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个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浅谈写作中个性的张扬

浅谈写作中个性的张扬

浅谈写作中个性的张扬摘要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可以通过个性的张扬来为作品注入活力和独特性。

本文将讨论个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技巧和建议,以帮助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写作、个性、张扬、独特性、技巧引言写作是一项需要创造力和独特见解的艺术。

在创作过程中,写作者需要展现自己的个性,以使作品与众不同,并吸引读者的注意。

个性的张扬可以使作品更有吸引力、更易于记忆,并帮助写作者与读者建立情感连接。

本文将探讨个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展现个性的方式。

重要性个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展现个性,写作者可以在作品中注入活力,突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风格,从而令作品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个性的张扬还可以使作品与其他相似主题的作品区分开来,增加其辨识度和受众吸引力。

此外,个性还可以帮助建立写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连接,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技巧和建议1. 找到自己的独特声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观点,找到自己的声音是展现个性的第一步。

写作者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反思,逐渐发现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与其他人保持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可以让作品更具吸引力并与众不同。

2. 敢于表达情感和态度个性的张扬需要写作者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可以为作品注入真实性和情感共鸣,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情和理解。

写作者可以通过选取特定的词汇和叙事方式,以及合适的情感表达,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从而使作品更富个性。

3. 突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写作中个性的张扬取决于独特的观点和创造性的思考。

写作者可以通过提出新颖而独特的观点,并用深入的分析和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而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充分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可以增加作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并吸引读者的注意。

4. 勇于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形式个性的张扬也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形式来实现。

写作者可以通过改变叙事方式、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思维。

浅谈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作文是学生个性自由驰骋、发展的天地,是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白。

学生只有做真人、写真话、抒真情,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因此作文教学要倡导个性化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一、写真话,培养个性化语言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学生的语言最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写作过程中要拓宽思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学生的个性不同,必然在文章中反映出来,热情的学生,作文中往往充满激情;内向的学生,作文中常常流露抑郁情绪;幻想的学生,作文中常常带有诗意。

个性的差异导致主观意识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精神风貌,产生不同的作文个性。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和表达,相信学生,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他们,让他们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如写“童年趣事”的作文可变“美好的童年”等单一情感的命题,向“我的童年”、“的童年”、“忆童年”等尊重情感差异,尊重学生生活的命题转化,变封闭的命题作文向开放的半命题作文或自由命题作文转化;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勤写生活小随笔、随感录、日记等,字数没有限定,只求点点滴滴地记载真实。

学生有了选择的余地,从熟悉的、感兴,趣的、想写的内容人手,才能“下笔如有神助”,使习作真正体现各自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抒真情,提倡个性化感受“唯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

”当学生将自己眼中、心中的生活真实地、艺术地再现进作文,才会显现其个性。

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心情的瞬间变化,把握喜怒哀乐的情绪,诚实地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在指导作文《我爱家乡的》,让学生先补全题目,再写作。

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写作时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写家乡的某一事物而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一个学生却这样写:我爱家乡以前的河水,不爱现在的河水。

是啊,家乡的山水景物虽美,但这并不包含家乡的所有特征。

作文个性化之我见

作文个性化之我见

作文个性化之我见个性化是一种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概念,它强调个人的独特性、自由选择和自我表达。

对于我来说,个性化的意义也非常重要,它涉及到我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问题。

在我的看来,个性化的核心是自我发掘与自我建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

首先,个性化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想法、喜好、习惯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了解和反思,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例如,我曾经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所在。

但是,通过自我发掘和探索,我慢慢了解到自己最喜欢的领域是文学和艺术,也了解到自己擅长的技能是写作和表达。

这种认识不仅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也让我更有自信地面对人生中的选择和挑战。

其次,个性化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自我价值。

认识自己之后,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我看来,这需要我们具备自己独特的一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成为最好的自己。

同时,个性化也强调个人的自我表达和选择权利,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才能更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例如,我曾经被身边的好友和家人的看法所左右,很难做出自己的抉择。

