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治理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材料最全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含解析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2。
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
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1)概况①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
②发源地: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③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2)自然背景①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③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较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小.2.19世纪后期(1)开发情况: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
(2)后果①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老棉花带衰落.②植被破坏: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森林被砍伐以及矿山开采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③环境污染:炼铜企业排放的SO2,形成酸雨,污染了水体、土壤。
3.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1.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具体模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3.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4.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1.读教材图3.14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关注以下问题:(1)诺克斯维尔市的气候有什么特点?(2)诺克斯维尔市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特点?提示:(1)该图是曲线柱状图,反映了气温和降水量两个气候要素的年内分配和组合状况,从图中可读出,诺克斯维尔市最冷月平均气温约2。
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10章第3讲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我国的长江流域)

第3讲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我国的长江流域)细化课标探究线索素养要求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掌握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2.理解流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3.理解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
1.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从不同河段分析流域存在的问题及综合开发措施。
2.地理实践力:调查身边的河流,判断其存在的问题,评价对其开发利用的措施。
3.人地协调观:河流开发利用以人地关系协调为前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材内案例]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侧,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支流。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地理特征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文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①早期开发:河流的开发利用限于航运。
②后果: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导致本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综合治理①流域治理核心: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②长远方案: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内的综合性开发。
③梯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提高防洪标准。
(2)产业发展①工业建设:利用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形成相对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②农业开发: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种植业坡地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发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林业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综合利用效益高畜牧业以养禽、养猪为主,发展迅速渔业兴建大量水库,促进渔业发展(3)环境保护工作3.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4.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两河流域 印度河- 印度河-恒河
黄河- 黄河-长江
尼 罗 河
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与人类的关系及流域的整体性 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三、田纳西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四、田纳西流域的综合开发
4、 水系 、 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优点 : 水系发达 , 支流众多 , 水量丰富 , 大部 分可通航, 分可通航 , 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 大部分地区。 大部分地区。 缺点: 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 水量很不稳定。 ②水量很不稳定。
墨累-达令河 墨累- 流域开发结果: 流域开发结果: 下游水量明显 减少, 减少,生态环 境恶化, 境恶化,在极 干旱时, 干旱时,出现 海水倒灌现象。 海水倒灌现象。
合理利用河流水 资源,避免中、 资源,避免中、 上游过多引水灌 溉
请阅读P51活动 请阅读P51活动 P51
1、灌溉特别容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河流因过度抽 、灌溉特别容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水而径流减少,盐度增加, 水而径流减少,盐度增加,湿地又因失去补给水源而 面积减少,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面积减少,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河湖中绿 藻繁殖,鱼类减少;因灌溉增加,地下水水位上升, 藻繁殖,鱼类减少;因灌溉增加,地下水水位上升, 出现盐化的问题 2、 、 上中游支流河段。 (1)水库和灌溉区多分布在河流的上中游支流河段。 )水库和灌溉区多分布在河流的上中游支流河段 2)河流的灌溉开发强度很高 很高。 (2)河流的灌溉开发强度很高。 (3)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使河流下游水量 )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 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度干旱时,出现海水 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度干旱时,出现海水 倒灌现象,影响河流的利用。 倒灌现象,影响河流的利用。 (4)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最为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人类生产、 要的因素是水,在流域开发时关键是对水的合理利用。 要的因素是水,在流域开发时关键是对水的合理利用。 在对河流水源利用上,要进行全流域的合理调配使用, 在对河流水源利用上,要进行全流域的合理调配使用, 避免在上中游地区过多截水,使下游出现水量减少, 避免在上中游地区过多截水,使下游出现水量减少, 海水倒灌等问题。 海水倒灌等问题。
高中地理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⑥相邻水系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
世界各大洲上遍布着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河流,它们的组成形态 根本相同。读以上两幅流域示意图,了解一些关于流域的根本问题:
1.河流流域分水岭的地形特征是 位于山脉的山脊,是地势的最高处。
2.从图中可找出河流流域内的组成局部有 干流 、 支流 、 流域范围 和 流域面积。
流域 ≠ 河流
河流是一个地方经常性或间歇性形成的线性水道(含人工);
流域指的是一个面状区域,河流是单纯地指那条河流。
二、流域开发〔时间〕
思考:早期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农业生产—— 农副产品
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
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开展淡水渔业;
提供便利的水运;
提供便利的水力资源。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类题目 两种:一是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二是比较两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异同。 解题技巧: 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面寻找措施; 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一般应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管理措施等。
思考方向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扩大耕地 砍伐森林 需要木炭 形成酸雨
