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知识详解

第四课《藏戏》一、作者简介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早年援藏,《藏戏》入人教版课本,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二、多音字藏:zàng(宝藏)cáng(隐藏)传:chuán(传说)zhuàn(自传)三、理解词语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
吞食。
敦厚:忠厚。
招徕:招揽。
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比喻创始人。
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四、知识点1.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与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结构: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第一部分(1—3段)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课文开头先用三个排比句,以连续三个问句开篇,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也可以演出三五天”。
这样的开头总结全文,也激起读者的好奇,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4—17段)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4—7)藏戏的起源—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8—17)具体介绍藏戏的主要特色。
重点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3.课文描述详略有当。
前三段,三个连续的问句是对藏戏的总体提示,中间部分围绕藏戏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详细展开介绍,同时也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回答,自然呼应。
六年级下册《藏戏》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藏戏》知识点藏戏是中国西藏地区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藏戏的起源、表演形式、剧目类型和艺术特点等方面介绍藏戏的知识点。
一、藏戏的起源藏戏起源于西藏自治区,它是源于宗教信仰的一种表演形式。
最早的藏戏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融合了吐蕃、汉、印度等多种文化元素。
二、藏戏的表演形式藏戏通常在寺庙、庙会、节日等场合进行演出,有时也在剧院进行专场演出。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戴着精美的面具,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技巧,将剧情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同时,藏戏还伴随着独特的舞蹈动作和乐器伴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三、藏戏的剧目类型藏戏的剧目类型繁多,常见的有历史剧、神话剧、寓言剧、悲喜剧等。
历史剧主要讲述吐蕃王朝和西藏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体现了西藏人民的崇高品质和智慧。
神话剧则描绘了西藏民间传说中的神仙与魔鬼的故事,给人以神秘、幻想的感觉。
寓言剧通过动物形象和寓意深刻的情节,传达了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悲喜剧则以喜剧手法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引人发笑或思考。
四、藏戏的艺术特点藏戏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
首先,它注重身体的表达,演员们通过精确的舞蹈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其次,藏戏的音乐和唱腔独具一格,常采用西藏传统乐器如手鼓、二胡等,配合着浓烈的节奏和悠扬的旋律,使演出更具魅力。
同时,藏戏还注重色彩的运用,装饰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面具,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总之,藏戏是中国西藏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藏戏的起源、表演形式、剧目类型和艺术特点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种民族艺术形式,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拓展和修改。
)。
六下课文藏戏笔记

六下课文藏戏笔记
《藏戏》是一篇介绍藏族戏剧的文章,主要讲述了藏戏的形成、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关于《藏戏》的笔记:
1.藏戏是一种综合表演艺术,主要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
它是藏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藏戏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印度梵剧和汉族戏曲的表演艺术,同时又保留了藏族独特
的风格和特点。
它的表演形式、服饰、音乐、面具等都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特色。
3.藏戏的演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温巴顿”,是藏戏的开场白,由温巴和甲鲁表
演;第二部分为“雄”,是正戏部分,由主角表演;第三部分为“扎西”,是结尾祝福部分,由全体演员表演。
4.藏戏的服装具有独特的特点,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服装,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
演。
面具的制作技艺精湛,形态各异,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5.藏戏的音乐丰富多样,包括唱腔、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
唱腔高亢激越、婉转悠扬,
舞蹈粗犷豪放、刚健雄浑,器乐则多采用法鼓、铜铃等乐器。
6.藏戏的影响广泛,在藏族地区,人们认为藏戏具有神圣的意义,可以驱邪祈福、保佑
平安。
同时,藏戏也是藏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演出藏戏,人们可以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
总之,《藏戏》是一篇介绍藏族戏剧的文章,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藏戏的形成、特点和风格,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藏族文化。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藏戏》是一部描述藏族戏剧艺术的故事书。
通过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藏族戏剧的发展历程、剧种、角色、表演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浏览藏族博物馆的经历。
在博物馆中,她参观了各种藏族文物,其中包括了很多藏族戏剧相关的展览。
她通过看展品、听讲解员的讲解以及看懂藏文标识等方式,逐渐了解到了藏族戏剧的一些基本情况。
首先,藏族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包括了舞蹈、唱歌、演说、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
它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藏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藏族戏剧有很多不同的剧种,如白玛、史瓦、格桑花等。
每一种剧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表演方式,可以反映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在本故事中,小女孩通过看展品和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每一种剧种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除此之外,藏族戏剧还有很多不同的角色。
主要有歌唱者、舞者、忏悔者、扮演神祇的演员等。
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剧种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多种多样。
通过学习这些角色的特点和表演方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藏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故事的最后,小女孩受到了藏族文化的启发,决定要学习藏语和藏族戏剧,来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藏族文化。
在阅读本故事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了解到了藏族戏剧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能学到许多有关文化交流和学习的方法。
例如,小女孩通过看展品、听介绍、回答问题等方式来学习藏族戏剧。
这些方法既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总之,《藏戏》是一本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书,通过故事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深入了解藏族戏剧的世界,为我们传达了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交流的价值观。
阅读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藏族戏剧,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
在学习和了解藏族戏剧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中体验到不同的感受和情感。
首先,藏族戏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它表达了藏族人民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些情感和内心世界都与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密不可分。
六下 藏戏(完美)

