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练习题

合集下载

蒸馏习题——精选推荐

蒸馏习题——精选推荐

第十章蒸馏习题10-1.苯—甲苯物系初始时含苯40%(摩尔百分率),求其在101.3 KPa及100℃下的液汽量(摩尔数)之比。

10-2.苯—甲苯混合物在总压P=26.7KPa下的泡点为45℃,求汽相各组分的分压、汽液两相的组成和相对挥发度。

已知蒸气压数据:t=45.0℃,p A0=29.8KPa、p B0=9.88KPa。

10-3.苯—甲苯混合液的组成x=0.4(摩尔分率),求其在总压P=80KPa下的泡点及平衡汽相组成。

蒸气压数据参看表10-1及其注。

从本题、上题与p=101.3 KPa下平衡数据的对比,分析总压变化的影响。

现以(y’-y)/(y-x)表示不同总压P下的偏差,式中x、y为P=101.3 KPa的平衡组成,y’为其他总压下与x平衡的汽相组成。

10-4.甲醇(A)—水(B)的蒸气压数据和101.3 Kpa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列表如下,若将这一混合液作为理想溶液,求其相对挥发度α随组成x的变化;又按实测y-x关系求α随x的变化,以上结果能说明什么?10-5. 在101.3 KPa下对x1=0.6(摩尔分率)的甲醇—水溶液进行简单蒸馏,求馏出1/3时的釜液及馏出组成。

提示:根据上题数据分析,怎样表示本题的相平衡关系较好。

10-6. 使y。

=0.6(摩尔分率)的“甲醇—水”气流通过一分凝器,将蒸汽量的2/3冷凝为饱和液体,求其汽、液组成。

若冷凝量增大(如至3/4),组成将怎样变化(不必计算)?又如将x。

=0.6(摩尔分率)的甲醇—水溶液以闪蒸方式汽化1/3,其汽液平衡组成将为多少?试将本题结果与上题比较。

操作压力皆为101.3 KPa。

10-7.在常压下,使下述两股甲醇—水混合物充分接触:2kmol x。

=0.56(摩尔分率)的饱和液体和1kmol y。

=0.68(摩尔分率)的饱和蒸汽。

问最后结果如何?设甲醇与水的摩尔汽化潜热可近似作为相等,接触器与外界绝热。

10-8.一常压精馏塔用于分离甲醇—水物系,若馏出液组成x D=0.95(摩尔分率),回流比R=3,以计算法求出离开第二层塔板的汽液组成y2及x2。

蒸馏习题

蒸馏习题

第七章蒸馏习题选择与填空1.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_____。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2.设计精馏塔时,若F、xF、xD、xW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况从q=1变为q>1,但回流比取值相同,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______,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___ ,塔釜再沸器热负荷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3.连续精馏塔操作时,若减少塔釜加热蒸汽量,而保持馏出量D和进料状况(F, xF,q)不变时,则L/V______ ,L′/V′______,x D______ ,x W______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4.精馏塔操作时,若F、x F、q,加料板位置、D和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x D______,x w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5.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F ,q,D不变,若采用的回流比R< Rmin,则xD______,xw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6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精馏操作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直接蒸汽加热与水蒸汽蒸馏虽都是向釜液直接通入蒸汽,但其目的并不相同。

前者是_______________ ,而后者_______________。

9.操作中,若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增加,而回流量和进料状态(F,x F,q)仍保持不变,则R_____,x D_____,x w_____,L′/V′_____。

10.操作时,若F、D、xF 、q ,加料板位置、V不变,而使操作的总压力增大,则x D ________,x W _____11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练习题

蒸馏练习题
A B 沸点高;C 沸点恒定;D 沸点变化。
4.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C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5.在二元混合液中,( )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 B
A 沸点低;B 沸点高;C 沸点恒定 D
蒸馏练习题
1.蒸馏是分离( )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B
A 气体;B 液体;C 固体;
2.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
A 溶解度;B 等规度; C 挥发度; D 调和度。
3.在二元混合液中,( )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A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7.(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8.液相回流是保证( )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B
A 吸收;B 精馏;C 传热;D 过滤。
9.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

