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歌唱祖国》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歌唱祖国》人音版

作
品
1、随录音模唱。
2、分句学唱。
3、练习演唱。
1、请同学们随录音模唱。
2、教唱
3、组织练唱。
表演
1、小组表演
2、谈感受
鼓励学生表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讲解歌曲的相关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小计
学校(四)年级(音乐)导学案源自主备人:审核人:编号:课题
歌唱祖国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理解歌曲表达的自国主义情感。
2、能降调演唱歌曲的一部分。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
环节
学案
导案
了
解
作
品
了解作品。
简介作品。
初
步
感
知
用心聆听。
1、歌曲是什么风格?
2、表达什么内容?
3、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
学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歌唱祖国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16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歌唱祖国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
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概述(在这里简要地描述教学目标、实施过程、成果要求等内容)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一是让学生在家里或学校上网、访谈、到图书馆或学校阅览室查找资料等方式去搜集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词曲作者、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的诞生、国歌的确定、歌词最后确定以及国歌在特定时刻的意义等知识。
二、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深入了解,提高归纳、分析等思维能力、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与家长配合、学生与学生的配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PPT等形式展示出来。
“涉及学科(在相关学科复选框内打勾)
说明:本教案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建议不要超过四门学科。
思想品德语文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音乐美术生物研究性学习其他
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
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
说明:清楚地描述你希望学生在经过本阶段的学习后所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歌唱祖国人音版(简谱)

《歌唱祖国》教案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教学目标 1.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及其速度、力度、节拍特点。
2. 分析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八度大跳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
3. 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并背唱。
2. 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达了中国人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音乐雄壮豪迈,积极向上,带有进行曲风格。
本歌曲为色彩鲜明的D大调,四二拍,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ABA,音域为a—d2 (小字组a到小字二组d)。
歌曲的第一、二乐段情绪上有一定变化,第一乐段庄严雄壮,第二乐段含有抒情色彩。
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铜管乐合奏。
1.导入(1)欣赏升国旗视频,教师提问:看升国旗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在什么场合需要升国旗?(2)(2)介绍作曲家王莘的个人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2.新课学习(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2)请学生谈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
(例如: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是什么风格的音乐?)(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请学生思考或分组讨论为什么歌曲是进行曲风格?这种风格是怎么表现出来的?(4)教师总结:《歌唱祖国》的进行曲风格正是通过行进的速度、铿锵的力度、强弱对比鲜明的四二拍表现出来的。
3.学生学唱歌曲(《歌唱祖国》歌曲学习)(1)学唱歌曲曲谱,请学生试着用首调唱名法演唱歌曲曲谱。
(2)请学生讨论在曲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
(3)练习附点节奏。
教师拍击节奏,学生模仿。
老师结合歌曲曲目出示节奏练习:,并请学生说说附点节奏给人的感受以及对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
(4)练习弱起节奏。
教师讲解弱起节奏的概念,并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弱起节奏的强弱特点。
教师出示两条节奏练习:教师请学生谈谈这两条节奏在强弱变化上有什么不同,在唱谱时应怎么做。
(5)学唱歌词。
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诵歌词。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唱祖国》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是一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
歌曲旋律激昂,歌词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爱国主义概念理解较浅,需要通过歌曲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词含义,培养爱国情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唱祖国》,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需要学生正确把握音高。
2.歌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需要学生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含义。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练习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视听结合教学法:观看歌曲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歌唱祖国》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歌词课件, highlighting 重点字词。
3.准备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4.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祖国的美景,如山水、名胜古迹等,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时,播放《歌唱祖国》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10分钟)完整呈现歌曲《歌唱祖国》,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把握音高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成员进行歌曲操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余学生担任评委,对演唱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目录第1课歌唱祖国 (3)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3)第二课时:《歌唱祖国》 (6)第三课时:《采一束鲜花》 (9)第2课家乡美 (11)第一课时:《牧歌》 (11)第二课时:《故乡是北京》 (13)第三课时:《杨柳青》 (16)第四课时:《大雁湖》 (19)第3课快乐的校园 (21)第一课时:《乒乓变奏曲》 (21)第二课时:《陀螺》 (24)第三课时:《打字机》 (26)第四课时:《哦,十分钟》 (29)第五课时:《大家来唱》 (31)第4课甜梦 (34)第一课时:《小夜曲》 (34)第二课时:《梦幻曲》 (36)第三课时:《愉快的梦》 (39)第四课时:《月亮月光光》 (43)第5课童心 (46)第一课时:《节日舞》 (46)第二课时:《山童》 (48)第三课时:《荡秋千》 (49)第四课时:《童心是小鸟》 (51)第6课水上的歌 (55)第一课时:《划龙船》 (55)第二课时:《水上音乐》 (58)第三课时:《小螺号》 (61)第四课时:《让我们荡起双桨》 (63)第7课祝你快乐 (65)第一课时:《生日快乐变奏曲》 (65)第二课时:《祝你快乐》 (68)第三课时:《幸福拍手歌》 (70)第四课时:《阳光牵着我的手》 (73)第8课龙里格龙 (75)第一课时:《甘洒热血写春秋》 (75)第二课时:《夜深沉》 (79)第三课时:《龙里格龙》 (81)第1课歌唱祖国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歌唱祖国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歌唱祖国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第一课时一、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谁作曲?(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二、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2)《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
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
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三、聆听不同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4.师生议论。
5.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6.师生议论。
7.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一、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4.跟着录音或教师的伴奏歌唱国歌。
5.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①﹥﹥﹥﹥﹥﹥65∣23∣5305∣3231∣30∣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
师生讨论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歌唱祖国教案

