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语文小题狂刷05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1.5《书愤》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选修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1.5《书愤》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选修【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1。
5《书愤》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选修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大散.关(sàn)谮.言(zèn)跛.脚(bǒ) 无耻谰.言(lán)B.伯.仲(bó) 薄.似纱(bó)杜撰.(zhuàn) 寡廉鲜.耻(xiǎn)C.斜行.(hánɡ)蕴藉.(jí)冠.冕(ɡuān) 锃.光瓦亮(chénɡ)D.塞.上(sài) 商榷.(què)形骸.(hái) 游目骋.怀(c hěnɡ)解析:A.散sǎn;;è,锃zènɡ。
答案: D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闻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解析: B.许:称许,称赞。
答案: B3.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例句与A、B、D三项纯用名词性意象连缀。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法律援助制度旨在通过减免费用,替那些因为经济困难而又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应有的法律援助.B.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规范化、运作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D.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大范围气温偏低,主要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引起的。
解析:A.介词误用,“替〞应改为“给〞;B。
“防止……不再发生〞,错用否定,造成语意不合逻辑;C.成分残缺,应在“将〞后加上“就〞字,或“围绕〞一词。
【诗歌】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三课蜀相书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关键字】诗歌《蜀相、书愤》重点1:鉴赏诗歌的语言【要点解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对字词、句和语言风格的鉴赏。
对字词的鉴赏,又称为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鉴赏诗句,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深层次上的挖掘和评价、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语句的赏析。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独特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考向】鉴赏《蜀相》的语言【例题】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4.“班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答案】1.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
写武侯祠,是因为“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
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2.“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四两句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3.用这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十分准确。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般说来,人们最崇敬和佩服诸葛亮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
4.“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
也包括诗人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
【名师点睛】解答鉴赏诗歌语言类题目,重点是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就题目要求赏析的字词或句子从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其对诸如使诗句内容更形象生动、使感情表达更酣畅淋漓等方面的作用。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 提升训练5 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提升训练5 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书愤[根底稳固层]1.以下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早岁那知世事艰B.楼船夜雪瓜洲度C.铁马秋风大散关D.镜中衰鬓已先斑B[B项,度—渡。
]2.以下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容许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传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B[B项,“许〞,赞许,称赞。
]3.以下各项中对所给诗句中“空〞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厚的情感,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字写尽了古之繁荣与今之萧条的比照,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的悲凉,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
一个“空〞字,沉痛至极。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D[“寂寞〞“冷清〞“悲怆凄凉〞错,这两句渲染的是恬淡、清新的意境。
]4.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书愤》中最能表达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中运用诸葛亮的典故,说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5课 自主赏析 书愤 Wo

姓名,年级:时间:第5课自主赏析书愤南宋风雨飘摇,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
诗人陆游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爱国为主题的诗篇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总能在诗坛上大放异彩。
1.作家作品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生活在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夔州通判等职.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一生创作诗歌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2.背景解读《书愤》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
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喷薄而出。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3.文化常识【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中国关中四关之一。
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
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字音识记①塞.上(sài) ②衰鬓.(bìn)③谁堪.(kān) ④伯.仲(bó)2.辨形组词3.词语解释(1)中原北望气.如山:豪情壮志(2)铁马..秋风大散关:配有铁甲的战马(3)塞上长城....空自许: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4)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传后世(5)千载谁堪伯仲..间: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1.“世事艰”指什么?提示: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陆游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 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 自我形象。那时的他,满腔的爱国 热忱,却不理解世道的艰难,遥望 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胸中的愤恨 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 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
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也是自己不会受到 京城坏风气影响的意思。这样来结住全诗,跟 开头的“世味年来薄似纱”是紧紧呼应的,真 是绝妙的章法。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将《书愤》和《临安春雨 初霁》进行 比较,用“知人论 世”的观点赏析陆游不同的思想 感情。
虽“万卷纵横”,举考名列第一,但 触怒秦桧而遭除名;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
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 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春 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 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知识点巩固:
1、陆游,字 务观 ,号 放翁 ,山阴(浙 江绍兴)人。 南宋 (朝代)著名爱国诗人、 词人,诗集有《 剑南诗稿 》。
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 七律 ,形式上一般
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 首联 颔联
为颈联 ,尾联 ,
,
。
3、解释加点的词: 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悲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 渡: 渡口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 立业之愿。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 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 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 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一单元+第5课+书愤+Word版含答案.doc

第5课书愤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就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过江东”的项羽;我喜欢豪放中流出柔情的苏轼,虽是“千古风流人物”,也咏叹“十年生死两茫茫”的逝妻;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虽怀古“金戈铁马”,但又“松窗竹户,万千潇洒”;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峻峭的陆游,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
一个宋朝的园林,能够一代代传下来,到今天还依然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
