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税收与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与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与收入分配税收政策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经济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
合理的税收政策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对收入分配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探讨税收政策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分析税制设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税制实现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的基本概念税收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针对个人和企业征收各种税收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和措施。
它涵盖了税种、税率、征收方式等多个方面。
一般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税收政策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以满足国家财政需求和促进社会公平。
因此,税收政策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税种与税率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些税种设置上往往有所不同。
税率是指对应税基征收的比例,不同类型的税有不同的税率制度,例如累进制与比例制。
累进制意味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适用的边际税率也随之提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高收入群体的再分配。
征收方式征收方式是指政府对各类税款征集的方法,包括自报、自缴和代扣代缴等。
这些方式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负担,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分配。
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收入分配并不是静态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情况、财富分布、政府政策等。
在经济学中,收入分配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要素市场理论要素市场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在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决定了其价格,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收入分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各个要素的收入是由其边际产出所决定:边际产出越高,其相应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这个过程往往导致了一种“赢家通吃”的现象,也就是高技能、高教育水平的人群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低技能劳动力则可能面临收入低下的问题。
社会公平理论社会公平理论关注的是资源和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
从这一角度来看,一些群体(如低收入者、弱势群体)往往在市场机制下处于不利地位,需要通过政策干预来改善他们的处境。
税收与收入分配

税收归宿
• 在经济学家来看,只有人(股东、工人、地 主和消费者)才能负担税收,公司不能。这 是为了避免产生混乱。
• 那么如何对人进行分类呢?根据投入品的 不同,即分成资本家、地主和劳动者。这 称为功能收入分配。
• 这一方法仍然有用,但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是每个人的投入品是多样化的。
14
税收归宿
• 因此,研究税收如何影响总收入在人们之间 的分配——规模收入分配,显得更重要。从 中可以得知在人们的收入中,有多少来自资 本,又有多少来自土地和劳动。例如对资本 课税,富人的负担会多一些,因为富人来自 资本的收入比例比较高。
16
税收归宿
• 税收归宿是通过影响价格来实现的。因此 对于不同的价格决定模式而言,其结果会 不同(随后分析)。
• 另外税收归宿还和时间有关,因为价格变 化需要时间,所以短期税收归宿和长期税 收归宿会有不同。
17Βιβλιοθήκη 税收归宿• 税收归宿取决于税收收入用途。所以会把 征税和以税筹资的支出综合起来考虑,因 为政府的税收分配效应还取决于政府如何 花这笔钱。
18
税收归宿
• 但是由于税收收入和支出并不总是一一对 应的关系,所以也可以把政府如何花钱抽 象掉,而只研究比较不同税种的归宿有何 不同。理由很简单,政府预算确定,需要 选择的只是不同的税种。
• 通常会选择一个被称为一次总付税的税种 作为比较基础,例如人头税(纳税和行为 无关),来比较不同税种的优劣。
Q1
Q0
产量
局部均衡分析
• 对烟草税的讨论: • 提高对烟草的税收,有人认为可以抑制吸
烟,有人认为可以惩罚烟草商,上述的分 析告诉我们需要知道烟草供给和需求的弹 性,现在假定烟草的供给是有弹性的,烟 草的需求弹性更可能是是怎样的?
税收与收入分配

税收与收入分配税收是国家为筹集财政收入而向公民、组织征收的一种强制性付费方式。
它通过改变个人和组织的收入、消费和财产状况,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税收的合理配置和公平分配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税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税收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收入分配具有直接影响。
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既可以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合理配置,也可能加大贫富差距,造成不平等现象。
首先,税收可以实现收入再分配。
通过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的征收,高收入人群需要支付更多的税款,而低收入人群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补贴。
这种重点税务政策的制定有利于提升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贫困现象。
其次,税收可以影响消费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通过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的征收,可以引导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行为,从而影响收入的分配。
例如,增加奢侈品的税负,减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税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然而,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高税负可能使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受到压制,降低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税收逃漏税问题严重,导致社会公平受到侵蚀。
因此,税收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税收与收入分配的改革方向为了实现更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税收制度需要进行改革。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改革方向:首先,要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
通过提高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税税率、增加奢侈品的税负,可以实现贫富差距的适度缩小,推动社会公平。
其次,应加强对地方税收的管理和监督。
