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部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品质基础知识培训

一百個自覺不如
一個正確的數據
❖ 七大手法簡介
• A.魚骨圖:魚骨追原因. (尋找因果關係) • B.柏拉圖:柏拉抓重點. (找出“重要的少
數”) • C.層別法:層別作解析. (按層分類,分別統
計分析) • D.查檢表:查檢集數據. (調查記錄數據用以
分析) • E.散布圖:散布看相關. (找出兩者的關係) • F.直方圖:直方顯分布. (了解數據分布與制
品現管場七 有大各手式法各常樣被的廣數泛據應,如用原在物企料業,半中成. 品或成品等等表示品質的數據,或不良品的發生次數,生產數量,工序等. 品同管樣即 的是原根料據,設這備些所數生據產,進出行來品的質產的品改,其善品及質管通制常活會動有.變異性存在.
• 4.依據PDCA循環突破現狀予 (品找管出七“大重手要法的常少被數廣”泛) 應用在企業中.
• 2.全面預防. 品一管個七 正大確手的法數常據被廣泛應用在企業中.
(品了管解即數是據根分據布這與些制數程據能,進力行) 品質的改善及管制活動. 前同言樣-的--數原據料及,設其備整所理生方產法出來的產品,其品質通常會有變異性存在.
• 3.全因素、全過程的控制. (全按因層素分、類全,分過別程統的計控分制析. )
前言---數據及其整理方法
現場有各式各樣的數數,生產數量,工序等.品管即是根據這些數
據,進行品質的改善及管制活動.
同樣的原料,設備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其品
質通常會有變異性存在.這樣須將數據整理成
直方圖的或統計圖等圖形.品管七大手法常被
廣泛應用在企業中.
程能力)
❖ 品管七大手法所體現的精神
• 1.用事實與數據說話. 現同場樣有 的各原式料各,設樣備的所數生據產,如出原來物的料產,品半,成其品或質成通品常等會等有表變示異品性質存的在數. 據,或不良品的發生次數,生產數量,工序等.
品质管理全面培训课程

品质管理全面培训课程一、课程概述品质管理全面培训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品质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降低不良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课程涵盖了品质管理的理论基础、方法工具、实战技巧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教学,让学员全面了解并掌握品质管理的精髓。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品质管理的概念、原则和重要性;2. 掌握品质管理的常用工具和方法;3. 提升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品质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员的品质意识,提高企业全员质量管理水平。
三、课程内容1.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品质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品质管理的核心概念与原则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内涵与实施2. 品质管理工具与方法质量策划与质量控制统计过程控制(SPC)七大质量管理工具(新旧七种)根据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5Why、鱼骨图等)3. 品质管理实战技巧如何制定品质管理计划品质检查与评审技巧不良品分析与改善品质改进项目的策划与实施4. 品质管理案例分析国内外知名企业品质管理成功案例分享常见品质问题分析与解决案例学员企业实际案例讨论与点评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4天,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第二阶段为实战演练与案例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2天):品质管理基础知识与工具方法学习;2. 第二阶段(2天):品质管理实战技巧训练与案例分析。
五、授课方式1. 采用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度;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3. 赋予学员实战演练机会,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定期组织学员交流,分享品质管理经验。
六、课程特色1. 实用性强: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确保学员学以致用,迅速提升工作效果。
2. 互动性强:课程设置多种互动环节,鼓励学员提问、讨论,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 专业性强:授课讲师具备丰富的品质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员提供权威、专业的指导。
4. 持续跟进:课程结束后,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在线辅导,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品质基础培训教材-02

收集数据的方法
抽样方法 :从一批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 品
随机抽样 :使每批产品里的每一件产品都有 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抽样基础知识 AQL(Acceptability quality leveling)
检查水平的规定
1)一般检查水平:I .II. III 判別力大小:I < II < III
2)特殊检查水平:S-1,S-2,S-3,S-4. 除非另有规定,通常采用一般检查水平II.
特殊检查水平适用于必须使用较小的样本,而 且能夠或必须允许较大的误判风险.
品质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目录
1. 品质部组织架构及相应品质小组的职能 2. 品质管理系统基础知识 3.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 4. TS16949五大工具 5. 品质管理工具
品质部组织架构及相应品质小组的职能
品质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一、品质部组织架构及相应品质小组的职能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料品质控制 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过程品质控制 PQA (Process quality audit) 过程品质稽查 FQC (Final quality check) 最终品质检查 QC (Quality check) 品质检查 ET (Electric test) 电测试
品质部组织架构及相应品质小组的职能
FQA (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 DCC (Document control center) 文件控制中心 CS (Customer service) 客户服务 QAE (Quality assurance engineering )品质保证工程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MRB (Material review board) 物料评审委员会
品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7
海爾品質觀念—
1.高標準,精细化,零缺陷;
2.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做出
來的.
