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课件(PPT 86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优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优化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在现代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优化研究,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1.运营调度优化。
运营调度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列车的出发时间、车站停靠时间以及列车间隔等问题。
通过优化运营调度,可以有效减少列车拥堵和延误,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传统的运营调度方法主要基于经验和人工决策,往往存在效率低下和难以应对突发情况的问题。
因此,基于智能算法和数据驱动的运营调度优化模型是研究的重点之一2.乘客流量预测与分析。
乘客流量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预测准确的乘客流量可以帮助运营方制定更合理的调度方案,并提供关键的决策支持。
目前,乘客流量预测大多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但面对突发事件和临时需求的变化时往往无法提供准确的预测结果。
因此,改进乘客流量预测模型,结合实时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运营环境。
3.资源优化配置。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涉及到列车、人员、设备等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运营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例如,通过智能轨道信号系统和列车调度算法的优化,可以减少列车拥堵和停顿时间,提高运行速度和能源利用率。
另外,采用智能化的维修和检修管理系统,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维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运行稳定性。
4.运营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是保障乘客出行和运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和风险,例如列车事故、设备故障和安全事件等。
因此,进行运营安全管理的优化研究,包括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提高运营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6章城市地下铁道

③全立交,不存在人车混流现象,没有复杂交通组织问题;
④容易保证运送的安全性、高速性和定时性,省时(地面的30%~ 50%); ⑤节约地面空间; ⑥极大降低交通事故,改善大气环境;
⑦对于人为灾害(战争等)、自然灾害(地震、火灾等)具有设防能力。
地铁解决大中城市交通矛盾有效途径,地铁站、 线路规划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大,地铁须同其他 地下空间建设统一。 地铁投资额大,地铁车站需十几亿、每公里达2亿 元人民币以上。地铁建造根据经济状况决定。地 铁建设表现非盈利性,具有显著社会效益。
国外地铁的发展 1863年1月10日,用明挖法施工的世界上第一条 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 路全长约6.4km。 1890年12月8日伦敦首次用盾构法施工,建成用 电气机车牵引5.2km的另一条线路。从此,城 市交通进入轨道交通时代。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63年—1924年) 2.停滞萎缩阶段(1924年—1949年) 3.再发展阶段(1949年-1969年) 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院已批复22个城市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8820.03亿元。中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规划图显示,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 投资规模达9937.3亿元。
目前相当多百万以上人口城市正修建或筹建地铁或轻轨交通。表 5.1。
到1999年全世界已有115个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km。
6.马德里地铁启运时间1919年10月17日;全长284公里、13条线路、280个站点。 7. 上 海 地 铁 启 运 时 间 1995 年 4 月 10 日 ; 全 长 234 公 里 、 8 条 线 路 、 161 站 。 8.巴 黎 地 铁 启 运 时 间 1900 年 7 月 19 日 ; 全 长 215公 里 、 16 条 线 路 、 384站 。 9.墨西哥城地铁启运时间1969年9月4日;全长201.38公里、11条线路、175站。 10.北京地铁启运时间1971年1月15日;全长200公里、8条线路、123站。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共106张)

的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1 06页)
• 其他车站安全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1 06页)
2.1行车安全管理
车站安全隐患
• “出入口和地面站”区域 • “站厅”区域 • “车站设备区”区域 • “站台”区域 • “轨道”区域
三、车站作业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1 06页)
• 列车运行安全管理 •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 客流控制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1 06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1 06页)
2.1行车安全管理
四、调车作业安全
调车作业安全的重要性
• 由于调车工作频繁、技术性强、作业复杂,稍
