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玻璃膜疣
双眼玻璃膜疣性色素上皮脱离一例论文

疣,并互相融合,可见一PED=
DOI:10.3760/cma.j.issn.1006—4443.2016.1 1.030
作者单位:1 1601 1大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眼科
通信作者:马翔,Email:xma9467@vip.sinamm
万方数据
・1234・
屯垦塞旦!垦型蓥查兰Q!鱼至!!旦笙丝鲞箜!!塑鱼!垫!里!型QP堕尘尘竺尘!堕!!!竺垒竺垫!鱼!!尘丝!堕!:!!
6.昂温G,昂温P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78—80.
万方数据
Devel
Ther,2013,7:565-569.[201609-181http//:www.ncbi.
nlm.nih.gov/pme/articles/PMC37127381.DOI:IO.2147/DDDT.¥46610.
(2015.08收稿)
玻璃膜疣性PEDl临床上并不多见,病程长,对药物治疗
2.5
m洲,血压控制于130/80
mmHg;子宫肌瘤切除术后12
年;胆结石病史20年: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6,左眼 0.4。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双眼20 mmHg。双眼晶状体轻度 混浊,余前节未见异常。双眼对光反射正常。双眼眼底视盘 界清,杯盘比(C/D)为0.3,视网膜血管正常,黄斑区可见散在 软性玻璃膜疣和界限清晰的网形色素上皮脱离灶。B超结果 显示双眼玻璃体混浊、后脱离。双眼眼底照相可见大小不一 的软性玻璃膜疣(见图1、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 查:双眼静脉期视盘界清,黄斑区拱环周围可见片状强荧光, 晚期荧光积存(图3、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见 右眼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左眼黄斑区视网膜 色素上皮脱离伴神经上皮浅脱离(图5、6)。结合病史及临床 表现诊断为双眼玻璃膜疣性PED。头核磁检查结果显示空 蝶鞍,余头部MRI平扫未见异常。化验检查:类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给予双眼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及改善微循环治疗,于术后1 天、1周及1月后复诊,术后裸眼视力:右眼0.6,左眼0.6,无明 显提高;术后OCT改变不明显:
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误诊报告

[ 参考文献 ]
[ 1 ] 张惠蓉. 眼底 病 图谱 [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7 :
59 8 — 5 9 9.
[ 2 ] 张李蓉 , 李 静华 . 原 发性 视 盘 玻 璃 膜 疣 1 例[ J ] . 眼 科 新
进展 , 2 0 0 7, 2 7 ( 9 ): 6 7 7 .
[ 5 ] 余延基 , 宋利兵 , 戴 加满 . 1 例 视 盘 玻 璃 膜 疣 的视 功 能 改 变[ J ] . 第 三 军 医 大学 学 报 , 2 0 1 0 , 3 2 ( 1 9 ) : 2 0 5 7 , 2 0 7 0 .
[ 6 ] 李娟娟 , 张美霞. 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 的临床分析 [ J ] . 眼科 新 进 展 , 2 0 0 9 , 2 9 ( 6 ) : 4 3 8 43 9 , 4 4 2 .
4 81 .