质量可以兴国
质量可以兴厂
质量可以兴家
质量可以兴人
品质基础知识培训
8
树立正确的品质理念
理念,此词原来日本人较多使用,近来中国人开始 使用。品质理念主要是指质量管理的观念,就是对质 量管理的一种总的看法,态度。而且理念一经形成之
品质基础知识培训
12
品管工作基础
1.检验工作--进料、制程、成品检验;计量工具、质量记 录保存。 2.预防工作--缺点记录之分析、数据之分析、抽样计划的 设计。 3.评价工作--顾客抱怨处理、全厂品质稽核、品质报告提 出、改善对策的成效评估。
品质部机能
1. 对全厂品质管制教育之实施 2. 品质活动之制定与推动
品质基础知识培训
3
顾客的需要:品质,成本,服务,交期
为顾客创造价值。按照经济学的理论: Q 质量
V 价值= -------P 价格
品质,成本,服务,交期,构成了客户需求的 四大要素。 我们的任务就是:按质按时按地按价将产品交 到客户手里,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品质基础知识培训
4
品质,成本,服务,交期的关系 质量提高
后,就会使人对某种对象或事物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
品质是由人做出来的,取决于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 度,如果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发生偏差,则品质体 系再完善,品质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
如果有正确的质量观念,则在工作中把质量放在首 位。相反,就会反感,忽视质量工作 ,更谈不上把质 量放在首位。
5.品质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持续改进而达到。
6.没有好的品质,公司明天可能就要破产,我明天可能就要失业。
品质基础培训教程

品质基础培训教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高度重视品质管理,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教程将为您介绍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帮助您理解品质的概念、品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品质管理。
一、品质的定义品质是什么?简单来说,品质就是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程度。
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是多样的,包括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外观、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
如果产品或服务能够在这些方面满足客户的要求,那么就可以说它具有良好的品质。
品质不仅仅是指产品没有缺陷,而是要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例如,一款手机不仅要能正常通话、上网,还要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美观的外观设计、强大的拍照功能等,才能被认为是高品质的产品。
二、品质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当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时,他们会愿意再次购买,甚至向他人推荐,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
2、降低成本品质不良会导致大量的废品、返工和维修,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相反,通过有效的品质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可以减少废品和返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品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客户,扩大市场份额。
4、树立企业形象企业的品质形象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价。
一个注重品质管理、始终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三、品质管理的发展历程品质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这是品质管理的最初阶段,主要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筛选出不合格品,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这种方法是事后控制,不能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随着统计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运用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品质基础知识培训PPT248页课件

审改进措施和确定后续措施等。
四. ISO9000:2000标准的八大原则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质量管理的目标 是顾客满意。顾客需要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企业必须要持续改进才 能持续获得顾客的支持。 另一方面,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的经营处于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 退”的局面,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改进才能生存.
