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复习方案:思想品德(苏人版)第3单元第7课时 笑对生活
【思想品德】苏人版9年级第3课《笑对生活》基础知识汇编

《笑对生活》基础知识汇编1.挫折的含义: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
消极反应:①心理上一般表现为愤怒、焦虑、沮丧、悲痛等;②行为上一般表现为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埋怨他人、推卸责任等。
2.挫折的因素:客观(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和主观(个人生理和心理因素),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但内在的主观因素则多数可以控制。
3.挫折的双重作用:或者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者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练,使人奋起和成熟。
4.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如何正确面对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的畏惧和不重视。
在挫折中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与良策。
5.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
6.正确的学习观念包括: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自信心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学习兴趣对自己学习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新要求。
7.学习压力的双重影响是什么?学习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
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8.考试焦虑的成因:①与能力水平有关;②与抱负水平有关;③与竞争水平有关;④与考试失败经历有关;⑤与心理、生理状态有关。
9.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我们要把握好焦虑的“度”,过度的考试焦虑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通过一定的训练,我们可以使他维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法。
如:采用考前自信训练和考中放松训练等。
10.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
11.如何战胜挫折?(应对挫折的方法主要有哪些?)(1)树立崇高的目标;(2)树立自信心;(3)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4)持之以恒;(5)找准基点,分析原因,脚踏实地,寻求对策;(6)放松训练;(7)自我对话训练,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8)换个角度思考;(9)请求帮助。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3课笑对生活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3 笑对生活教学设计第3笑对生活人一辈子不免有挫折[教学目标]1.感受生活中的挫折,了解挫折的含义及造成挫折的缘故,熟悉挫折的不可幸免性。
2.明白得挫折的双重作用,以踊跃的人一辈子态度面对挫折。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挫折的成因及作用2教学难点:挫折具有双重作用,树立踊跃的人一辈子态度[内容分析]本框题由导言、“感受生活中的挫折”和“挫折也是财富”两目组成,要紧讲述了人一辈子不免有挫折,咱们应踊跃面对挫折。
第一目感受生活中的挫折教材第一列举生活中人们常碰到的一些不如意的情形,让学生寻觅“挫折”,引导学生从他人的介绍中,从自己的体验中,感受“挫折是不免的”,使学生对挫折有必然的感性熟悉。
紧接着讲解了挫折的含义和对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反映。
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碰到的障碍或干扰。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人在实现某种目标的进程中,因碰到无法克服且无法超越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映。
人的行为老是从必然的动机动身并指向必然的目标的。
若是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碰到障碍,一样会显现以下三种情形:其一,克服障碍,实现目标;其二,寻觅替代目标,改变行为方向绕过障碍;其三,在障碍眼前无路可走,既无法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
在前两种情形下,人可不能产生挫折感;只有在第三种情形下,人材会产生挫折感。
然后,分析挫折产生的缘故。
致使挫折的缘故尽管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归纳起来不外乎外在(自然和社会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两个方面。
外在因素通常难以操纵,可是内在因素那么多数能够操纵。
因此,要幸免挫折,要紧应从自身去寻觅缘故;要战胜挫折,第一应寻求自身的改变,同时也要学会去寻求帮忙。
关于学生来讲,由于身心进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条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楚和正确的熟悉与评判,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因此挫折就成为生活和学习中时常碰到的问题。
人一辈子不免有挫折,挫折具有普遍性。
第二目挫折也是财富教材第一说明挫折和逆境是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碰到的,它既可能成为人一辈子经历中的宝贵财富,也可能成为成长进展中的障碍。
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3课《笑对生活》教案

