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
藏戏名词解释

藏戏名词解释藏戏是西藏地区的传统戏剧形式,也是藏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戏源于古代的宗教仪式,经过演变与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解释一些与藏戏相关的关键词。
1. 藏戏:藏戏是指西藏地区的传统戏剧形式,也是藏族人民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之一。
藏戏通常在宗教节日和盛大庆典时上演,内容常常涉及宗教故事和传统神话。
藏戏以歌舞表演为主,结合了音乐、舞蹈、戏曲和文化性的表演形式。
2. 唢呐:唢呐是藏戏中常用的乐器,又被称为“圣乐”。
它是一种双簧乐器,形状像长笛,音色高亢激昂。
唢呐在藏戏中被用来伴奏和引领演员的表演,起到提升气氛和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
3. 藏戏剧种:藏戏剧种指的是藏戏中的不同剧目类型。
主要分为四大类:布达(描写宗教故事和神话)、嘎尔(表演英勇的民族英雄和历史故事)、悲剧(以悲剧传说为主题)、随剧(根据演员玩票曲而命名)。
每一类剧种又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剧目,形式丰富多样。
4. 藏戏演员:藏戏演员是藏戏中的表演者,通常是由男性扮演女性角色。
他们根据具体剧目的要求进行表演,有的需要高亢激昂的称颂,有的需要柔和细腻的表情和动作。
藏戏演员通常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学习,具备扎实的演艺技巧和丰富的表演经验。
5. 藏戏服饰:藏戏服饰是藏戏表演中的重要元素,对于展示角色身份和情节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藏戏服饰通常使用鲜艳的颜色和华丽的布料,以反映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同时,服饰也采用了丰富的装饰,如金银丝线、宝石、珠饰等,以增添演出的豪华感和视觉效果。
6. 藏戏舞蹈:藏戏舞蹈是藏戏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剧情发展。
藏戏舞蹈通常具有独特的舞步和动作设计,包括踢踏、跳跃、转身、旋转等,以展现人物的品格和心情。
7. 藏戏布景:藏戏布景是指在表演过程中搭建的舞台和背景,用来展示剧场的场景和主题。
藏戏布景通常精心设计,采用传统的造型和装饰,如龙、鹿、云等,以营造戏剧氛围和增加观众的视觉享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知识详解

第四课《藏戏》一、作者简介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早年援藏,《藏戏》入人教版课本,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二、多音字藏:zàng(宝藏)cáng(隐藏)传:chuán(传说)zhuàn(自传)三、理解词语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
吞食。
敦厚:忠厚。
招徕:招揽。
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比喻创始人。
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四、知识点1.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与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结构: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第一部分(1—3段)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课文开头先用三个排比句,以连续三个问句开篇,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也可以演出三五天”。
这样的开头总结全文,也激起读者的好奇,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4—17段)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4—7)藏戏的起源—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8—17)具体介绍藏戏的主要特色。
重点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3.课文描述详略有当。
前三段,三个连续的问句是对藏戏的总体提示,中间部分围绕藏戏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详细展开介绍,同时也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回答,自然呼应。
藏戏

桥有没有架起来?
•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 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 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 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 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 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 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 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 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 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 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 的开山鼻祖。
中国地图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之“太”7藏戏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 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 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 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 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 “活化石”。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 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 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 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 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种类繁多,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
藏戏怎么来的?
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高僧唐东杰布许下什么宏愿?
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为什么许下这个宏愿?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 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怎么来的?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 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 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藏戏

•
表演程式 藏戏在几百年的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 藏戏的演出,一般是广场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时,化妆比 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 乐器也较简单。打击乐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 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广场演出, 演员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后台一般有帮 腔,形式与川剧差不多。 藏戏唱腔很多,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党仁”;表现痛苦 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党统”等等。 武功、舞蹈、技艺在藏戏演出中,也广泛运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后, 便出现一段舞蹈。舞蹈动作很多,爬山、行船、飞天、入海、骑马、斗妖、 擒魔、礼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戏的演出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小时,有的演一、两天,过去连演 几天的情况也有。要演长,则细唱细作; 要演短,则用后台快板道白,叙述剧 情,一下子跳过去。
•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 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 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 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 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 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 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 《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藏戏的服装从头 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 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 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 戏四大流派。
•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 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 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 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 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 一个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应用格言、谣谚 和成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 文学语言的精华。不过近年来,藏戏和内地的戏曲剧种一 样,在时代的变革中陷入了与现代艺术和娱乐形式争夺观 众和演出市场的竞争局面。资金缺乏、剧团生存艰难、艺 术人才断档、传统表演技艺失传、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 各地藏戏发展面临的危机,急需制定规划对这一古老的少 数民族剧种加以保护。我们一定要保护藏戏!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教材分析: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介绍: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多音字:种:zhǒng种子zhòng耕种传:chuán传奇zhuàn传记背:bēi背包bèi背诵鲜:xiān鲜艳xiǎn鲜见近义词:结束——完成雄浑——雄壮柔顺——温顺压抑——压制敦厚——忠厚稀奇——稀罕反义词:结束——开始压抑——放纵朴实——华丽松散——紧凑缓慢——迅速稀奇——常见理解词语:【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吞噬】吞食。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布施】把财物等施舍给人,后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饭。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课文原文及赏析
《藏戏》课文原文
藏戏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剧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藏语中,藏戏被称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
相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内容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的表演形式也非常独特,它以唱为主,说白很少。
演员们戴着面具演出,形象鲜明、夸张。
演出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场仪式、正戏和结尾祝福。
开场仪式庄严隆重,正戏则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结尾祝福则往往是一些寓意吉祥的话语。
藏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藏戏》赏析
《藏戏》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藏戏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展现了藏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整篇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开头简要介绍了藏戏的名称和起源,引出了下文的内容。
接着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表演形式和特点,使读者对藏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后总结全文,点明藏戏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语言运用方面,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对藏戏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同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具体、有力。
总之,《藏戏》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介绍民族文化的文章,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藏戏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藏戏的艺术特点与表演形式

