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沈阳大东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精品模板
区级政府工作报告

区级政府工作报告尊敬的市民朋友们:我作为区级政府的领导,向大家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最诚挚的感谢。
首先,我要向全区居民汇报一下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在这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所有的领导干部,职工,和所有居民一起努力工作,共同创造了一个更加美好和繁荣的社区。
我在此,代表区级政府向所有的居民报告我们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2021年,是全区的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是我们恢复经济发展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我们谨慎机敏地制定了全面复苏计划,为恢复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全区居民的帮助,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综合增长。
全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增长了12%,其中,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分别增长了13%、8%和14%。
整个区域的人均收入增长了3%,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成功地吸引了许多外部投资和招商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积极开展社会保障工作,保障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实行的各项扶贫措施让所有社区居民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兑现。
全区的工资、福利和住房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成立了卫生保健中心,提供了更好的医疗和卫生服务。
我们还开展了安全教育和人权保障工作,以确保社区居民生活的安全和权利的保障。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重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致力于推广高效和清洁能源。
我们还开展了多项保护生态系统的工作,推广植树种草、节约能源等绿色环保措施,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健康和美丽的环境。
在2022年,我们将继续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们将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改善城市环境。
我们还将继续招商引资,加大对优秀企业的支持,培养本地人才,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援助。
在我们的永恒追求下,我们非常感激所有社区居民的支持,共同为社区的美好生活和发展奋斗努力。
谢谢大家。
政府工作报告情况范文(精选5篇)

政府工作报告情况范文第1篇谈到成绩不自矜,说到问题不回避,规划未来不虚夸——初听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突出的印象。
由于是被外媒称为“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所回顾与展望的时间跨度,不限于去年与今年,而长达前后两个五年,显得尤为厚重深远。
这是中华民族复兴路途中极其关键的时期,如何评价、规划这前后两个五年,是本次“两会”的重要职责,而政府工作报告是这个职责的具体体现。
谈到成绩不自矜。
在回顾过去五年的成就时,篇幅不长,用词朴实,不事张扬,用诸多具体的数字和事实说话:“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元,年均增长,财政收入从万亿元增加到万亿元。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尤其念及这些成绩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国内汶川、玉树、舟曲等自然灾害频仍的艰难困苦中取得,13亿国民有理由自豪。
谈到问题不回避。
坦诚披露过去五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和,并未回避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速这一情况。
并且坦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
谈到未来不虚浮。
一项项承诺,犹如军令状,有具体的目标,以方便代表、委员和人民监督实行。
除了gdp升速大幅下调,更引人注目的,是针对上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整治办法。
比如,教育经费占比要达到4%,更平白地要求今年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并醒目地将民生问题纳入对地方领导的问责机制,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
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关于沈阳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报告(doc 10页

关于沈阳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报告(doc 10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关于沈阳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日期:2008-05-04] 来源:录入:[字体:] 各位代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7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2007年,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依法监督下,全市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方针政策和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全面完成了预算任务。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2007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0.1亿元(预计数,下同),完成年度预算的109.07%,比上年增长30.89%,高于上年增幅3.6个百分6.02亿元相抵,结余0.1亿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07年全市基金收入完成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96%。
基金支出完成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31%。
主要是按照国家规定,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预算内管理,形成2006年和20 07年基金收支口径不可比。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2007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112.3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74%,比上年增长20.82%。
其中:税收收入79.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 5.61%,比上年增长26.67%;非税收入32.5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0.51%(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较年初预算减收3.91亿元影响),比上年增长8.54%。
沈阳2023工作报告

沈阳2023工作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回顾沈阳市在2023年的工作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2023年是沈阳市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城市治理、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沈阳市全体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亟待解决和改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在2023年各方面的工作情况。