蒸馏酒练习题

蒸馏酒练习题

模块二蒸馏酒练习题一、选择1、蒸馏酒通常指酒精含量在以上的烈性酒A 5%B 20%C 40%D 60%2、是将经过发酵的水果或谷物等酿酒原料加以蒸馏提纯酿制而成的含有酒精的饮料A 蒸馏酒B 发酵酒C 配制酒D 混合酒3、以下哪项不属于蒸馏酒的特点A 酒精含量高B 杂质含量少C 可天然形成D 可长期保存4、外国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懂得蒸馏酒技术的是A 法国人B 荷兰人C 埃及人D 中国人5、是美国最著名的威士忌类别A 黑麦威士忌B 波旁威士忌C 保税威士忌D 肯塔基威士忌6、蒸馏酒可分为果类.谷物类和A 果杂类B 蔬菜类C 香草类D 奶油类7、以下哪项不是酿造威士忌酒的原料A 大麦B 燕麦C 玉米D 葡萄8、一般认为威士忌起源于A 苏格兰B 法国C 爱尔兰D 荷兰9、以下哪项不是威士忌的主要生产国A 法国B 美国C 加拿大D 爱尔兰10、国际公认的最著名的威士忌产自A 日本B 苏格兰C 爱尔兰D 英格兰11、产区是苏格兰最著名的威士忌酒产区A 北部高地B 南部低地C 西南部康贝镇D 西部岛屿伊莱12、纯麦芽威士忌是指只用作原料酿制的威士忌A 燕麦B 玉米C 大麦D 小麦13、爱尔兰威士忌酒的生产原料以为主,约占左右A 大麦80% B小麦80% C大麦50% D小麦50%14、是产自爱尔兰的著名威士忌酒A 珍宝B 威雀C 百龄坛D约翰·詹姆森15、威士忌在和美国写为whiskeyA 日本B 爱尔兰C 加拿大D 苏格兰16、是生产威士忌酒的著名国家之一。

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威士忌酒消费国A 美国B 爱尔兰C 加拿大D 苏格兰17、美国西部的宾夕法尼亚州、和田纳西地区是制造威士忌的中心。

A 肯塔基州B 纽约C 洛杉矶D 加州18、加拿大生产威士忌酒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著名产品是威士忌酒和混合威士忌酒A 大麦B 黑麦C 燕麦D 玉米19、是加拿大威士忌的著名品牌A 加拿大俱乐部B 普莱特·沃雷C 四玫瑰D 老泰勒20、以下哪项不是干邑白兰地的品牌A 轩尼诗B 马爹利C 夏博D 人头马二、判断1、在酒吧中,蒸馏酒可以散卖、调酒甚至经常开盖而不必考虑其是否很快变质。

化工原理-14-第九章-蒸馏-习题

化工原理-14-第九章-蒸馏-习题
2
解:①未漏气
P
p
0 A
x
A
p
0 B
x
B
p
0 A
x
A
p
0 B
1 xA
则: xA
P pB0
p
0 A
pB0
A、B饱和蒸气压通过安托因公式计算,查表得:
乙苯 苯乙烯
A 9.3993 9.3991
B 3279.47 3328.57
C -59.95 -63.72
3
ln p0 A B T C
式中p0单位:bar;T的单位K
V ' xe2 xW
0.2 0.05
24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W2
两阶段总平均组成:
yT
W1x1 W3 x3 W1 W3
x1
W3 W1
x3
1 W3
0.6 0.7 0.5297 1 0.7
0.764
W1
12
结论:在馏出率相等的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到的馏出物的浓 度高于平衡蒸馏。这是因为平衡蒸馏所得到的全部馏出物皆与 残余浓度(x=0.5389)成平衡,而简单蒸馏所得的大部分馏出 物(第一阶段得到的馏出物)是与组成较高的液体成平衡,只 有较少部分(第二阶段得到的馏出物)与浓度低于0.5389的液 体成平衡的缘故。由此可见,平衡蒸馏虽然实现了过程的连续 化,但同时也造成了物料的返混,其分离效果不如间歇操作的 简单蒸馏。

