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_2005
我国已建成覆盖人口最多的广电网

通过对 A V信号状态进行判断( 图像正常 、 黑场、 静帧 等状态 ) 记 录相应报警信 息和 ( , 报警 ) 恢复信 息。7 天后通过查看授权监测设备 日志和预设授权操作脚本 进行 比较 , 验证机 顶 盒是 否 正 常 接 收 到 与 预设 脚 本 一 致 的授 权指 令 , 这样 就 能判 定 被 测 条 件 接 收 系统 在 大 数据量 、 路传输 流 同 时工 作 的情 况 下 连续 运 行 7天 多
姜 峰: 条件接收系统入 网测评认证标准的不足及改善建议 完成连接后 , 测试方应首先要求被测方工作人员离场 , 之 后 由测 试方 独立 完成测 试 工作 。采用 防作 弊测 试平 台意味着不再使用被测系统 自备软件 , 这样就从根源 上避免了被测方作弊行为的发生。 3 稳 定性 ) 为 了避免 出现 由于条 件接 收 系统运 行不 稳定 导致
3
国 家广播 电影 电视 总局 . 条件 接 收 系统 缓 存 设
1j
4
1J
5
备 与监 管Βιβλιοθήκη 平 台数 据 交换 协 议 和 格 式 技 术要 求
授权 监 测设 备 用 于 采 集 机 顶 盒输 出 的 A 信 号 , V
( 暂行 ) z] 北京 : 家广播 电影 电视 总局 科 技 [ . 国
全性分析[] 中国有线电视 , 0 ,1 )2 — 3 J. 2 2 (8 :1 2. 0 [ 收稿 日 : 1- ・ ] 期 2 0 31 0 0 4
我 国 已建成 覆 盖人 口最 多 的广 电 网
5月 2 日,00亚 洲媒 体峰 会在 北 京 开幕 , 自亚 洲 、 洲和 欧 美等地 区的 60余 名 政 界 、 体 界 以及 5 21 来 非 0 媒 学术界 高层人 士 前来参 会 。 中共 中央 宣传部部 长刘云 山 、 中国国家广 电 总局 局 长王 太华 、 合 国副秘 书长 赤阪 清隆 以及 亚 太广播发 联 展 机 构主席托 易布 ・ 罕默德 ・瓦希德 出席 开幕式 并致辞 。 穆 当今世界 正处在 大 变革 大调 整之 中 , 国际金 融 危机 的影 响依 然 深远 复 杂 , 了应 对 国 际金 融危 机 、 为 深入
数字电视

20 0 6第五 届 中目 目J 电源产 业 展 览 l i } 会在 京举 行 ・
20 年 1 0 5 1日 ,瑞景新村成 为了厦 2月
门市 第 一个数 字 电视 覆 盖小 区。随着 转换
2 0 第五届 中国 国际电源产 业展览 会 06
( PS E) 中 国 国际 电 源科 技 产 业论 坛 cl , ( PS I T)于 6 2 F 月 8日在 北京展 览馆 隆重 召
会 和北京 电源 行业 协会 开展 行业性认 证 证
明 ,为企 业服 务的 一项 重要 工作 , 规 范 对
电源产 品市场 、提升 产品 的国 际竞 争力 具
有积 极 的意义 。 展会 同期还 举 办了 2 0 年 06 第二 届 《 崧顺 国际杯 》中 国电源 产品 设计
( 高清 显示 屏 幕 内置 电 源设 计 )大 奖 赛新
会 联合 组 织了 一系列 相 关活动 , 2 0 年 向 06 评 选 出的 3 家 中 国 电源 行 业诚 信企 业 颁 5 发 了证牌 和 证 书。还首 次 向部分 获得 “ 中
国电源 行 业推荐 产品 ”标 识认 证 的企业 颁
发 证 书 , 是中 国 电子商 会 电源专 业委 员 这
户, 圆满 完成 了 2 0 年上 半年的 工作 计划 。 06
闻发 布会 , 赛 以 “ 色 ・ 大 绿 环保 ・ 节能 ・ 低 耗 ”为 主题 ,以 “ 高清 显示 屏幕 内置 电源 设计 ”为 命 名参 赛作 品设 计题 目 ,即 突出 了科技 技术 含量 的设 计思 路 ,又具 有鲜 明 的时代 感 。
■ 数 字 电 视
厦 门数 字 电视 用 户 超 i 万
维普资讯
信 息 速 递
我国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及其建议

我国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及其建议作者:王金华来源:《出版广角》2013年第22期DRM为数字内容的接触和使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
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并未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得以充分实现,对此,本文就我国现行法律对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促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图书、音乐、电影等数字内容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日益广泛,内容很容易被复制和修改,导致互联网上传播的数字内容存在大量的盗版和侵权问题。
这就需要在数字作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数字内容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并确保数字内容在互联网上能够得以合法使用和传播。
因此,数字版权管理对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数字版权管理(DRM)使数字内容能够安全地在网络上传播,DRM保证了版权人能够获得足够的回报。
与传统版权法相比,DRM为数字内容的接触和使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
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并未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得以充分实现,对此,本文就我国现行法律对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促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一、数字版权管理概述(一)数字版权管理定义数字版权管理(DRM)是指对版权的数字化管理,是数字化作品在产生、传播、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对版权管理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以及技术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系统工程。
数字版权管理保护版权所有者的版权,确保版权所有者根据版权信息获得合法收益,防止非授权者获取有版权的数字内容,在版权所有者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认定数字内容的身份,实现盗版的溯源追踪等。