2. 经济发展2.1 GDP增长2023年,沈阳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年GDP总量达到X.XX万亿元,比上年增长X.X%。
其中,第一季度增长X.X%,第二季度增长X.X%,第三季度增长X.X%,第四季度增长X.X%。
2.2 产业结构调整沈阳市重点调整和发展了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优质发展。
该市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吸引了一批投资项目落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3 企业发展支持沈阳市在2023年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金融支持等。
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活力得到了有效释放。
3. 城市建设3.1 城市规划沈阳市在2023年继续加强城市规划,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城市风貌和功能。
制定了一系列城市更新和改造计划,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高城市品质。
3.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在2023年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推进了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
新建了X条地铁线路,X座大型立交桥,X座收费站等,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3.3 生态环境保护沈阳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2023年加大了对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投入。
加强了水环境治理,改善了空气质量,保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4. 民生福祉4.1 教育沈阳市在2023年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了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
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学生教育成果显著提升。
4.2 医疗卫生该市加大了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和投资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医疗卫生政策。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沈政发〔2020〕2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
知
正文:
----------------------------------------------------------------------------------------------------------------------------------------------------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沈政发〔2020〕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沈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明确了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为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现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对照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进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沈阳市人民政府
2020年1月13日
——结束——。
区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区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努力耕耘再现佳绩 200x 年,国内外形势风云突变,前所未见。
面对多变的形势,我们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团结一致,攻坚克难。
我们积极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扶持民营经济,成绩喜人;积极改善民生事业,铁腕治理污染,强化社会管理,成效显著。
实现发展与治理并举,效益与质量并进。
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0.8亿元,增长16.5%。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14亿元,增长1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2亿元,增长21%。
税收总额207亿元,增长16.7%。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39.5亿元,增长13.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53元,增长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15元,增长7.3%。
二氧化硫削减1.56万吨,化学需氧量削减3287吨。
在这一年里,在古老的南海大地上:产业发展活力增强(1)龙头引领产业集聚。
近几年引进的龙头项目进入产出期,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汽配和平板显示两大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产值均超百亿元大关;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增资总额达8亿美元,占全区外资项目增资额的64%;社会贡献度不断增大,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也逐步显现,带动数十家民企与之配套。
奇美电子、本田变速箱等龙头项目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多个掌握核心技术的汽配项目进驻,福田商用车基地动工;国内首个低温多晶硅新型显示器(OLED)项目落户,奇美电子配套企业相继进入,全球最大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轮廓初现。
(2)新兴产业势头强劲。
金融高新区招商建设逆势飘红,人保集团数据中心动工,友邦保险后援中心奠基,光大银行进驻开业,新鸿基金融集团、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优质项目相继落户。
引进的项目都是行业标杆,其带动与集聚效应蓄势待发。
都市型产业发展迅猛,天安数码城、瀚天科技城共引入102家企业。
2020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尊敬的市民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沈阳市政府,向大家汇报2020年的工作情况,并对2021年的工作做出展望。
2020年是我市发展的关键一年。
全市各级政府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经济发展2020年,尽管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我市经济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X万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第二产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第三产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
市财政总收入X亿元,增长X%。
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我们还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快新能源、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沈阳市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城市建设2020年,我们聚焦城市建设,加强了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我们加大了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完成了X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和提升工作。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和改建了X条道路,X 个桥梁,X个地铁站,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利性。