蒸馏练习题

蒸馏练习题

蒸馏练习题蒸馏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和纯化技术,通过控制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成分按照其沸点逐渐蒸发并重新凝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成的纯净物。

蒸馏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实验操作。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蒸馏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以下是一些蒸馏练习题,供大家进行巩固和提升。

1. 什么是蒸馏?请简述其原理和应用领域。

2. 请列举几个常见的蒸馏方法,并简单描述其原理和适用情况。

3. 在进行简单蒸馏实验时,为什么需要添加鱼鳞状物或玻璃珠?4. 请简要描述分馏柱的结构和作用。

5. 在进行蒸馏实验时,如何控制沸点和温度?6. 请简述真空蒸馏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7. 什么是火花点?在蒸馏过程中有何作用?8. 请描述蒸馏过程中的气、液两相传质过程。

9. 在进行常压蒸馏时,为什么需要进行冷凝?10. 请简述回流蒸馏的原理和优点。

11. 在蒸馏实验中,如何提高分离的效果?12. 请简述复蒸馏的原理和适用情况。

13. 蒸馏实验中,如何区分常压下产生的气体是沸腾产生的气泡还是气体溢出的?14. 在蒸馏实验中,如何判断纯净液的收集已经结束?15. 请列举几个蒸馏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以上是一些关于蒸馏的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蒸馏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并培养科学实验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和回答,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效率。

蒸馏作为一项常见的实验技术,对于从事化工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不断学习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蒸馏复习题

蒸馏复习题

1.蒸馏操作的依据 。

解:液体均具有挥发成蒸汽的能力,但液体不同挥发性不同。

蒸馏操作是借混合液体中各组分挥发性差异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2.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大,则表示采用精馏方法分离该物系越( A )。

A .容易B .困难C .完全D .无法判断解:相对挥发度是溶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相对挥发度越大越易采用精馏的方法分离。

3.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l/h ,回流比是3,则精馏段的回流量是 。

解:回流比R=L/D ,带入数据得L=150 kmol/h4. 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80 kmol/h ,进料量为120 kmol/h ,则釜残液的流量是 。

解:由总物料衡算式:F=D+W ,带入数据W=40 kmol/h5.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 F = 0.6,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解:由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式: FX F =DX D +WX W ,进塔易挥发组分为60 kmol/h ,DX D ≦60,解得D=66.7 kmol/h6.精馏塔的主要部件有 。

解:精馏塔应包括塔身,塔顶冷凝器,及塔釜再沸器。

7.精馏(多级蒸馏)的本质是 。

解:精馏的核心是回流,是否具有回流也是精馏与蒸馏的本质区别。

8.精馏时若为全回流则回流比R 为 ,理论板数为 (最多,最少)。

解:精馏操作中两个极限状态是全回流与最小回流,全回流时对应的L 最大,D=0,因此,R =∞,所需理论板最多。

因此操作时,增大回流量可以提高塔顶轻组分组成。

9.精馏操作中有几种进料热状况。

解:精馏操作中有5种进料热状况,分别为冷液进料理q>1 ,汽液混合进料0<q<1 过热蒸气进料q<0 , 饱和液体进料q=1, 饱和蒸汽进料q=0,10.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和甲苯混合液。

已知原料液流量为12000kg/h ,苯的组成为40%(质量分率,下同)。

要求馏出液组成为97%,釜残液组成为2%。

化工原理精馏和蒸馏练习习题

化工原理精馏和蒸馏练习习题

填空题1. 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不稳定操作或过程不连续;无回流2.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的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答案:过热蒸气;最多3.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主要针对_____和______物系,这两种特殊精馏均采取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_______。

答案:沸点差很小;具有恒沸物体系;相对挥发度4.某二元理想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全回流操作时,已知塔内某块理论板的气相组成为0.625,则下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为。

