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MEA_空压机 结构系统 油细分离器
空压机油分离芯结构

空压机油分离芯是用于空气压缩机中分离空气中的油蒸气和固体颗粒的滤清元件。
它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和制造商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外壳:空压机油分离芯通常由一个外壳来包裹,外壳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以保护
内部滤芯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滤芯:滤芯是空压机油分离芯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分离空气中的油蒸气和固体颗粒。
滤芯通常由纤维材料、纸质或合成纤维制成,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和捕集能力。
3.油分离层:滤芯中的油分离层通常位于滤芯的上部,用于分离空气中的油蒸气。
这层
通常由特殊的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油水分离效率。
4.支撑结构:滤芯通常有支撑结构,以保持滤芯的形状和稳定性,同时确保空气可以均
匀地通过滤芯。
5.进出口接口:空气压缩机通过进出口接口将空气引导到滤清芯内部,进而分离油蒸气
和固体颗粒。
通常,滤芯的一个端口连接到压缩机系统,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出气管道。
6.排放口:分离芯通常还有一个排放口,用于排放分离出的油蒸气和污染物,防止其再
次进入空气系统。
7.密封:空压机油分离芯需要良好的密封,以确保空气在经过滤芯时不会绕过滤芯而带
走未分离的污染物。
空压机油分离芯的结构旨在高效地分离空气中的油蒸气和固体颗粒,以确保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空气质量。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空压机油分离芯可能在结构和材料方面有所不同,但核心功能是一致的。
凌格风空压机原理与配件介绍(图文)

㈠空压机原理1.空气系统流程: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后,从进气阀入压缩室,并与润滑油一起排入油气桶,经过油气分离器分离,再经过最小压力阀、冷却器最后进入使用系统。
2.油系统流程:压缩室排出的气、油混合物进入油气桶进行粗分离,分离后的润滑油经过油温控制阀、冷却器、油过滤器再进入压缩机。
㈡主要结构介绍1.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压缩机吸进空气的过滤装置,其主要功能是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和杂质,堵塞的过滤器会导致更高的压力比和温度,降低能量和效率。
2.进气阀:通过进气阀阀门动作来做空载运行和全载运行;压缩机起动时进气阀阀门关闭,确保不带负荷起动;当压缩机负荷运行时,由电磁阀通路过来的气体进入进气阀,使阀门全开,以达到全负荷运行;当压力达到压力设置值时,电磁阀动作,泄放压力,进气阀阀门关闭,形成空载运行;进气阀维护不良会导致进气性能降低、浪费能量和导致压缩空气中含油3.控制电磁阀:当工作压力达到设置值时,控制电磁阀开关动作,控制进气阀阀门关闭。
4.油过滤器: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劣化物、金属微粒等杂质;保证进入压缩机的润滑油不受污染,以免影响压缩机寿命;油过滤器故障会导致缺油和高温,或者被污染的油进入润滑系统5.油细分离器:把油气桶粗分后的压缩空气中所含雾状的油气分离;油气分离器故障会导致油分芯吸瘪或者大量油被带入压缩空气和最终用户的流程中6.最小压力阀:其主要功能是使油气桶压力大约保持在0.3Mpa范围内,在空载运行时,确保系统供油正常;阀件故障会导致加载困难,造成低油压,导致转子之间的润滑密封失效。
它也会导致管网空气倒流7.油温控制阀:其功能是使排气温度维持在压力露点温度上;当润滑油温度较低时,在油温控制阀的作用下,润滑油不经过冷却器。
当润滑油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在油温控制阀的作用下,润滑油经过冷却后再进入压缩机;阀件故障会导致油冷却器旁通以及随后的高油温、润滑油氧化和高温跳机8.回油单向阀:压缩机压缩出的油气混合首先在油气桶通过初步分离,因于油的重量大于空气,固油气混合体中大部分的油通过离心力而落到油气桶,而含有少量油的压缩空气经油细分离器再次分离,此时油细分离器所分离出的润滑油将落到油细分离器的底部,通过内压的作用,将这部分油直接引入到压缩机润滑,而该油管上有一单向阀,它的作用就是将油细分离器的油顺利回收到压缩机而不让压缩机的油倒流到油细分离器。
油分离器工作原理

油分离器工作原理
油分离器,其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