于: ① 患者为老年 女性 , 双 眼同时发 病 , 视乳 头 隆起 度
较高, 与视乳头 水 肿 眼底病 变 相似 , 故 首先 考 虑 到颅 内病变 , 未进一 步 行 眼部 检查 ; ②患 者 玻璃 膜 疣埋 藏 于视盘深部 , 直 接检 眼镜很 难 观察 到 ; ③ 临床 医师 对
双 眼埋藏性玻 璃膜 疣 认识 不 足也 是造 成误 诊 的原 因 之 一 。本例 提示眼科及神 经 内科 医生 , 对首 诊 于眼科
的双眼视乳 头水肿患者 首先要排 除眼科疾 患 , 当接诊
[ 1 1 ]杨 新 吉 , 马建民 , 肖利华 . 埋 藏性 视 乳 头玻 璃 膜 疣 临 床 诊
[ 7 ] 王建 明 , 惠娜 , 范雅稚 , 等. 原 发 性 空 泡 蝶 鞍 综 合 征 致 双
眼科基础知识考试题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眼科基础知识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1.导致慢性泪囊炎的主要病因是A.泪总管阻塞B.泪囊狭窄C.泪小点闭合D.泪小管阻塞E.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答案: E2.急性泪囊炎不应该进行下列哪项处理A.热敷B.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C.泪道冲洗D.切开排脓E.全身应用抗生素答案: C3.眼球壁分为哪三层:A.纤维膜、虹膜、葡萄膜B.纤维膜、角膜、视网膜C.纤维膜、巩膜、视网膜D.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E.纤维膜、虹膜、视网膜答案: D4.角膜组织学分五层,下列哪些损伤后可以再生:A.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B.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C.角膜上皮层和后弹力层D.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E.内皮层和后弹力层答案: C5.房水中下列哪项不包括范文范例学习指导A. 乳酸、维生素CB.葡萄糖C.氧气、二氧化碳D.钠、钾、氯E.尿酸、蛋白质答案: C6.、正常玻璃体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A.支持作用B.保持透明C.促进眼球发育D.促进细胞增殖E.代谢作用答案: D7.玻璃体后脱离时:A.多数有急性症状B.多伴有视网膜裂孔的发生C.多有视网膜脱离的发生D.无眼前漂浮感E.有闪光感答案: E8.下列哪项最容易诱发视网膜脱离:A近视者玻璃体后脱离B闪辉性玻璃体液化症C星状玻璃体病变D玻璃体液化E飞蚊症答案:A9.轴性近视主要与何有关A.角膜曲率过大B.晶状体曲率过大C.前房过深D.玻璃体曲率过大范文范例学习指导E.眼轴过长答案: E10.下列不属于屈光不正的是F.近视G.远视H.散光I.老视J.屈光参差答案: D二、填空题(每空 3 分)1.角膜接触镜从材料上分为软镜和硬镜。
2.散光对视力下降的影响取决于散光的度数和轴位3.5~9 岁年龄段,弱视治疗效果取决于年龄、弱视程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4. 双眼向正前方平直注视时的眼位称为原眼位(或第一眼位),此时眼肌的主要动作称为主要作用,其次要动作称为次要作用。
OCT视网膜10层结构讲解

OCT,病灶的深度不一样。
OCT
FFA上对照眼底彩照可以鉴别。
AMD,玻璃膜疣分两种类型:1.硬性玻璃疣:小而园,散在的黄白点。软性玻璃疣:比硬性疣大,边界模糊,可融合。
/和赤道部,双眼基本对称。
FFA或 OCT(玻璃膜疣在视网
).
AMD常可看到,故而首
drusen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下,位置较硬性渗出深,而且仅出现黄斑及周围区域,分硬性drusen及软性drusen。
视网膜10层结构
IS/OS反射光带外,余未见IS/OS反射光带。
视网膜前膜
视网膜前膜
、 正常视盘凹陷位置
、视盘小凹
、脉络膜囊样暗区
示视网膜色素上皮隆起,下方为轻中度反射,与脉络膜反射无区别,
示神经上皮层及其下反射光带并迅速衰减。局部反射光带被遮蔽。
OCT图
RPE色素数量和疣自身荧光量
-OCT示视网膜色素上皮隆起,下方为轻中度等也可用FFA
一看就知道了,硬渗在外丛状层,玻璃膜疣在玻璃膜层
硬渗要较玻璃膜疣略大些,主要鉴别为FFA,硬渗多不显影为暗
RPE与Bruch膜之间许多嗜伊红物质集聚形成玻璃膜疣(druse)。
AMD,在镜下示黄白色圆形反光较强的颗粒状物,境界清楚,一般呈簇状;而硬渗见于很多眼底疾病,是因为血管
视神经视路疾病课件

•视神经视路疾病
•19
随堂小测试
1.对视神经及视路定位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2.视神经疾病病因: 3.看图识病
4.视交叉疾病最常见病因:
•视神经视路疾病
•20
•视神经视路疾病
•16
第三节、视交叉与视路疾病
•视神经视路疾病
•17
视交叉疾病
1.病因:脑垂体瘤(最常见),鞍结节脑膜
瘤等。 2.临床表现:双侧偏盲,位于视交叉下方的
脑垂体瘤压迫视交叉而引起视野缺损的顺 序(颞上,颞下,鼻下,鼻上)。视力下 降,视野缺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即视交 叉综合症。 3.治疗:手术切除肿瘤
病因:动脉硬化,栓子堵塞,血粘度高, 颈动脉或眼动脉狭窄等
•视神经视路疾病
•10
视盘局限性灰白色水肿,视野缺损为与生 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暗点
治疗:治疗全身病,改善 眼部动脉灌注,全身应用
激素,血管扩张剂。
•视神经视路疾病
•11
第二节 视盘发育异常
•视神经视路疾病
•12
视盘小凹
1.神经外胚叶发育缺陷,单眼发病,视力正 常,合并黄斑部视网膜脱离则视力下降
