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学习者工作记忆和英语阅读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二语习得视域下工作记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其教学启示的研究

二语习得视域下工作记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其教学启示的研究

Vol.10No.92013年9月第10卷第9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ep.20131.引言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的重要概念,它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Miller 等人于1960年提出。

自从被McLaugh 鄄lin 和Skehan 等人引入二语研究后,工作记忆引起了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工作记忆对二语习得和二语产出的影响,例如,陈宝国和高怡文(2009)研究了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对第二语言语法加工的影响;任虎林和金鹏荪(2010)探讨了工作记忆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处理自嵌式英语复句的影响;马拯和王同顺(2011)分析了外语学能和工作记忆对外语阅读的影响。

但是,不难看出国内在工作记忆对书面语产出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工作记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角度来探讨其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学习的书面产出方面的启示,为二语习得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工作记忆的概念及其主要模型工作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它对言语理解、决策推算、心算加工等复杂认知活动的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肖小燕、王继红,2011)。

工作记忆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Miller 提出,随着Baddeley&Hitch 工作记忆多成分模型的提出而被世人所熟知。

Baddeley&Hitch (1974)将工作记忆定义为“对信息进行短时加工和储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从概念中可以分析出它的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其不仅能进行暂时的信息存储,同时也担负着信息的即时加工;第二,工作记忆是有容量限制。

最早区分工作记忆的处理功能和存储功能的是Daneman 和Carpenter ,他们指出工作记忆必须为这两个任务同时提供资源,这就意味着如果处理过程需要的资源较多,那么分配给存储过程的资源就相对较少。

浅谈二语习得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二语习得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二语习得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英语阅读是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和情感,提高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了解各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吸取英语语言信息、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

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从而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1)学生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学习英语时较注重听和说,忽视读,确切的是不会默读或是朗读。

有很多学生可以熟练的“读”或背课文和对话,但如果从文中拿出一个单词让学生认读,学生却不认识。

这说明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并没有认真的看单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2)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即使是符合拼读规律的单词,一部分学生不敢自己尝试按照拼读规律读出单词,而是等着老师教读。

(3)学生在阅读时,还不能够很好地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有时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单词在句中的语义。

遇到生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不肯根据上下文尝试着猜测词义,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4)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进一步反映出学生在句型转换方面的缺陷。

由于学生对词汇与句子结构熟悉程度较差,使大脑注意力较长时间停留在理解的过程中,迟迟无法获取句子语义,以及特定语境中篇章的意义,造成信息流中断。

由于学生不能够熟练的进行句型转换,所以在阅读理解方面常常不能够得心应手。

二、二语习得环境论“环境论”认为, 就某一生物的发展而言, 更为重要的不是先天因素, 而是后天的经验。

早期的环境论以“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刺激――反应( stimulus――response)理论为基础, 认为语言是一套行为习惯, 语言习得是这种行为形成的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克服旧的语言习惯(即母语)的干扰, 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即第二语言)的过程。

近年来,环境论阵营里又提出“文化迁移模式”。

工作记忆和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的影响研究

工作记忆和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的影响研究

工作记忆和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的影响研究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102名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工作记忆容量与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质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容量差异对英汉交替传译质量有影响,其中,工作记忆容量低组与高组、低组与中组之间达到显著差异;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有显著影响,二语水平较高者比二语水平较低者的英汉交替传译质量更高;二语水平与工作记忆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

标签:工作记忆二语水平英汉交替传译一、引言口译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理解和应用过程,在不同语言形式迅速转换、信息有效传递的背后蕴含着深层的认知和心理加工机制(张威,2010)。

在不同形式的口译活动中,交替传译被许多人看成是口译的最高端形式,甚至超过同声传译,因为它要求在形成译语阶段之前就要完成理解源语阶段,绝大多数话语至多在几秒钟后会从记忆中消失,被其他内容所取代(Gile,1995)。

所以,译员主要靠短时记忆储存源语信息,同时将储存在长时记忆内的知识激活成积极状态并进行提取。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相互刺激与投射,共同参与到口译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形成了口译过程的工作记忆(王非、梅德明,2013)。

因此,工作记忆对口译过程的影响研究已成为探究口译加工过程的重要途径。

同时,译员本身的素质(二语水平)对口译的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威,2008)国内学界近几年在口译方面的研究明显增多,但大多局限于理论模型的构建,只有少数涉及工作记忆对口译的实证研究,更少关注译员自身的二语水平因素。