根据降低气流速度和改变气流方向的分油原理,使高压蒸汽中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分离。
一般气流速度在1m/s以下,就可将蒸汽中所含直径在0.2mm以上的油粒分离出来。
通常使用的油分离器有洗涤式、离心式、填料式和过滤式四种。
油分离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压缩机出来的高压气体(气态工质和润滑油),进入油分离器后,进入油分离器的导向叶,沿导向叶呈螺旋状流动,靠离心力和重力,将润滑油从工质气体中分离出来,沿着筒体的内壁流下。
工质气体经多孔挡板由中心的管子引出油分离器。
分离出的润滑油,集中于油分离器的下部,可定期排出,或者利用浮球阀,使润滑油自动回到压缩机的曲轴箱中。
离心回旋流道内的流速推荐为:氨10-25m∕s,氟里昂20-20m∕s o。
空压汽油分离器过滤系统DFMEA

委托纺织研 究所进行滤 效测试,收 5 3 集之数据让 设计人员进 行初步选用
FMEA编号: 页码: / 制表: FMEA日期:(原始)
(修正) 对策结果 R.P.N
权责 建议对策 与预定 完成日期
对策 与 实际完成日 期
严 发 重 生 度 率 (S) (O)
探 测 度 (D)
客户端压 过滤面积 力及风量 过小 不足,寿 命变短
7
SC
设计人员 在计算过 滤面积时 计算错误
需阻 挡压 3.内导流层 缩空 3-1. 气中 阻挡压缩空气中 残留 残留微细油分子 微细 油分 子
下游端含 无法阻挡 油量变 压缩空气 高,造成 中残留微 空压机耗 细油分子 油
5
SC
设计人员 选用规格 错误(厂 内现有的 导流层滤 材,不符 合客户端 使用条 件)
过滤系统 系 统: 子系统: 零 件: 型号/计划:2116010057油细分离器 核心小组: 项目 严 潜在 失效模式 重 要求 失效模式 潜在影响 度 (S) 分 类
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Design FMEA)
关键日期: 现有设计 发 失效 控制方式 生 潜在原因 (预防) 率 (O) 设计人员 选用规格 错误(厂 内现有的 导流层滤 材,不符 合客户端 使用条 件) 探 控制方式 测 (检测) 率 (D) R.P.N 90 84 84 75
选用滤效 差压过大 过高
7
SC
2.滤材组成 2-1. 达到客户所需之 过滤滤效 2-2. 处理风量需达到 2-2-1 客户所需的风量 过滤 面积 须达 到处 理风 量
选用滤效 下游端含 过低 油量过高
设计人员 选用错误 的滤材组 究所进行 DOP测 4 试,收集之 3 数据让设计 人员进行初 步选用 委托纺织研 究所进行滤 材风量测 试,收集到 4 的数据,来 3 让设计人员 搭配计算过 后的数据来 进行判断。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在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油分离器具体是什么呢?本文将为您讲解油分离器的结构及其在制冷系统中的工作原理。
油分离器的结构油分离器通常由六部分构成,包括:1.入口管2.油滤网3.油滤芯4.减速器排气阀5.出油口6.控制面板其中,入口管是油分离器的入口部分,主要用于将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引入油分离器,而油滤网则负责过滤所引入的气体中的杂质。
油滤芯也是为了过滤杂质而存在的,但相比油滤网,它的过滤精度更高。
减速器排气阀主要用于将那些在塔顶部分液化的冷凝气体重新引入到制冷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出油口则是油分离器的出口部分,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回到制冷系统中。
控制面板则是用于控制油分离器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数据记录的部分。
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步骤:1.过滤2.沉淀3.分离首先是过滤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进入油分离器的气体会通过油滤网和油滤芯两个部分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确保所处理的气体无杂质。
接着是沉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气体会经过油滤芯并流经进出口喇叭口,然后进入到塔壁之间的区域。
在这里,气体会与液体再次接触,这时气体中的油蒸汽会被沉淀下来并形成液体状。
最后是分离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分离塔内的液态冷媒会经过被称为泳板的设备进行分离。
泳板通常是一种盘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在液态冷媒内所含的油的量。
因此,这里所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不带有任何油分子,可以直接返回制冷系统中重新进行循环使用。
