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藏自治区基础数据基础

合集下载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1.04•【字号】藏政办发〔2017〕156号•【施行日期】2018.0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藏政办发〔2017〕156号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西藏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藏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我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简化群众办事环节,畅通政务服务渠道,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3号)等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工作目标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信息共享为抓手,深入推进网上办事、一站式办理、就近办理等综合性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畅通服务渠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通过“信息跑路”“部门协同”“主动服务”的转变,最大程度地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西藏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西藏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西藏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人口结构及人口素质等。

人口状况是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根据历次人口普查和第二次西藏自治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分析发现,西藏人口状况不容乐观,而人口素质低是西藏人口问题的瓶颈。

鉴于此,认为政府应该向全国公开援藏项目及资金运作情况,将投资重点转移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将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及“预期寿命”作为维护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手段,纳入到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提高农牧区医务和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及福利待遇。

[关键词]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素质;人口结构;西藏[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55-031问题的提出基于人口处于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中心环节,西藏人口现状是制定其各项社会发展政策的背景基础之一。

人口状况的改善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应该超前于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因此,在西藏现代化的进程中探讨人口现代化状况显然十分必要。

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素质及人口结构等。

自和平解放以来,西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口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口结构日趋合理,人口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与全国相比,水平仍然很低。

2西藏人口现代化现状及问题2.1人口再生产类型2011年西藏常住人口为3002166人,同2000年相比,十年间共增加了385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9%。

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82个百分点。

全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2716389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40514人,汉族人口为245263人。

藏族人口占904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1.35%;汉族人口占8 17%。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增加289221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923人,汉族人口增加86693人。

生育观的改变,是启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换的引擎。

2014年1-6月西藏自治区及全国混合饲料月度产量数据统计报告

2014年1-6月西藏自治区及全国混合饲料月度产量数据统计报告

第一节全国混合饲料月度产量情况分析从产量上看,2014年1-6月,全国混合饲料累计产量为29,696,264.10吨,累计同比增速6.69%。

其中,6月份全国混合饲料当月产量为5,865,549.30吨,同比增速5,865,549.30。

图表 1:2014年1-6月全国混合饲料产量(吨、%)时间当月产量(吨)当月同比(%)累计产量(吨)累计同比(%)2014年06月5,865,549.30 9.56% 29,696,264.10 6.69% 2014年05月5,188,300.30 7.10% 23,533,330.40 6.03% 2014年04月4,684,973.10 4.59% 18,014,895.50 4.29% 2014年03月4,874,236.80 -2.29% 13,540,982.50 0.01% 2014年02月————8,354,502.90 5.03%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图表 2:2014年1-6月全国混合饲料当月产量及同比增速(吨、%)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图表 3:2014年1-6月全国混合饲料累计产量及累计同比增速(吨、%)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第二节西藏自治区混合饲料月度产量情况分析从产量上看,2014年1-6月,西藏自治区混合饲料累计产量为696.00吨,累计同比增速-38.95%。

其中,6月份西藏自治区混合饲料当月产量为140.00吨,同比增速-50.00%。

图表 4:2014年1-6月西藏自治区混合饲料产量(吨、%)时间当月产量(吨)当月同比(%)累计产量(吨)累计同比(%)2014年06月140.00 -50.00% 696.00 -38.95% 2014年05月90.00 -67.27% 556.00 -35.35% 2014年04月165.00 -26.67% 466.00 -20.34% 2014年03月130.00 -38.39% 301.00 -16.39% 2014年02月————171.00 13.25%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图表 5:2014年1-6月西藏自治区混合饲料当月产量及同比增速(吨、%)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图表 6:2014年1-6月西藏自治区混合饲料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吨、%)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2014年第三节混合饲料月度产量占比情况分析从占比上看,2014年6月份,全国混合饲料产量为5,865,549.30吨,西藏自治区混合饲料产量为140.00吨,西藏自治区月度产量全国占比为——。