但是,通过个性化的思考和实践,我慢慢学会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的选择,这让我感到更加自信和满足。

最后,个性化也涉及到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个性化不仅仅是个人内在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对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呼吁。

只有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的独特性。

例如,在我与朋友、同事和家人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思想和选择,同时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让我们的交往更加美好和平衡。

总之,在我的看来,个性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流行趋势,更是每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而追求的一种方式。

个性化需要我们进行自我发掘和自我建构,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自信和价值观,同时也需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敬畏和包容。

个性化,点燃孩子习作的火花

个性化,点燃孩子习作的火花

个性化,点燃孩子习作的火花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而孩子的习作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他们个性和才华的平台。

我们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在激发孩子习作的创造力和热情中点燃他们的火花。

个性化教育要充分尊重和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天赋和潜能。

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方式。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素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和动力。

个性化教育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

写作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在写作中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让他们用文字记录下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增强情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写作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和放松,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

个性化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和创造性的表达,需要孩子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我们要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分析和评价,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在写作中鼓励他们进行跨界思维和多元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和创新的成就。

小学作文写作发挥学生个性

小学作文写作发挥学生个性

小学作文写作发挥学生个性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个性。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被灌输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而个性却常常被忽视。

然而,个性在这个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个性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写作。

有些学生可能对文学比较感兴趣,有些学生可能对历史或新闻比较感兴趣。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倾向,安排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其次,小学作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观点,并且应该勇敢表达出来。

教师应该建立一个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可以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想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增强自己的写作技巧。

再次,小学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写作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最后,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他们发挥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个性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学生个性与小学写作风格的塑造

学生个性与小学写作风格的塑造

学生个性与小学写作风格的塑造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室里,小学生们正如五彩斑斓的花朵,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香气。

他们的个性正如鲜花般多样,书写风格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绽放。

个性与写作风格之间的关系,就像种子与土壤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

教师们在这段成长旅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找到并发展他们的独特声音。

学生的个性是他们写作风格形成的基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经历和思维方式,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一个性格外向的学生,可能会在写作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的语言风格;而一个内向的学生,则可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思熟虑的文字,展示出他对细节的敏感。

在小学阶段,教师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在写作中充分展现自我。

在引导学生发展写作风格时,教师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首先,教师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来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写作风格。

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趣味的题目,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写作,比如写一个搞笑的故事、描述一个神奇的世界或记录一次有趣的经历。

这种多样化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对不同写作风格的兴趣,并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其次,教师们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反馈来支持学生的写作发展。

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因此对反馈的需求也有所差异。

对于那些喜欢冒险和探索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的写作形式,并给予积极的肯定。

对于那些对细节和准确性有较高要求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供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写作。

这样的个性化反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个性特点的尊重,并激发他们在写作中更加自信和主动。

此外,教师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分享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让学生阅读各种风格的书籍,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不同写作风格的兴趣。

通过与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和风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些技巧。

写人要凸显个性话题作文

写人要凸显个性话题作文

写人要凸显个性话题作文写人要凸显个性当我们写人物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描述他们的外貌和行为,而应该探究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的个性显现。

因此,写人要凸显个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写作中表现人物的个性。

一、刻画人物性格性格是人物的关键特征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揭示他们的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话痨可能会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而一个内向的人可能会害怕与陌生人交谈。

因此,要凸显人物的个性,我们必须详细地描写他们的行为和言语,以便读者对他们有更清晰的印象。

二、揭示人物动机人物无论做什么,都有一个原因。

揭示人物动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

例如,一个凶狠的人可能有一个令人震惊的过去,导致他变得这样。

如果我们能够揭示这个过去,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行为,并向读者展示他的个性。

三、通过对话展现人物个性对话是表现人物个性的最常见方式之一。

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态度、观点和价值观。

例如,一个自信的人可能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一个胆怯的人可能会回避冲突。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个性,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

四、利用环境设置环境是影响人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环境会引导人物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