三、民生福祉2020年,我们继续加大了民生福利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我们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新增了X所学校,新建了X个医疗机构,并增加了X个养老院床位。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困难群体的帮助和扶持。
加大了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关怀力度,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救助和保障。
四、生态环境2020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X%,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污染治理的力度,着力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沈阳市202X年政府工作报告

沈阳市202X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X年及“十一五”时期主要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以“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15亿元,比上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40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5元,增长%。
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亿元,增长%;实现利税660亿元,增长%;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
机床、北方重工、远大等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沈鼓等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取得新进展,宝马新工厂、米其林搬迁扩产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编制完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现代建筑产业园、泗水科技城等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我市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投入“三农”资金亿元,增长%。
克服了洪涝等多重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亿公斤,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新增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面积万亩,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事项目90个。
县域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县城和新城、新市镇建设步伐加快。
县域特别是四县(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实现亿元,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新增金融机构6家、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机构25家。
会展交易额实现1600亿元,旅游总收入实现528亿元,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沈阳大东区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沈阳市大东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2月28日在大东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大东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5年工作回顾2015年,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全区上下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突出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重点工作,推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3亿元,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下降%,其中税收收入亿元,下降15%;固定资产投资423亿元,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49元,增长7%。
“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汽车产业在全省率先进入千亿产业集群。
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和城市建设管理取得长足发展。
“十二五”后期,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全区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全市平均以上。
一、汽车产业加快升级,工业结构持续调整——推进整车扩建项目建设。
华晨宝马新5系项目装焊、冲压、物流车间正在设备安装,总装车间完成建筑暖封闭。
上通北盛多用途车及其变型车技术改造项目正式投产。
华晨汽车M8X项目主体施工。
整车产品不断升级,宝马5系混合动力轿车、别克威朗、华颂高端商务车、中华V3等一批新车型上市。
——零部件配套不断完善。
完成零部件投资亿元,零部件产值104亿元。
平和法雷奥、美嘉、库博等10个项目投产,德科斯米尔等12个项目开工,乐天工程等7个项目供地,德国博泽等22个项目签约。
零部件配套体系向模具、新材料、汽车电子等领域拓展。
——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整车供地34.2万平方米,零部件供地31万平方米。
推进东盛、致远等厂房盘活,入驻、签约企业9户,利用面积万平方米。
完成轩盛路北38万平方米工业用地整理。
和昌华宝土地遗留问题基本解决。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华晨宝马扩建项目土地整理工作全部完成,给水、供热、供气、电力等配套工程全面竣工,北侧规划道路主体施工,南边坡工程主体完工。
北大营街通用段、蒙牛段及轩通路203段通车。
东望街改造及绿化全面完成。
完成欧盟园区给排水设施改造。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产值增长28%,成为稳定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黎明航空、江森座椅等企业实施9个智能化制造项目。
辽沈工业集团积极推进挪威输油管线项目。
新增中小企业2360余户。
设立产业发展资金,扶持企业28户、亿元。
二、服务业空间不断拓展,业态结构不断升级——推进传统服务业升级。
编制完成《东中街总体发展和产业提升规划》、《东中街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规划》。
智能交通二期改造完成。
龙之梦、大悦城全面提升业态结构,新增特色体验、娱乐、餐饮、旅游企业200余家,龙之梦旅游集散中心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
开发龙之梦5A级电子商务大厦,入驻电商企业80余家,银生科技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中国沈阳书刊批发市场正式入驻。
扶植金麒麟公司新三板上市。
——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
编制完成《沈阳汽?a href=http:///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党巧苑褚导矍拐铰怨婊贰R氤锪鳌挡执⒂敕⒃嘶亍笛蟹⒂爰觳獾纫堤H略鱿奚厦骋滓灯笠?span lang=“EN-US”>139户。
服务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增长%。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二五”之初的31%提升到%。
完成出口5亿美元。
——保持房地产平稳发展。
完成黎明新城一期等地块供地,万科城市之光开工建设。
