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老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挂五彩线】
宋挂五彩线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周处《风土记》谓:『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
楝叶插头,五采系臂,谓为长命缕。
』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2
【担酒上坟】
宋担酒上坟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3
【祭灶】
宋祭灶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
4
【迎富】
宋迎富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
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
《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
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
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
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5
【斗草】
宋斗草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
见画中题诗。
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6
【春社】
宋春社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
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
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
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
《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
7
【宫中赐银幡】
宋宫中赐银幡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
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
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
』南宋仍沿北宋风习。
《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
8
【双陆】
唐双陆桐阴对坐品香茗,一局双陆赤与青。
掷骰滴答如铜漏,深宫又闻小尨声。
双陆是古代一种棋类游戏,有固定长方形盘,上画左右各有六路,双方分黑白各十五个马子,状如保龄球的小木棒。
马子按规定在盘边摆放,双方轮流掷骰子,按点多少移动马子。
白马子自右向左,黑马子自左向右。
马子先出尽者为胜。
晚唐反映宫人生活的绘画中有打双陆的形象。
9
【刺青】
唐刺青长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竞相比雕青。
精刺五彩多奇妙,东传扶桑有遗风。
刺青是古代纹身风俗的遗迹,许多民族都曾有过。
古书记载:周代的越人即披发文身。
后来民间的刺青已没有上古图腾崇拜的内容。
唐代民间特别流行刺青,当时称为『札青、点青、肤札、镂身。
』刺的内容有各种图形,文字以及人物佛像等。
《酉阳杂俎》载:『荆州街子葛清,自颈以下,遍札白居易诗。
10
【相扑】
唐相扑孟贲古冶两相搏,强者角抵在必得。
今番对阵显身手,他日三
军勇报国。
我国古代角抵最早进入宫廷,《礼记·月令》:『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在秦汉时的角抵不作为体育项目,而归于百戏一类。
唐《因话录》载:『文宗将有事南郊,礼前,有司进相扑人。
上曰:我方清斋,岂合观此事!左右曰:旧例皆有,已在门外祗候。
』
11
【弄剑与踏杯舞】
汉弄剑与踏杯舞壮夫弄剑不弄丸,上下青光慑人寒。
长袖应随笙鼓乐,跳踏圆杯舞君前。
四川出土汉画像砖中百戏部分有『跳丸』或称『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双手上举,空中有五个圆球,加其手中一球当为六球。
汉代壁画百戏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着衣,似为妇女。
沂南汉墓石刻百戏中一赤上身男子,所弄为四把短剑。
我国的杂技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相当高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