本文拟调查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与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视角与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文献综述工作记忆是指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记忆系统,由语音环、视觉空间板、中央执行器和情节缓冲器四个部分组成,它的容量有限,与人类复杂认知活动有密切关系(Baddeley,1998)。

它既在言语、学习、推理、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认知心理学,翻译学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郭春彦,2007)。

二语习得中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的依存关系

二语习得中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的依存关系

二语习得中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的依存关系推荐文章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什么变化热度:和谐人际关系的作文热度:中印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热度:浅议新型大国关系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热度:机遇与成功的关系名言优选热度:语音意识一直是一个被西方心理语言学界普遍使用的概念,并得到人们广泛的研究。

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拼音文字中语音意识对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而阅读学习又会产生一些附带技能以提高语音意识水平。

在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二语习得过程中,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也有着同样的依存关系。

1.阅读能力发展简述一个人在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质后,主要是通过阅读来汲取信息、陶冶文化情操的。

无论是报刊杂志、科学文献,还是文学著作、网络信息,都需要阅读。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技能,它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在阅读中使用已储存于大脑的陈述性知识,另一方面要激活已有的程序性知识中的基本技能和认知策略,并且这些知识、技能、策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还处于交替出现、互为条件、互为影响的动态之中。

英语阅读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对阅读材料生成意义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读者不停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涉及读者的预测机制、认知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Frith 在其儿童阅读发展理论中指出,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字符阶段(logographic phase),此时儿童将字词作为一个整体的视觉图形来记忆,在此阶段中,儿童获得的词汇大多是表示具体事物或概念的词。

儿童通常在掌握前几十个词时采用的是这一策略。

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相似词越来越多,字符策略越来越无效。

第二阶段为拼音阶段(alphabetic phase),儿童掌握和运用字形—音位(grapheme-phoneme)对应规则(GPR)来识记字词。

由于掌握了字形—音位规则,儿童的词汇量迅速增加。

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关系的元分析

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关系的元分析

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关系的元分析摘要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在中外研究中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的相关性和影响二者相关的潜在调节变量。

通过文献搜索和筛选,共选择63项研究进行分析,时间跨度为1992-2014。

结果发现,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效应值为0.358。

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文化背景、工作记忆测量方法、测量内容、测量语言有调节作用。

结论: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文化背景和工作记忆测量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关。

关键词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容量,第二语言,元分析,调节作用。

1引言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这一概念最早是由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在分析短时记忆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它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储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对语言理解、学习、推理、思维等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起关键作用(Baddeley & Hitch,1974)。

工作记忆通过工作记忆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WMC)在复杂认知系统中发挥作用,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效率(王效广,2013)。

根据工作记忆功能不同,将工作记忆容量的测量方法分成简单广度任务和复杂广度任务。

简单广度任务仅要求储存信息,即传统的短时记忆的测量,是指向被试呈现一定数量的项目,要求被试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回忆(Engle,Kane,& Tuholski,1999),包括数字广度(Digit span)、单词广度(Word span)、字母广度(Letter span)、大小判断(Size judgment)等等。

复杂广度任务要求在储存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积极处理,衡量当面对额外需要处理的任务时,个人储存信息的能力(Daneman & Carpenter,1980;Daneman & Merik-le,1996;Engle et al.,1999)。

工作记忆与英语阅读之间关系的评估

工作记忆与英语阅读之间关系的评估

1 快速而准确地读题, 而确立记忆 的方 向与重点, ) 从 增强有 意识 记 忆。 掌握 大意, 确定有意注意的框架 。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过分 注重细节。 2 利用上下文 、 ) 构词法和语法结构线索猜词 , 这样有利于理解并大大提 高阅读 的速度 。 ) 3 改变不良的阅读 习惯在针对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 中, 我们应该提示学生克服大声 朗读 和“ 心读” “ 、唇读” 等不好的习惯 。
量是有限的。
2工作记忆的基本原理 . 21 作 记 忆 的 组 成 .工 裴苏 宁(0 9 认为工作记忆是由短时工作记忆和长时工作记忆组 20 ) 成 的。短时工作 记忆 暂时存 储信 息 ,长 时工作 记忆 是 由 E i sn r s 和 co Knsh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以非常熟悉的知识为基础的长 时工作记 it c 忆, 不仅保持了长时记忆中信 息的牢固性和长时间的保存性 , 而且表现 出提取信息 的快速性。长时工作记忆的提取结构在阅读中起重要的作 用, 短时工作记忆主要是语音回路在 阅读理解 中的作用。 2 . 2工作记忆的作用 工作记忆具有储存和加工两种功能 。 一种是储存功能 : 当于短时 相 记忆的功 能,即在一定的时间内保存一定的信息。另一种是加工的功 能: 和加工容量有关( 即完成一件作业所需要的全部认 知资源 ) 。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科
工作记忆与英语阅读之间关系硇 评估
随州职 业技 术 学院 李 鑫
[ 摘 要] 本文从 工作记忆特点及其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出发, 分析 了两者之 间的关系, 并指 出工作记 忆能力的高低 极大地影响着阅读 者储存和加工信 息的能 力。文章最后提 出了相关研究对英语阅读教 学的启示。 [ 关键词 ] 工作记 忆 阅读 英语 阅读教 学

