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健康教育内容

过敏性休克的健康教育内容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威胁到生命的健康问题。
下面是一些有关过敏性休克的健康教育内容:1. 了解过敏性休克的定义:过敏性休克是一种身体对特定物质过敏性反应的严重症状,通常导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和可能致命的休克。
2. 认识常见的过敏原:过敏性休克可以由多种过敏原引起,如花粉、宠物毛发、食物(如坚果、海鲜、鸡蛋等)、咬人或蜇人的昆虫、药物(如青霉素等)等。
3. 了解过敏性休克的症状: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包括皮肤荨麻疹、喉咙肿胀、呼吸困难、胸闷、恶心、腹痛、呕吐和头晕等。
这些症状可能在几分钟内发展并恶化。
4. 学习紧急处理措施:若怀疑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护车的期间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保持患者平躺,解开紧身的衣物,使用紧急救护药物(如自家的肾上腺素注射剂)等。
5. 避免过敏原: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这可能包括避免特定的食物、花粉季节外出时采取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6. 咨询医生并接受过敏测试: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存在过敏性休克的风险,应及时咨询医生,并可能进行过敏测试。
这有助于确定具体的过敏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7. 携带相关药物或患有过敏性休克的证明:如果已被诊断出存在过敏性休克的风险,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通知亲友、同事等周围的人。
此外,可以考虑佩戴医疗急救警示手环等。
8.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如社区健康讲座、健康教育宣传等,提高公众对过敏性休克的认识和了解,让更多人能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重要提示:以上所述仅为一般健康教育内容,请在面临过敏性休克相关问题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寻求医疗帮助。
过敏性休克急救SOP

过敏性休克急救SOP引言概述: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急救过敏性休克的关键是快速、准确的处理。
本文将介绍过敏性休克急救的标准操作程序(SOP),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一、识别过敏性休克的症状1.1 皮肤症状:过敏性休克的早期症状通常涉及皮肤,如荨麻疹、瘙痒、红斑等。
1.2 呼吸系统症状: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呼吸急促、气喘、喉咙肿胀等呼吸系统症状。
1.3 循环系统症状:过敏性休克还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晕厥等循环系统症状。
二、紧急处理2.1 呼叫急救:在怀疑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告知情况。
2.2 帮助患者就座:让患者保持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循环系统负担。
2.3 松开紧身衣物: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紧身衣物,以便呼吸和血液循环。
三、确认过敏源并切断接触3.1 询问患者过敏史:尽快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以及可能的过敏源。
3.2 停止过敏源接触:如果可能,立即切断患者与过敏源的接触,例如移除蜜蜂刺、洗净皮肤上的过敏原等。
3.3 寻找可能的过敏源:如果患者无法提供过敏源信息,尽快检查周围环境,寻找可能的过敏源,如食物、药物等。
四、急救药物的应用4.1 肾上腺素注射: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急救的首选药物,可通过提高血压、舒张呼吸道等作用来缓解症状。
4.2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可以减轻皮肤症状和呼吸道症状。
4.3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可用于控制过敏反应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五、监测和转运5.1 监测患者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
5.2 给予心理支持:过敏性休克可能给患者带来恐惧和焦虑,及时给予心理支持,稳定患者情绪。
5.3 安全转运:如果患者病情稳定,但仍需要进一步治疗,应安全地将患者转运至医院,以便接受更全面的救治。
结论: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紧急处理。
本文介绍的过敏性休克急救SOP提供了识别症状、紧急处理、确认过敏源、应用急救药物以及监测和转运等方面的指导,旨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过敏性休克急救SOP

过敏性休克急救SOP一、背景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标准化的过敏性休克急救服务,制定本SOP。
二、定义过敏性休克是一种过敏反应导致的急性、严重、全身性的血管舒缩失调,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三、责任与权限1. 医疗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本SOP。
2. 医疗机构应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本SOP,并提供相关培训。
3. 医务人员应按照本SOP的要求进行过敏性休克急救。
四、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1. 识别过敏性休克症状:- 皮肤症状:荨麻疹、红斑、水肿等;- 呼吸道症状:喘息、气促、喉头水肿等;- 循环系统症状:低血压、心率增快等;- 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痛等;-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意识丧失等。
2. 确认过敏性休克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3. 紧急处理:- 即将呼叫急救车辆;-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提高脚部,保持呼吸道通畅; - 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和循环情况;- 如果患者住手呼吸或者心跳,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4. 赋予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0.1-0.5mg静脉注射;- 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注射;- 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扑尔敏等。
