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
艺术是什么意思

艺术是什么意思艺术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创造性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和沟通。
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涵盖了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文学、雕塑和电影等多种表达媒介。
艺术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和变化性,充满了丰富和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艺术的定义因时代、文化和个人的角度而异,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对人类文化和创造力的研究。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触动人类情感和想象力的活动。
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用来表达个人或群体的观点和观念。
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理解并分享共同的情感和体验。
艺术作品可以触发观众的感官和情感,引发思考和反思,与观众之间形成一种独特的互动关系。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或听觉的享受,它还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
艺术作品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记录了历史的痕迹,传递了人类的智慧和经验。
不同的艺术形式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标准,其背后的意义和象征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个人而言,艺术可以给予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的慰藉,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对于社会而言,艺术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变的媒介。
艺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开放和包容,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艺术的意义超越了其实际的形式和内容,它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启迪。
通过欣赏艺术,人们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体验到情感的共鸣,并从中获取灵感和智慧。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重要现象。
总结起来,艺术是人类文明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种自我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它具有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为人们提供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的慰藉,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与改变。
什么是艺术?

什么是艺术?艺术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所有的文明和社会都会产生形式各异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雕塑、建筑、文学、电影等等。
那么,什么是艺术呢?艺术是否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艺术的概念和内涵。
一、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它是由艺术家运用各种材料和技能,通过表现对象的形式、颜色、音调、情感等元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对世界和人类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没有固定的定义,因为艺术表达的东西可以是任何形式的。
但是,艺术的核心是创造性和表达性。
因此,艺术是一种表现个人感受、思想和生活体验的一种方式。
二、艺术的内涵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声音、画面和情感,它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容传达不同的信息,产生人们的共鸣和思考,让观众能够从中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可以用来追求自我认识和心灵治疗、反映社会现实、展示文化创新等。
1. 艺术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化形式社会是艺术的重要来源,艺术家从社会吸取灵感,将社会中深刻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表达社会人民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因此,艺术本身不仅是个人的表达方式,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价值。
2. 艺术有助于认识个人内心世界艺术作品通过色彩、声音、形态、抽象等多种元素,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让观众进入另一个世界,探索内心感受和思维模式。
因此,艺术是一种了解自我的方式,可以增强内在世界的独立性和亲密性。
3. 艺术作品表现了文化和历史的变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艺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艺术作品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精神、视频表现形式的巨大变迁。
艺术作品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有助于文化历史的传承和沉淀。
4. 艺术能够引领文化创新艺术是一个能够让人们看到未来的创新工具,可以预测未来并引领人们走向未来。
在当今社会,艺术创新不仅可以通过技术变革和多元化的风格面貌产生新的艺术作品,更可以通过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告诉人们新的价值取向。
艺术概论什么是艺术

艺术概论什么是艺术艺术概论: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人类创造和表达的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活动。
它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电影等等。
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
艺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
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思考和反思。
艺术家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他们的个人经历和观点,也可以用艺术形式探讨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方式来传达信息,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创造和表达的活动,它还是一种反映和记录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方式。
艺术作品可以成为文化的标志,代表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区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
例如,古代文明的壁画和雕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艺术的美学价值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它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特的。
然而,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是由艺术家的创作技巧、主题的深度和观众的情感共鸣共同决定的。
艺术不仅仅是创造和表达,它还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与观众之间建立一种情感和精神上的联系。
当我们欣赏一幅画、听一首音乐或观看一部电影时,我们与艺术家的创作产生共鸣,并在情感上受到启发和触动。
艺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喜悦、悲伤、愤怒、希望等各种情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艺术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它可以激励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和创造力,促进思想的交流和沟通。
艺术也可以成为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的催化剂,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社会议题和触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讨论。
总的来说,艺术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创造和表达方式。
它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欣赏,更是为了深化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
艺术概论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无论是以文化、历史、审美还是情感的角度。
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和探索人类心灵和创造力的无限空间。
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艺术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美的手段。
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来展现。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艺术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