金地檀悦、恒大翡翠华庭三期施工,富力、金地、万科二期启动土地整理。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2.1万平方米。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整合华利能源2.7万平方米资源,“双创”基地一期投入使用,信息技术、无人机、3D打印等42户企业入驻。
推进沈阳航新科技产业园招商,引进磁力通科技、通航设计等28个项目。
利用砂布厂资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签约。
与龙之梦联手开发1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平台。
实施原辽美印刷厂及中街北苑网点改造,扩大了招商载体。
三、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区环境进一步改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轩兴四路西段等5条道路通车,轩兴二路等6条道路施工。
完成新生三街瓶颈路、大观苑三期等6个小区配套道路改造。
汽?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党枪幌呗方诳M瓿晌驴仄鞒У?span lang=“EN-US”>3处公共停?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党〗ㄉ琛T黾蛹嗫亍⒒だ傅壬枋炕薄陈返戎氐闱蚓蔡煌ü芾怼J缆繁晔侗晗?span lang=“EN-US”>60余公里,完成道路渠化5条。
——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实施了17个征收项目,住宅9620户、非住宅275家,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
全面完成工农路203号等6个征收项目和2015年棚户区改造项目。
2016年棚户区改造计划提前实施,涉及住宅3680户,已完成总量的82%,东贸路10号、高压开关厂等征收规范速度快。
——推进城市美化绿化。
完成万泉公园提升改造。
新建二台子、金飞马西等7块绿地广场。
大望街等8条街路绿化全面提升,津桥路等4条街路硬覆盖改绿篱。
建设7座立体花坛,栽摆60万株鲜花。
——扎实推进“蓝天行动”。
拆除20吨以下锅炉房15座,淘汰20吨以下燃煤锅炉23台。
实施沈东热源、东源热电等7户企业燃煤锅炉脱硫、除尘改造。
推进华晨汽车、天江老龙口等企业煤改清洁能源。
实施山梨河河道整治。
完成朱尔屯污水处理厂在线设备建设。
——抓好市容环境管理。
完成小河沿路等7处内涝积水点改造,东北大马路等街路沿线53栋楼体粉饰。
完成公园、水系、街路、绿地景观亮化。
加大机械化投入,主要街路达到机械化清扫、水洗、洒水?a href=http:///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党竞脱邮北=嘁惶寤曜肌6境迪只繁B躺饕怠M瓿缮阶熳勇贰酱迓访嫖藓椭氐悴课换肪痴巍H婵怪卧唷⒅温摇⒅挝ソㄗㄏ钫巍M瓿纱逋突肪匙酆险危迪直=喑L2鸪榔及呶シńㄉ?/span>9万平方米。
启动东湖水库改造和环境治理规划设计。
——深化老旧小区整治,惠及群众5万余人。
完成77个老旧小区、539栋住宅配套设施改造。
实施219栋住宅暖房工程。
推进6个小区、51栋住宅燃气开栓。
完成望花怡园小区自备井改造。
实施北海街7号等弃管小区物业管理试点。
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民生得到切实保障——全力推进回迁安置。
大观苑三期1700户居民、国瑞城479户居民完成回迁。
榆林安置房2300余户居民正在回迁。
城建和谐城配套施工。
七二四安置房主体施工。
凌云安置房完成供地并启动建设。
购买商品房安置居民202户。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镇实名制就业27858人。
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就业率100%。
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85万元,扶持创业带头人565人,带动就业3368人。
征缴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亿元,争取、调度、补充资金亿元。
扩大了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覆盖群体。
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发放低保、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救助或补贴万元。
新建2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素质教育学校建设完工,一○九中学主体封顶。
完成3所学校操场改造、13所学校操场亮化、50余所学校维修改造。
加大地产开发配建力度,富力等4所幼儿园完成移交。
教育现代化建设通过资格准入阶段验收。
一中进入全国首批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首批航空实验班开班。
与沈阳大学合作,成立附属实验学校。
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提升人口卫生服务水平。
完成新东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
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大东医院改造主体完工。
启动沈阳市第十医院托管万泉社区服务中心,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建立。
长安、辽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蓝卡模式。
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全面落实。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利用拆违治乱及闲置空间,投入资金680万元,完成“一足一篮一乒乓”建设,14个足球场、105个篮球场、245个乒乓球活动区投入使用。
完成105个社区书屋建设,文化馆改造全面启动。
开展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惠民演出,举办地区性文化活动80场、公益性艺术培训班53个。
——深入推进社区建设。
完成36个社区公共用房改造,全区105个城市社区公共用房全部达标。
完成1%人口普查。
完成第九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全面实现“光纤进小区”。
发挥街道和社区的主体作用,设立社区惠民资金。
社区与房产、水务等部门建立应急维修联动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生活难点问题。
莱茵河畔社区成为全市唯一“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进社会治理,强化信访联席会议调度和区级领导大接访工作机制,加大彻底解决问题的投入力度,办结263件信访积案,积案办结率96%,集体访案件减少30%。
完成善邻家园等1500户居民房证办理工作。
巧克力城、榆林苑等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化解。
“三园”工作稳步推进。
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健全监管机制,实施每周区级领导带队检查制度,用更严格的措施和办法,促进了金飞马油漆等1700余处隐患整改。
推进13户企业1015名职工分期安置。
加强动态治安防范体系建设,5类侵财嫌疑人起诉数量比前三年平均提高7%。
妥善处理梧桐园阳台坍塌、香槟蓝湾燃气爆炸等事故。
长安、东塔、津桥、洮昌等街道通过“国家级安全社区”验收。
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组建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和市民公共服务中心。
承接行政职权270项,精简行政职权113项。
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为76家企业实行“并联审批”。
完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及东盛、思诚、荣安公司资产整理和财务集中管理。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活动。
主动向人大、政协报告和通报工作,认真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
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216件、政协委员提案122件,代表、委员满意率99%,有力推动了政府工作。
完善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
开展11次专项审计,并强化审计结果整改落实。
建立政府部门权责清单。
规范招投标管理。
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工作。
——规范处置国有资产。
收回被占用国有土地1.06万平方米,房屋149处、万平方米。
加大国有资产调配力度,为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公共事业提供用房1.07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