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机械能守恒定律(分级训练 素养提升)—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同步检测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4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1.关于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所受合力不等于零时,机械能可能守恒D.合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守恒解析:物体机械能守恒时还有可能受其他力的作用,但是其他力不做功,故A错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例如物体匀速上升,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B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不等于零时,机械能可能守恒,例如自由下落的物体,C正确;自由落体运动中,合力做正功,机械能守恒,D错误。
答案:C2.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如图所示。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蹦极绳X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变大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解析: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始终变小,A正确;蹦极绳X紧后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所受蹦极绳的弹力方向向上,所以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变大,B正确;蹦极过程中,只有重力和蹦极绳的弹力做功,因而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正确;重力势能的改变只与高度差有关,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D错误。
答案:D3.在h高处,以初速度v0向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着地时速度大小为()A.v0+√2gℎB.v0-√2gℎC.√v02+2gℎD.√v02-2gℎ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有mgh+12mv02=12mv2,得小球着地时速度大小为v=√v02+2gℎ,故C正确。
答案:C4.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
若以海平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gh -mgh12mv 02+mgh 12mv 02 解析:物体到达海平面时位于参考平面上,重力势能为零,A 错误;物体运动过程下落了h 高度,重力做功mgh ,B 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2mv 02=12mv 2,即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E 2=12mv 2=mgh+12mv 02,C 正确,D 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4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提高)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所有情况均不计摩擦、空气阻力以及滑轮质量)()A.甲图中,火箭升空的过程中,若匀速升空,机械能守恒,若加速升空,机械能不守恒B.乙图中,物块在外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滑,物块的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物块A以一定的初速度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物块A的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物块A加速下落,物块B加速上升的过程中,A、B系统机械能守恒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蹦极运动员从蹦极台上跃下。
设运动员由静止开始下落,且下落过程中(蹦极绳被拉直之前)所受阻力恒定,且下落的加速度为35g。
在运动员下落h的过程中(蹦极绳未拉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35mgh 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了35mghC.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35mgh D.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35mgh3.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A .216v gB .28v gC .24v gD .22v g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处,将小球拉至A 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 点正下方B 点的速度为v ,与A 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 ,则( )A .由A 到B 小球机械能守恒 B .由A 到B 重力势能减少212mv C .由A 到B 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mghD .小球到达位置B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1)2(gh mv m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 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初始时用力拉住b 使a 、b 静止,撤去拉力后,a 开始运动,在a 下降的过程中,b 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A .a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 .a 、b 两物体机械能的总和不变C .a 物体的动能总等于b 物体的动能D .绳的拉力对a 所做的功与对b 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不为零6.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 底端A 点以初速度v 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 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 0)( )A.若把斜面CB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B.若把斜面AB变成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点C.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D物体仍沿圆弧升高hD.以上说法都不对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34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
8.4《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课程必修2模块中“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主题下的内容,要求为: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该条目的解读为: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要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所描述的系统对象;领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体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它建立的是两个状态的联系,对这两个状态之间过程的分析仅用来判断该过程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并不涉及机械能守恒的方程表达式。
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学生第一次经历守恒定律的定量运算,感受守恒定律对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几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所作的铺垫。
本节内容将加深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理解,也为学生从能量角度处理力学问题提供了途径。
教材从伽利略斜面的实验讨论开始,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变化量与不变量,讨论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接着推理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推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生活经验积累大量的能量转化实例,例如跳水运动员、蹦极运动、射击比赛等。
这些实例使得学生对不同能量可以发生转化以及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守恒有了初步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但学生的认识是定性的、表层次的,是一种模糊的心理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高度,没有达到定量认识。
教学在学生定性认识基础上,结合各种案例分析,利用动能定理定量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全面地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生在第3节学习后可以熟练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各种案例,学生的数学推导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于高一上学期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能量守恒观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8.4 机械能守恒定律 练习(含答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所述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B. 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上抛C. 火箭升空过程D. 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答案】B【解析】解: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因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则机械能减小。
故A错误。
B、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上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
C、火箭升空,动力做功,机械能增加。
故C错误。
D、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在增加,所以机械能在增大。
故D错误。
故选:B。
