离与辟芷zhǐ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qiān pí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dǎo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披(楚地方言) 一种香草
佩带 重复、加上 白芷
即使、纵然
长叹一声掩面而泣,我哀伤百姓的生活多灾多难。 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我加上罪名。 这是我心所崇尚的美德啊,纵使死上千万次我也决不后悔。
有灵智远见的人,喻国君 屈原自己的心/人心
普通高中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之
屈原
01作家作品
统编版选修下册第一单元《离骚》(节选)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国风》
《楚辞》 楚辞《离骚》 是我国第一部文人
创作的诗歌
现实主义
开创 诗风
浪漫主义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突然 古:随水流而消逝
凶猛的鸟,指鹰、雕等
方枘(榫头) 圆凿(榫眼)
今: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 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不同道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n→v合群

合 何、怎么 相处、相容
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也决 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猛禽不与凡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 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互安处的?

《离骚》(实用完美版)PPT课件

《离骚》(实用完美版)PPT课件

结果:不被了解 余情信芳
结果:芳泽杂糅 昭质未亏
二、爱 国决心
继续上路 芳香弥章 好修为常 体解未变
1、请同学们概括出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试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
高高的帽子 长长的佩剑 外在形象 荷叶做的上衣 荷叶缝缀的下装 众多的饰品 扑鼻的香气
德行高洁
2021
1、请同学们概括出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试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屈:动词使动,使…受委屈 抑:动词使动,使…受压抑 尤:责骂 攘:忍受 诟:侮辱
我使自己的心受委屈并使自己的意志受压抑 啊,我忍受着责骂和侮辱2021。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守,保持 死直:为正道而死。死:动词为动,为…而死 厚:推重,赞许。形容词作动词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 圣人所推崇的。
长太息……多艰: 忧国忧民,心系祖国
亦余心……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内 宁溘……此态也: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至
在 伏清白……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品 质 不吾知……信芳:坚持操守,修身洁行
至 善
民生……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虽体解……可惩: 忠贞不移,坚贞不屈
2021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忳:忧闷。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穷困:走投无路,古今异义 状语后置,吾独乎此时穷困也
我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2021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溘:突然,忽然 不忍:不能容忍
流亡:随流水而消逝,古今异义 此态: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我宁愿突然死去来随流水消逝,也不能容忍 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部编版离骚节选ppt课件

部编版离骚节选ppt课件

节选部分的字词解释与文意疏通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内美,指美好的素质。
扈江离与辟芷兮
扈,披。辟芷,即“芷”。
节选部分的字词解释与文意疏通
• 纫秋兰以为佩:纫,即“纫”。佩,佩戴的饰物。
节选部分的字词解释与文意疏通
01
文意疏通
02
03
04
我拥有这些美好的素质,又加 上穿戴了江边采集的香草、辟 芷和秋兰等香草做成的饰物。
楚国文化背景
离骚节选反映了楚国文化的繁荣 与独特性,通过了解楚国历史和 文化,有助于深入理解离骚节选

屈原生平
屈原的生平与离骚节选紧密相关, 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变化,有 助于理解节选中的情感和主题。
创作背景
离骚节选创作于楚国政治动荡时期 ,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有助于理解节选中的政治隐喻和 讽刺。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04
历史背景
《离骚》创作于战国时期,当时楚国面临 内忧外患,国家前途堪忧。
05
06
诗人屈原作为国士,却遭排挤和流放,怀 揣救国愿望却无法实现。
04
离骚节选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与课堂活动建议
01
02
03
04
诵读法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离 骚》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讲解法
对难点词句进行讲解,帮助学 生理解诗歌内涵。
部编版离骚节选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离骚简介 • 离骚节选分析 • 离骚节选解读 • 离骚节选教学建议
01
离骚简介
离骚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离骚是其代 表作之一。

《离骚(节选)》ppt课件

《离骚(节选)》ppt课件

香草美人
文中以“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以及剥皮不死 的“木兰”、经冬不枯的“宿莽”比喻什么?有何寓意?
江离:香草。(取其芬芳) 辟芷:幽僻处的白芷。(取其淡泊) 秋兰:秋天盛开的白玉兰。(取其高洁) 木兰:香树。去皮而不死。(取其顽强) 宿莽:经冬不凋的草。(取其坚贞)
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作品简介——《楚辞》
『得名及内容特点』 一、产生于战国时代中国南方,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的诗歌样式 二、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他们的模拟者的作品16篇汇编成《楚辞 》 三、“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 《楚辞》。” 「书楚語」: 使用楚国方言,如“兮”等 「作楚声」 :南方民间的巫歌,富于幻想 「纪楚地」 :楚国位于今湖北一带,有“洞庭”、“沅”、“江”等地 名 「名楚物」:“兰”、“蕙”、“薜荔”等物产
毁谤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古。:荒唐,没有准则
喻小人 喻美好的品德
今:①水势大;②形容广阔或壮大
世俗
违背
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 喻准绳、准则。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本来
善于取巧

追随邪佞 迎合讨好
怨恨君王的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忠/苦心。许多小人嫉妒我的高尚
美人
“美人”的意象在《离骚》中有两层喻义:一是喻指君王,二是喻指屈原自 己。
比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迟暮,朱颜辞镜,英雄 末路,是让人感到遗憾与悲哀的事,这种遗憾与悲哀最令人同情,也最令人 惋惜。屈原感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自己从与怀王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再 到因小人谗言而受猜忌,致使现在漂泊无依、壮志未竟,以美人迟暮喻诗人 现状,自伤身世之意溢于言表。