藏戏的艺术特点与表演形式藏戏是西藏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作为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戏拥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多样化的表演形式。
一、艺术特点1. 唱腔独特:藏戏以其独特的唱腔风格而著称,充满了浓厚的藏族特色。
在表演中,演员们通过悠扬的歌唱,将情感传递给观众,展现出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注重舞蹈表演:藏戏以其精妙的舞蹈表演而备受称赞。
舞蹈动作流畅优美,姿态优雅,展现出丰富的图案和动态的变化,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3. 丰富的道具:藏戏在表演中广泛使用各种精美的道具,如面具、服饰、头饰等等。
这些道具不仅提高了表演的装饰性,还起到了烘托氛围、突出形象的作用,使得整个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4. 剧本故事精彩:藏戏的剧本故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这些故事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诠释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表演形式1. 对白唱词:藏戏中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了对白和唱词。
演员们通过对白的方式来传递故事情节,同时也通过唱词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2. 并排唱:在藏戏中,经常出现演员们并排唱的场景。
演员们通过不同的唱腔和动作来展现各自的角色性格和情感表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感。
3. 面具舞蹈:面具舞蹈是藏戏表演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演员们戴着面具,通过精妙的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展示各类角色,同时也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4. 乐器伴奏:藏戏的表演少不了悦耳动人的乐器伴奏。
演员们在表演中配合乐器的演奏,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活泼,增强了观众的艺术享受感。
综上所述,藏戏作为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多样化的表演形式。
它通过唱腔、舞蹈、道具和剧本故事等方面的展示,生动地展现了西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藏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使得它成为了人们了解和领略西藏文化的重要途径,并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和口碑赞誉。
4《藏戏》课件(共22张PPT)

猜一猜
国王
唐东杰布
王妃
巫女
村民
妖魔
表演方式、唱腔、舞蹈动作: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 来描述。
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 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
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 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 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介 绍了藏戏:先概述藏戏的主要特点,然后分述藏戏的形成 过程、艺术特色,最后总结全文。
主题归纳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 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独特的 艺术形式,表现了藏戏鲜明的民族 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文章结构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 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 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 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说说作者是怎 么介绍藏戏的?
概括藏戏的特点
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
唐东杰布开创藏戏
总结全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课文前三自然段,说说藏戏 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 是什么?文中讲了它的哪几个特点?
反问
排比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 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 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 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 结束的呢?
统编 六语下
导入新课
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河北 梆子
徽剧
京剧
越剧
昆曲
你知道“藏戏”是哪个地方的戏曲艺术吗?
西藏地区藏族的传统戏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戏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通览学案,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温馨提示: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运用结构化预习的方法展开预习。
每完成一步不忘相互检查。
小组长一定要发挥监督、调控作用,控制好时间。
看哪组学得最认真,学得效果最好!
四、自主检查,交流备展。
温馨提示:同学们,备展很重要,你们小组先确定好要展示哪方面的内容和展示方式,人人都要参与交流、参与备展,确定好中心发言人,然后做好交流,做好备展准备;看哪组展示最精彩,收获最多!课内达标检测:
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A、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hōng hòng)
B、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
(châ qiâ)
C、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bēi bâi )
D、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hē hâ)
2、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
()的激流()的江水()的百姓()的
()的牛皮船()的容貌()的舞姿()的唱腔
3、看拼音写词语:
tuō jiāng tūn shì wū nǜ qīng miàn liáo yá
( ) ( )( ) ( )
4、我知道藏戏是这样形成的
5、课文运用了这样的表达方法
五、成果展示,补充评价
六、梳理问题,提出疑问
疑问一:
疑问二:
七、总结收获,修补学案。
教后反思:
绿手指
美国一个小镇,有一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
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
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女儿讲了,遭到一致反对。
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
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
老奶奶在中间
挑选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
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
女儿远走了,丈夫去世了。
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
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100粒种子寄给了那家20年前悬赏的机构。
她甚至不知道这则启事还是否有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
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拥有一双新的“绿手指”!
1、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培育纯白金盏花,是因为:
2、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时因为:
3、短文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4、短文题目是“绿手指”,你觉得好吗?写一写理由。
5、“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老奶奶会怎样培育黑金盏花呢?仿照短文第三段,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四、相关链接赵丽宏
赵丽宏创作了很多叙事散文,其中不少是写人的。
众所周知,散文写人,不要求精雕细刻,只写“人的轮廓”;不要求描绘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抓住某些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写出独特、鲜明的个性或心境。
赵丽宏较好地发挥了散文写人的特点和优势,绘出许多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