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激起各种情感的共鸣。
例如,一幅绘画作品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传达画家的情感,观者在欣赏时也会感受到这种情感。
音乐作品则通过旋律和节奏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在听到美妙的旋律时陶醉其中,或者感到伤感、激动等。
艺术作品是人们情感和思想的抒发途径,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次,艺术具有思想表达的功能。
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作品传递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可以通过形象的表达来传递思想,而文学作品则通过故事、形象和语言来展示思想。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观者的思考,引发对社会、人生、自然等各个方面的思考。
艺术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思索,这种思想交流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艺术作品还具有美的作用。
美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价值之一。
艺术作品的美感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享受,甚至能够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
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聆听一段动人的音乐、观看一场精彩的舞蹈或戏剧表演,都能够让人感受到美的力量,带来愉悦和满足。
艺术作品的美感还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的热爱,让人们更加关注、呵护和欣赏周围的美好事物。
此外,艺术还有社会价值。
艺术可以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艺术作品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思考。
例如,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描写社会风俗、人生百态等来反映社会的现状和人们的命运。
艺术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创作风格,让人们对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进人类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总之,艺术是无处不在的,它贯穿于人类的生活和文化中。
艺术具有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功能,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共鸣;艺术也具有美的作用,能够带来愉悦和享受;艺术还具有社会价值,记录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艺术概论什么是艺术

艺术概论什么是艺术艺术概论: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表达和传达情感、美感和思想观念而触动人心。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戏剧,艺术都承载着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语言。
但是,什么才算是艺术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艺术的本质以及如何界定艺术的标准。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表达。
它能够激发情感、传达思想、展示美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艺术的本质在于它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它不受客观事物的束缚,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打造。
正因如此,艺术作品常常具有多重解读和不同的观点。
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涉及艺术家的视野、经验、情绪和观念等个体因素。
这也使得每个人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可能存在差异。
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使其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代表,能够横跨国界和时代的限制。
二、艺术的界定与标准由于艺术的本质复杂而抽象,使得艺术的界定变得困难而模糊。
然而,人们还是试图提出一些标准和原则来界定艺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1. 美感标准: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常常与美感有关。
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它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的愉悦和赞叹。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结构、色彩、音乐等元素的运用来创造美的效果,从而触动人们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2. 创造力标准:艺术是创造力的结晶,它要求艺术家有独特的观点和创新的能力。
通过创意的发挥和技巧的运用,艺术家可以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3. 表达标准:艺术作品通常是艺术家表达情感、思想和意义的媒介。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传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感受,记录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或者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命运。
艺术作品通过符号、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4. 社会认可标准:艺术往往需要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当一件作品被大众普遍接受和赞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那么它就具备了艺术的特征。
社会认可标准虽然有时会受到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局限,但它还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艺术是什么意思

艺术是什么意思艺术,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艺术的定义却常常是模糊的,因为艺术是如此多元和复杂。
虽然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全面而又具体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一、艺术的定义和特点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思考和解释,艺术家能够创造出能够激发人们情感和思考的作品。
艺术作品可以是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电影等各种形式,它们通过符号、色彩、节奏、动作等语言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纯粹的娱乐,也是一种表达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方式。
艺术作品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创造性:艺术家通过独特的思考和创造力来创作作品,展现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
2.主观性: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个人感受和理解的表达,因此它们常常具有主观性。
3.情感表达:艺术作品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表达情感来传递信息和思想。
4.审美价值:艺术作品通常富有美感,能够引起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欣赏。
二、艺术的意义与功能艺术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功能。
首先,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能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从而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其次,艺术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心理和情感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艺术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通过情感的宣泄和激发,帮助人们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此外,艺术也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到推动作用。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能够思考和探索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
三、不同艺术门类的特征与表现方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和表现方式。
1.绘画:绘画是用线条、色彩等视觉元素在平面上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通过构图、色彩等手法来塑造作品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2.音乐:音乐是用声音元素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通过音调、音乐结构、旋律和节奏等手段,音乐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义,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什么是艺术?

