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课时练习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找规律 北师大版(含解析)

(1)12345679×36=________
(2)12345679×45=________
(3)12345679×54= ________
(4)12345679×63= ________
(5)12345679×72= ________
四、计算题
13.根据下面第一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0.36×48=________ 3.6×480=________
1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________.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就________.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________.
11.按规律填出下面右边算式的得数。
【分析】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扩大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扩大m倍,则积也扩大m×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不变;一个因数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n倍,则积缩小n×n据此解答.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11.【答案】9999800001;999998000001;99999980000001
15×10比15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所以算式的积也扩大10倍,即270×10
18×2比18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所以算式的积也扩大2倍,即270×2
18×10比18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所以算式的积也扩大10倍,即270×10
故答案为:
2、120÷5比120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所以算式的积也缩小5倍,即6000÷5
二、判断题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积不变。()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找规律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找规律一、单选题1.不计算判断:38×42,因数38扩大到2倍,积()A. 不变B. 扩大2倍C. 无法判断2.如果10.5×□>10.5,那么()。
A. □大于1B. □小于1C. □等于1D. ABC都有可能3.第一个因数(0除外)扩大10倍,第二个因数(0除外)缩小100倍,积()A. 扩大10倍B. 缩小100倍C. 缩小10倍4.下面几句话中,正确的是()。
A. 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B.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4,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也乘4才行C. 100张A4纸摞起来的高度是1厘米,1亿张A4纸摞起来大约100米高D.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能拼成一个等腰梯形5.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均不为0),那么()。
A. 甲数较大B. 乙数较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二、判断题6.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7.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要扩大到原来的4倍。
9.一个非零数的1.2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10.0.05乘一个数,所得的积一定比这个数小.三、填空题11.算一算,想一想________12.根据第一栏的积,很快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从左到右依次填写)13.你能根据20×120=2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吗?(1)20×120=________40×120=________60×120=________80×120=________(2)20×60=________20×40=________20×30=________20×20=________(3)40×60=________80×30=________5×480=________4×600=________1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乘5,它的周长应________。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找规律北师大版

15×4= 60
18×2= 36
6×3=18,可以将3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为30,另一个 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6×30=180。
将6和3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扩大到原来的100 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1000倍时,积也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1000倍。即乘数的末尾 多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多出几个0。
②第一个乘数扩大10倍,第二个乘数扩大10 倍,积就扩大100倍。
③我先把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 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先把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 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试一试。
6×3= 18
以6×3为例:
16×30= 480 160×3= 480 160×30= 4800 16×300= 4800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照样子再写出一组算式。
3×8= 24 30×8= 240
17×5= 85 17×50= 850
6×9= 54
30×80=2400 170×50=8500
2.根据24×20=48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240×20= 4800 240×2= 480 24×200= 4800
数学三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
乘法
第1课时 找规律
