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实例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实例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实例引言:银邦大厦位于武汉市硚口区,是以住宅为主集商业办公为一体的高层建筑。

建筑面积约32640m2,地下2层,地上28层,总高度105.58m。

7层及以下为裙房部分,层高4.8m,8层及以上为塔楼部分,标准层高3m,均为框架-剪力筒结构体系。

在7、8层之间设置梁式转换层结构,并采用了加腋梁和加腋柱。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方法,混凝土工程一、转换层特点1、自重大:转换层板厚180mm,其顶板(8层楼板)厚200mm,下层(第7层)楼板厚150mm。

经计算,转换层梁板自重连同施工荷载达70.68KN/m。

1.层高大:转换层及其下支撑层高均为4.8m属高支撑体系。

2.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转换层采用了加腋柱和加腋梁,钢筋排列密集,由于柱顶梁柱锚固盘的弯锚,梁柱根部腋角斜筋的穿插,特别是柱截面梁宽基本接近,使得梁柱节点的施工相当困难。

3.混凝土强度高,结构防裂要求严:转换层墙柱混凝土为C60,梁板混凝土为C50,且施工恰逢炎热高温季节,极易产生温度与收缩裂缝。

二、施工方案1、二次浇筑法:将大梁分两次浇筑迭合成型,利用第1次浇筑形成的“半成品梁”支承第2次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

但因此会增加施工工期10天以上,且由于梁窄而深,钢筋密集,第1次混凝土面的处理比较困难,同时未充分利用支撑层结构设计厚板已有的较大的承载力。

2、荷载传递法:由于转换层下楼板相对较厚(至少150mm),采用荷载传递方法通过计算确定适量的支撑层,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在大梁对应位置下的梁板采用二次支撑。

此种方法可一次完成转换层施工,且能充分应用下层支撑层的已有承载力,但可能会增加太多支撑层。

经过充分比较,本工程采用了第2种方案。

三、模板及支撑系统1.高支撑系统设计:通过转换层梁、板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设计计算,确定板底小楞木间距200mm,横梁间距1200mm,立柱间距1200mm×1200mm;梁底小楞木间距200mm,横梁间距700mm-750mm,立柱间距600mm×(700-750)mm。

转换层施工方案

转换层施工方案

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审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转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位于。

基础为孔桩基础,地下室为1层,地上为1+18层,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8700㎡,其中地下一层为消防、人防和设备用房,地上1层为商场、2层以上为住宅部分,本工程由遵义市吉地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其中转换层(一层)梁截面较大,自重较大,施工难度较大。

一层砼的总方量为365m3,全采用C35砼浇筑。

(一)模板工程转换层模板用量大,为了提高工效,所有构件全采用人工木模板,加固采用步步紧。

使用人工木模板可以提高模板周转次数,较为合理、安全、经济的措施。

模板拼装采用整装散拆方法。

1.组合人工木模板又称组合式定型模板,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通用性组合模板,主要由木模板、连接件和支承件和方木等部分组成,木模板主要包括平面模板、连接角模等。

连接件主要有拉丝杆、步步紧、蝴蝶卡、钩头螺栓、对拉螺栓等。

支承件采用Ф48×3.5圆钢管和方木。

2.组合人工木模板配板设计(1)配板的原则(a)要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b)要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新浇砼的侧压力,以及各种施工荷载。

(c)力求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不妨碍钢筋的绑扎,保证砼浇筑时不漏浆。

(d)配制的模板,应优先选用通用、大块模板,使其种类和块数最小,木模镶量拼最少。

需设置对拉螺栓的模板,为了减少钢模板的钻孔损耗,本工程用3㎜厚的扁钢作板条式拉杆代换对拉螺栓。

(e)板长向拼接宜采用错开布置,以增加模板的整体钢度。

(f)模板的支承系统应根据模板的荷载和部件的钢度进行布置。

(g)本工程转换层楼面梁截面较大,砼自重大,其支承系统应经过荷载计算,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其模板支承系统立杆部分应适当配置水平撑与剪刀撑,以保证其稳定性。