估计为20%~40%。 (B) 品质管理大师费根堡姆(A.V.Feigenbaum)
估计为10%~40%。 (C) 英国一项调查估计约为20%~35%。
典型的品质成本分析曲线
品 质 成 本 总 额
预防、签 定成本与 良率的关 系
品质 总成 本与 良率 关系
由 低 变 高
失败成 本与良 率的关 系
好由变坏
PDCA管理循环是品质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序),是把 品质管理的全过程划分为: P(plan计划)、 D(Do实施)、 C(Check检查)、 A(Action总结处理)四个阶段。 第一为P(计划)阶段,其中分为四个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品质问题 (2)分析产生品质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3)找出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 (4)针对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制订措施,提出改进计划, 定出目标
其他文件中已经做出规定的需要。 “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 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等。 质量的本质是某事或某物具备的某种“能力”,产品不仅 有满足固有特性的要求,而且要满足赋予特性的要求。
二、名词概念
3、合格 满足要求
三.品质意识和成本
某公司品质部培训课程

某公司品质部培训课程1. 简介在现代企业中,品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某公司品质部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目的在于提升员工的品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理解和应用品质管理的原理和工具。
本文档将介绍某公司品质部提供的培训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培训课程目标某公司品质部的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员工以下能力:•基本的品质意识:了解品质的重要性,理解品质对企业的影响和价值;•品质管理原理:掌握品质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品质工具和技术:熟悉品质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如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等;•品质问题解决能力:掌握解决品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提案。
3. 培训课程内容某公司品质部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品质基础知识•品质概念和定义;•品质管理的历史和演变;•品质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品质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3.2 品质管理体系•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和实施;•品质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认证。
3.3 品质工具和技术•统计过程控制(SPC);•六西格玛(Six Sigm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根本原因分析(RCA);•质量成本管理。
3.4 品质改进和问题解决方法•PDCA(Plan-Do-Check-Act)循环;•DMC(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方法;•8D问题解决法;•Kzen(改善)活动。
4.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传递知识和培养技能,某公司品质部的培训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课堂教学,向参训人员介绍品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案例和模拟演练,让参训人员亲身体验品质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参训人员解决品质问题和提出改进方案的能力;•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实践,增强参训人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品质部品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一、品质
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有一句名言:“品质,始于教 育,终于教育”。品质,它本身是个很模糊的名词,但 它却代表着企业生命,再者,产品品质的好坏,服务品 质的好坏,往往都要看企业内每一个成员对品质的认识 及心态。因之品质教育的第一个要务是要唤起企业全体 成员对品质的“重视”,尤其是高层主管方面要树立起 “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
对于初、中阶管理人员,主要以“品质意识”为灌输,诸如:
1.购入不好的材料,就难有好的成品。 2.不依照标准的作业方法操作,不良率会增高。 3.工作场所不讲究(清理),会造更多的不良。 4.机器、工具、模具平时不保养,生产不出好产品。 5.不良品多,效率就低,生产奖金受影响。 6.不良品多,经常返修补货,交期有问题,就得加班赶生产。 ⒎不良品多,是一种不光荣的事情。
• 1950年,美国的戴博士到日本推广品质管制时,即以各企业的高阶主
管为对象,唤起各企业主管的重视,以此作为品质管制导入的突破口。
• 品质意识是一种理性认知成分,指人们对产品品质、工作品质、服务品
质的认识、了解、掌握品质知识的程序,对品质的认识信念以及质量 素养,对品质的评估等,都属品质意识范围,品质意识以态度影响最 大,可以说品质意识是品质态度的基础,所以要培养员工的品质意识。
• 第二阶段 领班的品质管制
19世纪开始,生产方式逐步变为将多数人集合在一起,而置于一领班 的临督之下,由领班来负责每一个作业员的品质。
• 第三阶段 检查员的品质管制
一次大战期间,工厂开始变得复杂,原有的一个领班除了要管理大量 的工人以外,还要负责管理品质,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发展出指定专 人来负责产品检验。
也就是层别法提供了统计的基础,柏拉图法则可帮助我们抓住关 键性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样检验、目的及时机
v 抽样检验:利用所抽取的样本对产品或过程进行检验; v 抽检目的:通过检验所抽取的样本对这批产品的进行估计,以对
这批产品做出合格与否,能否接收的判断,那么就称这种抽样检 验为抽样验收。 v 注:经过抽样检验判为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每个产品都合格; 经过抽样检验判为不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全部产品都不合格。 v 抽样选择的时机: v 检验对产品是破坏性的,如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产品寿命试验、 材料的疲劳试验、零件的强度检验等; v 测量对象是流程程性材料,如钢水、铁水化验,整卷钢板的检验 等; v 希望节省单位检验费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和时间。
OC曲线
v 常见的OC曲线如下图所示:其规律展示???
