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知识详解

第四课《藏戏》一、作者简介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早年援藏,《藏戏》入人教版课本,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二、多音字藏:zàng(宝藏)cáng(隐藏)传:chuán(传说)zhuàn(自传)三、理解词语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
吞食。
敦厚:忠厚。
招徕:招揽。
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比喻创始人。
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四、知识点1.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与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结构: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第一部分(1—3段)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课文开头先用三个排比句,以连续三个问句开篇,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也可以演出三五天”。
这样的开头总结全文,也激起读者的好奇,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4—17段)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4—7)藏戏的起源—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8—17)具体介绍藏戏的主要特色。
重点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3.课文描述详略有当。
前三段,三个连续的问句是对藏戏的总体提示,中间部分围绕藏戏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详细展开介绍,同时也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回答,自然呼应。
六年级下册《藏戏》原文知识点图文讲解课件

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 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 用。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2024/1/30
7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2024/1/30
总分总结构
文章首先总述藏戏的特点,然后分别介绍藏戏的形成、面 具的特点及作用、舞台形式和演出方式,最后总结全文, 点明藏戏的传承价值。
25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交流讨论
• 学生自主完成上述练习题后,可以在小组内或 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互相分享答案 和思路解析,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和记忆,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和思维逻辑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 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 关知识点。
2024/1/30
答案:藏戏中的角色主要分为男性角 色、女性角色和动物角色三种类型。 男性角色如藏王、大臣等,通常穿着 华丽的服饰,佩戴精美的饰品,表现 出威严和尊贵的气质;女性角色如仙 女、贵妇等,服饰优美多姿,表演柔 美细腻;动物角色如龙、凤等神话生 物,形象奇特生动。
答案:藏戏中的服饰和道具是表演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饰方面,男性 角色通常穿着长袍马褂,女性角色则 穿着色彩艳丽的裙子或长袍,佩戴各 种精美的饰品。道具方面,常见的有 刀剑、枪棒等武器道具以及花篮、彩 旗等装饰性道具。这些服饰和道具不 仅丰富了表演形式和内容,还能够帮 助演员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和情感表 达。
2024/1/30
17
图文结合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文中插图和图片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 藏戏的面具、服饰、道具等文化元素,加深对文章内容 的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藏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 点,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年级下册《藏戏》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藏戏》知识点藏戏是中国西藏地区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藏戏的起源、表演形式、剧目类型和艺术特点等方面介绍藏戏的知识点。
一、藏戏的起源藏戏起源于西藏自治区,它是源于宗教信仰的一种表演形式。
最早的藏戏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融合了吐蕃、汉、印度等多种文化元素。
二、藏戏的表演形式藏戏通常在寺庙、庙会、节日等场合进行演出,有时也在剧院进行专场演出。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戴着精美的面具,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技巧,将剧情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同时,藏戏还伴随着独特的舞蹈动作和乐器伴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三、藏戏的剧目类型藏戏的剧目类型繁多,常见的有历史剧、神话剧、寓言剧、悲喜剧等。
历史剧主要讲述吐蕃王朝和西藏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体现了西藏人民的崇高品质和智慧。
神话剧则描绘了西藏民间传说中的神仙与魔鬼的故事,给人以神秘、幻想的感觉。
寓言剧通过动物形象和寓意深刻的情节,传达了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悲喜剧则以喜剧手法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引人发笑或思考。
四、藏戏的艺术特点藏戏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
首先,它注重身体的表达,演员们通过精确的舞蹈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其次,藏戏的音乐和唱腔独具一格,常采用西藏传统乐器如手鼓、二胡等,配合着浓烈的节奏和悠扬的旋律,使演出更具魅力。
同时,藏戏还注重色彩的运用,装饰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面具,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总之,藏戏是中国西藏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藏戏的起源、表演形式、剧目类型和艺术特点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种民族艺术形式,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拓展和修改。
)。
六年级下册藏戏的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藏戏的知识点藏戏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戏曲剧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藏地区。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戏曲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
在六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藏戏的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一、藏戏的起源与传承藏戏起源于西藏的宗教活动和庙会民间表演,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藏戏艺术形式。
藏戏传承于民间,代代相传,成为西藏地区人们娱乐、表达情感以及传统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二、藏戏的表演形式1. 服装道具:藏戏的服装多采用鲜艳的色彩,曲线流畅,设计独特。
演员的服饰具有浓厚的藏式特色,比如翩翩起舞时飘动的长袖和头戴的瓦楞帽子。
2. 面谱:藏戏表演中,演员们在面部涂抹各种色彩的面具,来表达不同的角色性格和情感。
红色代表忠诚;黑色代表勇敢;白色代表善良等等,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3. 舞蹈:舞蹈是藏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了西藏独特的舞蹈元素和动作,如高抬腿、快速转身等。
演员们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4. 音乐:藏戏的音乐是由唢呐、手鼓和铜铃等乐器组成的。
音乐时而激昂奔放,时而细腻感人,与演员的表演形成和谐悦耳的配合。
三、藏戏的题材和剧情1. 历史传说:藏戏中常常以西藏历史上的英雄故事和传奇人物为题材,通过表演来展示西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2. 宗教主题:由于藏戏起源于宗教活动,因此宗教主题在藏戏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演员会扮演佛教的神明或传统的民间信仰,通过舞蹈和音乐来表达对神明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3. 大自然和生活:藏戏用生动的表演形式,展示了西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比如,描绘高原上迁徙的牧民,描绘美丽的雪山和湖泊等。
四、藏戏的艺术价值和地位藏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西藏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它不仅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音乐舞蹈,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西藏人民的情感和乡土情怀。
六下课文藏戏笔记