答案:0.45. 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气消耗量应,所需塔径应,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投资将是的变化过程。

答案:增大;增大;增大;急速下降至一最低后又上升6. 精馏操作时,若进料的组成、流量和气化率不变,增大回流比,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_______,塔顶组成_______,塔底组成 _______.答案:增加;减小;增加;降低7.间歇精馏和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间歇精馏操作中,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_______ ;若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回流比需不断________ 。

答案:前者是不稳态过程,后者为稳态过程;不断下降;增大8. 某精馏操作时,加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且保持进料流率及组成、塔顶蒸气量和塔顶产品量不变,则此时塔顶组成,塔底组成,回流比,精馏段操作线斜率L/V 。

答案:增加;减少;不变;不变判断题1. 精馏塔的全塔总效率不等于塔内各板的默弗里效率的平均值。

(√)2. 对于普通物系,原料组成浓度越低塔顶产品达到同样浓度所需要的最小回流比越大。

(√)3. 回流比相同时,塔顶回流液体的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X )4.当分离要求一定时,精馏塔内物料的循环量越大,所需的理论塔板数越多。

(X )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连续精馏塔的操作压强,塔顶馏出物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变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馏练习题1.蒸馏是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BA 气体;B 液体;C 固体;2.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3.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AA 沸点低;B 沸点高;C 沸点恒定;D 沸点变化。

4.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组分。

C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5.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

BA 沸点低;B 沸点高;C 沸点恒定;D 沸点变化。

6.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高的组分称为()组分。

D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7.()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8.液相回流是保证()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BA 吸收;B 精馏;C 传热;D 过滤。

9.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0.在再沸器中溶液()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 A 部分冷凝;B 全部冷凝;C 部分气化;D 全部气化。

11.在再沸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D 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12.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流。

D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13.()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上升蒸气流。

C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4.()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5.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1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回流。

B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

17.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C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18.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A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B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20在精馏塔中,加料板()的塔段称为精馏段。

A 以上;B 以下;C 以外;D 以内。

21.在精馏塔中,加料板()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提馏段。

BA 以上;B 以下;C 以外;D 以内。

22.()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C A 浮阀板;B 喷射板;C 理论板;D 分离板。

23.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D A 气固两相;B 液固两相;C 气液固三相;D 气液两相。

24.理论板是指()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A 离开;B 进入;C 混合;D 接触。

A25.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B A 混合;B 成平衡;C 接触;D 分离。

26.回流比的()值为全回流。

AA 上限;B 下限;C 平均;D 混合。

27.回流比的上限值为()。

CA 内回流;B 外回流;C 全回流;D 最小回流比。

28.回流比的()值为最小回流比。

BA 上限;B 下限;C 平均;D 混合。

29.回流比的下限值为()。

DA 内回流;B 外回流;C 全回流;D 最小回流比。

3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xF = 0.6,要求塔顶x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b )。

A 60 kmol/h;B 66.7 kmol/h;C 90 kmol/h;D 100 kmol/h。

二、填空题1、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

1.蒸馏是分离()最常用的方法。

液相混合物2.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差异, 使各组分得到分离。

沸点3.利用溶液中各组分沸点的差异而将其分离的操作称为()。

蒸馏4.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温度。

泡点5.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出时的温度称为()温度。

露点6.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轻组分含量越高, 则泡点温度()。

越低7.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轻组分含量(), 则泡点温度越低。

越高8.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重组分含量越高, 则泡点温度()。

越高9.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重组分含量(), 则泡点温度越低。

越低10.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α大, 说明该物系()。

容易分离11.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相对挥发度大, 说明该物系()。

容易分离12.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x-y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 说明该物系()。

不容易分离13.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 沸点越低的物质其饱和蒸气压()。

越高14.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 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