,油分离器作为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结构复杂、工作原理也是错综复杂的。
但只有通过对油分离器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掌控制冷系统的运行状况,提高系统的效率,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

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
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如下:
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油和气体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油气比重和油气的分子运动特性之间的差异。
当压缩空气进入分离器时,首先通过一个进气管道进入油气分离器的主体部分。
在内部,分离器通常包含一个滤油网和一个集油盘。
滤油网的作用是阻止油滴进入出气管道,同时允许空气通过。
集油盘则用于收集沉降下来的润滑油。
在分离器内部,当空气通过滤油网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油滴会被强制分离出来,沉降在集油盘上。
与此同时,较轻的空气则会通过滤油网,并通过出气管道被释放出来。
分离器还包括一个油回收管道,用于将集油盘上积聚的油回收或引导到一个油气分离器中的油箱中。
总的来说,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基于不同密度和分子运动特性的油气混合物分离原理,通过滤油网和集油盘的组合使用,实现对压缩空气中的油和气的分离。
这样可以确保压缩空气的质量,保护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空压机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压缩空气,为生产线提供动力。
然而,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空气中会带有大量的水汽和油气混合物,这些杂质会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空压机油气分离器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设备,它能够有效地将油气混合物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
本文将介绍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主要由进气系统、分离系统和排气系统组成。
当压缩机工作时,空气经过进气系统进入油气分离器,首先经过进气过滤器,将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大颗粒液态油分离出来,然后进入分离系统。
在分离系统中,空气经过初级分离器,由于气流的惯性作用,油雾颗粒在分离器内壁上凝结成液态油滴,随后被分离出来。
分离后的空气再经过二次分离器,将残留的微小油滴和水滴进一步分离,使得排出的压缩空气中的油含量大大降低。
最后,经过排气系统的处理,干净的压缩空气被排出,达到了油气分离的目的。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惯性分离”和“滤网分离”。
惯性分离是指在分离器内部设置特殊的构造,使得气流在经过时产生旋转和变向,从而使得油雾颗粒在惯性的作用下沉积到分离器内壁上,然后被排出。
而滤网分离则是通过高效滤网的作用,将微小的油滴和水滴截留下来,使得排出的压缩空气中不含有油气混合物。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简单清晰,通过惯性分离和滤网分离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地将油气混合物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保证了压缩空气的干净度和质量。
在工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油气分离器对于空压机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设备的保护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空压机油气分离器通过惯性分离和滤网分离的原理,能够有效地将油气混合物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保证了压缩空气的干净度和质量。