有不慎就会发生冲突、脱轨、挤道岔以至人身 伤亡事故。从地铁以前发生的事故来看,很多 事故是发生在调车工作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1 06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1 06页)
2.1行车安全管理
二、列车运行安全
列车正线运营安全规章
• 轨道区域的作业仅在需要的情况下才允许进行; • 个人在正线轨道上作业时,必须随时保持警惕,避免危险的
发生。
• 不要在正线轨道上站立或行走。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有些
2.1行车安全管理
一、基本概念
地铁发展概述
• 地铁作为大国家及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 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南京、 武汉、重庆、长春、杭州、苏州、无锡等城市 的地铁已在运营和建设中,对城市的公共交通 起到了重要作用。
2.1行车安全管理
广 州 地 铁 客 流 高 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教材(PPT1 06页)
模块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管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
17
7、引导人员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车站每组进站阐机可以安排一名工作人 员,负责指导乘客快速通过闸机,并处理简单的乘客事务和维 护现场秩序。
可编辑课件
18
3.2.2 班组管理
• 1.班组管理的意义 • 良好的团队合作对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激励和约束作用。在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中,要求团队发挥整体的工作效能,由此形成了各种班组的概念。 • 在小组成员间还存在一定的竞争以不断提升,这可成为改善小组表现的积
• 学习重点
•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人员安全管理。 • (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安全管理。 •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环境安全管理。
可编辑课件
2
3.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管理概述
可编辑课件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安全
生产的客观规律,对影响车站安全的人员、设备、环境 等因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安全、快 捷地组织乘客,尽量避免和减少车站事故的发生,有效 地避免由事故造成的人和物的损失。
可编辑课件
6
1.站长
•站长全面负责车站的工作,包括安全管理,行车、客运和 票务管理,乘客服务,班组管理,员工培训等。
可编辑课件
7
(1)安全管理。
•①对车站行车、客运、票务、消防、治安及人身安全负责。 •②贯彻实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制订、落实各项安全 工作计划。 •③按照安全制度,检查车站安全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④组织车站员工参与处理各类事件、事故。 •⑤每月组织召开班组月度安全工作会议,进行月度安全工作 总结和员工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
•客运值班员在本班组值班站长的指挥下开展工作,负责本 班组的票务工作。在票务室内负责钱款、车票等的运作、 报表填写等。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机(第三版)课件:电枢反应

增磁
去磁
去磁
增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枢磁场磁通 密度分布曲线
主磁场的 磁通密度 分布曲线
两条曲线逐点叠加后得 到负载时气隙磁场的磁
通密度分布曲线
Bx
B0 x
Bax
由图可知,电刷在几何中性线时的电枢反应的特点:
1)、使气隙磁场发生畸变
空载时电机的物理中性线与几何中性线重合。负载后由于 电枢反应的影响,每一个磁极下,一半磁场被增强,一半被削
的有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发电机和电动机不应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电机,而只是同一
电机的两种不同运行方式。一台直流电机理论上既可以作为电 动机运行,也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这取决于外界不同的条件。 将直流电源外加于电刷,输入电能,电机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 能,拖动生产机械旋转,作为电动机运行;如用原动机拖动直 流电机的电枢旋转,输入机械能,电机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直流 电能,从电刷上引出直流电动势,作为发电机运行。
只是增加主磁极磁路的饱和 程度。
S
N
一台四极直流电机空载时的磁场示意图
当励磁绕组的串联匝数为N ,f 流过电流 ,I f每极的励磁磁
动势为:
Ff I f N f
空载时,励磁磁动势主要消耗在气隙上。当忽略铁磁材
料的磁阻时,主磁极下气隙磁通密度的分布就取决于气隙的
大小和形状。
磁极中心及附近的气 隙小且均匀,磁通密度较 大且基本为常数,靠近极 尖处,气隙逐渐变大,磁 通密度减小;极尖以外, 气隙明显增大,磁通密度 显著减少,在磁极之间的 几何中性线处,气隙磁通 密度为零。
同一台电机,既能做电动机运行,又能做发电机运行的原理, 在电机理论中称为可逆原理。
❖ 主要原因:内部结构一样 ❖ 辨别方法:查看外部条件 ,发电机一般接负载;
模块4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课件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共36张PPT)

(2) 列车驾驶员必须牢记“安全第一” 的宗旨,遵守和学习有关的安全规定与运行规 则,严格按照安全制度、行车规则执行乘务驾 驶任务,驾驶列车时要做到严格遵守各种规章 制度,正确执行各种作业程序,确保列车运行 安全;严格遵守动车前认真确认进路、信号、 道岔“行车三要素”。
4.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基础知识 4.1.2 列车驾驶安全管理