容易15.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和塔底上升蒸气。

塔顶液相回流16.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

塔顶17.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

液相18.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和塔底上升蒸气。

回流19.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

塔底上升蒸气20.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上升蒸气。

塔底21.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蒸气。

上升2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

蒸气23.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设置冷凝器。

塔顶24.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塔顶设置()。

冷凝器25.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设置再沸器。

塔底26.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塔底设置()。

再沸器27.设计一精馏塔时, 回流比选的大,则塔板数()。

少28.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的上限称为()。

全回流29.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的下限称为()。

最小回流比30.精馏操作中,全回流时塔顶的产品量()。

为零31.精馏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板。

理论板32.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用一次()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

相平衡33.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代表一层理论板。

一个梯级34.精馏操作中,当q = 0.6 时, 表示进料中的()含量为60%。

液相35.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加大操作回流比,则塔顶产品浓度会()。

提高三、简答1.简述简单蒸馏与精馏的区别。

简单蒸馏是一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而精馏则是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

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需要哪两个必要条件?需要塔顶液相回流与塔底上升的蒸气。

3.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为什么要分别设置冷凝器和再沸器?冷凝器提供液相产品与液相回流,再沸器提供塔内上升的蒸气。

4.设计一精馏塔时, 回流比选取的大小对塔板数有何影响?回流比越大,达到要求的分离精度所需要的塔板数越少。

5.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的上、下限各是什么情况? 上限是全回流,下限是最小回流比。

6.精馏操作中,在下限操作时,能否达到所要求的分离精度? 为什么?不能,若要达到所要求的分离精度需要有无穷多块理论板,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7.精馏操作中,在上限操作时对实际生产有无意义?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在上限操作时,产品量为零,对实际生产无意义,一般在科研、装置开工期间或紧急停工时采用。

8.什么是理论板?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9.为什么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在再沸器中,物料又一次部分气化,气液两相达到平衡,与理论板的效果相同。

10.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 为什么用一次相平衡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使用一次相平衡方程,就意味着物料达到一次气液平衡,就相当于越过一块理论板。

11.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 为什么一个梯级代表一层理论板?每一个梯级与平衡线相交一次,表示汽、液两相达到一次平衡, 因此代表一层理论板。

12.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 若改变其操作回流比, 对塔顶产品浓度会有何影响?回流比越大,塔顶产品浓度越高。

13.设计一精馏塔时, 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有无影响? 为什么?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无影响,影响塔板层数的因素主要有进料和产品的浓度、进料热状况以及回流比。

14.用q代表进料热状况, 说明q = 0,q = 1,0<q<1 时的意义。

q = 0 表示饱和气相进料,q = 1 表示饱和液相进料,0<q<1表示气液混合进料。

15.塔板的作用是什么? 塔板的作用是提供气液接触的场所。

四、计算题:1、苯和甲苯在92℃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43.73 kN/m2和57.6 kN/m2。

求:苯的摩尔分数为0.4, 甲苯的摩尔分数为0.6的混合液在92℃时各组分的平衡分压、系统压力及平衡蒸气组成。

此溶液可视为理想溶液。

2、将含24%(摩尔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

要求馏出液含95%易挥发组分, 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

送至冷凝器的蒸气量为850 kmol/h,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670 kmol/h。

求:(1)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的馏出液? (2)回流比为多少? (3)塔底产品量?3、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l4)的混合物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

馏出液中氯仿的浓度为0.95(摩尔分率),馏出液流量为50 kmol/h,平均相对挥发度= 1.6,回流比R = 2。

求:(1)塔顶第二块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2)精馏段各板上升蒸气量V及下降液体量L(以kmol/h表示)。

氯仿与四氯化碳混合液可认为是理想溶液。

4、一连续精馏塔,泡点进料。

已知操作线方程如下:精馏段y = 0.8 x + 0.172提馏段y = 1.3 x – 0.018求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

5、用连续精馏塔每小时处理100 kmol含苯40%和甲苯60%的混合物,要求馏出液中含苯90%,残液中含苯1%(组成均以mol%计),求:(1)馏出液和残液的流率(以kmol/h计);(2)饱和液体进料时,若塔釜的气化量为132 kmol/h,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