数字版权管理的核心是数字化作品交易过程中的权益管理,保证版权所有者在交易过程中得到应得的利益,从而刺激其再创作。
(二)我国数字版权管理目前状况及存在问题数宇版权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数字版权管理应该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静默”的方式实现,即在消费者不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实施不应该侵犯消费者的消费隐私。
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获证名单

第一级
网御 SIS-3000 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 V1.0(千兆) 第二级
网康互联网控制网关 NS-ICG/V5.5.1(安全审计产品) 基本级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智能卡软件(V5.1)
EAL4 增 强级
绿盟安全审计系统 V5.6
增强级
绿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V5.6?(百兆)
第三级
绿盟安全网关 V5.6(百兆)(防火墙产品)
证书 状态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精心整理
序 证书号
号
11
12
13
200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0
产品名称及型号/版本 捷普入侵检测系统 JIDS-N1000/V3.0(千兆)
捷普信息审计系统 JBCA/V3.0
捷普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 JHAUDIT/V2.0 SecowayUSG2000?防火墙 V3.3(百兆) SecowayUSG5000?防火墙 V3.3(千兆) QuidwayEudemon200E 防火墙 V3.3(百兆) QuidwayEudemon1000E 防火墙 V3.3(千兆) 华堂千兆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V4.3(防火墙产品) 华堂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V4.0(防火墙产品)(百兆)
有限公司 北京天融信 科技有限公
司 北京天融信 科技有限公
司 北京网御星 云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杭州迪普科 技有限公司 北京网御星 云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北京网御星 云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发证时间 2009-12-10 2009-12-22 2009-12-24 2009-12-24 2009-12-24
铁路通信信号设备认定范围及执行标准

铁路通信信号设备认定范围及执行标准关于印发《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的通知(铁运〔2011〕2号)附件3:认定范围及执行标准序产品产品名称认定范围执行标准号编号《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技术条件(暂行修订稿)》 (科技运函〔2004〕15号),《调度集中车站自律机与计算机软件和系统集成联锁接口通信协议(V1.1)》(运基信号〔2006〕312号),《调度集中(CTC)数据通信规程》(运基信号〔2007〕696调度集中1 2001 号),《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CTC)设备组网方案和硬件配置标准》的通知》(运基信号〔2009〕676号),《300,350km/h高速铁路CTC显示界面补充规定》硬件(运基信号〔2010〕416号),《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技术标准(暂软件和系统集成列车调度指挥行)》(运基信号〔2003〕342号),《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2 2002 系统(TDCS)数据通信规程》(TB/T 2499-2008),《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硬件设备 (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组网方案和硬件配置标准》的通知》(运基信号〔2009〕676号)。
通用:《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 24338.4-2009),《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CTCS2级技术条件》、软件和系统集成《CTCS技术规范总则》(科技运函〔2004〕14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配置及运用技术原则(暂行)》(铁集成〔2007〕124号)。
CTCS-2:《既有线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规范列车运行控制(暂行)》(科技运〔2007〕43号),《既有线CTCS-2级列3 2003 系统ATP车载控系统车载设备技术规范(暂行)》(科技运〔2007〕45 设备号),《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DMI显示规范V1.0》(运基车载主机、应答器接收单元、信号〔2007〕20号)。
有线数字电视CAS/SMS与监管平台接口测评方法

上 城 市 有 线 数 字 电 视 服 务 平 台 的 监 管 前 端 等 构 成 , 管 平 台 监
系统 结构 如 图 1 示 。 所
3 C /S AS MS与 监 管 平 台 接 口测 评
羲 霭 i