一、情景导入
9×7= 63 20×4=80 30×6=180
12×4=48 60×5=300 32×4=128
13×3= 39 22×4= 88
二、探究新知
5×1= 5
3×2= 6
5×10= 50 3×20=60
50×10= 500 30×20= 600
三年级下册数数学一课一练-3.1找规律 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数学一课一练找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44×5=220,那么44×50=〔〕。
A. 220B. 440C. 22002.假设A×B=48,当A和B都乘10后,积是( )。
A. 48B. 480C. 4800D. 480003.如果a>0,计算结果比a大的算式是〔〕A. a×B. a÷C. a×D. a÷个人去旅游,有6辆小轿车,每辆小轿车可以做4个人,请问剩下〔〕个人无法做小轿车?A. 4B. 14C. 8D. 25.当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以下各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A. a×B. a÷C. a÷二、填空题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会________.7.直接写出得数4×2=84×20=________4×200=________4×2000=________8.填上适宜的数.406×25>406×2________ 3________×96<31×969.根据31×25=775,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310×25=________;310×250=________.,那么8.5×11.2=________,。
三、判断题11.〔1〕一个因数是275,另一个因数是17,积是4665.〔2〕264的23倍是6172.12.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假设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假设干倍.13.一个自然数的倍比这个自然数要大.14.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四、解答题15.你能说出几个积是“1〞的小数乘法算式吗?五、综合题16.一个书架上有五层,每层可以放59本书。
〔1〕估一估,每个书架上大约能放多少本书?〔2〕这些书架上大约能放多少本书?六、应用题17.我们都知道,在一个乘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一样的倍数,那么积不变.利用这个规律,写出几个积为64的乘法算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解答】220×10=2200。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找规律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找规律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404×5的积的中间()A. 没有0B. 有1个0C. 有2个02.150×60的积是:()。
A. 900B. 9000C. 90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A. 四位数B. 五位数C. 四位数或五位数4.1枚2分硬币重1克,8枚2分硬币重()A. 4克B. 16克C. 8克5.学校运来一些花,准备摆在12个花园里,每个花园放15盆,总共摆()盆。
A. 200B. 180C. 1606.学校的会议室共有29排座位,每排可以坐32人。
估一估会议室大约可以坐()人。
A. 700B. 800C. 900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7.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意一个数.(判断对错)8.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判断对错)9.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有几个0。
10.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11.下面的计算对吗?三、填空题(共12题;共34分)12.填空:□×60=2□0,□=________△×△0=2△0,△=________○0×7=3○0,○=________13.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只要先用一位数乘________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________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________个0。
14.你会用电脑打字吗?你每分钟能打________个字,你3分钟能打________个字.________15.填空。
( ________ )×80=240040×( ________ )=280050×( ________ )=45060×( ________ ) =30060×( ________ ) =3600( ________ )×9=810016.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小明跑了4圈后,还差________米就是1千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时练习题及答案(精品)

第一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分桃子一、填一填。
()×2=28 ()×3=33 ()×2=64 ( )×6=84 ()×4=84 ()×8=88 ()×7=77 ( )×8=96 ()×7=98 ( ) ×5=75 ( ) ×3=57 ( )×4=28 二、直接写结果,你有什么发现?8÷4= 42÷6= 10÷2=80÷4= 420÷6= 100÷2=800÷4= 4200÷6= 1000÷2=我发现了:三、用竖式计算。
48÷2= 89÷2= 69÷3= 55÷5=67÷6= 84÷2= 85÷4= 96÷3=50÷2= 33÷3= 26÷2= 48÷4=四、想一想,填一填。
五、解决问题。
1、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2、又来了1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3、幼儿园有86块积木,把这些积木平均分给2个大班,每班分到多少块?4、小红和小明一起去摘苹果,小红摘了26个苹果,小明摘了42个苹果,他们都用了2小时,平均每时各摘了多少个苹果?第二课时分桃子一、填一填。
1、56是8的()倍,5的()倍是85。
2、从65里连续减5,减()次才能得0。
3、63块饼干,至少再加()块,才能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二、用竖式计算。
96÷6=88÷7= 81÷3= 90÷6=98÷7= 84÷6= 96÷4= 65÷8=69÷7= 82÷9= 63÷3= 49÷8=三、解决问题1、把64棵树苗平均分给4组,每组分到多少棵?2、买6本笔记本一共花了72元,平均每本花了多少元?第三课时商是几位数一、知识点回顾。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找规律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A. 抽屉的拉开B. 汽车刮雨器的运动C. 坐在秋千上人的运动D. 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变换到屏幕2.下面这幅图中小旗从左上方到右下方是()的结果。