例如,在一个繁忙的城市,人们通常会更加自私和急躁,而在一个平静的田园小镇,人们更容易相互帮助和友好。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环境设置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动机、通过对话展现人物个性和利用环境设置,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人物,让他们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总结写人要凸显个性,这是写作中必须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动机、通过对话展现人物个性和利用环境设置,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让人物跃然纸上,成为读者心中刻骨铭心的人物形象。

作文中的写作风格与个性表达

作文中的写作风格与个性表达

作文中的写作风格与个性表达写作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写作风格和个性表达则是每个人在写作中展现自我的关键。

本文将从写作风格与个性表达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自己的风格和表达个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写作风格与个性表达的定义写作风格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方式和文风特点,它包括文字的选择、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等元素。

个性表达则是指作者通过写作展现自己的独特思想、感情和观点,体现个体在文章中的个性特征。

二、写作风格与个性表达的重要性1. 塑造独特形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通过塑造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个性,可以展现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个人魅力,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增强表达力:写作风格和个性表达的多样性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形式,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且能够更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3. 增加阅读吸引力: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个性表达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三、如何塑造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个性1. 多读多写: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借鉴他人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学习其中的精华,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多写文章,通过不断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2. 敢于表达个人观点: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害怕与众不同,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在文章中展现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个人见解,塑造自己独特的表达个性。

3.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一种表达技巧,可以在文章中增添语言的艺术性。

善于使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形式,增强个性特征。

4. 保持真实和自然:在写作中,保持真实和自然是塑造个人表达个性的关键。

不要刻意模仿他人,而是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保持真实的写作态度,才能展现最真实的个人魅力。

综上所述,写作风格与个性表达是每个人在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塑造个人形象,增强表达力,提高阅读吸引力。

通过多读多写、敢于表达、运用修辞手法和保持真实自然等方法,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表达个性,展现个体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个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生活呈现给我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留给作者写作的素材也是多元的,那么怎样使自己的文章吸引更多的读者,让自己的文笔在文坛之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呢?
笔者认为,没有个性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即使有也是昙花一现,因为它的生命力很有限。

所以写作素材的个性问题理所当然地应该首先进入每个作者选材的视野。

纵观古今中外诸多名著,它之所以成为名著,无不渗透着作者当初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那些个性化现象的习惯,带着这样一种惯性,加上作者本身就超前的潜意识,其艺术化的文字包含的穿透力,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上乘之作那才怪呢!不信请看如下分析:《聊斋志异》奇就奇在蒲松龄专写鬼狐,而且专门塑造善心的鬼狐,反常人之道反映社会现实,给原本以为鬼狐都是坏蛋的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者非但不害怕,还巴不得自己身边就生出这样一段奇缘异事来呢!其情境令人神往。

应该说作者在聊斋里偶得的这些民间传说入赘书中并广传后世,一个“异”字作为有别于其他事物的个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另一部传世佳作《西游记》,作为神话小说和《聊斋志异》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吴承恩除了写妖魔,又有它的独到之处,他重点写猴子,那个孙悟空兼具人猴特性于一身。

一个战天斗地、顽皮、睿智、忠勇的形象,着实令读者从心眼里喜欢。

且不说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那么多的智慧,单说那顽皮好动的性格和那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怎能不叫人羡慕!如何叫人不叹为观止呢!然而止又止不住,因为他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大了!好奇心将永远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孩子们。

试想,在古典名著中,有谁还能和吴承恩相比能赢得那么多孩子进入自己的读者群呢?
与上述两部作品比较,施耐庵写《水浒传》的个性在于他塑造的不是个体形象,而是一个群体,其人物之多,头绪之繁,创章回体小说之最,将这么多人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里来写,其手笔之大开小说创作之先河,此个性,我称之为大个性。