( ) 产 品信 息 (MS c P0 u t ey .m1:服 务 平 台 2 S — A rdcQurR x ) 将 C 系 统 中 当 前 全 部 产 品 信 息 返 回给 监 管 平 台 : A ( )产 品 定 购 信 息 (MS P0 PrnsQ ey m1:服 3 S — rd ucae u rR x ) 务 平 台将 数 字 电视 用 户 购 买 数 字 电 视 产 品 的 变 化 信 息 返 回给 监管 平 台 : ( )授 权 信 息 (MS Et l nQ ey m1:服 务 平 台 4 S _ nie t urR x ) t me 将 对 l 进 行 授 权 的 明 细记 录 返 回 给 监 管 平 台 ; c卡 ( ) 交换 日期 信 息 ( MS E ca gD tQ e R x )S 5 S _ x hn e a ur m1 MS e y : 将保 留的完 整镜像数 据对应 的 日期返 回给监管 平 台。
管 平 台 进 行 如 下 数 据 的交换 : ()l 1 C卡 信 息
( MS ICad ey S —C rQu rR. 监 管前 端 缓存 设 备 C AS
<Ms g
Ve son l ri = 『 1”
M s D= ”。 gl
Ty e ” p = CASUp” Da e m e= ”” t Ti
X 格式 文件 , 档 内容 采用G 2 1编码 , 基本 结构 如下: ML 文 B 3 2 其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测试方法

照 单 个 产 品 或 组 产 品 进 行 授 权 , 否 能 够 按 照 地 域 或 卡 进 行 是
限 播 。注 意 此 处 产 品 不 单 指 某 个 节 目 , 能 包 括 若 干 个 不 同 可
测 试 规 范 进 行 了介 绍 与 分 析 ,并 将 实 际 测 试 中 需 要 注 意 问 题 进 行 了归 纳 。 在 此 基 础 上 ,通 过 对 实 际 测 试 环 境 搭 建 和 配 置 的 描 述 进 一 步 阐 述 和 分 析 了CAS
入 网测 试 。
的 是 , 密 的 C 不 能 是 同 一 厂 商 另 一 C 版 本 , 论 入 网 同 AS AS 无
节 目 .如 运 营 中 的 基 本 包 就 是 单 个 产 品 。
( )寻 址 管 理 4
大 多 运 行 于 服 务 平 台 中 。 0 3 6 国 家 广 电 总 局 发 布 实 施 20 年 月 《 线 数 字 电视 广 播 条 件 接 收 系 统 入 网 技 术 要 求 和 测 评 方 法 》 有 ( 行 ) 条 件 接 收 系 统 缓 存 设 备 与 监 管 平 台 数 据 交 换 协 议 暂 、《 和 格 式 要 求 》( 行 ) 项 技 术 规 范 , 两 项 技 术 规 范 成 为 当 暂 两 该 前 C S2 网 测 试 标 准 的 依 据 , 且 均 能 通 过 广 电 总 局 网 站 下 A '  ̄ 并 载获得 。 ・
维普资讯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 入网测试方法
◎ 程 征 孙 琪 柴 晓瑜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测中心
同密 测试 主要验 证被 测 C AS系 统 是 否 满 足 基 本 同密 要
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暂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暂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255256目 录前言…………………………………………………………………………...……. 1.范围……………………………………………………………………..………... 2.参考标准…………………………………………………………………..……... 3.定义和缩略语……………………………………………………………..……... 3.1 定义和名词解释………………………………………………………..…... 3.2 缩略语…………………………………………………………….……....…4.功能说明……………………………………………………………….…..…..…5.CAS 缓存设备的时分连接要求 ……………………………………………....…6.协议框架……………………………………………………………….……....…6.1物理连接协议层规定……………………………………………….….……6.2 TCP/IP 协议层规定………………………………………………………..…6.3 HTTP 协议层规定………………………………………………….…..….... 6.4 XML 应用层协议规定…………………………………………………....… 6.5协议故障处理………………………………………………………………..7.数据交换文件要求………………………………………………………….....…7.1 通用要求.………………………………………………………………....…7.2 数据交换文件格式…………………………………………………….……8.数据交换文件XML Schema 定义………………………………………….....…8.1 基本XML Schema 定义文件…………………………………………….…8.2 统计信息XML Schema 定义文件………………………….…………....…8.3 IC 卡发卡信息XML Schema 定义文件……………………………..…..…8.4 授权信息XML Schema 定义文件………………………….………..…..…8.5 产品信息XML Schema 定义文件……………………………...…..………9.统计信息文件格式…………………………..…………………………..…….…10.IC 卡发卡信息文件格式………………………………………………..………11.授权信息接口…………………………………………………………..…….… 12.产品信息文件…………………………………………………………..…….…13.CAS 编码……………………………………………………………..………… 14.IC 卡编号格式(CARD_NO )………………………….…………..………… 《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暂行) 编制说明…………………………………………………………………….….…257258258258258258 259 259 259 260 260 260261261261 261 263 263 263 265 265 267 268 269 270 272273 275275 276前言为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协调、监管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秩序,保障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安全运行,使监管平台从CAS缓存设备中获取数据和信息,并分析和整理,实现对条件接收系统的监管,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于2003年3月起负责起草《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暂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修订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前言为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协调、监管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秩序,保障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安全运行,使监管平台从CAS缓存设备中获取数据和信息,并分析和整理,实现对条件接收系统的监管,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于2003年3月起负责起草《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暂行)。