5. 支持性治疗:- 维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氧气面罩或者插管;- 补充液体: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根据患者病情,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6. 持续观察和监护:- 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和监护;-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
五、培训和质量控制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过敏性休克急救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本SOP。
2. 医疗机构应建立过敏性休克急救的质量控制机制,监测和评估急救效果。
六、风险管理1. 医务人员应注意过敏性休克急救过程中的风险,如误诊、药物过敏等。
过敏性休克麻醉【15页】

过敏性休克 麻醉
目录
01 过敏性休克的原因 02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03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1
过敏性休克的 原因
药物过敏
01
药物过敏是导致 过敏性休克的主
要原因之一
02
常见的药物过敏 原包括抗生素、 解热镇痛药、抗
癫痫药等
03
药物过敏反应通 常表现为皮疹、 瘙痒、呼吸困难
等症状
04
药物过敏反应严 重时可导致过敏 性休克,危及生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
03 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
食物:某些食物如海
02 鲜、坚果等可能引起
过敏性休克
昆虫叮咬:昆虫叮咬
04 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尤其是蜜蜂和火蚁
2
过敏性休克的 症状
皮肤反应
01
02
03
04
皮疹:皮肤出现 红斑、丘疹、水
疱等
瘙痒:皮肤瘙痒, 难以忍受
肿胀:皮肤肿胀, 可能伴有疼痛
肺水肿: 呼吸困难、 咳嗽、咳 粉红色泡 沫痰
01
02
03
04
3
过敏性休克的 治疗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使用
过敏原 1
监测生命体征, 4
及时处理并发 症
给予肾上腺素
2 等抗过敏药物
3 保持呼吸道通
畅,必要时进 行气管插管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用于缓解过敏性休克症状,如呼 吸困难、低血压等。
抗组胺药:用于缓解过敏性休克引起的皮肤 瘙痒、红肿等症状。
药物预防:在过敏 性休克高风险患者
2 中,可以使用抗组 胺药、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进行预防。
及时处理:一旦出 现过敏性休克症状,
应急响应:过敏性休克现场处理方案

应急响应:过敏性休克现场处理方案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
在现场处理过敏性休克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应急响应的处理方案:
1. 确认过敏性休克症状: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喉咙紧闭、皮肤发红或荨麻疹等。
在现场,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来确认是否出现过敏性休克。
2. 呼叫急救人员: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通知急救人员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并告知现场的具体位置。
急救人员将提供进一步的医疗救助。
3. 让患者坐下:如果患者还没有坐下,帮助他们找到一个稳定的位置坐下来。
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防止他们因昏倒而受伤。
4. 不要离开患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始终保持与患者的接触。
监测患者的症状,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5. 寻找过敏原:如果患者知道自己对某种物质过敏,尽可能寻
找过敏原并将其远离患者。
这有助于防止过敏反应进一步恶化。
6. 不要给患者喂食或喝水:尽管有些人可能认为给患者喂食或
喝水有助于缓解症状,但这是错误的做法。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要给患者口服任何物质。
7. 避免使用对过敏患者有害的药物:在现场处理过敏性休克时,避免使用未经医生指示的药物。
错误的药物使用可能加重患者的症状。
8. 提供急救培训:为了更好地应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建
议接受急救培训。
这将使您能够更快地采取正确的措施,并提供有
效的帮助。
请记住,以上处理方案仅为应急响应,而不是替代医疗护理。
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以免疫球蛋白E(IgE)为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
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导致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胸闷气憋、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四肢厥冷。
过敏样反应或假性过敏反应是类似的临床综合症,但不是免疫介导的,如放射科造影剂过敏。
两者治疗相同。
本症遍布各个角落,凡使用药物的场所均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由于病情发展极为迅速,故必须强调就地及时抢救。
【病因】常见过敏原有药物、昆虫叮咬(蜜蜂或黄蜂)及食物(坚果),其中以肠外用药多见,特别是抗生素、中药制剂及生物制品。
任何药物均可致过敏反应,包括抗过敏药物如糖皮质激素。
【发病机制】过敏性休克是以IgE为介导的对变应原的全身性反应。
当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后,激发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则结合于组织的肥大细胞与血液嗜碱性粒细胞的受体上。
当变应原再次进入后,则与IgE发生特异性结合,结合的复合物促使肥大细胞等释放组织胺、缓激肽、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等,它们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浆进入间隙。
过敏反应亦可促使血小板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它亦使血管扩张、支气管收缩、肺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
据实验性过敏反应观察,PAF拮抗剂逆转负性肌力和血管扩张作用。