(2)配板设计(a)框架柱柱模板的施工设计,首先应按单位工程中不同断面尺寸和长度的柱,所需配制模板的数量作出统计,并编号,列表。

转换层施工方案

转换层施工方案

本工程转换层楼面标高为10.2米,层高5.7米,框支梁最大截面尺寸为500×2500,框支柱伸至转换层楼面截止,柱截面最大尺寸为1200×1200和600×2400两种,转换层砼强度等级均为C45,梁板受力钢筋均为HRB400,楼面板为双层双向配筋Φ12@150,梁的纵向筋最大为Φ32,剪力墙及框支柱钢筋为HRB335,最大为Φ25,框架及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二级。

本工程转换层结构复杂,工程量大,周转材料投入量大,施工过程中须做到合理规划,统筹安排。

二、施工部署按照+0.00以上施工方案的总体要求,确保转换层工程顺利在20天内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在总体部署上,劳动力的使用上,既要保障有充足、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又要合理地进行调度,施工过程中拟投入400人左右。

模板材料上:备有木胶合板(18mm厚)2000m2、支撑原木200根尾径10 mm厚,长度3~4米、竹胶合板(12mm厚)1000 m2、钢架管40000m、扣件50000个、各设计用的HRB400钢筋230t、HRB335钢筋100t、HPB235钢筋10 t、浇捣砼量720m3。

根据工期和施工质量要求,在工艺上,不考虑小流水段作业,要求按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1、施工顺序转换层施工流程:分中弹线接绑竖向构件钢筋搭支模架绑扎墙、柱钢筋安装墙、柱模板浇筑砼至梁底下1.2米装梁底模板绑扎梁筋安装梁侧模、平板底模绑扎板底筋水电预留预埋绑扎板面筋预埋墙、柱插筋浇筑转换层砼养护2、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2.1钢筋工程钢筋工程施工及验收严格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5章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章、第13章执行,本转换层采用钢筋等级:HPB235:强度标准值f yk=235N/mm2;HRB335:强度标准值f yk=335N/mm2; HRB400:强度标准值f yk=400N/mm2。

转换层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转换层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潼南嘉霖豪园建设单位:重庆市潼南区龙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重庆市商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建工第八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市名威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单位:重庆市潼南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质量监督单位:重庆市潼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潼南区梓桐街道八角庙。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由号高层、号楼多层与相应车库与部分商业构成,其中、号楼结构型式均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号楼在结构标高米层为转换层;号楼在结构标高米层为转换层。

.本次专家论证范围:楼结构标高米转换层与号楼结构标高米转换层,号楼转换层面积为长米×宽米㎡,号楼转换层面积为长米×米㎡,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大致可分为大区域。

号楼转换层为Ⅰ区域;号楼转换层为Ⅱ区域。

.区域Ⅰ内,梁板支模架标高为~,即支模架基础标高为米即裙楼层顶板,支模架板顶标高为即裙楼层顶板,搭架支模高度米。

基础层楼板厚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顶板厚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为,施工区域长:,宽:,面积约为。

在此区域内,顶板梁截面尺寸为×,×,×,×,×,××等(其余类型尺寸详见施工图纸),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

.区域Ⅱ内,梁板支模架标高为,即支模架基础标高为米即车库顶板,支模架板顶标高为米即裙楼层顶板。

搭架支模高度米;车库顶板厚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裙楼顶板厚度为,混凝土设计强度为,施工面积为。

在此区域内,顶板梁截面尺寸为×,×,×,×,×等(其余类型尺寸详见施工图纸),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号,此模板工程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条文规定: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楼层具体概况示意图如下:号楼米转换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号楼米转换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区域Ⅰ按支模高度验算,梁最大跨度米,梁最大截面为×。

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设计

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设计

1编制依据1.1南京国际商城项目一期工程设计图纸:结构部分、建筑部分。

1.2《建筑施工手册》。

(缩印本第二版)1.3《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4《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文件选编》南京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2工程概况南京国际商城项目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13,617卅,其中士0.000以下部分40460用,士0.000以上部分173,157 m i;占地面积35,422.39 m i; 结构南北总长213.849m,东西总长84.3m; 士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350m。

本工程转换层共三处,分别是南塔楼11层和25层(标高分别为55.250、112.25),北塔楼11层(55.250 )。

转换层结构形式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与钢梁组成压杆体系。

南塔楼钢一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截面尺寸有1200X 2200m(工字钢尺寸为350x 1600mm、1200X 1600m(工字钢尺寸为300X 1000mr)其中^一层转换梁全长150.268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方量312.6m3; 二十五层转换梁全长36.09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方量58.5m3。