试析工作记忆在英语语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及对英语教论文

试析工作记忆在英语语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及对英语教论文

试析工作记忆在英语语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及对英语教论文试析工作记忆在英语语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及对英语教论文论文关键词:工作记忆;语篇阅读;阅读理解;英语教学记忆在心理语言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习得(包括母语和二语)和使用(包括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的心理过程,这两方面都和记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任何一个心理和生理现象都有记忆的参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记忆与语篇理解之间的关系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工作记忆的系统知识、特点出发,描述工作记忆对英语语篇阅读的影响和作用,指出提高英语语篇阅读理解能力的技巧以及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工作记忆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作用。

一、工作记忆概念的回顾首先,工作记忆概念是从短时记忆的研究中提出来的。

由Baddeley和Hitch(1974)提出,它与短时记忆有所不同,主要用于说明短时性的存储与加工。

工作记忆在言语理解、问题解决、推理和学习等高级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不同,它不是由单一成分构成的,而是由三个成分构成的。

这三个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executive)、语音回路(phonologicalloop)和视觉空间模板(visuospatialsketchpad)。

Baddeley和Hitch的工作记忆模型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但是有些记忆现象也是此模型难以解释的。

因此,1995年,Ericsson和Kintsch提出长时工作记忆的概念,作为对工作记忆概念的扩充。

他们认为,工作记忆是认知加工过程中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形成的一种连续的工作状态,它既包括暂时存储信息的短时工作记忆,也包括以非常熟练的知识为基础的长时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

按照工作记忆研究专家Baddeley的看法,工作记忆是指“对正在被加工的任何领域的认知任务中的信息的暂时存储”。

综上,工作记忆包括暂时存储信息的短时工作记忆和以非常熟悉的知识为基础的长时工作记忆。

成人二语习得者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成人二语习得者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五、结论与建议
4、个性化定制学习计划:每个成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方式和进度都不尽相同, 因此需要为他们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师和学生本人应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 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以确保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通过对成人二语习得者学习策略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 们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本人可以共同努力, 通过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成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二、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特点
除了上述分类,还有其他类型的动机,如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深层动机和 表层动机等。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如对语言的美感、 文化魅力等产生的兴趣;外部动机则是指来自外部的因素,如家长、老师、工作 等对学习者的期望和要求。深层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和 欣赏,而表层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仅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如语法规则和词汇量等。
二、背景介绍
二、背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成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策略。这些策略包括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处理二 语知识时所采取的行动,如记忆、推理和分析等;元认知策略则涉及学习者的学 习计划、监控和评估等;社会策略则指学习者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寻求帮助等; 情感策略则涉及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和自信心等。
一、当前汉语国际化的形势
一、当前汉语国际化的形势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地位虽然有所动摇,但汉语的 国际地位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日益增强,以及一 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汉语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 这并不意味着汉语国际化已经完成。相反,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细致的规划和 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4期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Vol .24 No .42017 年 8 月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ug .2017文章编号:l 〇〇9-2269( 2017) 04-0124-05二语学习者工作记忆和英语阅读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黄玲珊,董英(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工作记忆对于二语学习者阅读水平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工作记忆如何影响二语学习 者阅读水平各次级层次能力尚不明确。

以工作记忆任务N-l )a (:k 范式反应时为自变量,二语学习 者英语阅读主旨题水平、细节题水平为因变量,考察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工作记忆对阅读水平各 次级层次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N-l )a (:k 范式反应时的长短与学习者阅读水平相关,并且,高水 平英语学习者高记忆负荷条件下N-back 范式反应时与阅读主旨题水平显著相关。