什么是艺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许多不同的形式,如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等。
那么,什么是艺术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因为艺术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抽象的概念,难以准确地定义。
本文将会从几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
一、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个很广泛和抽象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定义。
一些人认为,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另一些人则把它看做是一种美学的表达。
还有一些人认为,艺术是一种技巧和技术的表现,是一种手工艺术。
无论哪种定义,都能够表达艺术本身的内在特质。
二、艺术的历史从早期史前时代开始,艺术便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人类通过墙绘、雕塑等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艺术也随之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和发展。
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还是现代艺术,都代表了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不同阶段。
三、艺术的形式艺术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电影、戏剧等等。
每种形式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品位。
比如,绘画和雕塑是静态的,而音乐和戏剧则包含了动态的表现方式。
每种形式的艺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会经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四、艺术对人类的意义艺术对人类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既能够反映人类文化和历史,又能够启迪人们的内在精神和情感。
艺术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能够传达某种信息和思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方式。
许多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电影等都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和深度思考。
五、未来艺术的展望未来,艺术将会更加多元化和普及化。
新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推动艺术的发展,比如虚拟现实技术、电子音乐制作等等。
艺术将会越来越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综上所述,艺术是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定义、历史、形式,还是对人类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什么是艺术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形式、色彩、音乐、文字等形式,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理念。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艺术具有多种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等。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绘画通过画笔和色彩,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感受传达给观众。
雕塑则通过立体的形态表现,使观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欣赏艺术家的作品。
音乐是通过声音的旋律和节奏,通过耳朵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
戏剧和舞蹈则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身体动作来展现艺术家的创意。
电影则通过影像和剪辑的方式,将故事和情感传达给观众。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艺术作品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美,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艺术作品也可以引发人们对社会、人生、哲学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艺术也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艺术还可以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倡导公正、平等和和谐的社会价值观。
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是一种享受和探索的过程。
艺术家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观众则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获得美的享受和启示。
艺术作品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让人们感受到共同的美和情感。
艺术是多元化的,它不受语言、种族、年龄、性别等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发现和欣赏艺术的美。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总之,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通过形式和表达方式将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观众。