西藏自治区 行政区划 最新历年统计数据来自GJ统计局

西藏自治区 行政区划 最新历年统计数据来自GJ统计局

县级以下的基层行政区域──乡和镇,是地方三级行政单位。

单位 个指报告期末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在辖区内实际设有的镇人民政府个数(必须是经省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设置的)。

单位 个末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在辖区内实际设有的乡人民政府个数(必须是经省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设置的)。

乡包含民族自治乡。

单位 个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其所管辖的地区分为若干街道管理区,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单位 个7674807674876748076748757467474573743717411717411717311717311717311717311717311717311717311717311717311717311717211717211717311717811717811717811717811717811717811 717811 717811 717811 717811 717811 717811 717811 81781817818178161721617216172166069714253421 6669714253421 66069713853920 6669714054512 6869714054512 6969414054410 7169414054410 7269414054410 7269314054310 7169214054210 7169214054210 7169214054210 7169214054210 716911405349 716911405349 716921405359 716921405359 716921405359 716891405338 716931365418 7172011260687209791435916918924907907 908 908 899 905 895 2071 2096 2083 2065 2064 2063 2062 2068 2060 2065。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01•【字号】藏政办发[2007]99号•【施行日期】2007.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藏政办发〔2007〕99号)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制订的《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一日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区土地调查的通知》(藏政发〔2007〕51号)的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方案”)规定,为全面组织实施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西藏二次调查),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西藏二次调查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在现有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全面查清西藏自治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西藏二次调查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全区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县城所在地城镇土地状况;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全区基本农田状况;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西藏数字经济实施方案

西藏数字经济实施方案

西藏数字经济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自治区也需要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因此,制定并实施西藏数字经济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水平。

在西藏自治区范围内,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数字经济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加快5G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传输速度;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水平,西藏将能够更好地融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局。

二、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助力产业升级。

数字技术的应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

在西藏自治区,可以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旅游、文化等行业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在农业领域,可以推广智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在旅游领域,可以建设数字化旅游平台,提升旅游服务的便利性和体验度。

通过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助力产业升级,西藏将能够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动力。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西藏自治区需要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包括培养数字技术人才、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营销人才等。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动力,西藏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四、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政策支持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西藏自治区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包括优惠税收政策、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西藏将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加强监管和安全保障,防范数字经济风险。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和挑战。

西藏自治区需要加强数字经济监管和安全保障,包括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数据保护机制、加强网络信息监管等。

基础数据由1980坐标系向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

基础数据由1980坐标系向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

基础数据由 1980坐标系向 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地理测绘领域,运用了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其中地理坐标系统的广泛应用,给我国地理测绘和勘察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此项技术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相关坐标系的种类和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很多不同利用价值的坐标系系统的产生,其中包括西安80,北京54,国家2000和WGS84等等,由于坐标系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转换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出现测量点外采集的测量坐标数据和实际的坐标系不同的情况,原因是不同的坐标系需要匹配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和资料,同时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对坐标系进行转换方可使用。

本文针对基础数据由1980坐标系向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基础数据;1980坐标系;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分析研究引言:基础数据由1980坐标系向2000坐标系转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坐标系点的重合原理,通过对4D产品1980坐标系向2000坐标系进行坐标改写的计算方法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需要建立和确定转换模型,最终实现坐标系的正确转换,经过不断的实际应用和研究,这种转换坐标系的方法可以对任何范围的地理信息和数据进行高效和精细的转换,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国目前关于坐标系的运用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如1954年的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等等,同时还有些其他的城市坐标系。

不同的坐标系的意义和特点不同,其代表的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坐标系的基本需求也不同,这就导致一些年代较早的坐标系,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地理坐标系的需求和要求也变得更高,导致一些坐标系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关于坐标系改进和转换的政策,统一批准和实施2000坐标系,利用数年的时间对历史坐标系进行转换和过度,并对原有的4D 产品图的1980坐标系向2000坐标系进行转换,这项工作数据信息庞大,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同时具有广泛的覆盖面积。