转换梁最大跨度9 m 北塔楼钢一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截面尺寸有1200X 2200m(工字钢尺寸为350x 1600mm、600x 1500mm(工字钢尺寸为250x 1200mm;十^一层周边(截面1200X 2200mm转换梁全长132.068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方量274.7m3;内部转换梁(截面600x 1500mm全长51.931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方量31.1m3。

转换梁最大跨度9m3转换梁模板施工方案3.1模板支撑体系支设计由于转换层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均较大,为保证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保证转换层以下楼层结构不至受到损害,需要合理选择支撑系统,转换梁的线荷载约为70KN/m左右,参考其他工程转换层梁板施工经验,采用如下方案:将转换层的荷载通过支撑系统传至若干层,其中转换层以下保证有3层满堂红支撑,并在转换梁位置下再做一层局部支撑。

转换层施工方案

转换层施工方案

转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简要说明本工程为***,位于***,东北角有甲方提供的电源位置,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78187m2,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 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

本标段建筑面积约50000m2,建筑高度,±相当于绝对标高;包括地下两层,层高均为,○A~○G/○1~○6地上一层,层高,其余部位地上裙楼4层,裙楼层高分别为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为转换层,层高,转换层以下为框架结构,经转换后为框剪结构。

本工程转换层采用梁式转换层,转换层承担转换5~30层所有荷载,传递至柱,再传递至筏板基础,为本工程关键结构。

、转换层相关结构设计1.2.1、结构板根据1#楼图纸设计,转换层及其下结构的楼板厚度分别设计为:1.2.2、梁本工程转换层采用常见的梁式转换层,梁的各个工序施工成为了重点,根据已到图纸,本工程框支梁几种主要尺寸:500×1200、600×1600、700×1800、800×1900、900×2200、1000×2000、1000×2500。

与下部结构对应的情况:转换层横向框支梁下与之对应的下层梁,其梁尺寸基本为:300×700。

而转换层纵向框次梁下与之对应的下层梁,其梁尺寸基本为:300×600,部分跨下部无对应的结构梁,其支撑必定直接落在下层楼板上,将成为支撑设计的薄弱部位。

1.2.3 砼根据设计图纸:地下室顶板梁板采用的砼等级为:C40二层梁板、三层梁板采用的同等级为:C40四层梁板采用的砼等级为:C40五层(转换层)梁板采用的砼等级为:C45转换层以下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1.2.4 框架柱根据图纸设计,地下室框架柱尺寸较大,至转换层柱子尺寸为800×800、950×1300、1000×1000、1100×1100、1200×1250。

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一、梁模板组装及校正(1)梁模板组装、固定及校正。

1、梁底模于场外组装,组装时应考虑柱模位置,梁底模组装时夹草纸,角模必须与稀薄模相错,U形扣联结整体。

2、梁底模就位后拉通线与柱顶线相吻合,先固定两端,然后固定中部,最后校核。

(2)梁侧模组装、校正1、梁侧模:750高范围均一次组装到高度,750高以上模板均采用散装组合,同时按不同高度确定对钢条对拉丝竖向道数。

2、梁侧模750高范围,侧模均采用钢模横向铺设组合,加竖杠生效钢管,其短钢管下脚与梁底横间钢管联接,短钢管上部与模板上口顺模板长度方向的通长钢管联接,通长钢管与架体联结支撑,短钢管水平联结。

3、梁侧模高度750以上模板,高度及长度方向加对拉钢条,间距为750,纵横向加背杠,梁侧模纵向背杠均必须与对拉钢丝杆用钩头螺栓联接,背杠用短钢管支撑联接在钢管支架上。

4、梁侧的校正侧模首先校正梁两端侧板,校正时用吊线锤吊正后,用钢管将其与背杆联接,然后短钢管联接在满堂支架上,将其侧模板拉撑稳定,两端侧模板校正好后再拉通线,加支承校正,其支承间距<900或同横向间距.(3)梁柱结点模板施工1、梁底模,侧模板组合长度均为砼柱间内空缩短100mm。