课题:3.1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目标】1.挫折的含义及成因。
2.挫折对人的双重影响.3.积极应对挫折【导学提纲】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3——36页,思考下列问题1.挫折: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
2.挫折对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些。
心理上一般表现为、、、等为、、、等。
但挫折也能_。
3.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和两个方面。
主观原因包括:和。
客观原因包括:和。
4.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一些人那里,的、成长中的;在另一些人那里,挫折会成为人生中的,,。
5.挫折的存在具有,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
挫折对人具有,或者会给人,带来;或者给人,使人。
6.挫折不可怕。
如能在挫折中,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与良策,那么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成为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
【展示交流】刘某刚进初中时是班长,表现积极,学习努力.但到八年级时,而且沉湎于电子游戏厅,使得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中考时未能考上普通高中,高,于是失学在家,整天不务正业,动游西逛.家长、老师和同学都为之惋惜。
(1)刘某遭遇挫折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你曾经有过的挫折经历,说说是怎样看待和战胜挫折的。
【盘点收获】【课堂反馈】:1.古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意思是()A.人生不如意的事就八九件 B.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难免有挫折C.人生一辈子老是不如意 D.人生太苦,活得太累2.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有句名言:“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这句名言表明()A.苦难和挫折只有消极作用 B.苦难和挫折总是积极作用C.苦难和挫折具有两重性 D.在任何条件下,挫折都是一笔财富3.“前怕狼,后怕虎”所导致的挫折是造成的。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个人心理状况 D.个人身体状况【迁移创新】1.小华,这个曾经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在汶川大地震中成了孤儿。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第3课 笑对生活复习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第3课笑对生活复习内容:第3课笑对生活一、课标解读:1、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二、网络构建:1、挫折的含义和造成挫折的因素(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2、青少年产生挫折感的主要原因、挫折给人的影响4、对待挫折的方法1、学习的重要意义及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原因和方法(二)勤奋学习善于学习 2、对待学习压力的正确认识3、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和导致考试焦虑的因素4、克服考试焦虑的措施1、耐挫力的含义和影响耐挫力的因素(三)战胜挫折开拓进取 2、培养耐挫能力的要求3、倡导创新的重要意义4、挫折与创新的相互关系三、基本问题第三课第一框★1. 什么是挫折?(P33.倒1)★2. 挫折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怎样的反应?(P33.倒1)3. 产生挫折的原因有那些?(P34.中)★4. 挫折的影响有那些?(P P35.倒1)5. 怎样正确应对挫折?(P36.2)第三课第二框★1.为什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P37.1)★2.初中学生应树立哪些学习观念?(P37.2)3.怎样正确对待学习压力?(P38.3)4.考试焦虑的成因?(P39.1)★5.怎样克服考试焦虑?(P39.倒1)第三课第三框1.什么是耐挫力?(P41.1)★2.挫折与创新是什么关系?(P42.1)3.为什么要勇于创新?(P42.倒1,P 44.1)四、经典回眸:[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1、“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A、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B、只有“给”才能获得愉快C、我们应该“给”,而不应该“得”D、“给”与“得”是相互矛盾的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现了红军战士()A、有正确的生活目标B、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D、爱好和平、勤劳善良的精神[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3、观点扫描: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人生难免会遭遇困难,经历挫折。
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1课成长在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是什么?P/53、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P/6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⑴P/6 ⑵P/75、青少年为什么关心社会发展?P、7-8了解时事的途径P/7关心时事的意义P/76、青少年如何关心社会发展?P/87、亲近社会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P/98、青少年如何学会亲近社会?⑴ P/9 ⑵ P/10 ⑶ P/119、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1010、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1011、我们青少年应当自觉服务社会?P/1212、如何全面认识公民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P/1313、为什么要乐于奉献社会?P/15第2课融入名族文化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23、26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P/183、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⑴P/24(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⑵P/26热爱祖国,具有高度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⑶P/28(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P/30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P/31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317、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P30-31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P/31最后两行第3课笑对生活1、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重要性P/362、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确立的几种学习观念P/37(四种观念)3、创新与挫折的关系?P/424、勇于创新的意义⑴P/42 ⑵⑶P/44第4课学会合作1、合作的价值(意义和作用)P/48—49(四点)2、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合作P/49-50(三点)3、在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因P/49--504、在当代,世界各国够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因 P/515、与人合作的方法(既合作的原则或技巧)P/52—54(五个标题)6、实现有效合作,应该怎样进行合理分工、科学规划?P/527、有效指挥在合作中的作用是什么?P/538、相互配合在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P/539、合作过程中,应怎样承担责任、履行义务?P/5410、合作中,为什么要相互沟通,真诚合作?P/5411、善于合作,为什么必须坚持公平工整的原则,公享合作成果?P/5512、为什么说竞争是一种促进创新的一种机制?(竞争的积极影响)P/57—58(三点)13、竞争的消极影响P/5914、如何正确参与竞争?(四点)59--6015、参与竞争,必须树立什么样的竞争观念?P/5916、竞争中,应如何作到审时度势、扬长避短?P/6017、竞争中,应如何作到相互理解,相互宽容?P/6018、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P/60第5课与诚信同行1、诚信的价值(诚信的重要性)P/63—65(五点)2、怎样理解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为什么个人要讲诚信?)P/633、为什么企业要讲诚信? P/654、为什么要打造诚信政府?P/655、诚信的重要性P/666、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P/66—67、687、重诺守信的意义P/678、对事负责的含义和意义P/689、为什么要诚信学习、诚信考试?P/6810、要说老实话的原因是什么?P/69第6课做守法公民1、依法治国的含义P/762、依法治国的本质P/77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P/77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前提和关键P/77-785、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78-796、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P/787、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区别和联系)P/808、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P/819、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有哪些?P/81(四点)10、青少年要勇于维权,其维权方式有哪些?P/8111、“五五”普法的对象和重点是什么?P/8112、青少年学法、守法的意义是什么P/8313、青少年如何树立法治国观念?P/79(从学法、守法、用法方面来谈)第7课维护合法权利1、维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是什么? P/882、智力成果权的含义 P/893、国家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的?P/89—904、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护?P/905、学生也有专利权 P/906、为什么要完善我国的产权制度?P/917、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P/928、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
【思想品德】苏人版9年级第3课《笑对生活》教材知识结构