西藏自治区涉密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办法-定稿

西藏自治区涉密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办法-定稿

西藏自治区涉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西藏自治区涉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以下简称“涉密成果”)的提供、使用的管理,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基础测绘成果的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涉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审批程序规定》、《西藏自治区测绘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提供、使用涉密成果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外国组织和个人以及在我国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申请使用西藏自治区涉密成果,依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对外提供我国测绘资料的若干规定》办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涉密成果是指以下资料:(一)天文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国家及省级布设的四等以上控制点数据、重力测量所获取的各类控制点数据;(二)基础航空摄影所获取的数据和影像资料;(三)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所获取的遥感资料;(四)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五)区内城市相对独立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控制系统的相关数据;(六)国家规定的其他涉密成果资料。

第三条申请使用涉密成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明确、合法的使用目的;(二)申请的涉密成果范围、种类、精度与使用目的相一致;(三)符合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及政策。

第四条涉密成果实行使用许可制度。

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统称申请人)需要使用涉密成果的,应当向测绘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经审批同意,到涉密成果资料保管单位办理手续,领取基础测绘成果。

第二章职责权限第五条西藏自治区测绘局负责全区涉密成果提供使用的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涉密成果的提供、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西藏自治区测绘局测绘资料档案馆为涉密成果的具体提供部门,具体承办涉密成果提供使用的受理工作。

第六条西藏自治区测绘局负责用户申请使用自治区辖区内涉密成果的审批、提供使用及监督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二叉树的某层上的结点进行运算,采用队列结构按层次遍历最适宜。

int LeafKlevel(BiTree bt, int k) //求二叉树bt 的第k(k>1) 层上叶子结点个数
{if(bt==null || k<1) return(0);
BiTree p=bt,Q[]; //Q是队列,元素是二叉树结点指针,容量足够大
int front=0,rear=1,leaf=0; //front 和rear是队头和队尾指针, leaf是叶子结点数
int last=1,level=1; Q[1]=p; //last是二叉树同层最右结点的指针,level 是二叉树的层数
while(front<=rear)
{p=Q[++front];
if(level==k && !p->lchild && !p->rchild) leaf++; //叶子结点
if(p->lchild) Q[++rear]=p->lchild; //左子女入队
if(p->rchild) Q[++rear]=p->rchild; //右子女入队
if(front==last) {level++; //二叉树同层最右结点已处理,层数增1
last=rear; } //last移到指向下层最右一元素
if(level>k) return (leaf); //层数大于k 后退出运行
}//while }//结束LeafKLevel
2、将顶点放在两个集合V1和V2。

对每个顶点,检查其和邻接点是否在同一个集合中,如是,则为非二部图。

为此,用整数1和2表示两个集合。

再用一队列结构存放图中访问的顶点。

int BPGraph (AdjMatrix g)
//判断以邻接矩阵表示的图g是否是二部图。

{int s[]; //顶点向量,元素值表示其属于那个集合(值1和2表示两个集合)
int Q[];//Q为队列,元素为图的顶点,这里设顶点信息就是顶点编号。

int f=0,r,visited[]; //f和r分别是队列的头尾指针,visited[]是访问数组
for (i=1;i<=n;i++) {visited[i]=0;s[i]=0;} //初始化,各顶点未确定属于那个集合
Q[1]=1; r=1; s[1]=1;//顶点1放入集合S1
while(f<r)
{v=Q[++f]; if (s[v]==1) jh=2; else jh=1;//准备v的邻接点的集合号
if (!visited[v])
{visited[v]=1; //确保对每一个顶点,都要检查与其邻接点不应在一个集合中
for (j=1,j<=n;j++)
if (g[v][j]==1){if (!s[j]) {s[j]=jh; Q[++r]=j;} //邻接点入队列
else if (s[j]==s[v]) return(0);} //非二部图
}//if (!visited[v])
}//while
return(1); }//是二部图
[算法讨论] 题目给的是连通无向图,若非连通,则算法要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