《离骚》节选pptPPT课件

《离骚》节选pptPPT课件
重视个人价值
《离骚》中表达的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和追求,启示现代人关 注自我价值,勇于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05
《离骚》节选的朗诵技巧与演绎
朗诵技巧指导
语速控制
根据诗歌的情感和节奏调 整语速,使朗诵更加生动。
语音变化
运用不同的语音表现诗歌 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停顿与重音
合理安排停顿和重音,突 出诗歌中的重要信息和情 感。
作品评价
文学价值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离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巅峰
之作。
思想意义
作品表达了屈原对楚国政治黑暗的 愤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展 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境界。
影响与传承
《离骚》对中国文学、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被历代文人墨客传颂、 研究和学习,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意象与象征意义
总结词
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详细描述
《离骚》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如以"美人"比喻君主,以"香草"比喻贤 臣,以"恶鸟"比喻小人等。这些意象和象征意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也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意象与象征意义
总结词
意象的象征意义深刻
详细描述
《离骚》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非常深刻,如以"美人"比喻君主,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热爱;以"香草"比喻 贤臣,表达了诗人对贤臣的敬重和赞美;以"恶鸟"比喻小人,表达了诗人对小人的厌恶和鄙视。这些意象和象征 意义的深刻含义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
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重要的文化符号

离骚 课件(共45张PPT)

离骚 课件(共45张PPT)

miǎn
tún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
chà chì

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
yuán
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
gòu
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xiàng
二、了解《楚辞》
1.定义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代表的楚国人创
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体。 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 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 “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了。
2.“楚辞”的来源 (1)楚辞的形式,从直接的因素来说,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
观点二:不同意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 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 时代的屈原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施行政策,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 观点以及胸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 的生活,忧心哪焚,奔走呼号,这不就是爱国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 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 国精神吗?
作家作品
据《汉书·艺文志》所记25篇,具体篇 目,据王逸《楚辞章句》为: 《离骚》 《九歌》(11篇)、《九章》(9篇)、 《天问》《远游》《卜居》《渔父》等。
其中,晚年创作的《离骚》是《楚辞》 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相关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 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作品特色
『浪漫主义』
有狂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幻想
『楚地特色』
描写了楚国的山川气候,记述了楚国物产,运用楚地方言等
『比兴手法』
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用众女妒美比喻群小嫉贤
離騷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离,别也;骚,愁也。”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骚赞序》(班固)
——《楚辞章句》(王逸)
“‘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离骚》是屈原最重
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 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 字, 《离骚》的题旨, 司马迁解释为“离忧”, 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 进而释“离”为“罹”, 以“离骚”为“遭忧作 辞”;王逸则说:“离, 别也;骚,愁也。”把 “离骚”释为离别的忧 愁。二说均可通。 追求;
说明——出世时正逢吉时,有祥瑞吉兆。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览:观察。 肇:开始。 揆:估量。 初度:出生时的气度。 锡:通“赐”,赐给。 嘉名:美好的名字。 字:名作动用,取表字。
名:名作动用,取名。
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含有“平”字之意。 灵,善;均,平。“灵均”,地之善而均平者,含有“原”字之 意。 句意——我的父亲观察估量我出生时的气度,开始就赐给我 美好的名字:给我取名叫正则啊,给我取表字叫灵均。 说明自己名字的由来:是我父亲给我取的,希望我能建立功业。
屈原作品简介
《离骚》—— 叙述了屈原的家世出身和政治理想,倾吐了诗人的爱国信念和苦闷心情 《九歌》—— 由《国殇》、《山鬼》、《礼魂》等11篇組成,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写成 的祭神组曲 《九章》—— 由《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组成,写屈原被放逐的经历、处境和悲 愤心情 《天问》—— 全篇由四言的疑问组成,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事提出了百多个问题, 表现屈原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 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 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 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 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 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 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流放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 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 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 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体解放』 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体裁
『浪漫诗风』
奇特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影响唐代诗人李白和李贺 『创造赋体』 铺张的手法影响汉赋的写作方式。
(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 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一、产生于战国时代中国南方,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的诗歌样式 二、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他们的模拟者的作品16篇汇编成《楚辞》
三、「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
『楚辞』。」 ——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
「书楚語」: 使用楚国方言,如「些」、「兮」等
「作楚声」 :南方民间的巫歌,富于幻想 「纪楚地」 :楚国位于今湖北一带,有「洞庭」、「沅」、「江」等地名 「名楚物」 :「兰」、「蕙」、「薜荔」等物产
第一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诗人开篇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第一段分析: 1.要掌握的字词: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帝:一说为大部落的首领; 一说为古帝颛顼。 苗裔:后代子孙。 高阳:为古帝颛顼的称号。
朕:古代是自己的称呼. 秦始皇之后就是特指皇帝。
皇考:皇即大;考是指已故的父亲。 句意: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子孙啊,我已故的父亲叫伯庸。
说明什么问题呢?
——屈原出身高贵,和楚王是同宗。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摄提: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的别称。 贞:正巧,正好。 孟陬:夏历正月.孟:开始.陬:正月的别名。 惟:句首语气词。 庚寅:庚寅日,屈原的生日。 降:降生,出生。 干: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句意: 寅年正当寅月啊,在庚寅日我降生了。
楚辞
『形式特点』
一、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以六言、七言为主 二、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 三、用韵不严格 四、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 照一般的说法,凡是诗句加有“兮”“些”语助词的作品,不分写作 时间先后,不论作品内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国人,都称“骚体”。
楚辞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楚辞”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疏通生字、词,培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学习重难点
1、象征手法的运用。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风骚”一词,泛指文学,原指《诗 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 《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 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 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 《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 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 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 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象,真实地表现 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 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 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
楚辞
『得名及内容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