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探索——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视角

合集下载

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和对策

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和对策

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和对策作者:张莹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3年第11期智慧农业是我国智慧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快现代农业大数据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新动力。

本文对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一)优势1.自然资源优势。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备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适宜的气候、日照时长及降水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农业产能优势。

河南省粮食面积、产量稳定,居全国第二位,畜禽种植产业居全国第一,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规模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粮食、畜牧、特色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农业产业,成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鲜明优势,为打造智慧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3.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逐步发展。

2016年11月,《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即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农业监管与指挥调度系统、农业综合服务系统)为核心,加快“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基本建成国家交通物流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区、国家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国家中部数据汇聚交互基地、全国重要的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

(二)劣势1.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

由于政府和社会对智慧农业科研体系培育支持力度不够,当前农业科研体系仍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能力不足,没有明确的科研分工,缺少突破性的大型科研课题,难以系统化完成合作等,导致我国农业科研进度缓慢,且难以应用于现代智慧农业建设发展中。

2.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发展智慧农业,其相关设施设备的建设均需要大量资金,可以说资金是智慧农业发展和建设的主要支撑。

然而,农户个体难以负担智慧农业相关设施建设,智慧产业的长期成本投入同缓慢的收益回笼使得投资方迟疑不决。

河南农业绿色发展

河南农业绿色发展

河南农业绿色发展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其农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河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河南农业的绿色发展。

一、绿色农业的概念和意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要求,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农业的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河南农业的现状与挑战河南省农业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和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加剧了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发程度。

因此,如何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途径为了推动河南农业的绿色发展,有以下几个关键途径:1. 提倡绿色种植方式:鼓励农民采取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

2. 发展农业科技: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

3. 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效益。

合理调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4. 引导农民增加收入: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加强农业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农业环境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河南农业绿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河南省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

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采用绿色种植技术,河南农业的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例如,深入开展绿色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培育一批示范户,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绿色农业的实践;加强农业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绿色农业发展的认识和意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生产。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25•【字号】豫政办〔2017〕23号•【施行日期】2017.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17〕2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月25日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关键时期。

谋划我省“十三五”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对深入实施我省中原经济区等国家战略规划,保持全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树立发展新理念,厚植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创新发展思路,自我加压奋进,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融合,保护农业生态,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全省粮食总产连续跨越550亿公斤、600亿公斤两大台阶,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06.71亿公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

优势经济作物产量持续提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50万亩,油料、蔬菜及食用菌、水果总产量分别达到599.7万吨、7456.5万吨和93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0.91%、12.56%、16.83%。

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对策

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对策

河南农业2015年第3期(下)对河南省而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以及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形成与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村经营体制机制,进而筑牢农业基础,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体系是指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为前提的多元化农业生产组织运行方式的系统集成。

其内容包括农业生产主体的构成、农业生产主体内部组织过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业内部生产主体之间的组织运行方式。

农业生产组织运行方式强调农业生产主体生产经营过程的内部组织以及主体与主体的衔接。

其中,农业生产主体生产经营过程的内部组织以追求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市场化手段实施农业生产主体与主体的衔接。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关键在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的是实现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系统集成。

(一)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原则,筛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1、在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者的筛选上,曾经担任过乡镇或村级干部的农业专业大户户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者应该为筛选人选的第一梯队。

因为他们根植于农村,具有较好的地缘关系。

较当地普通农民在技术推广、市场拓展、品牌营销、组织农民等方面有着较强的能力或威信,容易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

2、应筛选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因为他们在农业资金的投入以及农业市场发展变化的应对、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特别要引导和鼓励曾在农村锻炼且已具备一定农业管理经验的大学生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鼓励农学院、农商学院、农业职业教育的专家以及科研院所的专家有机会承包农村流转的土地,这一举措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效应。

首先,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的素质可以快速提升和得到改善,缓解或解决农商人才和农场营运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

可以说这是改善和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素质的最有效办法。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计划在2020年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一、种植结构单一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以单一种植结构为主,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为主要作物。

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单一利用,耕地退化,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推广适宜环境条件下的特色农作物,并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

二、现代化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协调河南省农村区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此外,河南省的自然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变。

如何寻找适应性强的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建议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培育农村区域的制造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用技能。

