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话:人生的省悟》后有感

合集下载

读《朝话——人生的省悟》

读《朝话——人生的省悟》

读《朝话——人生的省悟》《朝话——人生的省悟》是梁漱溟先生的一本讲稿汇编。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极富创造性的思想家,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大师和我国现代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知识分子楷模。

他关注社会人生,探索文化之源,历时半个多世纪,建立了一个纵贯古今、融汇东西的文化哲学思想体系。

《朝话》先是部分内容陆续发表于《乡村建设》,后于1937年6月由山东邹平乡村书店出版,是一本70多年前出版的旧书,但至今仍一印再印,我手上的已是第十版。

自2010年购得后,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有空就会翻翻。

《朝话》是1931年~1936年间梁先生在朝会上讲话的笔录所集成,其时梁先生任乡建院研究部主任。

早在1924年,梁先生辞去北大教职,与学生十余人共居什刹海时,他就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式—朝会,每天黎明即起,“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唯间闻更鸡喔喔作啼”……这时,梁先生就和他的学生们选一个话题,或团坐静默,或由先生讲话,每有感而发,皆为切近人生的指点,内容由忏悔自新到调理自己的内心,少泛论而多真趣。

大家互勉互进,讲求策励,极为认真,为的是寻求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一刹那。

几年的朝会不下几百次,先生讲的话大都由学生们笔录下来。

内容涉及治学、修养、人生、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语言平实畅达、亲切隽永,并且切近个人的实际,让我们可以从中窥到叙者的道德学识和大家风范。

《朝话》本是年轻人在一起磨砺气节、相互励志的话,但我以为即使对已步入中年的人同样大有俾益。

《朝话》所选有100多个话题,而每个话题都是当时(也是现在,还会是将来)的青年人所困惑的,比如事业与婚姻、立志与欲望、成功与失败、心理与诚信等等。

每个话题几百字或上千字,但却能说明一个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朝话》读后感

《朝话》读后感

《朝话》读后感《〈朝话〉读后感》读完梁漱溟先生的《朝话》,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又像是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

书中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堆砌,有的只是梁先生对人生、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真诚思考和感悟。

他用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角落,聆听着一位长辈的教诲。

在《朝话》中,梁先生对于人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说:“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付自己。

如果对于自己没有办法,对于一切事情也就没有办法。

” 这句话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日里的行为和心态。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忙碌地应对外界的各种事务,却很少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

我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奔波,却忘记了问问自己,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梁先生的这番话,就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我那有些混沌的头脑。

想起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

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琐事,让我感到心力交瘁。

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内心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那段日子,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却始终找不到出路。

直到读了《朝话》,我才开始尝试着静下心来,好好地审视自己。

我问自己:为什么会感到焦虑?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恐惧,还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无法应对眼前的挑战?在不断地自我追问中,我渐渐发现,其实很多焦虑都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

我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过于追求完美,从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于是,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

不再盲目地跟别人比较,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不再让工作的压力影响到生活的质量。

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抱怨和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慢慢地,我的心态变得平和了许多,焦虑也逐渐减轻。

梁先生还谈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说:“所谓人生的意义,全在我们怎样看待人生。

意义就在‘自觉的用力’之中,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可指,如其寻问,就是在人生生活上而有其意义;人生没有什么价值可评,如其寻问,那么不论何人当下都已圆足无缺无欠(不待什么事业、功德、学问、名誉,或什么好的成就,而后才有价值)。

品读《朝话》

品读《朝话》

品读《朝话》姓名:吴青桥班级:12级小学教育文科1班学号:201242709103很久没安静下来好好读一本书了,老师为我们介绍一本书——《朝话:人生的感悟》。

看完后,我想了很多,觉得这本书讲述得非常的深刻,让迷茫的我找到指引前方的方向,解开思想的挣扎,更加坚定明确的为我的大学生活展开拼搏。

刚开始接触这这本书的时候,面对题目有点不理解。

朝话,是什么话?经过一番资料的搜寻,原来,朝话是年轻人在一起磨砺气节、相互励志的话。

他们从人生方向上来互相策励,以求共勉互进,每日读一读书,每日做一做学问。

对这本书,我感悟最深的有三点:忏悔——自新、勇气、生活态度。

忏悔——自新,曾子曰,我日三省吾身。

自我反思,是进步的垫脚石。

我现在大学的生活过得的确很潦倒庸碌,或许是因为缺少了那份冲劲和动力。

空暇之余,又不断懊恼、埋怨,反复质问自己怎么可以这样虚度时间?明明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但为什么找不到动力去迈出第一步呢?我有忏悔之心,且找到解决的方法,却始终没有把自新付诸行动。