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监管平台的前端采集设备从条件接收系统获取数据时的设备连接要求、协议框架、数据交换格式。
适用于监管平台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的CAS缓存设备的数据交换。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和引用了GY/Z 174-200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Z 175-2001《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0》、《File Transfer Protocol, RFC959, RFC1123, RFC228, RFC2577, RFC2640》。
本技术要求在起草过程中,多次征求数字电视行业专家及国内外条件接收系统厂家的意见,结合当前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现状,经过多次修订,于2003年6月13日形成本技术要求(暂行)。
2005年1月28日经过专家审查会审查修订后,形成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技术要求起草人:齐立欣、李晓东、王宝石、郭巍、谢璞。
目录1.范围 (1)2.参考标准 (1)3.定义和缩略语 (1)3.1 定义和名词解释 (1)3.2 缩略语 (1)4.功能说明 (2)5.CAS缓存设备的时分连接要求 (2)6.协议框架 (2)6.1物理连接协议层规定 (3)6.2 TCP/IP协议层规定 (3)6.3 HTTP协议层规定 (3)6.4 XML应用层协议规定 (4)6.5协议故障处理 (4)7.数据交换文件要求 (4)7.1 通用要求 (4)7.2 数据交换文件格式 (6)8.数据交换文件XML Schema定义 (7)8.1 基本XML Schema定义文件 (7)8.2 统计信息XML Schema定义文件 (8)8.3 IC卡发卡信息XML Schema定义文件 (9)8.4 授权信息XML Schema定义文件 (10)8.5 产品信息XML Schema定义文件 (11)9.统计信息文件格式 (13)10.IC卡发卡信息文件格式 (13)11.授权信息接口 (15)12.产品信息文件 (16)13.CAS编码 (18)14.IC卡编号格式(CARD_NO) (18)《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暂行)编制说明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1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和条件接收系统(CAS)缓存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格式。
本技术要求适用范围: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和采用智能卡(IC卡)作为授权管理对象的条件接收系统(CAS)。
2参考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要求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文。
GY/Z 174-2001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Z 175-2001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0》《File Transfer Protocol, RFC959, RFC1123, RFC228, RFC2577, RFC2640》3定义和缩略语3.1定义和名词解释产品(Product)CAS对数字电视节目进行授权的最小单位,可以包含多个不同频道的节目,运营商在此CAS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运营需要进行打包形成运营产品。
在本文档中产品特指CAS中定义的产品。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art Card)。
在本文档中,“IC卡”与“智能卡”含义相同,均指用于数字电视机顶盒中控制订户收视的集成电路卡。
镜像文件按照指定的截止日期,将某类业务(IC卡,授权等)的所有业务操作数据,按指定格式保存为数据文件,即为该天的镜像文件。
增量文件将某天零点至第二天零点之间发生的某类业务(IC卡,授权等)的所有业务操作变化明细,按指定格式保存为数据文件,即为该天的增量文件。
3.2缩略语CA ConditionalAccess 条件接收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IC IntegratedCircuit 集成电路TCP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IP InternetProtocol 互联网协议HTTP 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 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器(在互联网上用于指定信息位置的表示方法)4功能说明监管平台从CAS缓存设备中读取授权总数信息和明细信息。
监管平台通过获取CAS的IC卡、授权等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实现对CAS的监管。
CAS缓存设备需要和监管平台进行如下文件的交换:统计信息文件、IC卡发卡信息文件、授权信息文件、产品列表信息文件。