炼铜 so2
教训——
在对河流开发时,一定要对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在保证全流域生态环境的根底上进行。
P51-52活动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引水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径流减少,下游水量缺乏,荒漠化加剧; 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能力降低,气候变干,水体自净 能力降低; 地下水位抬升,盐碱化加剧。
要因素
〔二〕、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地理新课标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与综合治理演示文稿

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受到极大影响;③水污染和咸潮上溯。
审题指导:河流径流和水库水量减少→加之水污染和海水 上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影响→工业和生活用水短缺。
答案:水资源短缺 河流径流和水库水量减少 水污染和
咸潮上溯
第十六页,共21页。
(4)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经验,请你谈谈如何提高该流 域水库的水质。
【针对训练】 (2013 年肇庆模拟)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 457 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 414 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 90%。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图3-2-10),完 成 1~3 题。
第九页,共21页。
图 3-2-10
1.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答案:A
3.墨累—达令河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灌溉易出现的
问题是( )
A.土地盐渍化
B.径流减少
C.湿地生态环境变化
D.需要修建水利
答案:A
第十九页,共21页。
A 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
()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
林、牧业结构 ③恢复和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环境 ④建立
A 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
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流域的综合开发
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答案:A
第十八页,共21页。
2.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
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防治水污染
C.保护水源涵养林
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流域的综合开发修好——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 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 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 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利:降水丰富 弊:夏季气温高, 但降水少,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思考:
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 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流域和水系
分水线
流
•
干流
域
流域是一种区域。流域的开发不仅仅针对河流,应 把整个面状的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田纳西河
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
自然地理条件(流域位置、自然 环境、自然资源等)
1、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文地理条件 (人口、经济发展 基础等) 2、进一步分析流域发展各地理要素 有利因素
农业灌溉用水 水生生物
要求 水质高
水源涵养林保护 库区生态环境改善
(5)旅游:
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水库的修建 带 动 建立公园、 野生动物管理区、 风景区、宿营地 和俱乐部以及教 育中心
旅游业
促 进流域环境改善来自带动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6)土地利用: 建立保护区,调整农林牧, 稳定河湖线,恢复采矿区。
(3) 水系 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 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 国大部分地区。水力资源丰富。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 水量很不稳定。
有利条件
降水丰富
热量充足 森林广阔
不利条件
雨热不同期 多山地丘陵, 耕作不便 落差大,下游平坦, 排水不畅 种植 业发 展受 限制
探究三: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
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 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 展水运、水电。
湘教版必修流域的综合治理——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

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得以利用,形成了统一有效 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2.发展航运:兴建防洪设施的同时,兼顾航运,建成了 连接各水库和河道的巨大航运网,全年通航。每年田纳 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
3.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
活动
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工业建设的优势 是什么?该流域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2)自京师乘风雪(乘:这里是“冒”的意思)
⑪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The Tennessee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四川盆地 宜昌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梅花岭记》
湖口 明确:绵延的群山因枫树都成了红色,茂密的树林像被染过一样,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竞相行驶,雄鹰在天空中展翅翱
翔,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我们把这幅画面叫做“湘江秋景图”吧,课件展示:湘江秋景。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⑥寒食 农历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
冬 季
40°N
30°N
夏
季
4.水文:落差大,多支流,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5.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磷丰富
6. 治理前的社会经济概况
过度垦殖 滥伐森林 经常性暴雨 水土流失 土地大面积荒芜 河流开发仅限于航运
洪水泛滥, 田园荒芜, 人口外流, 沦为美国东 部最为贫穷 和落后的地 区之一。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2. 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 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 分析)
相似之处: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 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 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 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3. 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 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单选题
2、造成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 C A、多旱,植被枯死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人口无节制增长 D、多灾害性天气 )
单选题
6、从“人-----从----众”的图例中反映的是(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环境问题 D、道德问题
A )
有利要素 探寻发展方向
制约要素
探寻综合治理对策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由于
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
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
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滥砍滥伐
(2)中下游地区盲目围湖造田 (3)中下游地区不合理的水利建设
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造成蓄洪能力降低 破坏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
PRED问题矛盾重重
人口急剧增长 土地压力加大
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水土流失 洪水灾害 调蓄能力下降
阅读下面两种方案,讨论方案一、二分别会 带来什么影响?你更倾向哪种方案?请说明 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N
30°N
美国东南部 距墨西哥湾不远
中 低 纬 度
2、地形: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 有什么特点?对河流有 什么影响?