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簧弹力做功,或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是否保持不变,即采用总量的方法进行判断。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1、看是否只有重力做功。
2、看动能和势能之和是否不变。
2.安徽芜湖方特水上乐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上主题公园。
如图为彩虹滑道,游客先要从一个极陡的斜坡落下,接着经过一个拱形水道,最后达到末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坡的高度和拱形水道的高度差要设计合理,否则游客经过拱形水道的最高点时可能飞起来B. 游客从斜坡的最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一直做正功C. 游客从斜坡下滑到最低点时,游客对滑道的压力最小D. 游客从最高点直至滑到最终停下来过程中,游客的机械能消失了【答案】A【解析】解:A、斜坡的高度和拱形水道的高度差要设计合理,不能让游客经过拱形水A正确;B、游客从斜坡的最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游客的位置是先降低后升高,所以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B错误;C、游客从斜坡上下滑到最低点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游客对滑道的压力最大,故C错误;D、游客从最高点直至滑到最终停下来过程中,游客的机械能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游客是先降低后升高的;游客在最低点时,其加速度向上,游客处于超重状态;整个过程是符合能量守恒的,机械能不是消失,而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6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关于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慢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间少C.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D.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解析】选C。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A错误;做功时用的时间不仅与功率有关还与功有关,B错误;由功率的定义式与物理意义得出C正确;功率大小与是否省力无关,故D错误;2.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沿不同的轨道由同一位置滑到水平桌面上,轨道高度为h,桌面距地面高为H,小球质量为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沿竖直轨道下滑到桌面上的过程,重力做功最少B.小球沿曲线轨道下滑到桌面上的过程,重力做功最多C.以桌面为参考面,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D.以地面为参考面,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h)【解析】选C。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C正确,D错误;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无论从哪条轨道下落,重力做功相同,A、B选项错误。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处的斜面上的A点滚下,经过水平面BC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处的D点时,速度减为零,则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A. B. mgh C.mgh D.0【解析】选B。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高度差有关。
A、D间的高度差为Δh=h-=h,则重力做功为W=mgh,故B正确,A、C、D错误。
4.质量为2 t的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为30 kW,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若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则汽车的速度为10 m/s时的加速度为( )A.2 m/s2B.1.5 m/s2C.1 m/s2D.0.5 m/s2【解析】选D。
P=fv m,P=Fv,F-f=ma以上各式解得:a=0.5 m/s2,故选D。
5.在空中某一位置,以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经时间t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其速度大小仍为v0,但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力对物体做功为零B.风力对物体做负功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D.物体的动能变化为m【解析】选B。
8.4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机械能守恒定律
随堂练习:
2 C 物体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斜面对物体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 其机械能守恒;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所以机械 能守恒;以物体和弹簧为研究对象,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的机 械能守恒;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机械能不守恒;电动玩具车在粗糙水平面上 匀速运动,重力与支持力不做功,动能与重力势能没有变化,机械能守恒
5.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 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2 守恒条件: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注意:不是物体受力只有重力或弹力,其受到的其他力对物体 不做功,或对物体做功代数和等于0。
机械能守恒定律
5.3 守恒定律表达式:
表达式
物理意义
从不同状态看
机械能守恒定律
随堂练习:
(1) 求从A至B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mgΔh=mg(h1-
h2)=mgh1-mgh2
(2)
物体在A、B处的机械能EA=mgh1+
1 2
mv12;
EB=mgh2+ 1 mv22
2
(3)由动能定理W=
1
2
mv22-
1 2
mv12;W=
mgh1-mgh2;得
1 2
mv22+mgh2=
在重力或弹力做功时,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3.动能与重力势能间的转化:只有重力做功时,若重力做正功
,则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重力做负功,则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转化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4.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被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提升训练:第八章 4 机械能守恒定律

4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
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热气球缓缓升空B.树叶从枝头飘落C.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D。
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解析热气球缓缓升空过程中,空气的浮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树叶从枝头飘落,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空气阻力做负功,其机械能不守恒,选项B错误;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的阻力对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选项C正确;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时,所受水的浮力做负功,其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 错误。
答案C2。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C。
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D。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解析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做正功,弹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动能都要发生变化,任意两种能量之和都不会保持不变,但三种能量相互转化,总和不变,选项D正确。
答案D3。
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当其动能等于重力势能时(以地面为零势能面),物体的速度为()A。
√gℎB。
√2gℎC.2√gℎD.1√2gℎ2mv2+E p,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其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有mgh=12E p=1mv2,解得v=√gℎ,选项A正确。
2答案A4.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将物体从同一水平面分别竖直上抛、斜上抛、沿光滑斜面(足够长)上滑,如图所示,三种情况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不计空气阻力(斜上抛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方向水平),则()A.h1=h2>h3B。
h1=h2〈h3C。
h1=h3〈h2D.h1=h3>h2解析竖直上抛物体和沿斜面运动的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均为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2mv02,所以h=v022g,斜上抛物体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设为v1,则mgh2=12mv02−12mv12,所以h2〈h1=h3,故D对。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第8章 第4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预习自测
『判一判』 (1)通过重力做功,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2)弹性势能可以通过弹力做功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3)物体的机械能一定是正值。 (4)合力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5)合力做功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6)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 (√) (×) (×) (×) (√)
况下飞奔而下。 (1)过山车受哪些力作用?各做什么功? (2)过山车下滑时,动能和势能怎么变化?两
种能的和不变吗? (3)若忽略过山车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过山
车下滑时机械能守恒吗?