地方税收对于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地方政府滥用税收权力,导致收入不公的现象。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收机制,减少逃漏税现象。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税收征管系统,加大对税收逃漏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最后,要加强税收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
税收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税收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税收作为一种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工具,不仅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税收制度的公平性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税收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税收制度的公平性是指根据纳税人的能力原则,公正地分摊纳税义务和负担。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税收制度往往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例如,高收入者往往能够通过各种合法的逃税手段减少纳税额,而低收入者则无法享受这种待遇。
这种情况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为了解决税收制度的公平性问题,一个必要的步骤是加强税收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
政府应当主动公布税收政策和税收数据,让纳税人了解到税收的用途和分配情况,以增加纳税人对税收制度的信任感。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对税收逃避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监管力度,遏制逃税行为的发生。
另外,税收制度的公平性还需要注重收入再分配的角度。
在当前的税收制度中,高收入者往往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而低收入者则难以享受到类似的待遇。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减免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此外,更加公平的税收制度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巨大经济发展差距的国家,不同地区的税负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政府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情况,灵活调整税收政策。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减免部分税收来吸引和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税负,实现收入再分配。
最后,税收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
对于部分富裕地区或高收入者来说,稍微增加一些税收负担可能并不会对其生活水平产生太大影响;但对于底层群体和穷困地区来说,税收的微小增加可能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负担。
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政府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权衡各方利益,力争实现社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税收是一种由政府征收的强制性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国家运作并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税收也是一种政府实施再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税收与收入再分配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
一、税收对收入再分配的作用首先,税收可以有效实施财富再分配。
通过对高收入人群征收更高的税率,政府可以收取更多的税收来筹集公共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提供。
这使得社会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到底层和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其次,税收可以减轻收入分配不均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不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税政策,政府可以从高收入者手中获取财富,然后再通过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途径将该财富重新分配给低收入者,减少收入差距。
最后,税收还可以实现地区发展的再分配。
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严重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调整,对发达地区适当增加税负,然后将所得的税收用于补贴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领域,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二、税收与收入再分配的相关策略税收与收入再分配之间的关系密切,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来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
首先,适度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
高收入者往往能够更容易地积累财富,形成财富差距。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例如征收高额所得税,以实现资源再分配的目的。
其次,加强对企业的税收管控。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也是影响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因素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提高对企业收入的征税比例,遏制过度集中财富的趋势。
另外,完善财产税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的再分配策略。
财产税是一种直接针对财富进行征收的税种,通过对财富阶层征收财产税,政府可以减轻财富差距,促进收入再分配。
此外,应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鼓励企业投资扩大生产,带动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或免税,进一步减轻低收入者的税负,促进社会公平。
税收政策与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与收入分配1. 引言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政策和收入分配密切相关,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富分配状况,又影响了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
本文将围绕税收政策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展开论述,并就如何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来优化收入分配提出建议。
2. 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税收政策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规模,进而影响着财富的分配。
不同税种、不同税率的设置都会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激励或制约效应。
例如,适当增加高收入者纳税比例,可以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而将税收重点放在防止资产积累过快上,则可以平衡个人的财富积累。