冲积平原
丘陵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地形:
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 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 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下游排水不畅,易发洪涝灾害
四大文明古国与河流有何关系
河流————人类的摇篮
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
黄河-长江
尼罗 河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 现在大河的两岸多是人口稠密、城市密 集的地区 面临洪水威胁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
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 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总称,一般指地面的集 水区。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分 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2.在工业发展上,利用廉价的电力资源优先发展 高耗能工业 (例如广西的炼铝、有色金属冶炼) 3.在农业发展上,因地制宜,发展了农、林、渔 等多种农业产业 (依据具体条件,不同河段利用方式不同) 4.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与旅游资源相结合,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长江三峡的旅游)
地理条件
开发方向
人文地理条件
(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
进一步分析流域发展的各地理要素 有利要素 探寻发展方向 不利要素 探寻综合治理对策
•发电
►田纳西河的水力资源充足,为什么
还要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呢?
►因为水电在河流枯水期往往电力不足,
需要或核电补充;而火电或核电检修 时,又需要水电代替供电。
根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 方法与过程,探讨我国长江流域、珠 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2、水系
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 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它汇聚全流 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 中。 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 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 类推。
①在一个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或内陆湖泊或消失于 荒漠的河流部分。
存在问题 治理措施
修水库,发展 林业、使调洪 调蓄与开发水 资源相结合 设置滞洪区和 建设分洪工程
上 游 中 游
多山,地形起伏 大,蕴藏着丰富 的水力资源与矿 产资源 中游平原,河道 曲折,人类活动 比较集中的地区
梯级开发 森林资源 利用水电有色金 破坏、滑 属冶炼 坡、泥石 流 生态环境保护的 洪水灾害 重点,矿产资源 开发,农业生产、 旅游开发
田纳西河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防洪
水资源 的利用
减少洪水灾害损失 便利运输促进就业 发展高能耗工业 农业发展 经济 效益
航运 发电
社会 效益
土地 源开发 生态环 境保护
综合发展农业
提高林草覆盖 保护生态环境
开发旅游资源 环境改善 旅游增收 环境 效益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1.根据河流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对河流 域水资源集中进行开发 (例如黄河的梯级开发)
上游:修水库,发展林业、使调洪调蓄与 开发水资源相结合 中游:设置滞洪区和建设分洪工程 下游:修筑和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3) 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以流域中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充分合理开 发流域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兼顾河流的整治。
地形
田 纳 西 河 流 域 的 综 合 开 发
流域开发的自 然背景
气候 水系
湘 江 赣 江
上游
中游
下游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 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一遇暴雨, 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
气候
洪 涝 灾 害 的 成 因
自然 原因
地形 河流
河湖的淤积 人为 原因 围湖造田
资源: 水资源
水能资源
水运资源
农业资源 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淡水鱼资源 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条件:历史文化悠久,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也是我国总体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
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会随降水 量的变化而变化。冬末春初多降水,河流在这个季节径 流量也最大,其中3月份水位最高;夏秋季降水相对较 少,河流流量在这一埋藏也最小,进入枯水期,其中以 10月份水量最少。
(2). 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 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 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流域的开发方向
二.流域早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开发 土地退化 森林植被破坏 矿产资源开发 土壤水体污染
棉花带的衰落 低收入和贫困
水土流失
许多生物消失 生态环境恶化
社会问题
田纳西河19世纪后期掠夺式开发产生的后果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产生后果的原因:人口激增,掠夺式
开发
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长期种植一种 农作物,会导 致某些养分缺 乏。
资料:珠江流域受洪潮威胁的耕地有92.66万hm2,受 影响的人口2000万,珠江洪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 浔江、柳扛与黔江的汇流地带。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经 济发达,虽大部分有堤防保护,但防洪标准不高
问题: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珠江 段的综合开发方向
33.图8为珠江水系图,读图8完 成表2内容(10分)。
红水河河段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该河段有何影响? 该河段开发的主要方向?