2.感染:⑴局部:眼内眶内炎症,口腔炎症, 中耳炎等⑵全身:白喉,伤寒,痢疾,肺 炎,伤寒,结核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 综合征,Behcet病等。
此外约1/3查不出病因
•视神经视路疾病
•5
临床表现
1.视力急剧下降:1~2天内视力严重障碍, 甚至无光感。
2.病程长:1~3个月,1~2周最严重
•视神经视路疾病
•14
牵牛花综合症
1.胚裂上端闭合不全,中胚层异常。 2.眼底表现:视盘比正常扩大3~5倍,呈漏
眼科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诊疗技术

眼科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诊疗技术一、定义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视网膜感光细胞及RPE细胞广泛受累的一组遗传性疾病,以进行性的视野丧失及异常的ERG为特征。
RP最初的命名主要根据的是疾病的临床特征,而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有多种基因的突变都可以导致临床上出现RP的表现,而RP又与多种遗传性视网膜脉络膜疾病具有共同的致病基因。
因此,目前在文献中,通常将以RP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相似致病基因的疾病统称为“RP及其相关疾病(retinitispigmentosaanda11ieddisea-ses)”。
在此由于篇幅有限,仅对狭义上的RP进行重点论述。
二、流行病学典型RP的发病率在全球为1:5000,在中国为1:4016o三、组织病理RP的病理改变涉及视网膜的各个层次。
最早出现的组织学改变是视杆细胞外节变短,外核层细胞核减少。
随后,视锥细胞也出现和视杆细胞一样的病理改变。
凋亡是最终引起感光细胞死亡的共同通路。
在感光细胞死亡之后,RPE细胞从Bruch膜上脱落下来,并迁移到神经视网膜内,迁移的RPE细胞围绕视网膜血管聚集,RPE脱失区下面的脉络膜毛细血管也随之发生萎缩。
在视网膜感光细胞与RPE细胞广泛发生凋亡、萎缩的同时,内层视网膜中的细胞也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
MUI1er细胞发生活跃的胶质增生,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造成视盘的苍白以及视网膜前膜的形成,还有学者发现在各种类型的RP患者中,视网膜节细胞的数目都有明显的丢失。
四、遗传方式常见的三种孟德尔遗传方式在RP这个疾病中都有体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ADRP),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P(ARRP),X连锁隐性遗传RP(X1RP)o RP的遗传方式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进展速度以及最终的视力预后都存在联系。
ADRP发病年龄最晚,进展缓慢,预后相对较好,X1RP发病年龄最早,进展快,预后最差,ARRP则介于两者之间。
在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ADRP占10%~20%,ARRP占20%,X1RP占10%,而没有家族史的散发RP病例达40%,散发病例所占比例如此之高可能与家系收集不够完整有关,由于家系中上一位患者在多代之前而难以追溯。
第十五章(视神经视路疾病)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一、选择题:A—3.21(说明:A:答案;3.21:难度)A1型题1.视神经炎的视野改变是()D—4.21扇形缺损;生理盲点扩大;黄斑回避;中心暗点;象限性缺损2.视路不包括()A—1.22A.视网膜内界膜B.视网膜光感受器C.视神经D.视交叉3.球后视神经炎可有()E—4.21A.视力明显下降B.早期眼底正常C.视野有中心或旁中心暗点D.PVEP的P100延缓或消失异常E.以上都对4.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描述错误是:()C---3.22A.发病1周时视力损害最严重B.眼球转动时疼痛C.成人双眼累及率较儿童高D.有中心暗点或视野向心性缩小E.VEP表现为P100波(P1波)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5.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D—5.22A.发病1周时视力损害最严重B.眼球转动时疼痛C.多为年轻人D.视野缺损常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暗点E.早期视盘正常6.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检查特点为:()B—4.11A.旁中心暗点B.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暗点C.中心暗点或视野向心性缩小D.鼻侧阶梯E.管视7.引起视交叉最常见的病变为:()D—5.22A.鞍结节脑膜瘤B.颅咽管瘤C.前交通动脉瘤D.脑垂体肿瘤E.第三脑室肿瘤8.以下哪项疾病表现为双眼双颞侧偏盲:( )E—5.33A.视束病变B.外侧膝状体病变C.视放射病变D.枕叶病变E.视交叉病变9.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的最主要原因是()A—5.21A.颅内压增高B.青光眼术后C.慢性肾炎D.高血压E.贫血10.视神经是由视网膜()细胞的轴突组成。
A—1.21A.神经节B.锥C.双极D.神经胶质E.杆A2型题11.某女,20岁,双眼视力急剧下降,查视乳头充血,视野为中心暗点,应首先考虑:()A—3.21A.视乳头炎B.球后视神经炎C.缺血性视神经病变D.皮质盲E.视乳头水肿12.某男,55岁,高血压病史15年,出出右眼无痛性急剧视力障碍,眼底检查视乳头充血、水肿,色淡,无黄斑樱桃红点。