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支持,使农业生产更加顺利。

三、水资源短缺河南省位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

国家“千村万塘”工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针对河南省,可以建造农村集体水源工程和地下水补给工程,适当调整灌溉制度,建立灌溉循环制度。

此外,加强节水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缓解河南省的水资源问题。

四、生物多样性缺乏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维护和保护,采用多元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技术,保护本地植物和动物。

同时,加强农民多元化收入的培育,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等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河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更好的农业经济和环境效益,政府和农民必须共同努力,整合资源,推广技术,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注重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农业产业链条。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河南省生态农业现状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人口优势。

由于长期以来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河南省的生态农业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田土壤退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肥力流失严重,土壤污染也较为普遍。

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严重,不仅造成了粮食品质下降,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许多农田存在缺水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了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在当前形势下,河南省急需加大生态农业发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种种问题,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绿色、有机转变。

1.2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河南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增加保障。

河南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加强生态农业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水质量和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发展生态农业也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河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实施生态农业政策,推动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意识培养,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对于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田土壤逐渐受到污染,水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农业生产中过度放牧、过度疏伐和乱砍滥伐等现象也导致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恶化。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农业大省之一,农业发展在河南省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下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的总结。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河南省农业在生产结构上不断优化调整,逐渐从以粮食为主向粮食、油料、畜禽、水产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河南省农业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大,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农业科技推广覆盖率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三、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河南省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第一。

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加强和完善,农作物品种更新迭代速度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这些都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畜牧业和水产品产业发展迅速河南省畜牧业和水产品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养殖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水产品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方式不断创新。

五、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河南省农村电商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农村电商覆盖面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逐年增长,改善了农产品流通机制,提高了农民收入。

六、农村旅游蓬勃发展河南省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发展蓬勃,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河南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旅游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河南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畜牧业和水产品产业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和农村旅游蓬勃发展,为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也要注意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28农场经济管理 (2024/2)Nongchang Jingji Guanli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袁淑华(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河南绿色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本文基于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当前河南绿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找出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从而探索河南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促进河南绿色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早日实现农业强国宏伟蓝图。

关键词: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作者简介】 袁淑华(1988—),女,讲师,硕士研究生,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研究方向:农业经济,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政企农协同视角的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ZZJH-048。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几千年的农业发展积累为河南绿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河南农业创新发展的思路。

目前,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及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探索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通过SWOT分析工具,深入剖析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精准锁定发展制约因素,从而克服障碍补齐短板。

(一)河南绿色农业发展优势分析1. 农业产业及农产品品类的优势总体来说,河南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大,发展基础好,其中粮食产量已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十。

近些年,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也逐渐凸显。

另外,由于河南南北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得河南各地的土壤资源及水资源也呈明显差异,为河南丰富的农业产品品类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了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之外,河南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渔业也发展迅猛,其中果蔬、菌类及肉蛋奶的产量都非常可观,而且河南还拥有大量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是 河 南农 业发展 的 必然选择 。为此 , 要 树 立发展 现 代 农 业 的新 理 念 , 强调 农 业 科技 创 新 , 大力 发 展规 模农 业和 设施 农业, 加快 农业 产业化 经 营 , 不 断向农 业 发展 的深 度 和 广度 进 军 , 使 河 南 由农 产品 大省发 展 为全 国食 品 工业 强省 。 关键词: 转 变方 式 ; 规模 农 业 ; 发展 路 径
中图分类号: F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3 6 0 0 ( 2 0 1 5 ) 0 8— 0 1 1 5— 0 3
加 快经 济发 展方 式转 变是 全面深 入贯 彻落 实科 学 发展 观 的重要举 措 , 不仅 适应 当前 中 国国情 , 同 时 也 有利 于我 国经 济 的可 持 续发 展 。 因此 , 作 为农 业 大 省 的河南 , 更 应该加 快转 变农 业发 展方 式 , 不 断完 善 现代 农业 产业 体 系 , 探索 现代农 业 发展 的新途 径 。
作者简介 : 杨 云霞 ( 1 9 7 l 一) , 女, 河南商丘人 , 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
l 1 6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 1 5钲
资而 取得 的增产 以及 提 高生产 效率所 带来 的产 品 的 增 加 。经 济发展 强 调 经 济 系统 由小 到 大 、 由简单 到 复杂 、 由低 级 向高级发 展 的阶段 性变 化 , 是 一个 量变 和质 变相 统一 的过 程 。经 济发 展 除用 G D P来 衡 量 外, 还可 以用反 映居 民 收入差异 的基 尼 系数 、 生活 质 量指 标 、 工业 化 程 度 等一 系列 指 标 体 系来 衡 量 。 因 此, 经济发 展 与经 济增 长 相 比 , 内涵 复 杂 得 多 , 内 容 也更 丰 富。
河南省科技厅 国际合作项 目“ 加强中韩合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 编号 : 1 4 4 3 0 0 5 1 0 0 7 1 ) ;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 目“ 高校 教师教育服务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与实践 ” ( 编号 : 2 0 1 4一J S J Y Y B