沈园的出名却是由一曲爱情悲剧引起的。
诗人陆游和表妹唐琬在园壁上题写的两阙《钗头凤》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大散.关(sàn)谮.言(zèn)跛.脚(bǒ)无耻谰.言(lán)B.伯.仲(bó)薄.似纱(bó)杜撰.(zhuàn)寡廉鲜.耻(xiǎn)C.衰鬓.(bìn)蕴藉.(jí)冠.冕(ɡuān)锃.光瓦亮(chénɡ)D.塞.上(sài)商榷.(què)形骸.(hái)游目骋.怀(chěnɡ)解析:A项,“散”应读sǎn;B项,“薄”应读báo;C项,“藉”应读jiè,“锃”应读zènɡ。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闻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解析:B项,“许”,称许,称赞。
答案:B3.名句默写。
(1)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游《书愤》)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3)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小楼一夜听春雨,。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4),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柳暗花明又一村。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蜀相书愤(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蜀相书愤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锦.官(jǐn)开济.(jì)大散.关(sǎn)猝.不及防(zú)B.衰鬓.(bìn)千载.(zǎi)空好.音(hào)塞.上长城(sài)C.祠.堂(cí)禅.让(chán)柏.森森(bǎi)暴殄.天物(tiǎn)D.祓.除(fú)频.率(pín)伯仲.间(zhòng)泪满衣襟.(jī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世:名传后世)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济:开创扶助)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隔叶黄鹂空.好音(空:白白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法水平大幅提高。
C.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样式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而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足叙事文学也不例外。
D.市民关于石上种树、过分密植等不乏专业水准的疑问,让人认识到,应该重视绿化工程的前期认证、文案设计是当务之急,这样可以减少疏漏。
4.对《蜀相》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怀着敬仰的心情去寻找诸葛武侯祠。
B.颔联写了作者到达诸葛武侯祠后的所见所闻,碧草自绿,黄鹂空叫,无人观赏,无人聆听,以乐景写哀情,突出了祠堂的空寂,表现出一种寂寞的情感。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小题狂刷05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小题狂刷05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庇.护(pì)塞.子(sāi)堵塞.(sè)B.鬓.角(bìn)鬃.毛(zōng)修葺.(qì)C.伯.父(bó)喋.血(dié)间谍.(dié)D.混沌.(dùn)啼.叫(tí)锲.而不舍(qiè)【答案】A【解析】A项,“庇”应读“bì”。
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修葺荒惚芳椒镜中衰鬓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法外C.酌酒遗赠联袂三顾频烦D.哀宛迂缓偕逝出师未捷【答案】C【解析】A项,荒—恍;B项,嘉—佳;D项,宛—婉。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闻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B项,许:称许,称赞。
4.下列各项中,对所给诗句中“空”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厚的情感,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字写尽了古之繁荣与今之萧条的对比,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的悲凉,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
一个“空”字,沉痛至极。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答案】D【解析】“寂寞”“冷清”“悲怆凄凉”错,这两句渲染的是恬淡、清新的意境。
1.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愤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庇.护(pì)塞.子(sāi)堵塞.(sè)B.鬓.角(bìn)鬃.毛(zōng)修葺.(qì)C.伯.父(bó)喋.血(dié)间谍.(dié)D.混沌.(dùn)啼.叫(tí)锲.而不舍(qiè)【答案】A【解析】A项,“庇”应读“bì”。
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修葺荒惚芳椒镜中衰鬓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法外C.酌酒遗赠联袂三顾频烦D.哀宛迂缓偕逝出师未捷【答案】C【解析】A项,荒—恍;B项,嘉—佳;D项,宛—婉。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闻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B项,许:称许,称赞。
4.下列各项中,对所给诗句中“空”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厚的情感,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字写尽了古之繁荣与今之萧条的对比,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的悲凉,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
一个“空”字,沉痛至极。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答案】D【解析】“寂寞”“冷清”“悲怆凄凉”错,这两句渲染的是恬淡、清新的意境。
1.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答案】C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
,,。
,,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
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⑥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A.⑤③④②①⑥ B.②①⑥⑤③④C.⑤③①⑥④②D.②①③④⑥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宜从局部入手突破,即抓关键字眼,先排局部顺序,再整体调整。
横线前的句子说“意境与意象”“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据此可知⑤句与之衔接最紧密,⑤句中的“这”很明显承上文指代“特征”;③句是对⑤句的补充,故应在⑤句后;因此可以排除B、D两项。
②句中的“这种主客观的统一”明显承④句而来,因此②句在④句后;①句紧跟④②句后,既承接④句,也是对②句的有益补充;⑥句中的“不是”与横线后的句子中的“而是”衔接紧密。
故正确排序为⑤③④②①⑥。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与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的情感相似。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
C.“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拙着,悲愤也愈是强烈。
因而这首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D.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即使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使他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
【答案】B【解析】“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错,这里并没有自责,而是有些遗憾。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书愤》中最能体现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的两句诗是“,”。
(2)《书愤》中运用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的两句诗是“,”。
【答案】(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2017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解析】A项,风靡mǐ;B项,秘诀;C项,不禁jīn。
2.【2017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答案】C【解析】A项,搭配不当,“大型客机”与“标志性工程”不搭配,应是“努力把大型客机项目打造成……的标志性工程”。
B项,定语语序不当,“许多”应放到“朗诵爱好者”前,并在“等”后加“的”。
D项,“按照”缺少宾语中心语。
3.【2016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答案】D4.【2015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B项,出自宋代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没有使用比拟的手法。
A项,出自宋代黄庶的《探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当作人来写,意为春风拿着神奇的剪刀,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
C项,出自宋代秦观的《春日》,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运用比拟的手法,把芍药和蔷薇都写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人或物。
D项,出自宋代刘攽的《新晴》,称南风为老朋友,说它招呼不打一声,推门而入又翻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5.【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愿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案】示例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6.【2014年高考重庆卷】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科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入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
②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宛若天上的繁星散落,把山城打扮得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
③有人将夜晚的山城形容为灯山,这是因为山城轮廓分明、层次清晰;又有人将绕城的两江比喻为灯河,这是因为江中碧波倒映出满城灯火。
有语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针对语病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语病的句子是:①修改:将“重庆夜景”改为“夜景中的重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题首先要求找出有语病的句子,这需要具备辨析语病的能力;第二个要求是修改病句,这比选择题的要求高,难道大,但我们如果具备了常见语病的识别能力,能够正确表达,修改就不是问题。
此题第①句“重庆夜景……进入……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主语和宾语不能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