提示:(1)过山车受重力,轨道支持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做 正功,轨道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做负功。
(2)过山车下滑时,势能减少动能增加,两种能的和减少。 (3)若忽略过山车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过山车下滑时机械能守恒。
4.机械能: (1)重力势能、___弹__性___势能与动能都是机械运动中的能量形式,统 称为___机__械__能___。 (2)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__转__化____成另一种形式。
知识点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推导: 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物体在某一
时刻处在高度为 h1 的位置 A,这时它的速度是 v1。 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下落到高度为 h2 的另一位 置 B,这时它的速度是 v2。用 W 表示这一过程中 重力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得:W=12mv22-12mv21, 又 W=____m__g_h_1-__m__g_h_2____
要点提炼
1.对机械能的理解 (1)机械能是一个状态量,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一位置时,具有确定 的速度,也就有确定的动能和势能,即具有确定的机械能。 (2)机械能是一个相对量,其大小与参考系、零势能面有关。 (3)机械能是标量,是系统所具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4 机械能守恒定律
【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选项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选项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F为木块所受的推力,方向如图所示.在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B C D
答案:C
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沿斜向上方以初速度v0抛出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0.重力加速度为g.当它将要落到离地面高度为h的平台上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且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
m v02
A.它的机械能为1
2
B.它的机械能为mgh0
C.它的动能为mg(h0-h)
D.它的动能为1
m v02-mgh
2
答案:AD
3.在一次课外趣味游戏中,四位同学分别将四个质量不同的小球沿水平放置的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的碗口内侧同时由静止释放,碗口水平,如图所示.他
们分别记下了这四个小球下滑速率为v时的位置,则这些位置应该在同一个
()
A.竖直平面
B.抛物面
C.水平面
D.椭圆面
答案:C
4.(多选)一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落至某一位置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取地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 ()
A.此时物体所处的高度为ℎ
2
B.此时物体的速度为√gℎ
C.下落的时间为√ℎ
g
D.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小于mgh
答案:ABC
5.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时的速度大小 ()
A.一样大
B.水平抛的最大
C.斜向上抛的最大
D.斜向下抛的最大
答案:A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 kg和5 kg的A、B两物体,用轻绳连接跨在一个定滑轮两侧,轻绳正好拉直,且A物体底面与地面接触,B物体距地面0.8 m,定滑轮的质量及轮与轴间的摩擦、空气阻力均不计,g取10 m/s2.
(1)由静止释放B物体,求当B物体着地时A物体的速度大小;
(2)求B物体着地后A物体还能上升的高度.
解析:(1)对A 、B 组成的系统,在B 着地前系统机械能守恒,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m B gh =m A gh +1
2(m A +m B )v 2.
v =√
2(m B -m A )gℎm A +m B
=2 m/s .
(2)当B 落地后,A 以2 m/s 的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可得m A gh'=1
2
m A v 2
,A 还能上升的高度h'=v 2
2g
=0.2 m .
答案:(1)2 m/s (2)0.2 m
【拓展提高】
7.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A,将小球A 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 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 换为质量为3m 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B,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小球B 下降h 时的速度大小为
( )
A.√
4gℎ3
B.√4gℎ
C.√2gℎ
D.√gℎ
2
解析:系统机械能守恒,对A 下降h 的过程有mgh =E p ,对B 下降h 的过程有3mgh =E p +1
2×3mv 2,解得v =√
4gℎ3
,选项A 正确.
答案:A
8.如图所示,在高1.5 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小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g取10 m/s2.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A.10 J
B.15 J
C.20 J
D.25 J
解析:由h=1
2
gt2和v y=gt得v y=√30m/s,
落地时,tan 60°=v y
v0,可得v0=v y
tan60°
=√10m/s,
以平台表面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弹=1
2
m v02,可求得E 弹=10 J,
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9.机器人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某个机器人(可视为质点)从A点起跳后,运动轨迹如图所示,B为最高点,C为落地点.机器人质量为m,B与A、C间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B、C间的水平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
(1)机器人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
(2)机器人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C;
(3)机器人起跳时获得的动能E k A.
解析:(1)机器人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上h2=1
2
gt2,
解得t=√2ℎ2
g
.
(2)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 水平方向上l=v B t,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2=1
2mv C2-1
2
mv B2,
联立解得v C=√gl2+4gℎ22
2ℎ2
.
(3)机器人运动的全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1
2
mv C2-E k A=mg(h2-h1),
解得E k A=mgh1+mgl 2
4ℎ2
.
答案:(1)√2ℎ2
g (2)√gl2+4gℎ2
2
2ℎ2
(3)mgh1+mgl
2
4ℎ2
【挑战创新】
10.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 kg,赛车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 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的阻力恒为0.3 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图中l=10.00 m, R=0.32 m,h=1.25 m,s=1.50 m.g取10 m/s2.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
解析: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s=v1t,h=1
2
gt2,
解得v1=s√g
2ℎ
=3 m/s.
设赛车恰好能通过圆轨道,其在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2,最低点的速度为v 3,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m
v 22R
,
1
2m v 32=1
2
m v 22+mg ·2R , 解得v 3=√5gR =4 m/s .
v 3>v 1,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 v min =4 m/s .
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 ,根据动能定理得 Pt -F 阻l =1
2m v min 2,解得 t =2.53 s .
答案:2.53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