因此,对抗组织按治疗无效的过敏反应,PAF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介质。
【病理】主要病理改变有喉头水肿、肺水肿、支气管痉挛,多器官水肿及淤血(心、肾、脑、脾及肝)。
有喉头、肺、胃肠的脏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血 IgE 水平增高。
【临床表现】由于过敏反应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故症状繁多。
(见表4-1)一、发病过程本症突然起病,迅速进展。
过敏性休克多见于静脉用药,特别是抗生素。
但肌肉注射及口服用药亦可发生。
50%发生于用药的5分钟内;90%在30分钟内。
可发生于皮试阴性者,亦可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用药与发病间期愈短(1-2分钟内),病情愈危重,可瞬间呼吸心跳骤停。
过敏性休克急救SOP

过敏性休克急救SOP引言概述: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生命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急救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对于及时救治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敏性休克急救SOP的内容和步骤。
一、过敏性休克的定义和症状1.1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急性过敏反应,通常由过敏原引起,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
1.2 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呼吸困难、喉咙肿胀、呼吸急促、心跳过快等。
1.3 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SOP的步骤2.1 确认患者处于过敏性休克状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2 将患者平放,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如果患者有药物过敏史,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剂。
三、过敏性休克急救药物和剂量3.1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急救的首选药物,剂量为0.3-0.5mg(1:1000)肌肉注射。
3.2 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可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剂量为25-50mg口服。
3.3 心血管支持药物如多巴胺可用于维持血压,剂量为5-20μg/kg/min静脉滴注。
四、过敏性休克急救后的处理4.1 患者稳定后,应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4.2 医院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过敏反应情况。
4.3 医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预防过敏性休克的措施5.1 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食物、药物等。
5.2 患者有过敏史的情况下,应随身携带过敏急救药物。
5.3 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及时发现过敏原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论:建立科学的过敏性休克急救SOP对于提高急救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加强过敏性休克的预防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人们对过敏性休克急救的认识,及时救治患者,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的症状。
在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情况下,需要迅速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二、应急预案。
1. 紧急呼叫急救服务,在发现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告知对方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并迅速寻求医疗救助。
2. 确认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可能确认患者的过敏原,并帮助其避免继续接触该过敏原。
3. 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帮助其找到舒适的姿势,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使用口对口呼吸或心肺
复苏术。
4.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向急救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5. 急救处理,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应立即将患者移至医疗机构,并配合急救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抢救。
6. 事后处理,在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后,应及时通知其家属,并协助患者进行过敏原的排查和治疗,以避免再次发生过敏性休克。
三、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理能力,应当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普及过敏性休克的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以上就是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熟知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救助患者,保护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全身多系统速发过敏反应,主要机制是过敏原触发人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集中释放组织胺等炎性
介质,这些炎性介质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痉挛。
血管中35%的液体可在10分钟之内迅速渗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皮肤水肿、喉头水肿、肺水肿、支气管痉挛。
大量的液体渗透到血管外可使全身血容量骤降,引起血压下降。
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急性呼吸道阻塞(59%),其次是循环系统衰竭(15%)。
过敏性休克可在几分钟之内从最初轻微的皮肤症状迅速发展至死亡。