2、柱模组合高度均应扣除现浇板底下,符合其钢模数尺寸并且短5cm。

3、梁柱结点模板尽量使用钢模,确需要使用木模,木模应事先作成型,合并上去,组合安装。

(4)梁柱结点模板支撑及夹具采用如下方法:1、柱模板拆除时,其上端四周一块不拆除,同时柱模上端的夹具不拆除。

2、其梁柱结点高度均采用角钢夹具,固定在梁侧模板上,阳角处用螺杆联接,或用短钢钢管一端焊条钻孔与梁侧模联结进生固定。

阳角交叉处用扣件将交叉钢管联结进行固定,将模板固定夹死。

三、现浇板底模板施工本工程现浇板采用60*60中枋面铺竹板施工,其铺设程序和注意事项如下:(1)6*16cm中枋下水平钢管的水平标高为梁侧模顶面向下6cm处,应严格操水平钢管,拉线搭设或用铝合金尺枋搁于梁侧模顶面按尺寸搭设。

梁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方案

梁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方案

江天一色商住小区21#楼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宜昌市泰江臵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商住楼,地下一层为人防、车库,已由其他单位施工完毕,我单位承建-0.800m以上结构,也就是地上19层+跃层结构。

建筑面积:16208 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731 m2,一、二层商业建筑面积3400 m2,住宅楼有效总高为66.7 m,设计规模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含跃层)。

耐火等级为二级,安全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使用年限为50年。

江天一色商住小区21#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4.80m~9.30m~10.2m 为结构转换层,以上全部采用剪力墙。

因此,转换层混凝土柱、梁十分重要。

由于本工程现场未进行分段施工,所以施工难度大,混凝土分柱、梁二次一次性浇筑成型,混凝土方量多。

二、施工总体安排首先安排柱的混凝土按03G101图集浇筑至梁底下钢筋的锚固长度,并保证柱砼强度等级达到70%,并在9.30m搭设操作平台,安装梁底模。

操作平台与梁底模,均用60×400实木板铺设。

用全站仪进行定位。

再对梁、板进行钢筋制安、支模和浇砼。

三、施工特点(1)钢筋的制作:钢筋采用现场加工。

配筋及制作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同时符合《03G101》、《02G329》和《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优化配料,力求配筋损耗率最小,根据项目经理部审核批准后的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的加工,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工尺寸;加工尺寸不合格的钢筋不准使用。

半成品钢筋及原材料要分类码放并挂标识牌。

1、钢筋制作要求:钢筋制作时,应先进行试弯,丈量符合要求后再开始下料,钢筋下料要统筹安排,降低损耗。

制作好的钢筋要加标识牌,分规格、品种、构件编号分类堆放整齐,并将构件编号和名称、规格及根数标识清楚。

箍筋的弯钩角度为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弯钩的加工一端均要保证180度,另一端90度,在绑扎好以后,再进行二次弯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洲国际B栋工程B2、B3栋转换层模板支撑及混凝土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兴义市金洲国际居住小区B栋,位于兴义市机场大道侧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5666.7m2,其中地下部分1678.8 m2,地上部分33987.9m2。

结构类型: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32层。

建筑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50 年。

该工程B-2、B-3栋转换层梁板面结构标高均为-0.450米,层高为4.8m,为梁式转换层。

支撑高度 4.8米,支撑立杆直接支撑在地下室底板上。

梁截面尺寸分别为500x 800~1100X 1800,根据其荷载和支撑设计,将该转换层的梁分为四类分别进行支撑。

(详情见梁分类表),转换层板厚200mm,剪力墙及柱混凝土标号C45,梁板混凝土标号C50。

梁截面尺寸统计表本工程最大梁截面1100X1800,集中线荷载63.16KN/m,属于建设部()87号和254号文件规定的需单独编制方案并需专家论证的高大模板范围。

二、施工平面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图一)。

三、施工要求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支撑体系的刚度、稳定性。

四、技术保证条件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本《专项施工方案》第二章编制依据一、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工程测量规程》(DBJ01-21-95)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1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01- )16、《大致积砼施工技术规范》( GB50496- )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8、《施工手册》( 第四版)19、建质( ) 87 号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建质( ) 254 号文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二、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1、建筑设计施工图纸2、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图纸3、金洲国际居住小区B 栋施工组织设计4、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洽商、设计变更通知单5、贵州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三章施工计划一、施工部署该转换层分为B2, B3 两个独立区段, 由于现场劳动力与机具的限制,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两个区域依次进行。