“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这些古言总让我们在偷懒的时候减少罪恶感,于是偷懒也偷得心安理得。

可是矛盾接踵而至,堆积如山的作业、老师同学的不满、自身颓废的生活都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消极性增强,陷入了痛苦消极的生活漩涡。

看完《朝话》,对往后的日子,我总结了几点:一是要积极处事,不能落于应付;二是严格要求自身,不得过且过。

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自觉力,主动学习异己者的长处,并将学习到的新的能力付诸应用,做到不拖沓、不懒惰。

不要总是羡慕别人过得好,只要自己努力,自己同样能活得精彩出色!勇气,面对生活的新东西,新方向,我们需要勇气去尝试,去探索。

“无论什么事,你总要看他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

无论若何艰难巨大的工程,你总要‘气吞事’,而不要被事慑着你。

”人都有种弱点,那就是畏惧。

每当遇到陌生的事物,某些人总是本能地后退。

胆怯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畏畏缩缩的人也成就不了大事。

朝话人生的醒悟读后感

朝话人生的醒悟读后感

感悟人生成就未来——《朝话:人生的省悟》读后感10电子信息工程1班201041301112 刘雅丽走入大学,有了更多人际交往渠道去结识更多的朋友,有了更丰富的活动平台去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有了更资深的老师引导去学习更加专业的科学知识,然而,确确实实没有静下心来的机会去踏踏实实的吸收那些可以指导我们“认知生活,感悟人生”的精神食粮。

作为一个工科生来讲,或许我是与众不同的,我喜欢文艺,喜欢读书,因为我一直坚信:一本好书,可以带给我们看待生活独特的视角,也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理性地对待生活,更加会通过引导我们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途径,为我们造就一个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朝话:人生的醒悟》——是梁漱溟先生集合了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山东乡村建设历届研究部学生们“朝会”时所讲话的笔录著编而成的一本书。

这本书中没有炫彩华丽的词语,没有深奥难懂的句子,也没有冠冕堂皇的道理,没有空洞虚无的理论,所有的篇章都是每日“朝会”之时,人们一起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的真实记录。

而这群相互交流生活,实践人生的年轻人,用他们切切实实的人生体验与思考,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它用最最朴实平常的语言为我们讲述着关于一群民国时期的年轻人是如何通过对人生的不懈思考,获取源源不断地动力,去战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最终成就了自己充满意义,充满快乐的人生。

对于正处在风华正茂的我们这一群年轻人来讲,如果你可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去专心品读这本书,毋庸置疑地,其中的“一字一词一篇章”,都将会是十分宝贵的一课,队中带给我们“一感一悟一人生”。

“书”如其名,《朝话:人生的醒悟》这本书,主要是通过讲诉“朝会”上的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与醒悟,给类似年纪的年轻人们讲诉着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生活”,“如何合适地确立志向”,“如何正确地认识道德与精神”,“如何不移地坚定信念与目标”,“如何很好地端正态度与观念”,最终“如何成功地造就有意义的人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本书,真的给人的心灵很大的震撼,也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朝话》读后感

《朝话》读后感

《朝话》读后感《〈朝话〉读后感》最近读了梁漱溟先生的《朝话》,感触颇深呐。

这书里没有那种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倒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清晨的微风中,跟你唠着家常,说着心里话。

但就是这些平常的话语,却让我仿佛在混沌中找到了一丝清明。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说关于人生态度的探讨,梁先生主张积极面对,努力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段迷茫时光。

那阵子,我刚毕业,找工作四处碰壁。

每天投出无数份简历,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心里那个着急呀,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对未来的担忧:我到底能做什么?我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能力在这个社会上立足?那种迷茫和无助,现在想想都觉得难受。

有一天,我实在是受不了这种状态了,决定出去走走。

我来到了一个公园,看到一群小朋友在那里放风筝。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他的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一次次地掉下来。

可是这孩子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跑着,尝试着把风筝放上去。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想,这孩子真有毅力。