研究结果有 助于加深对工作记忆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者阅读水平的理解。

关键词:工作记忆;二语学习者;阅读水平;N-l )ack 范式文献标志码:A征人脑记忆过程中信息的存储与加工[5]。

工作记 忆包括语音环、视觉空间模版、中央执行器和情景 缓冲器四部分,各部分分工协作完成整个复杂认知 过程[6]。

此外,工作记忆被认为是容量有限的,这 种容量限制往往决定了学习者的认知执行能力,通 常拥有较高工作记忆容量的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 认知学习过程中表现更好[5]。

近年来,工作记忆 在二语学习的诸多方面都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 系列标志性的成果[7-9]。

1.2文本阅读的研究文本阅读是一种依赖于文字载体进行复杂心 理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二语学习者重要的知识输人 手段[10]。

语言理解图式理论指出人脑在有新信息 输人时,会自发地将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构成一个 动态的知识表征系统,以便新信息存储和处理[11]。

文本理解过程就是读者原有的图式与文本提供的 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在语言认知系统下对 输人信息的关联、猜测与验证,正确的理解需要搜 索并激活相关图式,使文本信息和意义得以重新排 列组合[12]。

文本信息输人方式也是影响阅读水平 的重要方面,一般根据阅读方式可分为自上而下、中图分类号:H 080引言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 —般是指对输人信息进行暂时的保存、提取和控制且容量有限的记 忆系统,在人类的诸多复杂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 用[1]。

工作记忆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 们关注的热点,阅读作为二语习得重要的输人模 式,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其与工作记忆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关系[2-4]。

不过之前的研究大多从阅读水平 宏观角度展开,而工作记忆在阅读水平各次级层次 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工作记忆如 何影响阅读文本不同信息的提取亟需大量的实证 研究。

本研究尝试以工作记忆为自变量,学习者阅 读水平为因变量,考察工作记忆与阅读水平各次级 层次能力之间的潜在关系,揭示不同英语水平学习 者工作记忆对阅读水平产生的影响机制。

1文献回顾1.1工作记忆的研究工作记忆是在短时记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记忆系统模式,该模式主张利用多成分表收稿日期:2016-08-19作者简介:黄玲珊( 1989-),女,湖南浏阳人,硕士生.第4期黄玲珊等:二语学习者工作记忆和英语阅读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125 •自下而上和交互式三种信息输人方式,它们主要的 区别在于对输人文本主旨和细节信息的侧重不 同[13]。

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对阅读材料主旨的回 忆多于对细节的回忆[14]。

然而,阅读中关于主旨 和细节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有何异同,不同输人信 息的侧重对二语学习者阅读技能的提升有何影响, 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1.3工作记忆与二语阅读的关系二语学习者工作记忆对阅读水平的影响源自 于研究者对母语阅读能力的研究,二语学习者存在 母语阅读能力向二语阅读能力的迁移[15]。

工作记 忆容量可以影响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已被广泛地论 证。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容量不仅与母语 阅读水平相关,还与二语阅读水平相关[1617]。

研 究结果也显示,二语工作记忆容量与二语阅读能力 呈显著相关,即二语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学习者其二 语阅读水平也较高。

一项采用语言、数字、空间任 务三种方式测量工作记忆的研究表明,只有语言任 务测得的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相关性最强[18]。

综上所述,目前对工作记忆与阅读水平之间 关系的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展开,工作记忆到底制 约学习者阅读文本信息提取能力的哪个方面,尚未 有明确的结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二语学习者阅读 水平各次级层次能力与工作记忆的关系,本研究提 出以下问题:1)工作记忆容量是否与二语学习者的阅读 主旨题水平相关?2)工作记忆容量是否与二语学习者的阅读 细节题水平相关?2研究方法2.1被试本研究共招募50名某大学在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9岁到22岁左右(平 均年龄20.2岁)。

所有研究对象在参加本研究前 均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取得有效成绩。

按 照大学四级考试成绩将所有对象分为两组:组1 (26名,成绩< 425分;平均成绩:365.47)和组2 (24名,成绩為425分,平均成绩478.23分)。

方差 分析显示两组被试在英语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 < 0.01)。

2.2英语阅读水平测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已被认为是可以较客观地 反应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水平测试。

本研究选用和 改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专项测试题来测量 被试英语阅读水平,该测试题共由5篇阅读短文和 40个选择题构成,其中细节题和主旨题各20个, 限定被试在60 m in 内完成。

2.3实验设计N-back 范式是目前心理学领域工作记忆研究广泛采用的经典范式,该范式要求被试者对当前呈 现的刺激与之前第N 个刺激相比较并做出判断, 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 操纵负荷,达到测量短时工作记忆容量的目的。