教案名称:歌唱祖国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歌唱祖国》的旋律和歌词,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歌唱祖国》2.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3.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歌唱祖国》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学唱歌曲(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4.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三、了解进行曲风格(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进行曲的特点,如节奏鲜明、旋律雄壮等。
2.学生讨论:为什么《歌唱祖国》采用进行曲风格?3.教师总结:进行曲风格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庄严、豪迈,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
四、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学生集体演唱《歌唱祖国》,检查复习效果。
2.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二、深入理解歌曲情感(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如自豪、热爱、奋发向前等。
2.学生讨论:歌曲中哪些歌词让你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感?3.教师总结:歌曲通过激昂的旋律、铿锵有力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教师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
2.学生讨论:这首歌曲与《歌唱祖国》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教师总结:两首歌曲都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鲜明、旋律雄壮,但《义勇军进行曲》更加强调抗争精神,而《歌唱祖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目录第1课歌唱祖国 (2)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2)第二课时:《歌唱祖国》 (6)第三课时:《采一束鲜花》 (8)第2课家乡美 (10)第一课时:《牧歌》 (10)第二课时:《故乡是北京》 (12)第三课时:《杨柳青》 (14)第四课时:《大雁湖》 (17)第3课快乐的校园 (19)第一课时:《乒乓变奏曲》 (19)第二课时:《陀螺》 (22)第三课时:《打字机》 (25)第四课时:《哦,十分钟》 (27)第五课时:《大家来唱》 (29)第4课甜梦 (31)第一课时:《小夜曲》 (31)第二课时:《梦幻曲》 (33)第三课时:《愉快的梦》 (36)第四课时:《月亮月光光》 (40)第5课童心 (42)第一课时:《节日舞》 (42)第二课时:《山童》 (44)第三课时:《荡秋千》 (46)第四课时:《童心是小鸟》 (48)第6课水上的歌 (51)第一课时:《划龙船》 (52)第二课时:《水上音乐》 (54)第三课时:《小螺号》 (57)第四课时:《让我们荡起双桨》 (59)第7课祝你快乐 (61)第一课时:《生日快乐变奏曲》 (61)第二课时:《祝你快乐》 (63)第三课时:《幸福拍手歌》 (66)第四课时:《阳光牵着我的手》 (69)第8课龙里格龙 (71)第一课时:《甘洒热血写春秋》 (71)第二课时:《夜深沉》 (74)第三课时:《龙里格龙》 (76)第1课歌唱祖国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歌唱祖国》教案歌唱祖国年月日课序 1 课题歌唱祖国课时 1 课型欣赏,唱歌课教具多媒体,钢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欣赏歌曲《歌唱祖国》,感受歌曲两个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体会歌曲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2、能准确听辨和演唱附点四分音符,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听、看、唱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感受歌曲两个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
2、能够用适合的情绪演唱歌曲每个部分的第一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歌曲《歌唱祖国》,体会进行曲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9月。
它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奋进的步伐。
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也是
1 / 4
一首既有进行曲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歌曲。
这是一首副歌在前的两段体群众歌曲。
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由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健的感觉。
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糅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
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并以副歌结束全曲。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
欣赏歌曲《歌唱祖国》,感受歌曲两个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体会歌曲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难点:
能准确听辨和演唱附点四分音符,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特点。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达标意图教学用具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达标意图教学用具起始部分起始部分一、情境激趣,审美感知 1、初听《歌唱祖国》(合唱版)引导学生思考:
a、这首歌曲在什么场合可以听到?(重大活动仪式的开场和结束)
b、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合唱) 2、讨论请同学谈谈每当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3、简单介绍歌曲背景歌曲创作于 1950 年 9 月,词作者王莘,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
---------------------------------------------------------------最新资料推荐------------------------------------------------------ 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他回天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创作出来的。
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回顾旧知。
激发爱国情感熟悉歌曲背景多媒体音频播放ppt 音频、字、图结合展示形成部分形成部分二、目标导航,明确任务 1、复听《歌唱祖国》全曲思考:
a、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两个部分)
b、每个部分分别是什么情绪? (第一部分像踏步走一样刚健有力,第二部分像挥舞手中的旗帜,洋洋洒洒。
) 熟悉旋律,分析歌曲结构和主题多媒体钢琴三、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1、学唱每段第一句 a、发声练习 b、跟着老师和钢琴伴奏模唱旋律,注意附点节奏和音准。
c、带入歌词进行演唱。
d、分小组进行演唱,看那一组唱出的情绪最到位。
(第一段第一句唱出踏步的感觉,第二段第一句唱出挥舞旗帜的感觉)音准训练节奏训练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钢琴多媒体拓展部分拓展部分四、反馈评价,激情表演跟着音乐哼唱整首歌曲。
也可以让学生用身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如第一部分跟音乐踏步走,第二部分摇摆身体或摆动双手)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播放课件,学生跟唱结束部分结
3 / 4
束部分五、拓展延伸,欣赏创造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视频,表达观看体会。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媒体播放视频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歌唱祖国》王莘进行曲重大活动仪式开场和结束课件脚本设计课件脚本设计课后记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