A. 旋转B. 平移C. 对称3.如右图,若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得到三角形A′B′C′,则新图形中顶点A′(点A平移后对应的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 (5,1)B. (1,1)C. (7,1)D. (3,3)4.在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通过旋转180°后能与原字母重合的有()A. 6个B. 7个C. 8个5.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 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B. 在算盘上拨珠子的运动C. 荡起来的秋千D. 淘气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动6.图形变换为经过了( )变换。
A. 平移B. 旋转C. 轴对称D. 不确定二、判断题7.开房门是平移现象。
8.一个平行四边形绕一点逆时针旋转了90°,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形状和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9.公共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平移现象。
10.钟表上时针在平移运动。
11.旋转之后图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三、填空题1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要先分别描出________。
13.图中①号图形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②号图形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③号图形绕A点________方向旋转________度.14.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BC•内一点, △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P的位置,则,(1)旋转中心是________;(2)•旋转角度是________(3)△ADP•是________三角形.15.吊扇在空中运动是________ 现象。
16.下图中的黑色小鱼先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又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到蓝色小鱼的位置。
第三章《乘法》第一课:找规律 期末学业考复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析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三章《乘法》第一课:找规律一、单选题1.(2020模拟三下·南郑期末)两个乘数的积是120,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是()A. 120B. 480C. 960【答案】 B【解析】【解答】解:积是120×4=480。
故答案为:B。
【分析】因数×因数=积,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相应地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2020模拟三下·南郑期末)与28×60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A. 210×8B. 208×6C. 280×6【答案】 C【解析】【解答】解:28×60=28×6×10,280×6=28×6×10,所以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因数的末尾含有0的乘法计算中,可以先把除了末尾的0之外的数乘起来,然后数出因数的末尾一共有0的个数,再把计算得出的结果的末尾加上这些0即可。
3.(2020模拟三下·雁江期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0,当两个因数同时扩大3倍时,积是()A. 60B. 180C. 120【答案】 B【解析】【解答】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0,当两个因数同时扩大3倍时,积是20×3×3=180.故答案为:B.【分析】在乘法中,两个因数同时扩大或缩小a倍时,积就扩大或缩小a2倍,据此解答.4.(2020模拟三下·龙华期中)下面的算式中,与350×4的结果不同的是().A. 35×40B. 50×28C. 30×45【答案】 C【解析】【解答】解:35是350缩小10倍,40是4扩大10倍,所以35×40和350×40结果相同;50是350缩小7倍,28是4扩大7倍,所以50×28和350×40结果相同;则30×45必然和350×40结果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乘法》
第一课时找规律
一、填一填。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
2、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
3、根据2×3=6填一填。
20×3=() 2×30=() 20×30=()
2×()=60 ()×3=60 ()×()=6000 二、口算。
5×3= 3×4= 14×4= 15×2=
10×3= 50×8= 40×2= 50×4=
三、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我发现了:
四、根据24×20=48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240×20= 240×2= 24×200=
五、把结果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六、解决问题。
1、(1)、体操队要买大号运动服13套,小号运动服16套。
各需要多少元?
(2)、张老师带了2000元买运动服,够吗?
2、学校组织买溜冰鞋,每双30元,三(1)班45人,三(2)班38人。
(1)、两班分别花多少钱?
(2)、张老师带2500元,够吗?
3、1盘能装下30个鸡蛋,那么10盘能装多少个鸡蛋?20盘呢?30盘呢?
第三单元《乘法》
第一课时找规律
一、填一填。
1、10倍
2、100倍
3、60 60 600 30 20 200 30
二、口算。
15 12 56 60 30 400 80 200
三、5 50 500 6 60 600 48 480 4800 我发现了: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四、4800 480 4800
五、略
六、解决问题。
1、(1)、13×70=910(元) 16×60=960(元)
答:大号运动服需要910元,小号运动服需要960元。
(2)、910+960=1870(元)1870元<2000元
答:够了。
2(1)、45×30=1350(元) 38×30=1140(元)
答:三(1)班花了1350元,三(2)班花了1140元。
(2)、1350+1140=2490(元) 2490元<2500元
答:够了。
3、30×10=300(个) 20×30=600(个) 30×30=900(个)答:10盘能装300个鸡蛋,20盘能装600个,30盘能装9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