六下藏戏(完美)六下藏戏(完美)一、藏戏的简介藏戏,又称为“戏剧之王”,是西藏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
它集音乐、舞蹈、杂技、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观众。
藏戏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藏戏的历史藏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
最初,藏戏只是在宗教仪式中表演,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
经过长期发展,藏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西藏地区广为传播和演出。
三、藏戏的表演形式藏戏的表演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舞剧、杂剧、说唱等。
舞剧是藏戏的主要形式,它以舞蹈为主,并配上音乐、唱词、道具等元素,通过舞蹈的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杂剧则以杂技为主,通过杂技表演的形式来展示节奏感和技巧性。
说唱是藏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说唱来讲述故事情节和表达主题思想。
四、藏戏的剧情和角色藏戏的剧情通常取材于历史故事、史诗和宗教经典。
剧情丰富多样,包括爱情、英雄故事、宗教寓言等。
角色形象独特,常见的角色有王公贵族、英雄好汉、仙女精灵等。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化妆,通过服饰和化妆来展现角色的特点和身份。
五、藏戏的音乐和舞台布景藏戏的音乐是藏戏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音乐使用乐器丰富,包括二胡、笛子、唢呐等。
音乐的旋律悠扬动听,节奏明快有力。
舞台布景也是藏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背景通常使用帷幕、灯光等元素来营造气氛。
舞台布景和灯光设计精美而细致,能够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六、藏戏的意义和影响藏戏作为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西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藏戏通过表演形式来传达故事情节和传统价值观念,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西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藏戏也对西藏地区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观众。
七、藏戏作为西藏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既是西藏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共同的文化财富。
六年级下册语藏戏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藏戏知识点六年级下册语文学习 - 藏戏知识点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将开始学习有关藏戏的知识。
藏戏是西藏地区流传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它不仅是西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西藏民俗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六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中与藏戏相关的知识点。
一、藏戏的起源与历史藏戏起源于西藏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是西藏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剧种和演出形式。
藏戏既有宗教性质的寺庙戏,也有社会性质的民间戏。
藏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它不仅在西藏地区流传广泛,也在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藏戏的表演形式藏戏以舞蹈、歌唱和音乐为基础,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表演形式上,藏戏可以分为红戏、白戏和滑雪戏等不同类型。
红戏是藏戏中最为重要的剧种,它通常由专业演员表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喜庆氛围。
白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形式,以其生动形象和幽默故事脱颖而出。
滑雪戏则是一种独特的藏戏表演形式,演员们在雪地上滑行并表演精彩的节目,极具观赏性。
三、藏戏的服饰与道具藏戏的服饰和道具是其独特之处。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装,配戴各种珠宝和头饰,给人以绚丽多彩的视觉享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戏的面具,面具通常由木头或贝壳制作而成,栩栩如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特征。
四、藏戏的演出场所与意义藏戏一般在寺庙、街头和广场等开阔场所进行演出。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宗教仪式。
在藏族人的心目中,观看藏戏演出不仅能够带来快乐,还能够祈福祈福祛病消灾。
此外,藏戏演出还是藏族人民交流感情、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五、藏戏对我们的启示通过学习藏戏,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西藏的文化和历史,而且还能够领略到不同的戏剧形式和表演艺术。
藏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
同时,通过深入了解藏戏,我们也可以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下语文藏戏课堂笔记知识点

六下语文藏戏课堂笔记知识点藏戏课堂笔记知识点:一、藏戏的起源和发展1.藏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起源于西藏地区,后传播到云南、四川等地。
2.藏戏在演艺形式、剧目内容和角色扮演方面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
3.藏戏最早是在寺庙里演出,后来发展为民间的娱乐活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二、藏戏的特点和表演形式1.藏戏以歌唱、舞蹈、音乐和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
2.藏戏舞台简单,一般没有布景,主要依靠演员的身体语言和动作表达情感。
3.藏戏在音乐方面注重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换,以及降调、升调的运用。
4.藏戏的舞蹈动作优美、舒展,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力度的协调。
三、藏戏的剧目和剧情1.藏戏剧目丰富多样,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藏传佛教经典等不同内容的剧目。
2.藏戏的剧情一般包含了爱情、家庭、友情、忠诚、正义等主题,同时也描绘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3.藏戏的角色形象丰富多样,有男性角色、女性角色以及戏剧中的神仙、妖魔等形象。
四、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意义1.藏戏是一种传承和传播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藏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藏戏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了藏民族的情感和价值观,使人们更加了解、热爱和传承藏族文化。
3.藏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
五、藏戏的当代发展和保护1.随着现代科技和娱乐方式的发展,藏戏面临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2.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藏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性措施,如文化遗产的保护、艺术交流和继承人的培养等。
3.民众参与和传承是藏戏保护和发展的关键,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学生和居民参与藏戏的学习和表演活动,加强对藏戏的传统知识和技艺的传承。
六、个人感受和启示作为一种民间戏曲形式,藏戏在中国西南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通过学习藏戏,我深深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
同时,也意识到保护和传承藏戏文化的重要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4 课《藏戏》图文讲解+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600 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 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 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介绍:马晨明,1977 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多音字:种:zhǒng 种子zh òng 耕种传:chu án 传奇zhu àn 传记背:bēi 背包bèi 背诵鲜:xiān 鲜艳xiǎn 鲜见近义词:结束——完成雄浑——雄壮柔顺——温顺压抑——压制敦厚——忠厚稀奇——稀罕反义词:结束——开始压抑——放纵朴实——华丽松散——紧凑缓慢——迅速稀奇——常见理解词语:【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吞噬】吞食。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后可编辑可打印
藏戏简介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戏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 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和康区的集镇、乡村或庄园演出, 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 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 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 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 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 意为祝福迎祥. 藏剧的服装, 从头到尾只有一套, 没有化妆, 主要是面具. 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大本, 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等剧目, 多含有佛教内容.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 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 或搭大帐篷, 或扯大帆布, 藏戏班子就地演出, 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 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藏戏藏戏的面具藏戏的始祖唐东杰布
藏戏中的伴唱藏戏中国王的服装藏戏中王后的服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