4.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基础知识 4.1.3 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管理
3. 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要求 接发列车作业有以下安全要求:
(1) 办理闭塞作业。 办理闭塞前,必须认真确认区间已空闲。车站值班员在办理闭塞时,为防止向占用区间 发出列车,在确认区间空闲时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检查确认前一列车是否完整到达;通 过闭塞设备确认区间空闲;检查确认区间是否有列车占用;检查确认区间是否封锁;检查确 认区间是否遗留车辆;检查确认区间内设有道岔时,发车进入正线的列车,区间道岔是否向 正线开通并锁闭;检查确认有关记录情况;检查确认其他占用区间的情况;车次必须准确清 晰;用语必须准确完整。
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种类主要包括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向占用线路接入列车、未 准备好进路就接发列车、未办或错办闭塞就发出列车、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错误办 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
发生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当班人员离岗、打盹或做与接发列车作业 无关的事情,办理闭塞时没有确认区间处于空闲状态,不按规定检查确认接发列车进路,不 认真核对行车凭证,错办或未及时办理信号,取消、变更接发列车进路时联络不彻底。
列车驾驶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1.列车安全驾驶的基本规定
关于列车安全驾驶有以下几项基本规定:
(1) 列车驾驶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并 取得列车驾驶证后方准独立驾驶列车;列车驾 驶员脱离驾驶岗位6个月以上,若需再驾驶列 车则必须对业务知识和安全运行知识进行再培 训,并且考核合格,对其纪律性和身体状况、 心理状况由相关管理部门及有关领导做出鉴定 。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模块3课件

标
3.1 客流计划
题 八
(3)根据客流的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可分为 基本客流、转移客流和诱增客流。基本客流是指城市 轨道交通线路的既有客流加上按正常增长率增加的客 流。转移客流是指经由常规公交和自行车出行转移到 经由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客流。诱增客流是指城市轨 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后,促进沿线土地开发、住宅区 形成规模、商业活动繁荣所诱发的新增客流。
2. 客流的分类
(1)根据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可分 为全日客流、全日分时客流和高峰小时客流。全日客流是指每 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输送的客流量。全日分时客流是指一天内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各小时输送的客流量。高峰小时客流是指城 市轨道交通线路早、晚高峰及节假日高峰小时内输送的客流。
(2)根据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可分为 断面客流和车站客流。断面客流是指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各 区间的客流。车站客流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上下车和换乘 的客流。
标
3.1 客流计划
题 八
标
3.1 客流计划
题 八
高峰小时的断面客流 可以通过高峰小时的OD 矩阵来推算。当没有高 峰小时的OD矩阵时,也 可以采用全日矩阵来推 算,这时一般还需要有 客流的全日分布统计。 图3-2给出了模拟的某城 市客流全日出行分布规 律。
标
3.2 全日行车计划
题 八
全日行车计划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日分阶段 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它决定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的输送能力和设备(列车)使用计划,是编制列车 运行图和确定车辆运用的基础资料。
学习重点
(1)全日行车计划。 (2)列车开行方案。
标
3.1 客流计划
题 八
客流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线路走向,选择城市 轨道交通制式及车辆类型,安排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 顺序,设计车站规模和确定车站设备容量,进行项目经济 评价的依据,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安排运力、编制开行计划、 组织日常行车和分析运营效果的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自动检票系统AFC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处理2.车票处理包括对单程票、储值票和许可票的处理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对自动售检票系统提出的技术要求包括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内,所有运营线路间实现“一卡换乘”;实现在各路线之间的票务清分、结算;实现线路与城市公共交通卡发行、管理部门的清算4.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基本架构形式中分级集中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性(1)特点①从技术的角度看,可以实现路网不同线路的换乘和清分,满足路网捷运化和信息化的需求②从运营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实现对全路网票款、客流的全面管理,可实施收支分开的管理③从投资的角度看,总投资将相对减少(2)适用性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基本需求5.