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3-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科版

1)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2、流水的作用。
⑴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⑵指导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
3、植物的作用。
⑴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4、小结,延伸。
1)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2)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教后反思:
备课人
小学导学式备课表
科学学科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
学习内容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学习目标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3、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4、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5、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学习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学习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⑴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分小组实验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我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第3课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1、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课把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作为认识这种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开始。
教材主要由“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和“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两部分的探究活动组成。
第一部分: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材中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了实验的方法。
实验分别是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
第二部分:认识风化。
2、教材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流程图或文字、图画表示这个过程。
教材最后还安排了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特殊的地质景观及地形形成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对风化作用改变地形地貌有更多的了解。
【学情分析】1、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经过了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地表地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2、在平时知识积累中,学生对于岩石以及岩石的形成也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只是这种感性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
3、本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在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探究下,在实验和学习中构成一定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认识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做冷热作用、流水作用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4.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流水作用、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碎砖块。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岩石会改变模样吗》PPT课件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酒精灯、镊子、水槽、石块、护目镜
1、用镊子夹住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 2、把加热后的石块立即放入冷水。 3、反复几次。
石块裂成小块。
实验现象 冷热气温变化能使岩石风化。
几天后豌豆种子发芽了,结成块的石膏糊被胀裂。
实验现象 植物能使岩石风化。
石膏糊、豌豆种子、水、盘子、杯子
1、向杯内倒入石膏糊。 2、撒上豌豆。 3、再倒入石膏糊。 4、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里。
几天后豌豆种子发芽了,结成块的石膏糊被胀裂。
实验现象 植物能使岩石风化。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 现象叫 风化 。
2、岩石在 水 、 大气 、 气温 、动植物作用下, 模样会发生改变。
4、石灰岩地区特有的溶洞,是由于( B )作用形成的。
A、冷和热 B、流水
C、动物植物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坚硬的石头永远都不会改变模样。( × ) 2、在流水的作用下,岩石慢慢会变得又圆又光滑。( √ ) 3、植物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 ) 4、沙漠中的风蘑菇是由风形成的。( √ ) 5、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岩石的变化。( ×) 6、岩石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 √ ) 7、石林风貌是由于岩石的风化形成的。( √ )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平原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 嶂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 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 明显的陡坡为界
五年级科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岩石会改变模样吗》隶属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第三课,从内容编排上该单元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3—7课为第三部分,重点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包括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
在这课之前的第2课,学生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然后过渡到本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是学生认识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开始,同时为后面的“土壤中有什么”的学习作了铺垫。
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第二部分是“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最后的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特殊的地质景观及形成的原因。
本课主要通过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认识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
在风化作用下,岩石发生了变化,并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形成许多自然景观,当然这种变化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认识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做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猜想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3.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尝试运用猜想和逻辑推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知道在探究活动中证据的重要性。
2.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对岩石的作用。
2.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猜想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小铁锤,小岩石2块,多媒体课件。
公用材料:大脸盆1个,水桶1个,各装一定量的水。
打火机2个。
小组实验一:小岩石3-4块,带盖塑料瓶1个,实验记录单小组实验二:小岩石1块,酒精灯1个,镊子1个,烧杯1个,科学作业本。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科版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模拟实验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猜测和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生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及植物对岩石的作用;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探究并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