0 8 6 ) 。
第3 1卷第 8期 2 0 1 5 年 8 月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Q I U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0 1 . 31 No . 8 Aug us t 2 01 5
长偏 重于数 量 的解 释 , 主 要是 针 对 不 同时 期投 入 变 化 最 终导致 产 出数 量 的增 加 而 言 , 包 括 由于扩 大 投
护生 态环境 , 提 高农 民的科技 文化 素质 , 集 中优势 发
展科 技含 量高 的产 品 , 走农 业 现代 化 的发展 道路 。 二、 河南省 农 业发展 方式 的现 状 ( 一) 河 南农 业发展 现状 1 . 农业 资 源被 占用 , 农 业 发展所 依赖 的资 源 、 环
先, “ 十二 五 ” 时期 的一 项 重 要 任 务 就 是 在 工业 化 、
城 市化 、 信 息 化 的深 入发 展 中 , 坚定 不移 地 推进农 业
基金项 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河南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 ” ( 编号 : 2 0 1 3 B J J 0 0 t ) ;
收 稿 日期 : 2 o 1 5— 0 4—1 0
境较 脆弱 。2 0 1 4年 底 , 李 克 强 总理 在 中央农 村 工 作 会议 上指 出 , 目前严 重 约束 我 国农 业 持续 稳 定 发 展 的两 道 “ 紧箍 咒 ” 就 是 生 态 环 境 约 束 和 资 源 条 件 约 束, 这两 道 “ 紧箍咒” 对 我 省 的 约 束 也 很 突 出。 首
的 目标 , 努 力 向规模 经 营 、 产业 化 经 营 转 变 , 深 化 土 地制 度改革 , 促 进 土地 顺 利 流 转 , 发展多种经营, 保

加快 转变 农业发 展 方式概 述
( 一) 经济增 长 与经济发 展
发展 经 济 学理 论认 为 , 经济 增 长 与经 济 发展 具 有 显 著 区别 , 经 济增长 传统 的表 述为 : 一个 国家 生产 商 品 和劳 务 能 力 的增 加 。在 实 际核 算 时 通 常 使 用 “ G D P总量 ” 或 者“ G D P增 长率 ” 以及 “ 人均 G D P ” 三 个 指标 来 衡 量 …弼 ’ 。按 照 国 际 通 用 理论 , 经 济 增

( 二) 转 变农业发 展 方式 的 内涵
中国过 去 的经 济 增 长 , 主要 来 源 于 资本 和 劳 动 的投 入 。换 句话 说 , 中 国 的经 济增 长方 式 是 一 种 典 型 的粗放 型增长 方式 。转 变经 济发 展方 式就 是实 现 经济 增长方 式从 粗 放 型 向集 约型 转 变 , 重 点 解 决 能 源、 原 材料 紧缺 问题 , 产 业结 构 不 合 理 问题 , 产 品 质 量 效 益 问题 以及 城 乡统筹 发展 、 区域 协 调发展 、 人 与 自然 和谐 发展 问 题 。转 变农 业 发 展 方 式 , 不 但 要 考 虑粗 放型 向集 约型 转 变 , 还 要 重 点 突 出多 元 化 发 展
河 南 省 现 代农 业发 展 途径 探 索
— —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视角
杨 云 霞
( 商丘师范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 院, 河南 商丘 4 7 6 0 0 0 )
摘 要: 国际发展 环境 以及 农 业发 展 规律 带来 农业发展 方式 的 转 变 , 推进 农 业 现代 化 、 发展 现 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