终于,在不知道多少次的尝试后,风筝飞起来了!小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那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像春天的阳光。

我站在那里,突然就觉得自己特别可笑。

一个孩子都能有这样不放弃的精神,我怎么能因为几次挫折就垂头丧气呢?从那以后,我调整了心态,不再盲目地投递简历,而是先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去准备。

慢慢地,机会终于来了,我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再比如说,梁先生谈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真诚,要学会换位思考。

这也让我想起了和朋友之间的一次小摩擦。

有一次,我和一个好朋友约好了一起去看电影。

结果我因为临时有事迟到了半个多小时,朋友在电影院门口等得脸都黑了。

一见到我,就忍不住发了脾气。

我当时心里也觉得委屈啊,我又不是故意迟到的,干嘛这么凶嘛。

于是我俩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最后不欢而散。

回到家冷静下来后,我仔细想想,其实朋友在那里等了那么久,肯定又着急又生气,换做是我,可能也会发脾气。

读《朝话》有感

读《朝话》有感

读《朝话:人生的醒悟》有感朝话是朝会上说的话。

读《朝话》首先喜欢上的是朝会这种方式。

有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大家聚在一起就一个话题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聆听来自不同内心世界的声音,仿佛享受美妙的乐曲。

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往往是最美的,我也期待参与这样一场思想的盛宴。

细细品读《朝话》,不断领悟字里行间的精彩,但总是会有不能理解的地方,或许是我思想过于浅薄吧,有时甚至无法读懂一些句段的意思,有时候是跟不上编写者的思路,便也感觉文章大意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

也许我就是梁先生所说的没有哲学天才的人,即使是近在眼前的道理也变得远在极处了。

所幸的是,这样一直停停走走,却也能够把它读完,其中我所能领会的道理,其中能引起我反思的深意,其中我所喜爱的字句,实在是太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使人精神上获得充实,使人提高思想觉悟。

我记得在《朝话》中有许多经典的字句,看着使人恍然大悟,真是受益匪浅。

我只能写下我的一些感受,其中的深意就不必了,因为我是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懂得。

忏悔—自新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付自己。

如果对于自己没有办法,对于一切事情也就没有办法。

(P3)。

用现在很流行的话来讲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自己要求自己。

在我看来,自我约束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做事情应该要有计划,明确时间的安排。

给自己设定的任务和目标不能轻易放弃,这样就是要对付自己,如果无法完成任务,要设想应该给自己一些什么样的惩戒,这样下次自己就会更加坚定,更加努力去完成任务。

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对自己有一套可行的办法,那还会担心其他事情得不到解决么,因为无论事情的结果如何,你总能够对付你自己。

心理调整而在心理调整中则分为心思和心情的调理。

心思方面注重的是条理清楚,“知识是用条理来驾驭的”(P16),这是我认为最恰如其分的诠释。

自出生到现在,我们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但却很难把它们结合起来运用,是我们条理不清,导致我们无法最大限度地搜寻学过的知识,然后一一组合。

朝话人生省悟读后感

朝话人生省悟读后感

朝话人生省悟读后感刚开始听到《朝话:人生的省悟》这本书时,还以为又是一本说教的无聊古板的书籍。

可是经过品读,却发现并非如此。

《朝话》是梁漱溟先生对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历届研究部同学,在朝会时讲话的笔录辑录而成。

书中内容涉及人生修养、治学方法、社会问题、学术文化等,道理比较深刻,语言也比较浅显易懂,深受青年喜爱。

确实,读了这本书,我自己的感悟还真不少。

现在我谈谈印象较为深刻的几个方面吧。

一开篇,我就被“忏悔——自新”的标题所吸引了。

我不是一个信教的人,我不会像基督徒一样时常到教堂或神父面前去忏悔自身。

但是,在生活中,人总是会犯下很多的错误,而有些错误往往会让我觉得恨错难返,懊恼不已。

那该如何对待自身的这些问题呢?梁漱溟说了“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付自己”出自第3页是的,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我们不能决定身边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想法规规矩矩地生活,但我们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