与其他小说相比,《红楼梦》的细节描写当属登峰造极!相对《水浒传》而言,在反映社会现实和针砭时弊方面,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它的优势,曹雪芹更注重以小见大的写法,他把对主题的反应放在简单而又看似琐碎的家务事中来写,即便
在以爱情为主线的叙事铺陈中言情也从未脱离那条暗线——封建而又腐败的社会制度注定改变不了四大家族里所有人的悲剧命运,所以他表现主题的手法较为含蓄,但读者仍可踏“曲径通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难免有雷同之嫌,形象也多少有点脸谱化,苦大仇深、行侠仗义、武功高强、最后逼上梁山似乎成了他们共同的宿命和性格;而《红楼梦》不同,仅以二十四金钗为例,除了形貌俊俏有共性之外,剩下的都是个性。

她们或温柔、或跋扈、或善良、或阴险、或直率、或耐忍、或委曲求全、或明哲保身、不一而足,典型而有代表性,她们为了生存,在体面的庄园里,小心谨慎、察言观色、巧妙周旋、随时随地都在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对自己不利的意外。

矛盾冲突的展开有时就是通过这些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来完成的,虽无声息,但又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这种写法我赞之为,笔大如椽,心细如发。

至今为止,能有如此娴熟技巧者恐怕依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人!所以曹雪芹留给后人的绝对是一个绝笔,难怪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文学大师纷纷加入到红学会的行列呢!也许本书更多的个性问题越品越多,人们也越加好奇才是关键的原因之
一吧,我非常期待它潜在的个性再次被挖掘,那将是文坛一大幸事!
接下来我们再看考场文章,当话题作文轰然进入中、高考的殿堂之后,教学一线教师曾一度欣喜叫好,一则曰“改得好!”再则曰“学生写起来好痛快!”但几年下来忽然觉得这种作文除了满足了出题者“让考生能有话可说”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倒是让那些细心的语文教师们钻了一个大大的空子!他们在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规律以后,开始研究对策,他们绞尽脑汁的编出了一些写作的套路和模式,来教给考生去应对考题,于是各种写作辅导班应运而生,起初学生也真是尝到了好处。

他们曾错误的认为原来写作是这样的简单!简单的就如同数学上的计算题一样也有公式可套!一时间大家纷纷效仿,最初的尝试者自以为很得意,就像一个改革的先驱,好不自豪!殊不知他就是害人的祸首!因为他把学生引向了一个误区,学生不再注重平时的积累,不再关注生活,把生活之水引向作文之渠的提法哪里还找的见踪影?!自此我们很难再看到那些情文并茂的文章了,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假话、套话、大话、空话;叙事少了,抒情多了,细节少了,线条粗了;象诗歌又没韵,像散
文又没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早就被抛诸脑后,虽也洋洋洒洒,但离题万里,你看了半天竟看不见一个鲜明的中心主题,于是教师们叫苦不迭!后悔自己当初的做法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清醒过后,他们开始寻找那些个性化的文章,个性再次摆到桌面上被大家所重视,作文教改也逐渐回归正路摆脱了他的迷茫期。

令人欣喜的是近三年高考出现的几篇佳作,自然而又理性的,是生活的又是艺术的东西开始浮出水面,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获得满分成绩的考生是用古文一挥而就的。

用现代文写出自己的个性已经令人称奇了,这一做法怎能不让阅卷者和各位专家眼前一亮呢!当先人们那些经典韵文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当课堂上的教师们遵循着课标的要求“淡化文体教学、淡化文言文教学”之际,小考生们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考场上挑战自我,挑战整个时代,是胆量、才气、还是自信?自信又来自于哪儿?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艺高人胆大?我想个性背后的平时积累和老祖先文化积淀的精华给他带来的影响一定是超乎寻常的,否则作者很自然地落笔于斯就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无论何时何地,被人喜欢
并被人传播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时间可以淘汰那些糟粕性的东西,但推动社会进步的东西总会顽强的生存下来。

结合本人多年参加中考阅卷的经验看,作文的个性问题实在太重要了!但这个写出来的个性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而不是牵强的,它应该是既在情理之中的,又是意料之外的。

归纳起来讲就是,白描的不如含蓄的、虚拟的不如写实的、粗犷的不如具体的,当然,如果你能够让读者从文中捕捉到更多的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信息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这种个性的文章的确罕见,物以稀为贵!
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具备个性呢?我个人拙见以为,别人没写过的,不敢写的,或者不能(没有能力)写的,你偏写了,这是具备个性的先决条件。