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增加低收入者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3. 优化税收政策的路径3.1 提高进步性进步性是一个好的税制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
在进步性税制下,较高额度的个人和企业所得要交纳较高比例的税款,从而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比例。
为实现进步性,可以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种的起征点和递增率,并对高额遗产进行相应征管。
3.2 完善纳税制度完善纳税制度是保证税务公平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需要提高纳税人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对涉及不法行为或违规操作的惩罚力度,并建立起彻底执法机制和信息共享系统。
此外,应加强对高收入者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其纳税合规程度。
3.3 促进创新创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创业环境的良好建设。
通过调整税务政策,降低创新型企业以及初创企业的税款负担,可以鼓励更多人投身于科技创新、企业创业领域。
“专利宣告费”、“技术研发抵免”、“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等措施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3.4 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失业保险金等福利分配机制,可以提供较低层次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增加其可支配收入。
4. 税收政策与收入分配问题分析4.1 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在当前全球化经济下,某些职位(如金融行业)和某些领域所产生的高额利润导致富裕阶层巨大积累。
税收与收入分配

D=-aQ+b
生产者负担
P* :税前价格 P1 :税后消费者价格 P2= P1-T :税后生产者价格
Q
3.1.2 竞争市场中,供求曲线斜率对税 负归宿的影响
税收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的增量为: ΔP = P1- P* = aT/(a+c) 生产者承担的税收为: T- ΔP = cT/(a+c)
4.一般均衡分析 ——Harberger模型
——考虑多个市场互相联系的情 形下,税收的归宿问题。
4.1 几个假定: 两种要素——资本K、劳动L 两种产品——X、Y,其中X是资本密集 型,Y是劳动密集型 要素规模收益不变 资本和劳动完全流动 总要素供给固定 完全竞争市场 消费者偏好相同
4.2
各种税收的分析
• 2.1 产 市场结构(竞争、垄断) • 2.3 税收的具体形式 • ——从量税、从价税
3.局部均衡分析(其他产品价格既定条件下 的税收归宿) 3.1 竞争市场中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3.1.1 竞争市场的价格决定与税收对价格的 p S’=cQ+d+T 影响 消费者负担 S=cQ+d
取得相同单位税额的情况下(即T1=T2),哪种税收方式引起的价 格增幅大?——H点上移,则T2减少;随着T2减少,HC与MC的 交点右移。这意味着,税后价格会下降。即,从价税导致的价 格升幅小。
•
P • A • P’ E P* P1 H P2 MC O D C F B Q
——但从图上无法证明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税 收中负担的比例,因为税后生产者价格比起 从量税来说,上升了,在税收总额相同时, 从价税和从量税情况下,消费的数量不同。 结论: 从量税下生产者比从价税下更容易将税负 转嫁给消费者。但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承担 的税负比例还需进行计算,取决于供求曲线 方程。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分配理论

04 利润决定与资本分配
利润的决定因素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
利润水平受到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生产 要素的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其价格将下降,进而导致 利润水平下降。
生产成本
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必须支付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 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等费用,间接成本 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即生产要素的增量所带来的 产出的增量。当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为正值时,企业会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当边际 生产力为零或负值时,企业会停止使用该要素。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要素的需求量是由市场价格和生产技术条件共同决定的。市场价 格决定了企业愿意为生产要素支付的最高价格,而生产技术条件决定了企业所需的最低生 产要素数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水平的高低 决定了土地的分配,高地租水平的土 地往往被优先分配给对土地需求更高 的使用者。
地租最大化与土地配置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地租最大化 是土地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
地租最大化意味着土地资源得到了最优 配置,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
为了实现地租最大化的目标,需要建立 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保障土地 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在某些情况下,公平和效率可能 会产生矛盾。例如,为了实现更 平等的收入分配,政府可能会采 取一些限制市场自由的政策,这 可能会影响经济效率。
社会收入分配的调整政策
01 02 03
政府宏观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手段来调整社 会收入分配。例如,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政府 可以减少高收入者的收入,并通过转移支付和社会福利来 帮助低收入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得相同单位税额的情况下(即T1=T2),哪种税收方式引起的 价格增幅大? ——H点上移,则T2减少;随着T2减少,HC与MC的交点右移。 这意味着,税后价格会下降。即,从价税导致的价格升幅小。
——但从图上无法证明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税 收中负担的比例,因为从价税下,税后生产 者价格比起从量税来说上升了,在税收总额 相同时,从价税和从量税情况下,消费的数 量不同。 结论: 从量税下生产者比从价税下更容易将税负 转嫁给消费者。但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承担 的税负比例还需进行计算,取决于供求曲线 方程。
向X转移 • (2)劳动供给过剩、资本供给不足,资本相对价 格上升、劳动相对价格下降
• 结论:只要要素可以在部门间流动,对其中 一个部门的要素课税会影响两个部门的两种 要素的收益。
5.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研究税收归宿问题最终关注的 是税收对贫富差距的影响。 比例税(proportional): 累进税(progressive): 累退税(regressive):
• 税收累进性的衡量: • 平均税率(average tax rate):
• ——应纳税额与收入的比率。
• 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
• ——收入变化时应纳税额的变化。 • ——本教材以平均税率来定义税收的累进 或者累退。
问题: ——现行税收制度下,究竟穷人所承 担的税负占其收入的比例大还是富人 所承担的税负占其收入的比例大?
两种不同的课税方式对需求曲线与MR曲线 的影响
P P
Q
Q 从价税
从量税
思考:税后价格相同时,采取从量税和从价 税,哪种税收到的收入多?