视神经炎临床误诊54例分析

视神经炎临床误诊54例分析赵芳;李双【摘要】目的:对54例其他疾病误诊为视神经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减少误诊的措施。
<br> 方法:对2000-09/2013-06被误诊为视神经炎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误诊特点。
<br> 结果:不少疾病极易被误诊为视神经炎,易误诊疾病包括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颅内肿瘤、视乳头血管炎、有髓神经纤维等。
<br> 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完善辅助检查,加强眼底疾病及神经眼科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减少眼底表现近似视神经炎的疾病的误诊。
%· AlM: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54 cases misdiagnosed as optic neuritis and to explore measures to reduce misdiagnosis <br> ·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comprised 54 patients that had been misdiagnosed as optic neuritis from September 2000 to June 2013. The misdiagnosis features were summarized. <br> · RESULTS:Many diseases can easily be misdiagnosed as optic neuritis, including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intracranial tumors, optic nerve vasculitis,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and so on. <br> · CONCLUSlON: The measures to reduce misdiagnosis consisted of detailed history collection, perfect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xpertise of fundus disease.【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546-548)【关键词】视神经炎;误诊;指导意义【作者】赵芳;李双【作者单位】430014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430014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目的:对54例其他疾病误诊为视神经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减少误诊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盘玻璃膜疣
视盘玻璃膜疣即为视盘内的钙化沉积物。
视盘玻璃膜疣与视盘水肿相似,但是与颅内压升高无关联,患病率不到1%。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内的颅内血管出血引起的一种罕见病症。
这种病症与突发性剧烈头痛有关。
该患者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患者可出现视神经炎。
视神经炎患者的症状包括眼球运动时疼痛、色觉受损以及单眼视盘水肿。
占位性病变
占位性病变是颅内压升高的一个罕见原因,常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因为此患者没有神经系统症状病史,因此她没有患占位性病变。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以前称为良性颅内压增高)是此年龄组人群发生颅内压升高的最常见的原因。
此病常见于体重指数偏高的女性。
对于男性和较瘦的女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是颅内压升高的一种罕见病因。
16
该病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但是一些患者可能出现第六颅神经(外展神经)麻痹。
这种病症会导致外直肌瘫痪,因此患者的患眼外展受限。
神经成像(通常为脑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或核磁共振成像(MRI) )扫描及脑脊液分析结果正常。
脑部CT 或MRI 还可排除占位性病变和多发性硬化。
对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采用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例如减轻体重和利尿剂。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例如出现视觉障碍症状,可能需要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
这种分流术将来自脑室的液体排到腹腔,使液体在腹腔被吸收。
17
学习小知识
对于因颅内压升高导致的双目视盘水肿,您只能用"视乳头水肿"进行描述。
视盘水肿的其他原因为视神经炎和恶性高血压。
如果您怀疑患者颅内压升高,应该紧急将患者转诊给神经科医生。
颅内压升高的其他原因包括:∙占位性病变
∙颅内出血
∙颅内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