L(p) 1.0
0.5
0
1 2 3 4 5 6 P(%)
AQL、抽样检验的分类、OC曲线
v 抽样检验时,人们常以为要求样本中一个不合格品都不出现的抽样 方案是个好方案,即认为采用A = 0的抽样方案最严格,最让人放 心。其实并不是这样,现在我们来研究下面三种抽样方案:
抽样系统的基础。在考虑过程平均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收的质
量水平” 。 v 抽样检验的分类: v 计数抽样检验-----其中计数抽样检验主要有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孤立批抽样检验、序 贯抽样检验、连续抽样检验和跳批抽样检验。 v 计量抽样检验----v OC曲线:批接收概率L(p)随批质量p变化的曲线称为抽检特性或 OC曲线(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有一个抽样方案, 就一定能绘出一条与之相对应的OC曲线。OC曲线表述了一个抽样方 案对一个产品的批质量的辨别能力。
• 故在实际操作中
• 在条件允许时,采用
• 增大n的同时也增大
• A(A≠0)的抽样方
• 案。
OC曲线解析
L(p) 1.0
0.9
0.8
N=1000 n=240 A=2
0.7
0.6
0.5
0.4
0.3 N=1000
0.2 N=100 A=0
0.1
P(%)
0 0.5 1.0 1.5 2.0 2.5 3.0 3.5
量限时,可进行放宽检验。 :
抽样方案、抽样计划
v 抽样方案:规定了每批应检验的单位产品数(样本量或系列样本量) 和有关批接收准则(包括接收数、拒收数和判断规则等)的一个具 体方案。
v 抽样计划:一组严格度不同的抽样方案和转换规则的组合。 (GB/T2828.1——2003、MIL-STD-105D/E、ANSI/ASQC Z1.4、C=0)
调整型抽检类型
v 正常检验(normal inspection)
v 当过程平均优于接收质量限时抽样方案的一种用法。此时抽样方案 具有保证生产方以高概率接收而设计的接收准则。
v 加严检验(tightened inspection)
v 具有比相应正常检验抽样方案接收准则更严厉的接收准则的抽样方 案的一种使用法。
间的关系。GB/T2828中,将一般检验分为I、II、III三个检验水 平。水平II为正常检验水平,无特殊要求时,均采用水平II。当 需要的判别力比较低时,可规定使用一般检验水平I,当需要的 判别力比较高时,可规定使用一般检验水平III。特殊检验规定 了S-1、S-2、S-3和S-4四个检验水平。特殊检验水平所抽取的样 较少,仅适用于必须用较小样本而且允许有较大误码率判刑风险 的场合。 v 三个检验水平的判别力关系是:Ⅲ的判别力> Ⅱ判别力> Ⅰ 判别力
当前的转移得分 至少是30分 且生产稳定
负责部门认可
连续5批或少于 5批中有2批是
不接收的
加严控制时,累 计5批不接收
放宽 检验
正常 检验
开
加严
始
检验
暂停 检验
一批不被接收 生产不稳定或延迟 存在认为恢复正常 检验的其它理由
连续5批被接收
供应方改进 了质量
AQL、抽样检验的分类、OC曲线
v 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可接收的质量水平AQL是整个
v 注:当预先规定的连续批数的检验结果表明过程平均可能比接收质 量限低劣时,进行加严检验。
v 放宽检验(reduced inspection)
v 具有样本量比相应正常检验抽样方案小,接收准则和正常检验抽样 方案的接收准则相差不大的抽样方案的一种使用法。
v 注:──放宽检验的鉴别能力小于正常检验。
v
──当预先规定连续批数的检验结构表明过程平均优于接收质
v α─ 又叫生产方风险:对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质量为某一指定 的可接收值时被拒收的概率。即好的质量批被拒收时生产方所承担 的风险。
v β ─又叫使用方风险:对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质量为某一指定 的不满意值时被接收的概率。即坏的质量批被接收时使用方所承担 的风险。
GB/T2828.1─2003转移规则和程序
FFIND
品质部基础知识培训
(四)
培训内容
批量、批量范围、检验批 样本 抽样 IL(特殊与一般检查水平) 抽样检验 抽样方案 抽样计划 AQL/抽样检验的分类 调整型抽样检验计划的转换规则 SIGMA简介 Ca/Cp/Cpk
批量、批量范围、检验批
v 批量:它是指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用符号N表示; v 批量范围:为方便抽样方案的使用,人为地将批量分为某些区间,
这些区间就是批量范围; v 检验批:它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有时也称交
检批。一个检验批应由基本相同的制造条件、一定时间内制造出 来的同种单位产品构成;
样本、抽样பைடு நூலகம்IL
v 样本:为对检验批质量做出估计,以判断该检验批合格与否及能 否接收而从中抽取n个检验对象,该检验对象就叫做样本;
v 抽样:从检验批中抽取n个样本的过程,就叫做抽样; v IL(Inspection Level----检验水平):反映批量N与样本量n之
v ① N=1000
v
n=100
v
A=0
② N=1000 n=170 A=1
③ N=1000 n=240 A=2
v 三个抽样方案的OC曲线图:
• 在p=2.2%时的接收三 种方案的接收概率基 本上相同。但A=0时, p只要比0%稍大一些, L(p)就迅速减小, 这意味着“优质批” 被判为不合格批的概 率快速增大─对生产 方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