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标准版)(最新整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标准版)(最新整理)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 传信息库。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 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 DNA 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DNA 和蛋 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 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 保持一定。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 23 对。水 稻有 12 对。
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
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
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
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 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 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范围很大时,就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 作为样本。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主要有 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生活在距海平面 150 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 定的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 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 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是合作关系。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重新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能排泄废物4、存有症候群性5、由细胞形成(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7、能够产卵8、遗传变异二、观察法p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晰调查目的、确认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展开整理、编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后: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后: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存活提供更多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合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三、探究的过程:1、辨认出问题、明确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行计划5、得出结论6、抒发和交流四、对照实验p15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2、种间关系:真菌(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战食物)、协作(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p19的例子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四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使数量增多)和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2、细胞的分裂(1)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2)细胞质分成两份(3)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这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细胞群),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细胞分化形成。

2、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不同,在形态、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的过程。

结果是形成组织。

3、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4、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5、动物和人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6、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7、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8、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的其它组织都由分生组织而来,有了分生组织,植物才能生长。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三)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1)纤毛:摆动,使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2)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3)口沟:食物进入通道(4)食物泡:食物消化和吸收 (5)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多余水分和废物,并排出体外(6)胞肛:排出食物残渣3、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以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完整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完整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版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提纲完整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来维持生命。

2.生物能进行呼吸以获取能量。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病毒除外。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包括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包括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包括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水分、温度等。

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单一变量)。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调查:调查范围很大时,就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抽样调查法)。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圈的大部: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是合作关系。

▲探究(问题-假设-实验-结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复习提纲:
一、生物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1. 生物的定义
2.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定义
2. 细胞的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繁殖
三、细胞的分裂
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 无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四、生物种群的变动
1. 种群的定义
2. 种群的密度、分布和规模
3. 种群的变动:出生、死亡、迁移、外来种的入侵
五、自然界物质与能量循环
1.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碳循环
2. 自然界的能量循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六、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
1. 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3.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意义
七、遗传与进化
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2.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的突变
3. 进化的概念和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比较解剖、生化比较
八、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以上是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每个部分的内容可以进一步详细复习和整理,包括重点知识点、实验和例题的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图文结合超详细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图文结合超详细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泄(出汗,排尿和呼气)以及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触碰含羞草叶子,草履虫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因为病毒虽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土等 。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探究的这个条件被称为变量,一组对照实验中有且只能有一个变量。

(2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骆驼排尿少出汗少、骆驼刺叶子很细根很长、海豹身体脂肪多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松土;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疏松土壤等。

因此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

1、生态系统的组成:注:缺少任何一个成分都不能被称为生态系统。

2、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多是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食物链和食物网: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并且逐级递减;且传递率为10%——20%。

生态系统中,生物获得的能量的根本来源(最终来源)是太阳能;最直接来源是植物。

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③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篇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构造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构造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②构造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构造:种子的外表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x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x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x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x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4、记住常见的x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好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展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