珠江还是“黑江”?
咸潮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 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 达到或超过250 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 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 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海平面升高和人类无序采 沙也会加剧咸潮蔓延。 当海洋大陆架高盐水团随潮汐涨潮流 沿着河口的潮汐通道向上推进,盐水扩散、 咸淡水混合 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 咸潮(或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
上
游
石龙
中 游
下
游
珠江水系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条源流,其中 西江最长,为珠江的主干,长约2214千米。 西江主源为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 至石龙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与郁江汇合后称浔江, 至梧州与桂江汇合后始称西江。
珠江流域图
上游 中游 下游
石龙
梧州
流域面积约45.3万平方千米
红水河规划10级开发,即天生桥一级(坝盘120万kW)、天生桥二级(坝索132万kW)、 平斑(32万kW)、龙滩(400万kW)、岩滩(120万kW)、大化(60万kW)、百龙滩(18万kW)、 恶滩(56万kW)、桥巩(50万kW)、大藤(120万kW)。现在已建成的有岩滩、百龙滩、大 化、恶滩、天生桥二级,正在兴建的有天生桥一级。
从诺克斯维尔市气温降水柱状图看,田纳西河流域水 热条件的匹配并不佳。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利 于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在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 正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而该季节降水不足,极易形成 旱灾,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修水库蓄水可以解决降 水与灌溉的矛盾。
4.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 季节变化明显、 汛期在冬春季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 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
梯级开发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发展防洪灌溉,减轻 洪涝,促进农业发展 水产 养殖 农业 综合 发展
水利水库
水库修建带动旅游业 发展和相关产业发展
水源 供给 工业 城镇 建设
与全国水运网联通, 改善运输,节省运费
水运
水电
发展等高能耗工业, 形成沿岸工业走廊
下 游
下游平原地区, 气候、土壤条件 适宜农业生产工 商业活动人口密 集
下游地区的农业、河水污染、 修筑和加固堤 工业、城市区位 大气污染、 坝,疏浚河道、 治理水污染 优势与经济区建 固体废弃 设 物
流域开发模式
(1)以水资源为主的开发模式 • 五水:水电、水利、水运、水产、水土保持 (2) 环境整治开发模式
环境污染
结果:越开发越穷
三
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的核心:利用与治理
田纳西河流域的核心: 梯级开发
什么是梯级开发?
►河流梯级开发主要是对河流水能
的开发。在河流径流量较稳定、 丰富的河段,河流落差集中、水 急滩多河段,依地势高低依次建 设多个水电站,充分利用当地的 水能,同时兼顾防洪、航运、灌 溉、水产等综合效益,这样的河 流开发方式叫梯级开发。
特大咸潮侵袭珠江三角洲地区。2005年 12月28日,位于西江下游的珠海市磨刀 门水 道的大涌口水闸,每升水含氯度高 ... 所谓 咸潮,是指由于上游江河来水量少、水位 降 低,而导致的海水上涌倒灌。近年来,珠三角 咸潮呈加剧之势。
在干旱加上水质性缺水的情况,咸潮一 旦来临淡水便无处可取,咸潮就上升为雪上加 霜的水灾害。 不可否认,应急调水压咸可以 治标,但不是根治咸潮的办法。消除咸潮对人 们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还需“治本”。水利专 家建言,保护我们有限的淡水资源才是职责所 在。
流域 分水岭
②河流的干流及其支流的集水区。 支流 ③一流域内的水系汇入主流的各级水流。 ④相邻水系(或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降落在分 水系 水岭两侧的降水沿着两侧斜坡注入不同的水系或河流。 干流 ⑤流入干流的河流 一级支流 ⑥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
一、开发的自然背景
1、位置: 中低纬度、美国东南部、距墨西哥湾不远
矿产资源
土地退化
流域的早期开 发及其结果
19世纪后期开始 掠夺式开发 防洪效益 航运价值提高
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
流域的综 合开发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水质提高 旅游业成为流域一项重要收入 做好土地利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