正确使用和维护油气分离器,对于空压机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设备的保护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对于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油气分离:空压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油蒸气和液滴。
当气体通过分离器时,它首先进入一个宽敞的集气室。
在集气室中,由于气体的流速变慢,液滴会因为惯性作用而沉降下来,并顺着分离器的壁面下落。
与此同时,一部分较小的液滴会被集气室内的网格或过滤介质拦截,使其进一步沉积。
这样,大部分的液滴都被分离出来,使气体中的油含量大大降低。
2. 油气回收:分离器中底部有一个容纳沉淀下来的液滴的油料杯。
沉积在油料杯中的液态油蒸气可以通过一个排油阀门排出,以实现对油气的回收利用。
分离器的设计还可以将沉积下来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以便在维护时进行清理。
3. 气体排放:经过油气分离后,从分离器顶部排出的气体已大幅降低了油分和液滴含量,达到了工业气体排放的要求。
这样的气体可以继续进入下一个工艺环节或直接排出到大气中。
总的来说,空压机油气分离器通过采用惯性分离、过滤和沉降等原理,将空压机排出的气体中的油蒸气和液滴分离出来,并实现对油气的回收利用,最终使气体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 統:結構系統子系統:
零 件:
潛在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Design FMEA)FMEA編號:頁碼: 1 / 1設計單位:研發部製表:陳昇型號/計畫:油細分離器/復盛SA 空壓機關鍵日期:FMEA 日期:
2-2-1.需使氣體均流氣體無法
均流
濾芯過濾
面積不
足,造成
差壓過
高,濾芯
壽命減少
5SC
設計人員
規格選用
錯誤
(網管種
類)
以公司現
有經驗知
識庫採用
沖孔網管
(加入試
驗數據來
判斷)
4
使用本廠空
壓機以相同
條件只變更
孔徑進行測
試與驗證
360
2-2-2-1
孔徑過大
均流效果
差
7SC4384
2-2-2-2
孔徑過小
造成差壓
過大
6SC4372
3-1-1
厚度須符合強度強度不足
導流層潰
堤
8SC
網管選用
錯誤
經由SGS
試驗後收
集之數據
進行初步
選用
3
委由SGS進
行網管強度
測試
372
3-2-1
流道面積需最大差壓過大
客戶端風
量不足
6SC
網管選用
錯誤
以公司現
有經驗知
識庫採用
沖孔網管
(加入試
驗數據來
判斷)
4
使用本廠空
壓機以相同
條件只變更
孔徑進行測
試與驗證
372
LOCK溝
深度不足
0.5mm
導致過濾
系統脫離
8SC
未按照既
有經驗設
計LOCK
依據技術
手冊之規
範進行設
計
3
由設計人員
進行圖面自
行檢驗,再
經主管複核
372
使用本廠空
壓機以相同
條件只變更
孔徑進行測
試與驗證
設計人員
孔徑選用
錯誤
(孔徑規
格)
以公司現
有經驗知
識庫採用
沖孔網管
(加入試
驗數據來
判斷)
3.內網管
3-1.支撐外導流層
3-2.提供流道面積
4.上端蓋組
4-1.2-2-2.孔徑大小之選用須產生最大均流效果
4-1-1
要有LOCK 溝
2.中內網管
2-1.支撐濾材組成
2-2.均流
LOCK溝深度超過0.5mm 導流層組
裝不完全
造成旁通
8SC
未按照既
有經驗設
計LOCK
依據技術
手冊之規
範進行設
計
3
由設計人員
進行圖面自
行檢驗,再
經主管複核
372
4-2-1
板厚強度需足夠板厚不足
端蓋變形
造成客戶
端無法安
裝
9CC
設計人員
厚度選用
錯誤
經由SGS
試驗後收
集之數據
進行初步
選用
3
委由SGS進
行網管強度
測試
381
5-1-1
厚度須符合強度墊片厚度
不足
墊片破裂
造成旁通
9CC
未按照既
有經驗選
用厚度
依據技術
手冊之規
範進行設
計
3
由設計人員
進行圖面自
行檢驗,再
經主管複核
381
5-1-2
墊片需有訂書針墊片無訂
書針
空壓機起
火爆炸造
成生命財
產損失
9CC
設計人員
漏設計加
入訂書針
依據技術
手冊之規
範進行設
計
3
由設計人員
進行圖面自
行檢驗,再
經主管複核
381
6-1
要有LOCK 溝
深度0.5mm LOCK溝
深度不足
或超過
0.5mm
導致過濾
系統脫離
8SC
未按照既
有經驗設
計LOCK
依據技術
手冊之規
範進行設
計
3
由設計人員
進行圖面自
行檢驗,再
經主管複核
372
SC
業務提供
錯誤資料
設計委託
單需附上
產品承認
書並有客
戶確認章
4
業務人員自
主確認,再
由主管複核
396端蓋集油
盤尺寸錯
誤
端蓋被回
油管頂破
8
4.上端蓋組
4-1.
固定過濾系統與結構系統的其他零件之結合。
4-2.
與設備結合。
5.墊片
5-1
避免油細分離器旁通
6.下端蓋
6-1.固定過濾系統與結構系統的其他零件之結合。
6-2.集油。
要有LOCK 溝
深度0.5mm
6-2
集油盤尺寸須正確I.D.110mm
SC 研發人員
未確實核
對原廠規
格
將核對原
廠之動作
納入考核
中
3
圖面與樣品
由設計人員
自行檢驗,
再由主管複
核
496
端蓋集油盤尺寸錯
誤端蓋被回
油管頂破
8。
6-2.集油。
集油盤尺寸須正確I.D.110mm
探測
度(D)R . P . N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