图1N -back 任务三个条件呈现图本研究在文献[19]的基础上,采用一个修改的N-back 范式。

该实验范式依据文献[20]选用 15 个常见的英语单词(horse ,pig ,cat ,dog ,lion , mouse ,tiger ,bear ,deer ,fox ,woll ',rabbit ,monkey ,cat - tle ,sheep )作为刺激对象,通过E-prime 2.0软件呈 现在电脑屏幕上,要求被试通过键盘上的按键做出 相应的判断,但不管被试有无做出判断或者判断是 否正确,屏幕在2 s 后自动呈现下一个文字。

每个N-back 范式任务包括 1-back ,2-back 和 3-back 三个条件。

1-back 条件要求被试判断当前屏幕上呈 现的文字是否和它相邻的前一个文字相同;2-back 条件则要求被试判断当前屏幕上呈现的文字是否 和它前面间隔一个位置上的文字相同;3-back 条件则要求被试判断当前屏幕上呈现的文字是否和它 前面间隔两个位置上的文字相同。

每个条件由6 个组块构成,包括3个静息组块,3个刺激组块,先• 126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第24卷静息后任务交替呈现。

每个刺激组块包括30次刺 激,均以随机方式呈现,刺激呈现时间1 000 m S,反 应时间2 000 m S。

实验开始时先进人静息组块,静 息组块屏幕显示为黑色“+”,背景灰色,呈现时间 为10 S。

每个条件需时300 s,整个任务需时900 s。

如图1所示,在任务1-back条件下,当前屏幕呈现 的是单词cat,被试者要立刻回忆和它相邻的前一 个呈现的单词(h〇r s e),并迅速在键盘上按下键(和它相邻的前一个单词不一致),若当前屏幕 呈现的是单词dog,被试者要立刻回忆和它相邻的 前一个呈现的单词(dog),并迅速在键盘上按下 键(和它相邻的前一个单词一致);在任务2- back条件下,当前屏幕呈现的是单词dog,被试者 要立刻回忆和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呈现的单词 (horse),并迅速在键盘上按下键(和它前面 隔一个位置上呈现单词不一致),若当前屏幕呈现 的是单词bear,被试者要立刻回忆和它前面隔一个 位置上呈现的单词(bear),并迅速在键盘上按下 键(和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呈现单词一致);在任务3-back条件下,当前屏幕呈现的是单词致),若当前屏幕呈现的是单词rabbit,被试者要立 刻回忆和它前面间隔两个位置上呈现的单词(rab­bit),并迅速在键盘上按下键(和它前面间隔两个位置上呈现的单词一致)。

2.4变量确定和测量在本研究中,N-back范式反应时和英语水平 为自变量,英语阅读细节题得分和主旨题得分为因 变量。

反应时的测量按照N-back范式的三个条件 分别进行计算,每个条件共计90个刺激,求所有刺 激的均值。

英语阅读水平的测量按照百分制计算,其中细节题和主旨题各占50分,以实际得分进行 统计分析。

以上所有变量的统计分析均由SPSS 21.0来完成。

3结果所有实验数据经由正态分布检验后,交由 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值为0.05。

N-back范式各条件下的正确率阈值从1-back到3- back依次为95%,80%,60%,所有被试的正确率均 高于上述阈值。

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组被试 的工作记忆任务实验反应时在N-back范式下存在 某些差异,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mouse,被试者要立刻回忆和它前面间隔两个位置上呈现的单词(horse),并迅速在键盘上按下键(和它前面间隔两个位置上呈现的单词不一表1两组被试在不同N-back范式条件下的反应时N-back范式组1组2F值P值人数/人平均值/s标准差人数/人平均值/s标准差1-back260.6180.106240.6250.0981.0140.581 2-back260.7520.134240.7210.1271.6910.522 3-back261.1970.182241.0710.17112.7410.003表1显示在1-back条件下,组1和组2的反应 时几乎没有差异。

在2-back条件下,两组反应时 存在一些差异,但不显著(组1略大于组2,P= 0. 522)。

在3-back条件下,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 异,组2的反应时要明显的低于组1(P<0.01)。

该 结果表明,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承受记忆刺激负荷的能力更强,即具有更高的工作记忆容量,这与之前关于工作记忆容量和二语学习者水平相关的研究结论一致。

为了进一步研究被试工作记忆与英语阅读理解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对被试的阅读理解水 平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