有研究显示成人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每年5-15次/10万人。
常见过敏原:
1.食物:牛奶,鸡蛋,鱼,种子和坚果(花生,巴西坚果,杏仁,榛子,开心果,松子坚果,腰果,芝麻,葵花籽,棉籽)。
香蕉,荞麦,猕猴桃,芥末,花斑豆,土豆,水稻。
美国有300万人对花生过敏,每年因食物过敏诱发死亡150-200人。
2.毒液或唾液:火蚁、蜜蜂、黄蜂、海蜇等。
3.药物:
(1)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包括氯霉素眼液)、环丙沙星、两性霉素B等。
(2)非甾体抗炎类药物:阿司匹林等。
(3)某些中药注射剂:鱼腥草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中药注射液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死亡数据不详,隐藏的危机巨大。
4.放射造影剂:
5.血制品:全血、血浆、免疫球蛋白、冷沉淀等
过敏性休克症状体征及发生率:
荨麻疹、血管性水肿88%
呼吸困难、哮喘47%
头晕、晕厥、低血压33%
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30%
面红46%
上呼吸道水肿56%
头痛15%
胸骨后疼痛6%
无疹性瘙痒4.5%
癫痫发作1.5%
过敏性休克现场急救:
1.快速识别: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出现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头晕、喉头水肿、低血压休克等危重表现。
2.呼救120
3.自我肾上腺素肌肉注射(成人0.3-0.5mg,儿童
0.15-0.3mg):下图:肾上腺素笔及注射部位
4.服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如氯雷他定、强的松等。
5.对失去反应且无呼吸者,给予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过敏性休克急诊室急救
肾上腺素首选肌肉注射治疗。
肾上腺素剂型1:1000(1ml/1mg)用法:
大于12岁的儿童及成人:每次0.5mg,肌注。
6-12岁儿童:每次0.3mg,肌注。
6岁以下:0.15mg肌注。
以上5分钟后无好转可重复注射。
仅有经验的医生才可使用小剂量(成人50-100微克;儿童1微克/kg)静脉注射。
其他治疗:液体复苏、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肌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
一般过敏疾病,例如荨麻疹,使用抗过敏“三板斧”(抗组胺/激素/钙剂)来处置,效果奇佳。
但是在过敏性休克时,血管性水肿和循环衰竭来势凶猛,三板斧很难短时间奏效,不能救命。
此时,肾上腺素才是救命的“杀手锏”。
微信圈中,一位资深急救医生评论道,过敏性休克应该首先“肾上腺素0.5-1mg快速静脉注射”。
这个给药剂量是严重错误的,这不是救命杀手锏,反而成为杀手剂量。
过敏性休克的救治,仍是很多医生的知识盲区(不知道用/用药途径错误/用药剂量错误)。
即使在经历了生死大逃亡之后的北大医院的医生,仍无法在事后意识到这个问题。
夜鹰在此强烈建议这位医生以后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
肾上腺素使用基本大法
食物、花粉、虫咬等引起的Ⅰ型变态反应来得快,几分钟就可以有反应,病情重,可出现喉头水肿、低血压休克等情况。
在美国,每年有数千人死于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就是没有及时注射肾上腺素。
一、肾上腺素对过敏性休克的作用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一线首选基础用药,其他药物(比如β受体激动剂、组胺拮抗剂和皮质激素等等)都是肾上腺素的附加治疗。
急性过敏治疗首先要注意的是气道通畅、血压和心脏状态。
为此可能须作插管、气管切开、扩容、升压等处置。
最重要的是肾上腺素皮下或肌肉注射,且以上处置在急性过敏反应期间,愈早愈好。
肾上腺素能改善血管张力,提高血管通透性,从而矫治低血压和组织水肿。
但是肾上腺素的好处也须与它对老年人和某些病变的不利影响结合考虑,如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窄角青光眼等,在这些情况下,肾上腺素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脑水肿等。
另外,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与肾上腺素发生“矛盾反应”,这种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更高且更严重,此类患者可以试用胰高血糖素,每5min给予1-2mg,肌注或静推均可。
二、肾上腺素的给药方式和剂量
关于肾上腺素注射的给药方式,美国 Mayo Clinic 的建议是肌肉注射,因为肌肉内所含血管比皮内或皮下丰富得多,吸收迅速,药物可很快到达全身。
由于国外已经有供过敏患者自行使用的肾上腺素笔(EpiPen)上市,Mayo Clinic 推荐首选大腿外侧肌注——更方便过敏患者自行注射。
肌注的剂量一般为0.3-0.5mg(1:1000),如果临床无改善,15-20分钟可重复。
欧洲的指南将儿童使用的肾上腺素剂量分为3个年龄段,而不是按照体重来计算mg/kg,这看起来不科学,但为什么会这样建议?
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紧张的诊疗过程中,医生还要拿出计算器计算用量,耽误时间。
而且,儿童通常没有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所以肾上腺素使用相对安全,也不必把量卡的很精准。
静脉用药的适应症是: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对初始的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无反应,可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ml/kg静脉注射;如持续存在低血压,可给予肾上腺素2-4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
静脉用药强调要有持续心电监护防止高血压危象和室颤。
一定要注意肌注的药物是1:1000,而静脉用药是1:10000,切不可将肌注药物直接用药静脉,搞错了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秒杀”。
三、小编的话
说到这里,各位是不是要说这些我都知道了呢?小编知道关于肾上腺素使用的基本知识难不倒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大家可能会被搞晕的恰恰是浓度问题——对,你没看错,就是剂量计算。
按照上面说的,肌注剂量一般为0.3-0.5mg(1:1000),静滴剂量为0.1ml/kg (1:10000)。
国内医院储备的肾上腺素规格一般为1mg/ml, 其实搞清楚这个规格一切都 so easy 啦!
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1mg/ml的肾上腺素就已经是1:1000了,直接用于肌注,想想在急需肌注的时候,也确实没有时间给我们慢慢稀释。
再强调一次,静脉用药是1:10000,要稀释!
其实这个问题好简单有木有,比如说一个60kg的成年人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将6ml(0.1ml/kg × 60kg)肾上腺素原液稀释10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