在书中梁漱溟先生提到“我二十岁的时候,曾有两度的自杀,那都可以表现出我内心的矛盾冲突来。

自己要强的心太高,看不起人家,更容易讨厌自己。

”出自第3页说实在,真不敢相信这样的名人也会有这样自杀的经历。

其实他说得很对,很多时候内心的矛盾冲突是源于自己的。

就像我自己很多时候会为了一点小事和自己的父母争吵,每次吵闹过后我都会深深的自责,而梁漱溟先生告诉我,要学会忏悔自新就要学会了解人类自身。

我认为这是告诉我们,人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要清楚自己的优缺点。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生气激动,而且比较固执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我经常会和父母亲吵架。

了解到这点后,我努力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当要生气时,我就对自己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脾气变好了,和父母相处也容易多了。

正如梁先生说的“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知道去解决”出自第6页。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然后忏悔自新!读完梁漱溟的《朝话--人生的感悟》颇有几点体会。

《朝话》读后感

《朝话》读后感

《朝话》读后感《〈朝话〉读后感》读完梁漱溟先生的《朝话》,心里头就像被春风吹过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在《朝话》里,梁先生用他那平实而又深刻的语言,讲述着人生的种种道理。

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有的只是像和老朋友聊天那样的亲切与真诚。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那是一段关于迷茫与找寻的日子。

那时候的我,刚刚踏入社会,满心的憧憬和期待,却被现实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

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感到无比的迷茫和焦虑。

每天早上醒来,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无力感,仿佛自己被一个巨大的黑洞吸住,怎么也挣脱不出来。

我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试图找到一个出口。

我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希望能结识一些对我有帮助的人;我报名各种培训课程,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甚至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性格,让自己变得更加外向和圆滑。

可是,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效果,我反而觉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迷失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在书店里偶然看到了《朝话》。

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觉得随便翻翻,打发一下时间。

但是,当我读了几页之后,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梁先生的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黑暗的角落。

他说:“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

在这时代,有一个大的欺骗他,或耽误他,容易让他误会,或让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

”这句话就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中了我的心。

我不就是这样吗?一直把自己的欲望当成了志气,以为追求功名利禄就是自己的目标,却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他还说:“人活着不难,活着不生厌离之感难。

”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每天都在忙碌,却从来没有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是不是已经对生活产生了厌离之感,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到呢?梁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和我对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我开始慢慢地静下心来,不再那么浮躁和焦虑。

我试着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叶达豪
读《朝话:人生的省悟》后有感
读过《朝话》这本书的一些部分,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其实讲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不过梁漱溟是用一种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个人的经历来向读者讲述他想表达的道理。

书中的道理很多,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人,若历自省,便可自醒,方可自新。

是的,在现在这个充满喧嚣的社会了,人难免会有迷失方向的时候,有时可能会突然想到,我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想想这个道理,不经有一种感叹。

大二的时候,说实话,那时的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游戏狂,迷恋打游戏,什么时候都想着游戏,上课也是混过去,总觉得每天不玩游戏不舒服。

在我最迷失自己的时候,还记得,那是一节概率论课,那个老师也是有学问的人,他上课时不时会给我们讲一些实用的道理,记得他说,我说你们,爸妈花着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供你们上大学,你们却每天在学校里浑浑噩噩的,毕业后一点东西都没学成,这样对的住在家里整天望子成龙的爸妈吗?良心过得去吗?当时很多同学一笑而过,而我,却牢牢记住了。

那天晚上,我一直想着这个问题,究竟我为了什么来上大学?玩游戏?混日子?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一直过着浪费时间的日子里!不能再这样!那时我决意不能让自己虚度剩下的大学时间!当场打开电脑,决意把那个游戏卸载!
后来的日子,没有游戏的日子,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好像脱胎换骨的爽!课上认真听,虽然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课下该玩的时候就疯狂的在篮球场上撒汗,在楼梯口上弹着吉他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该认真的时候,就在图书馆里头奋斗,把课上落下的补回来!
这些没有沉迷游戏的日子里,尽管比不上那些学霸那么认真学习,时时刻刻在学习,但是,比起一些还在每天三点一线的游戏男,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是有意义的,比起以前我的生活是崭新的,不白过。

读了梁漱溟的《朝话》,我想到了自己在大学的这个“自省、自醒、自新”的亲身经历,让我更加明白梁漱溟要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我会一直记住。

在今后的日子里,虽说难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但是,起码每过一段时间,要务必想想这段时间里,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不足,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怎么过,起码有一个反省、总结、改正的过程,坚决让自
己的日子不白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