艺术作品激发人们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每个人都可以从艺术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启示,体验人生的真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艺术是什么在世界艺术展览厅里面,有许多稀奇古怪的艺术品,如一堆沙子,里面放几粒花生米是艺术品;几片破铜烂铁焊在一起也是艺术品;更有甚者,杜尚把男性的便池倒扣过来,在上面题上一个“泉”字也叫艺术品。
那么,艺术到底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逐一研究每件艺术品,也不能逐一研究每个艺术门类。
这样不但工作量太大,而且很可能劳而无功。
因为我们马上就会发现,音乐有音乐的特征,绘画有绘画的特征,每个门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不一样的。
这也不奇怪。
如果一样,就不是特征了,对不对?因此,如果我们一个门类、一个门类地研究艺术特征,我们就最多只能得到门类艺术学的结论,不可能得到美学的结论。
甚至,我们连门类艺术学的结论也得不到。
因为我们马上又会发现,不但各个门类的艺术有自己的特征,同一门类当中,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也有自己的特征。
比如国画和油画,就差得很远。
国画讲笔墨,油画就不讲。
另外,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差别也很大,甚至更大。
比如古典油画和古典国画,虽然很不一样,但好歹都是“绘画”。
也就是说,古典绘画艺术家都用笔,都“绘”,都“画”。
现代绘画却很可能既不“绘”又不“画”。
笔也不用了,用喷枪喷,用剪刀剪,用胶水贴,或者用电脑来制作。
这就把绘画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绘和画)都颠覆了,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不过,现代艺术虽然是个“破坏分子”,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这就是:研究艺术的特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关注艺术“有什么”,还应该而且更应该关注它“没有什么”。
“没有”了之后,又“剩下什么”。
比如绘画,你可不绘不画,不用笔不用纸,但有几点你不能没有。
第一,你创造的,必须是可视形象,不管这形象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
第二,这形象一定是二维平面的。
如果是三维的、立体的,那就是雕塑、建筑等等,不是绘画了。
第三,这形象一定是静态的。
如果动,就是电影、电视,或者电脑艺术,也不是绘画,哪怕它是画出来的(动画片)。
由此,我们就可给绘画下一个定义:塑造二维平面静态可视形象的艺术。
这就是我们在方法论上要注意的第一点:在研究艺术特征的时候,要用减法,寻找它最不能没有的“底线”。
比如研究戏剧,做减法,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因素是可以没有的,比方说可以没有编剧,没有导演(即兴表演就没有编剧和导演),没有台词(哑剧就没有台词),没有音乐、布景、道具等等,但有两个因素不能没有。
哪两个因素不能没有呢?一个是动作,一个是观众。
没有动作,演员自始至终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一声不吭面无表情,这不叫演出,叫发呆。
没有观众,演员自己站在台上手舞足蹈又说又笑忙进忙出,这也不叫演出,叫发神经。
戏剧不能没有动作,就像战争不能没有交锋。
戏剧的底线找到了,它的特征也就不难显现出来。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们美学寻找的这个特征、这个底线,必须是各门类艺术共有的,不能只是某一种艺术特有的,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才是美学意义上的,不是门类艺术学的。
所以我们要对所有的艺术特征做减法。
一、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根据以上的结论,我们寻找艺术的特征和底线,一要做减法二要找共性。
如果说还有第三条,那就是要从最不正宗最不标准的例子入手,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究竟什么特征是艺术最不可或缺的。
比如凯奇的《4分33秒》,就是最不像音乐的音乐作品。
因为音乐最主要的因素比如乐音、旋律、节奏它都没有,只不过演奏家在钢琴前默坐了4分33秒。
按照我们前面的说法,这只能叫“发呆”。
但就算这个,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时间。
这4分33秒的时间它总不能没有。
可见再先锋的艺术家,也不是绝对自由的。
再现代的艺术,也是可以定义的。
凯奇的这个作品就告诉我们:音乐不能没有时间,因此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从这个结论出发,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导出音乐的其他特征,这里就不讲了。
再说一个例子,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也是最不像艺术的艺术。
一不小心,就会出界,不是艺术了。
方方有一篇小说,说一个名叫“飘云”的女孩子,披着一件白色的披风,一身纯白地站在一幢摩天大楼顶上,看上去好像要寻死觅活。
大楼下面一片混乱水泄不通,武警、消防队员和治安警察都跑来抢救。
这个时候,这个女孩子就跳下来了,她的头上也升起一朵降落伞。
伞是红白相间的,在黄昏灰白的天空中开放得十分美丽。
落地以后,女孩子就对电视台的记者说:我是一个艺术家,今天的事是一次行为艺术,题目叫《白色的飘云》,我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可是警察的感觉就没有那么良好了。
你想他们紧张张兮兮地忙了半天,却原来是什么“行为艺术”。
他们就毫不客气地把这位“艺术家”带进了拘留所。
“艺术家”不干,她理直气壮地抗议说,你们这些警察也太不懂艺术了!你们猜警察说什么?关押她的警官对她说:对不起,小姐,我也是一个艺术家,我也有一件作品,也是行为艺术,题目就叫《送女画家入狱》,谢谢你的配合。
这位名叫飘云的“艺术家”沉默了半天,然后说:你的确是一个懂艺术的人。
还可以说一个,北大有个教授,当然是艺术系的教授了,叫朱青生。
朱青生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个名字,叫“朱无璋”。
朱青生很得意,说这是现代艺术。
这个“朱元璋”可并不高兴。
朱青生就跟他说,你长大了可以改。
“朱元璋”就说,我长大了就叫“朱青生”,让我爸没名字。
这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谁知道朱青生听了以后拍案叫绝,说好呀,这就是现代艺术呀!好了,一个《4分33秒》,要有一个演奏家在钢琴前默坐4分33秒,要有这个形式。