5 CAS缓存设备的时分连接要求存图1 CAS与监管平台物理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监管平台和CAS可不发生直接物理连接。
CAS缓存设备可以按照时分的办法分别与CAS或监管平台连接。
CAS缓存设备每天自动定时断开与监管平台的连接,接通和CAS的连接,CAS可以把统计信息文件和明细信息文件写在CAS缓存设备上。
CAS缓存设备每天自动定时断开与CAS的连接,接通和监管平台的连接,这样监管平台可以从CAS缓存设备上取数据。
CAS缓存设备由CAS厂家提供。
本协议规定,每天00:00~00:59 CAS缓存设备和CAS连接,其余时间CAS 缓存设备和监管前端连接。
本协议建议通过使用CAS缓存设备,将CAS和监管平台物理隔离,来保护CAS的安全。
如果CAS有其他措施保护自身的安全,不排除将此设备作为软件安装在CAS上。
6协议框架本协议规定:◆CAS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通过IP网络连接。
◆CAS与监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CAS缓存设备与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来进行的,因此CAS与监管平台的数据交换实际上就是CAS缓存设备与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的数据交换。
◆一个CAS缓存设备只能与监管平台指定的一个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按照本技术要求进行数据交换,再由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根据实际需要和全国监管中心或省级监管分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一个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可以和多个CAS缓存设备连接。
本技术要求未对下列事宜进行规定:◆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与全国监管中心或省级监管分中心的数据交换接口。
◆CAS缓存设备和CAS的具体连接方式。
◆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技术要求定义的接口层次如图2所示。
图2 CAS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接口协议层示意图6.1物理连接协议层规定CAS缓存设备和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位于同一个IP网络上,两者之间通过交换机进行连接,连接采用10M/100M的以太网协议,并且使用RJ-45接口。
6.2 TCP/IP协议层规定本协议规定, 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和CAS缓存设备的IP地址必须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分配。
该IP网络必须能够保证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和CAS 缓存设备的连接通畅。
6.3 HTTP协议层规定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本协议规定,CAS缓存设备上要启动HTTP/HTTPS服务,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作为HTTP/HTTPS的客户端和CAS 缓存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根据HTTP/HTTPS协议,监管前端主动发起连接HTTP/HTTPS连接请求(请求采用GET方法)。
在监管平台和CAS缓存设备集成时,CAS缓存设备要提供访问上报给监管平台文件的URL,这些参数由CAS 厂商或者运营商提供。
请求的URL基本格式如下:http://…./xml文件名称例如:http://10.1.2.234:6078/casbuffer/20030302_CAS_ProductListReport.xml上报文件格式要求和命名规则见本技术要求的其他部分。
CAS缓存设备保证与且只能与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连接。
6.4 XML应用层协议规定在CAS缓存设备中的提供给监管前端的URL对应的目录下面,存储的文件基于XML格式。
6.5协议故障处理◆链路不通: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向CAS缓存设备请求文件时链路不通,监管平台认为和CAS缓存设备之间发生物理通讯故障,将产生报警信息。
◆HTTP超时:CAS数据采集监管前端向CAS缓存设备发出文件请求超时,监管平台认为CAS缓存设备对监管平台的接口发生逻辑通讯故障,将产生报警信息。
◆数据错误:CAS缓存设备提供的数据交换文件不符合规范,监管平台将产生报警信息。
7数据交换文件要求7.1通用要求本文档中的所有日期和时间使用北京时间。
7.1.1数据交换文件产生规则CAS每天00:00生成前一天发生变化的数据文件,以及统计信息数据文件,以备监管平台查询。
这些数据文件的格式在本技术要求中详细描述。
数据文件在CAS缓存设备上保存1年以上。
需要CAS每天自动产生的数据文件包括当天统计信息、IC卡发卡信息、授权信息、产品列表信息四个数据交换文件,文件名格式为“数据对应日期_交换接口名.后缀”。
如2003年3月2日的四个文件分别为“20030302_CAS_StaticsReport.xml、20030302_CAS_ICCardReport.xml、20030302_CAS_EntitlementReport.xml、20030302_CAS_ProductListReport.xml”,各个文件的具体数据格式见下述“数据交换文件格式”一节。
对于IC卡发卡信息文件和授权信息文件,最早一天的数据文件是当天00:00时刻CAS数据的完整映像,其他天的数据文件是与前一天相比的变化量。
如果当天没有数据变化,也要生成XML文件,相关字段为空。
例如:“2003-05-04 23:59:59”系统中存在如下时间的一组数据交换文件:2003-04-05 00:00:002003-04-06 00:00:002003-04-07 00:00:002003-04-08 00:00:00……则“2003-04-05 00:00:00”的IC卡发卡信息文件和授权信息文件是当时CAS 数据的完整映像,其他天的这两个文件分别是前一天00:00:00~当天00:00:00的数据变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