从价税情况图:
保持上求曲线为HB ;税收为T2; P2:从价税下生产者价格= P’-T2
两图合并可见:税后价格相同情况下,采取从价税收到的税 收多。亦即:从价税下生产者负担的税收多,消费者负担的 少(税后价格相同意味着消费者付出的不变,多收到的税收 由生产者承担) 。
c=0:供给完全弹性 ΔP = T 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收
a = c, 供求弹性相等 ΔP =T/2 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负担一半税收 P
P1 P* P2
Q
P
P
P1 P* P2
P1 P* P2
Q
a>c:供给弹性>需求弹性 消费者负担多,生产者负担少
Q a<c: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生产者负担多,消费者负担少
消费者与生产者各自承担的税负比例为: ΔP/(T - ΔP)= a/c
P
S’ S
P
D S’ S
D
o
Q a=0: 需求完全弹性 ΔP = 0 生产者承担全部税收
O Q a=∞: 需求无弹性 ΔP = T 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收
P S
P D
S’
S D O Q c=∞:供给无弹性 ΔP = 0 生产者承担全部税收 Q
如何分析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一步,按收入高低将人口分组,算出税前的 吉尼系数; 第二步,分析税负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归 宿状态; 第三步,算出各组别作为消费者平均收入因某 项税收而减少的数额; 第四步,分析各组别作为生产者平均收入因某 项税收而减少的数额; 第五步,计算各组税后平均收入和税后吉尼系 数,并与税前比较,评价该项税收对收入分配 的影响。
(1)若 c=0, 则ΔP=T/2,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负担一 半的税收; (2)若a=c, 则ΔP=T/3,消费者负担1/3的税收,生 产者负担2/3。 —— 垄断市场的生产者比竞争市场的 生产者难以转嫁税负
3.2.3
垄断条件下税收方式对税收归宿 的影响 ——从量税与从价税
• 在垄断条件下,采取从量税和从价税 对税负的转嫁影响不同。
B.两个行业的要素比例差别
• ——要素比例差别越大,资本的相对价格降幅越大
•
C.Y产品的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替代难 易程度
• ——资本越难替代劳动,资本的相对价格降幅越大
• (2)利益影响 • 使持资本多的人受损;使消费X产品多的人受 损。
• 4.2.2 所得税 • ——对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征税
• 由于要素的供给量完全固定,所得税无法 转嫁。
• 税收资本化(capitalization):
• ——应纳税额并入资产价格中。 • 由于税收资本化,对某项资产征税时的资 产所有者是实际承担税收的人。
2.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决定性因素
• 2.1 产品、服务、生产要素的供求曲
线的斜率 • 2.2 市场结构(竞争、垄断) • 2.3 税收的具体形式 • 从量税(unit tax) • 从价税(ad valorem tax)
4.一般均衡分析 ——Harberger模型
——考虑多个市场互相联系的情 形下,税收的归宿问题。
4.1 几个假定: 两种要素——资本K、劳动L 两种产品——X、Y,其中X是资本密集 型,Y是劳动密集型 要素规模收益不变 资本和劳动完全流动 总要素供给固定 完全竞争市场 消费者偏好相同
4.2
各种税收的分析
• 4.2.3 一般要素税 • ——对所有行业的某种要素都课征同样比
例的税 • 由于要素无论用在哪种产品上都征相同比例 的税,意味着税收不会导致要素在部门之间 流动,税负不转嫁。
4.2.4 局部要素税
——对用于某一产品的某种要素征税
• 假定对生产Y产品的资本征税,则: • (1)Y产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资本、劳动
税负转嫁(tax shifting): ——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 税负转嫁的程度: 完全转嫁 不完全转嫁 自己承担 例: 提高烟草税,对收入分配产生怎样的影响? 财产税?葡萄酒税?工薪税?
• 税收楔子(tax wedge):
• ——税收引起的消费者支付价格与生产者 收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3.1.3 竞争市场中税收方式对税收归宿 的影响:从价税与从量税
• T = P1- P2 • ——税收归宿情况相同
3.2
垄断市场
3.2.1 垄断价格的决定与税收归宿
3.2.2
垄断条件下供求曲线斜率 对税收归宿的影响
由供、求方程推出消费者负担的税收ΔP与 供求曲线斜率的关系: 由需求方程 D =-aQ+b 供给方程 S=cQ+d 推出 MR=-2aQ+b 推出 ΔP=aT/(2a+c)
第九章 税收与收入分配
1. 概念
• 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 ——税收负担的承担者。
法定归宿(statutory incidence): ——谁对税收负有法律上的责任 经济归宿(economic incidence): ——谁的收入因承担税收而减少
——法定归宿与经济归宿的差距即是税收转 嫁的数量
3.局部均衡分析(其他产品价格既定条件下 的税收归宿) 3.1 竞争市场中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3.1.1 竞争市场的价格决定与税收对价格的 影响
3.1.2 竞争市场中,供求曲线斜率对税 收归宿的影响
税收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的增量为: ΔP = P1- P* = aT/(a+c) 生产者承担的税收为: T- ΔP = cT/(a+c)
• 4.2.1 商品税 • (1)对商品X征税,导致资本的相 对价格下降
• 对X征税——X价格提高——Y需求增 加——用于X的资本和劳动转向Y(X为 资本密集,资本过剩)
• 几个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 • A.X的需求价格弹性
• ——X的价格弹性越大,Y的需求增加越多,资本相 对价格降幅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