六下课文藏戏笔记
《藏戏》是一篇介绍藏族戏剧的文章,主要讲述了藏戏的形成、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关于《藏戏》的笔记:
1.藏戏是一种综合表演艺术,主要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
它是藏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藏戏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印度梵剧和汉族戏曲的表演艺术,同时又保留了藏族独特
的风格和特点。
它的表演形式、服饰、音乐、面具等都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特色。
3.藏戏的演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温巴顿”,是藏戏的开场白,由温巴和甲鲁表
演;第二部分为“雄”,是正戏部分,由主角表演;第三部分为“扎西”,是结尾祝福部分,由全体演员表演。
4.藏戏的服装具有独特的特点,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服装,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
演。
面具的制作技艺精湛,形态各异,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5.藏戏的音乐丰富多样,包括唱腔、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
唱腔高亢激越、婉转悠扬,
舞蹈粗犷豪放、刚健雄浑,器乐则多采用法鼓、铜铃等乐器。
6.藏戏的影响广泛,在藏族地区,人们认为藏戏具有神圣的意义,可以驱邪祈福、保佑
平安。
同时,藏戏也是藏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演出藏戏,人们可以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
总之,《藏戏》是一篇介绍藏族戏剧的文章,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藏戏的形成、特点和风格,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藏族文化。
1。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作者简介及藏戏简介

作者简介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
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
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作者单位:马晨明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
藏戏简介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戏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 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和康区的集镇、乡村或庄园演出, 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 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 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 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 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 意为祝福迎祥. 藏剧的服装, 从头到尾只有一套, 没有化妆, 主要是面具. 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大本, 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等剧目, 多含有佛教内容.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 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 或搭
大帐篷, 或扯大帆布, 藏戏班子就地演出, 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 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藏戏藏戏的面具藏戏的始祖唐东杰布
藏戏中的伴唱藏戏中国王的服装藏戏中王后的服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课件(共35张PPT)

知识拓展
黄梅戏《天仙配》剧照
川剧《拦马》剧照
写作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 地说明事物。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特殊,用反问句的 情势先声夺人,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 “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 三五天”。
课文结构
概括介绍藏戏的特点
藏 戏
面具
白色 红色 绿色 半黑半白 青面獠牙 白布黄布
代表
— 威严 柔顺 两面三刀
压抑和恐怖 浑厚敦厚
夸张
象征
想一想:藏戏的面具为什么能历经几百年仍保 留到现在?
因为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 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情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 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
演出没有舞台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
两面三刀:比喻用心不良,当面 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课文中指巫女的性情。
大家都不喜欢和两面三刀的人交往。
易混词
威严 严格
相同点
不同点
给人的感觉严肃。 都有“严”的意思。
要求很严。
1.宫苑门前的那两尊石狮子充满(威严 )和庄重。 2.老师对家庭作业的要求很( 严格)。
整体感知
1.填空。 本文开始前三个自然段用排比和反问的手法引出藏戏, 第___4___到第____7___自然段讲了唐东杰布首创藏戏的传奇故 事,第___8___到第____1_7__自然段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
课后作业 搜集一些描写西藏的诗句吧。
作背景。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
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
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
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
就行。
要求极其 简单
一鼓、一 钹即可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藏戏》是一部描述藏族戏剧艺术的故事书。
通过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藏族戏剧的发展历程、剧种、角色、表演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浏览藏族博物馆的经历。
在博物馆中,她参观了各种藏族文物,其中包括了很多藏族戏剧相关的展览。
她通过看展品、听讲解员的讲解以及看懂藏文标识等方式,逐渐了解到了藏族戏剧的一些基本情况。
首先,藏族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包括了舞蹈、唱歌、演说、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
它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藏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藏族戏剧有很多不同的剧种,如白玛、史瓦、格桑花等。
每一种剧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表演方式,可以反映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在本故事中,小女孩通过看展品和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每一种剧种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除此之外,藏族戏剧还有很多不同的角色。
主要有歌唱者、舞者、忏悔者、扮演神祇的演员等。
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剧种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多种多样。
通过学习这些角色的特点和表演方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藏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故事的最后,小女孩受到了藏族文化的启发,决定要学习藏语和藏族戏剧,来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藏族文化。
在阅读本故事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了解到了藏族戏剧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能学到许多有关文化交流和学习的方法。
例如,小女孩通过看展品、听介绍、回答问题等方式来学习藏族戏剧。
这些方法既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总之,《藏戏》是一本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书,通过故事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深入了解藏族戏剧的世界,为我们传达了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交流的价值观。
阅读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藏族戏剧,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
在学习和了解藏族戏剧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中体验到不同的感受和情感。
首先,藏族戏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它表达了藏族人民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些情感和内心世界都与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密不可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简介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戏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 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和康区的集镇、乡村或庄园演出, 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 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 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 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 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 意为祝福迎祥. 藏剧的服装, 从头到尾只有一套, 没有化妆, 主要是面具. 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大本, 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等剧目, 多含有佛教内容.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 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 或搭大帐篷, 或扯大帆布, 藏戏班子就地演出, 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 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藏戏藏戏的面具藏戏的始祖唐东杰布
藏戏中的伴唱藏戏中国王的服装藏戏中王后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