作者必须敢于尝试,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善于从众多的共性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相对个性的素材,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事物,习惯换位思考,养成这个习惯很重要,你会从中受益。

以下两个实例可鉴:例一、某考生将一文题命名为《抱着鞋倒着走》,这标题一进入阅卷教师的视野就让人眼前一亮!它醒目、个性、迷离、令人遐想,引人急于一睹为快,因为题目本身存在两个悬念:有鞋不穿在
脚上,为什么抱着?为什么不面向前走,而是背朝前倒着走?
揭开谜底的故事梗概是,上学的“我”第一次穿着妈妈做的新布鞋时,半路上突遇狂风暴雨,顷刻间满路泥泞,水花四溅,新鞋如果浇湿了或踩在水里了会剥葱的(俗语称布鞋底一层一层的脱落为剥葱),怎么办?妈妈辛辛苦苦熬了好几个晚上才做好的鞋子穿不上几天就要扔掉!急中生智的“我”不得已快速地把鞋脱下来抱在胸前,用上衣裹好,他索性光着脚丫走起来,但由于是逆风而行,很快衣服就淋湿了,新鞋照样面临着淋湿的危险,于是“我”回转身,用后背遮挡住随风倾斜过来的雨水、倒退着艰难地行进在上学的路上……可以想见,“我”抱起的是一双普通的布鞋吗?不!他抱的是妈妈!珍藏的是妈妈的一颗心!当那双鞋放在胸前的时候,不正是母子的两颗心连在一起了吗?那是对母亲劳动成果的尊重。

小作者的字里行间流露出那种真情让我们感动的同时,孩子那种孝心也跃然纸上!久违少见的主题思想,一时难于抚平我们对此向往已久的创伤,平静之后,作为奖赏,带着敬意,大笔一挥给个满分吧!
例二、一考生写了一篇有关爱情的文章,且详尽描写了一个女生竟爱上了她的语文老师并一度不能自拔。

应该说这类作品实际已经闯入一个禁区,教师平时是最反感早恋的,更何况是师生恋呢?其令人敏感的程度和可能由此带来的消极打分你可以想见,但考生抛开这些禁忌不顾竟堂而皇之地让这个素材进入了考场作文,真是大胆!起初我真是为她捏把汗,好在她有一个“体面”的结尾,正当她极尽崇拜,暗恋老师,迷茫、失眠、彷徨之际,一段心理描写终于让她为这段只有上天才知道的恋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回家周同学们都各自回家的时候,她没有回家,而是独自一人来到滦河岸边,躺在沙滩上,仰望着蓝天,看着自由自在翱翔的小鸟,她静静地清理起自己的乱麻似的情绪,老师的英俊、潇洒、才华、就像一个影子总是徘徊在她记忆的深处,挥之不去,上课她开小差了,成绩一落千丈,语文老师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别的老师的课她再也没有兴趣,难道大好的青春就这样荒废了吗?父母的殷殷期待能忘记吗?不知情的老师一旦知晓能答应吗?想到这儿,她害羞了!至此小作者笔锋一转开始自我斗争起来,最终她战胜了自我,下决心斩断情丝,一心扑在学业上,于是她
回归原有的平静,新的生活从那一刻开始让她充满了自信和激情,当第二天的太阳又重新升起的时候,他觉得从未有过的轻松,一切都是那么清新,仿佛重生的她非常从容的走向了她应有的生活……”
一段畸形而又遗憾的恋爱史,一个合理而又意外但又精彩的结局!小作者处理的干干净净,一个圣洁的少女形象和本文个性的题材再一次赢得了阅卷教师的同情、欣赏和喝彩,于是考场又多了一个满分!
总之,无论是个性的素材,还是个性的写作手法,它们都是使文章增色的必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

以上体会只是有感而作,偶得之谈,虽可借鉴,但不可迷信,接近生活才好,写起来自然些更妙,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教!很希望与君商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