车站AFC设备配置和车站AFC设备布局分别研究的是什么(1)设备配置是研究解决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数量的问题(2)设备布局是研究解决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空间布置的问题6.影响车站AFC设备配置与布局的因素(1)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2)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使用能力(3)站台与站厅层设计布局7.决定车站AFC设备配置的主要因素是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的数量8.决定车站AFC设备布局的基本依据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的流向9.车站AFC设备使用能力是指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1min)的出票张数或通过人数等10. AFC系统设备配置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2)功能匹配原则(3)先进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5)安全性原则11.票卡票卡就是乘客使用的车票,用于记载乘客的出行和费用信息,是乘坐轨道交通的有效票据或凭证12.常见的票卡媒介(1)纸质车票(2)磁卡车票(3)智能卡车票13.售检票方式(1)开放式售检票作业方式(2)封闭式售检票作业方式人工售检票、半自动售检票、自动售检票14.开放式售检票和封闭式售检票的区别(1)开放式售检票:在车站不设检票口,乘客上车前检票或在列车上检票,并随机查票(2)封闭式售检票在乘客进出付费区前都要经过检票口检票15.纸质车票分为普通纸票、条形码纸票16.纸票由哪些部分构成普通纸票一般由存根、主券、进站副券和出站副券4部分构成17. 票卡按计价不同可分为计次票、计时票、计程票、计时计程票、计时计次票、许可票18.票卡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单程票、储值票、许可票或特种票19.单程票单程票是指乘客以一定金额购得一次服务旅行承诺,只可进行一次进站和一次出站行为的车票20.单程票可分为(1)普通单程票(2)应急票(3)优惠票(4)出站票(5)福利票21.储值票储值票是指车票内预存一定资金,在金额足够的情况下可多次使用的车票,每次使用时根据费率扣除乘车费用,出站不回收22.储值票一般分为(1)普通储值票(2)优惠票(3)纪念票23.自动检票机(AGM)又称闸机,是实现乘客自助进出站检票交易(在非付费区和付费区间通行)的设备,对有效车票,检票机通道阻挡解除(门扇开启或释放转杆),允许乘客进出站24.自动检票机根据功能可分为进站检票机、出站检票机、双向检票机25.据阻挡装置的类型可以分为三杆式检票机、扇门式检票机、拍打门式检票机26.根据通道宽度可分为普通检票机、宽通道检票机27.自动检票机各外部结构名称P7528.通行传感器能够监控乘客通过自动检票机的整个过程以及监测通过自动检票机的人数29.自动售票机自动售票机设于车站非付费区,用于乘客自助式购买地铁单程票和对储值票进行充值30.自动售票机(TVM)的内部和外部结构的名称P8431.自动售票机的现金处理模块有纸币模块、硬币模块32.半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是在车站以人工方式为乘客提供服务的售/补票设备,放置于车站售票和补票室内33.半自动售票机的外观结构名称P9835.AFC车站中心设备日常巡检过程中可按什么作业方法一问、二听、三看、四记录、五交接36.售票类设备日常巡视的主要内容(1)巡视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巡视乘客和客运人员使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运营安全影响因素关系
外部大环境
人
机
内部小 环境
管理
系统 安全 文化
可接受的 安全水平
正常 近事故 事故 系统状态
9
单因素影响分析—人员因素
• 人在保障运营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在安全问题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均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人的因素在运营安全中起关键作用 –人对运营安全的特殊作用归纳为三点:
–社会环境
• • • • • • • •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 管理环境 法律环境 社会风气 家庭环境 对运营安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8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 “人—人”之间
–运营由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分工与合作来实现 –人与人之间
• • • •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必须协调配合,保证运营生产的顺利进行 –如果协调配合不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第3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1
学习内容
主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影响因素 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保障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心理保障
•单因素影响分析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管理因素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系统 的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系统 的结构 •心理现象与运营安全 •心理要素与运营安全 •运营安全心理保障的作用
• 运营安全有关的设备
–运转基础设备
• 固定设备:线路、车站、信号设备等 • 移动设备:机车、车辆,通讯设备等
–运营安全技术设备
• 安全监控设备 • 安全监测设备
–自然灾害预预报与防治设备 –事故救援设备 –其他安全设备
14
单因素影响分析—设备因素
• 运营设备特点
–种类多,数量大,整体性强 –延伸面广,配置分散,连续运转。 –冲击剧烈,自然力影响大,设备有形损耗严重。 –监控难度大,故障处理时间紧
• 改进设备安全性的途径