1、知识锦囊、塑料瓶、酒精灯、镊子、盛水的烧杯,盘子、
各种形状的岩石、鹅卵石。
2、教学课件(收集各种岩石景观)
五、教学过程。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岩石會改變模樣嗎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岩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會發生風化現象。
2.風化作用會改變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這種變化是在緩慢的過程中進行的。
過程與方法:1.根據岩石變化的特點,嘗試推測岩石變化的原因。
2.做冷熱變化、流水、植物等對岩石影響的模擬實驗來驗證推測。
3.根據類比實驗中的現象,想像並初步解釋自然界中岩石變化的原因。
4.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來描述實驗中的現象,用流程圖或圖畫表示岩石風化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1.體驗過程與方法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像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2.欣賞自然界岩石變化形成的景觀,獲得美的體驗。
3.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斷變化著的觀點。
教學重點通過模擬實驗,驗證冷熱變化、流水、植物等對岩石的影響。
教學難點根據類比實驗中的現象,想像並初步解釋自然界中岩石變化的原因。
教學準備分組器材:小的岩石塊、酒精燈、鑷子、燒杯、水、帶蓋塑膠瓶、碎磚塊。
教師演示:有關岩石風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圖片或視頻資源、植物根對岩石影響的實驗裝置和結果(提前準備)。
教學過程一、引入1.岩石都很堅硬,除非我們用錘子敲,否則它們不會輕易破碎、斷裂。
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佈滿了裂縫,山腳下往往堆著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灘上的岩石都是圓圓的很光滑。
我們看到過這樣的情景嗎?能解釋這是怎麼回事嗎?2.學生猜測引起岩石模樣發生變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變化的原因根據學生的猜測來選擇實驗。
1.冷和熱的作用。
(1)猜測用酒精燈加熱岩石,然後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溫度的變化對岩石的作用),岩石會發生什麼變化。
(2)學生分小組實驗活動:冷熱對岩石的影響。
(3)有什麼現象產生?⑷說一說從實驗中知道了什麼。
2.流水的作用。
(1)猜測將幾塊岩石放入有水的塑膠瓶中劇烈晃動,岩石會有什麼變化。
(2)學生分小組實驗活動:水的沖刷對岩石的影響。
(3)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4)說一說從實驗中知道了什麼。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3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科版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背景]《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需要、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各种科学活动。
尽可能让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第三课,在教材50页。
我觉得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独立,它主要由“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和“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中,教材一开始用图片和文字展示了一个很矛盾的事实,岩石很坚硬,但是它破碎了。
主要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联想起更多司空见惯而没有多加思考的类似现象,让学生对岩石变化的原因做出自己的猜测。
在学生作出自己解释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索岩石的变化及成因。
这个活动由三个实验组成,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明白“冷热变化、流水、植物根的作用”都是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
第二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在认识了风化作用后,了解风化作用还会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形成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最后的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特殊的地质景观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⒈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⒉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⒈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⒉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⒊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⒋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⒈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⒉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⒊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假设——验证”的实践活动,了解岩石是在变化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3课时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科版(共25张PPT)

小结 冷热交替(温差变化)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14
小结
流水作用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15
研讨
看照片,你有什么想法?
16
研讨
17
研讨
18
小结
植物作用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19
小结 我们知道了:
岩石 风化 岩石碎裂 继பைடு நூலகம்风化 小石子和沙 岩石会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产生 破碎,改变原来的模样,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岩石的风化。
25
24
拓展
中国海南第一山
东山岭坐落在海南省东海岸, 距万宁县城1.5公里, 面积10平 方公里,由三座山峰相依而成, 海拔184米, 东山岭自然风光秀 丽,景物得天独厚,人文景观奇 特。山上怪石嶙峋,异洞幽深, 丹崖翠壁,泉丰林秀;春风长驻, 四时花开;石景遍布,佳致叠出; 奇岩异洞,各具姿态。素有“海 外桃源”、“海南第一山”之称。
20
拓展
波浪谷
21
拓展 羚羊谷
22
拓展
七彩丹霞
23
拓展 石林
阿诗玛石
在2.7亿年前,石林地区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数百米厚的石灰岩, 后经地壳抬升,石林地区处于湿热古海岸边缘。紧随其后的火山熔岩喷溢, 使石林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约六千万年前的早喜马拉雅运动,使石林地 区掀斜抬升,转为内陆山间湖泊环境(路南古湖)。后来,石林地区继续抬升, 向现代高原河谷环境演进。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3课时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
导入
2
导入
3
导入
4
导入
5
导入
6
导入
7
导入
8
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第一山——东山岭
海南第一山——东山岭东来自岭上奇峰异石、乱石相叠,形成了各种各样奇特的自然 景观。 东山岭主要由花岗岩构成,长期以来这些花岗岩由于温差及 海水、海浪的侵蚀风化作用,先是产生裂缝,后来裂缝越来 越大,然后岩石分离、垮塌,逐渐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
云南的路南石林
石林是石灰岩受水的化 学风化作用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 酸钙,云南气候温和潮 湿,河水和地下水中含 很多二氧化碳,石灰岩 中的碳酸钙遇到这种水 很容易被溶解,日久天 长,石灰岩被侵蚀成了 奇峰、暗洞、石林、暗 河等奇特岩溶地貌。
• 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发生了变 化?
实验材料: 小的岩石、 酒精灯、 镊子、 烧杯、 水、 1、用镊子夹取岩石放在燃着的 实验步骤:
酒精灯上烧。 2、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装有 冷水的烧杯中,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岩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破裂。
自然界中的岩石在冷热的不断 实验结论: 作用下也会发生破裂。
一、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1、冷热的作用 2、流水的作用 3、植物的作用
4、动物的作用
岩石在大气、水、动植物的作用 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风化
岩石
风化
岩石破裂
继续风化
小石子和沙
二、风化作用改变了 地形地貌
石 布历 蘑 满经 菇 皱沧 纹桑 的
钟乳石
光滑美丽的鹅卵石!
蘑菇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