超大梁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 每次浇筑厚度400mm 左右, 由于转换层受力情况比较复杂, 混凝土施工中不得留下冷缝。

如需设置施工缝, 报请设计院、甲方及监理同意确定位置。

二、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按总进度计划要求进行控制,该转换层施工周期控制在40日历天内。

详见《转换层施工进度计划表》三、材料与设备需用量计划(一)支撑系统的选择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决定本工程的高支模板体系的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支撑系统的材料选用:1、钢管:1)材质:采用Q235钢,每批钢管进场时,若对质量不明或有怀疑时,应将进场钢管抽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承重杆件的钢材,还应满足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要求。

2)规格: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用于立杆、水平杆、斜杆和剪刀撑的钢管长度应为4~6m,其重量在25kg 以内,适合工人操作。

3)钢管质量检查要求4)钢管应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

2、扣件: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 —8的规定,扣件的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所采用的材料符合GB200—79中Q235钢的规定,螺纹均要符合GB196 —81的规定,垫圈则要符合GB96 —76 的规定,扣件不应有裂纹、气孔,也不应有疏松、砂眼或其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应使其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

扣件质量应按下表检查扣件质量检查表注:钢管及扣件除有相应的材质合格证明外还需抽样送检,必须送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中。

3、木材(1) 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2) 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

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

(3) 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规定, 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4) 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 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它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5) 当采用不常见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要求进行设计。

对速生林材, 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

(6) 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标准进行。

(7) 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 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 不应大于15%;2) 板材和规格材, 不应大于20%;3) 受拉构件的连接板, 不应大于18%;4) 连接件, 不应大于15%。

4、胶合模板(1) 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 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 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

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8mm,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 70006的规定。

(2) 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 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 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 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 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4)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 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二)模板的选择本工程梁、楼板、柱及剪力墙模板均选用18mm厚胶合板。

(三)混凝土选择:本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至施工现场。

(四)材料与设备计划表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一、模板施工方案( 一) 、模板施工技术参数1、模板支撑材料的选用梁、板模板: 18mm 厚胶合板木方:x 100X 50 (后面计算取X 90 X 45)钢管:© 48 X 3.5钢管(后面计算取© 48 X 3) 扣件:旋转扣件、十字扣件、对接扣件可调托座对拉螺杆:© 142、模板支撑系统参数设计( 1) 楼板模板, 板厚200mm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80;采用的钢管(mm):①48X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 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 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详见图二。

( 2) 梁模板根据梁的截面将梁划分为以下3个档分别进行支撑系统设计及计算。

第一类梁( 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 0.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立杆步距h(m): 1.50;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4.80; 梁两侧立杆间距(m): 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4;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双扣件, 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 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0;详见图三。

第二类梁( 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 0.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立杆步距h(m): 1.50;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 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4.80; 梁两侧立杆间距(m): 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2;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双扣件, 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 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0;详见图四。

第三类梁( 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 0.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立杆步距h(m): 1.50;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 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4.80; 梁两侧立杆间距(m): 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1;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双扣件, 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 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0;详见图五。

( 二) 、工艺流程施工工序: 测放轴线及标高、根据轴线弹出柱梁边线、安装柱墙模板及搭设钢管架、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及楼板模板、加固模板、检查验收。

( 三) 、施工方法1、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按模板施工技术参数实施。

2、满堂模板支撑系统剪刀撑的设置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 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 夹角宜为45°〜60°。

详见图六、七。

3、铺梁底模时, 跨度大于4 米的梁应按规范要求起拱。

具体起搭高度为梁跨度的 1 ~3%0。

4、混凝土浇筑前,在支模架立杆保险扣下口处100mm用红色油漆标注, 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进行观察, 发现下滑、偏移等情况立即汇报项目部, 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全部撤离或采取加固措施。

5、木工应配合钢筋工施工, 在梁钢筋未绑扎完毕并验收前, 不得安装梁侧模板; 梁钢筋验收后, 进行梁侧模及板底模安装。

6、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 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cm;( 2)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