–强化运营基础设备,加大安全系数,以适应列 车重量、密度、速度的要求 –研制、采用先进的运营安全技术设备
15
单因素影响分析—设备因素
• 影响运营安全的设备因素
–设计安全性
• 设备可靠性 • 设备可维修性 • 设备可操作性 • 设备先进性
–使用安全性
• 设备的运行时间 • 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
24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 “人—机—环”之间
–运营安全保障系统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一个要素的良好状态,不能保证系统的优化 –必须有效地组合与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25
管理因素影响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定义
–管理者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 –对运营系统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
5
系统论分类的优点
• 从构成生产系统 • 充分体现安全是一项全员、全要素、全过 程的活动
– “人”,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 – “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包扩 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 – “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的工作条件 (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 运营安全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对运营系统内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
• • • • • 思想素质 技术业务素质 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群体素质
–对运营系统外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
• • • • 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安全法规知识 较强的安全意识 一定的安全技能
12
生理素质
年龄与事故构成的浴盆曲线
13
单因素影响分析—设备因素
16
单因素影响分析—环境因素
• 内部小环境
–通常是指作业环境,即作业场所人为形成的环 境条件
• 周围的空间 • 一切生产设施
–还包括运营系统内部的社会环境
• 政治环境 • 经济环境 • 文化环境 • 法律环境
17
单因素影响分析—环境因素
• 外部大环境
–自然环境
• 是指自然界提供的、人类一时尚难以改变的生产环境 • 自然环境对运营安全的影响很大
• 人的主导性 • 人的主观能动性 • 人的创造性
10
单因素影响分析—人员因素
• 影响城轨运营安全的人员分类
–运营系统内人员
• 各级领导人员 • 专职管理人员 • 基层作业人员
–运营系统外人员
• 旅客携带“三品”上车 • 不遵守安全有关规定 • 偷盗通信器材 • 拆卸设备
11
单因素影响分析—人员因素
22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 “机—环”之间
–良好的环境保证“机”的状态良好和运行正常 –通过“机”改造环境,使环境向有利于系统的 方向发展
23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 “环—环”之间
–相互影响和制约
• 不可控的大环境之间 • 可控的小环境之间 • 大环境与小环境之间
–相互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充分发挥可控的小环境的能动作用 –影响不可控的大环境的变化
• 造成事故隐 • 发生事故 •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19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 “人—机”之间
–人”是行为的主体,操纵“机”运转
• 劳动能力 • 劳动熟练程度 • 劳动态度
–直接影响“机”的运转状况 –自动化“机”可部分监督人的行为,减少偏差 – “人—机”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20
2
大纲
主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管理方针 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管理手段
•方针的作用 •方针的原则要求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思想工作 •法律手段 •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影响因素
4
影响因素
• 错综复杂,涉及面很广 • 系统论观点将影响因素分为四类:
–人 –机器 –环境 –管理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 “人—环”之间
–人的活动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 人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 • 创造环境、改进环境 • 对环境施加能动性影响 • 环境反作用于人 • 使人必须适应环境 • 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
21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 “机—机”之间
–表现为联动关系 –要求每一环节必须运转正常与协调 –任何环节不协调,都会成为事故隐患的可能 –需要加强“机—机”之间衔接的可靠性
6
系统论分类的优点
• 考虑了人、机、环对安全的影响,尤其考 虑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人 –人-机 –人-环 –机-机 –机-环 –环-环 –人-机-环
7
系统论分类的优点
• 得到更为安全的系统
–以管理作为控制、协调手段 –协调人、机、环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反馈作用将系统状态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 –改进安全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