《白色的飘云》,要有一个“艺术家”一身纯白地从天上飘下来,不能没有这个形式。
《朱元璋》,也要有“朱元璋”这个符号,或者说这个形式。
而且,正因为这些事情这些行为,不过形式而已,当不得真,才是艺术。
比如那位“女艺术家”如果不是飘逸潇洒地从天而降,而是一头栽下来,头破血流,粉身碎骨,或者那位“朱元璋”当真做了皇上,那就一点都不好玩,也不是“行为艺术”了。
最不像艺术的艺术也不能没有形式,或者说因为形式而成其为艺术,这就等于说“艺术即形式”。
其实不管你把艺术看作什么,看作模仿也好,表现也好,游戏也好,都得有形式。
正是形式,区分开艺术与非艺术,此类艺术与他类艺术,优秀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形式,是艺术的生命线。
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我就赞同“艺术即形式说”呢?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艺术的特征在于形式,难道科学和宗教不是?比如大家写学位论文,就必须有论点、论据、结论、关键词等等。
引文怎么引,怎么注,脚注、尾注、页边注,也都有一定之规。
这些形式规范是不可以不讲究的。
有个同学交上来一篇论文,开头一句就是“记得好像哪位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说你这样写小说可以,写论文不行,论文就得有论文的样子。
概念、名词、术语、引文、数据、图表,这些都要讲究,一应俱全。
有没有创见、新意、深度另当别论,反正样子要像。
密密加注,一本正经,头头是道,有这三条,就比较容易通过了。
宗教也一样,也有自己的特殊形式,比如划十字,做弥撒,顶礼膜拜。
所以不能说只有艺术看重形式。
当然,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科学和宗教是“有形式的意味”,这个说法还是可以成立的。
因为较之科学与宗教,艺术更偏重形式一些。
比如科普作品采取了艺术的形式,本质上仍然是科学。
艺术作品如果采取了论文的形式,那就肯定不是艺术。
科学和宗教对形式也没有艺术那么执著。
没有神像,不妨望空遥拜;没有蜡烛,不妨撮土为香。
但不管怎么说,“有意味的形式”也好,“有形式的意味”也好,总归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既然是统一的,那么,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也就意味着它有自己独特的内容。
并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内容的,也不是随便什么换个形式就能成为艺术。
哥德巴赫猜想就不能谱成乐曲,就算谱成了也只怕更加不知所云。
数学本来就难懂,音乐也不好懂,加在一起,岂不成了“天书”?有个画家画了幅画,两头牛打架,说这是表现原子反应堆里面粒子对撞。
我就想,你怎么不画斗蛐蛐?你要画斗蛐蛐,只怕还更像一些!所以我对什么科学变艺术、艺术变科学的事从来就持怀疑态度。
科学、宗教、艺术之别在形式也在内容。
科学、宗教、艺术,还有道德,是人类不同心理活动的对应物,满足的是人类不同的精神需求。
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求美,宗教求圣。
所求不同,所言相异,内容怎么会一样,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换来换去?那么,艺术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前面的例子。
《4分33秒》、《白色的飘云》、《朱元璋》这三件“艺术品”,除了都有形式以外,还有一个要素也是它们都有的,这就是体验。
《4分33秒》体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白色的飘云》体验高空坠落生死之间的感觉,《朱元璋》体验顶着一个名人名字生活的感觉。
当然,这是我的说法,未必是始作俑者的本意,甚至肯定不是他们的本意。
这说明艺术的体验是因人而异的,欣赏者不必等同和认同艺术家。
但有没有体验,却是艺术与非艺术的分水岭。
比如这一个例子,如果一点体验都没有,那就是噱头,不是艺术了。
我甚至还可以再进一步说,一件原本是作秀的事,如果本人或观众有了体验,也就会因此而有了艺术性。
比如大型演唱会,在我看来,基本上就是个作秀的事,没多少艺术性。
你想,成千上万的人挤在一个体育场或者大广场上,看也看不清听又听不见,却说是欣赏音乐,不是扯淡吗?顶多也就是感受一下人气。
那些帅呆了、酷毙了的歌星,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地嚷嚷着“我爱你”,就更是作秀。
他们才未必爱你呐!他们当中少说也有一半人更爱你兜里的人民币。
不信,一分钱出场费没有,你看他们来不来?不过尽管如此,在场的观众还是很感动。
就算没有感动,至少也有感染,要不然都拿着小棒棒在那里晃什么?有病呀?何况还真有热泪盈眶的。
请别误会,我丝毫没有嘲笑这些观众的意思。
相反,我觉得这很好,很对头,很合情理。
因为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欺骗”,是一种“明知是假,认真去做”的事情。
因此,哪怕那些歌星的感情是假的(当然我更希望他们是真的,也相信有人是真的),只要认真做了,也行。
至于那些热泪盈眶的的观众,我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的,他们的体验也是真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观众的真实体验,大型演唱会这类活动才有了艺术性,甚至马马虎虎可以看作艺术,尽管那些传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都不承认。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任何艺术都是形式,而这种形式又是为着情感体验的。
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结论。
请大家注意这个定义的表述: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这就是说,第一,艺术是形式。
第二,艺术的形式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是“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艺术形式的“意味”不是思维、意志,而是情感。
艺术也不是思维的形式、意志的形式,或者思维的对象化形式、意志的对象化形式,而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说“艺术是有形式的情感”呢?因为对于艺术来说,形式比情感更为重要。
这是艺术与科学、道德、宗教相区别的紧要之处。
科学、道德、宗教,都是内容重于形式,艺术则是形式重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