《笑对生活》教材知识结构一、人生难免有挫折1.挫折的含义?P33节2句12.挫折对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1)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些消极反应。
A心理上P33B行为上P33(2)积极反应:P333.导致挫折的原因或因素有哪些?P34节1+小字4.青少年为什么易产生挫折感?P34节25.如何正确认识挫折?(1)挫折具有普遍性:P33标题、末句(2)挫折的双面性:(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P34末节、35末节整合6.挫折成为财富的条件?P36节1二、勤奋学习善于学习1.学习的重要性?P36节2句1、37节1句1、小字句1、38句12.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P36节2句2、37节1句3、3.对于初中生来说,我们尤其需要确立哪些正确的学习观念?P37节24.怎样正确看待学习压力?(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双重影响?)P38末节5.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P39节16.如何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具体方法有哪些)P39节27.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关键是什么?P39末句三、战胜挫折开拓进取1.如何战胜困难和挫折(方法)?(劝说挫折感强的同学;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启示)P36节1句2、P40节2句2、P41节1+小字、P42节1句12.什么是耐挫力?P41上小字3.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P41—42小字(认知调整训练:行为训练:)4.挫折与创新是什么关系?P42节1句1、25.为什么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地位、意义)P44节2句2、P42末节6.为什么要增强我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P44节1、2 7.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1)科技的重要性P4节1末句、P88末节句1、P141句1(2)创新的重要性P44节1句1、2、节2末句8.我国应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举两个实例。
P449.青少年(我们)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P44。
苏教版初三上册政治第三课复习知识点:笑对生活

苏教版初三上册政治第三课复习知识点:笑
对生活
1、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客观原因也叫外部原因,通常难以控制;主观原因也称内部原因,多数可以控制。
2、学习重要性: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3、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4、产生考试焦虑的因素有:能力水平、抱负水平、竞争水平、考试失败经历、心理与生理状态。
5、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可以进行考前自信训练和考中放松训练。
6、克服考试过度焦虑的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针性的调控方法。
7、挫折具有普遍性。
人生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
8、战胜挫折的方法有(1)进行认知调整训练和行为训
练;(2)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通过对苏教版初三上册政治第三课复习知识点:笑对生活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
九级思想品德全册 第3课 笑对生活学案 苏教版

第3课笑对生活知识平台:通过学习,我们应了解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正确面对挫折,让挫折成为我们宝贵的人生财富。
通过学习,我们学生应该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养成谦虚的学习态度,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目前来说,我们中学生应该正确的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试过度焦虑。
通过学习,我们要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并且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特别是要理解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公民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
预习评估:1、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或。
2、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和两个方面。
3、学生的主要任务是。
4、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
5、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例题解析:例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孙中山认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一个道理()A、人生之路苦难多B、人生太难成功了C、人生难免有挫折D、人生太苦了,活着太累[解析] 苏轼的《水调歌头》告诉我们人和自然一样,都会有很多不如意;孙中山先生的话也是在说人生的经历回有很多不如意。
所以,两段材料共同说明的就是人生难免有挫折。
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 C例2、材料一残疾人运动员宫宝仁,身残志坚,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刻苦训练、努力拼搏,在残疾人国际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中获得金牌,被人们誉为“无臂蛙王”。
、材料二商业明星蓝金康,中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从一名普通营业员成长为高级验光师,被人们誉为“眼镜状元”。
材料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文军,在德国进行博士后研究。
为了开发中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他放弃国外高薪聘请、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毅然回国,和同事们一起,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样机。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1)上述三位杰出青年的事迹,主要说明了哪些道理?(2)结合上述一位杰出青年的事迹,联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向他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
设问 2. 挫 折 的 普遍性与双
答案
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
会遇到。 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者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
人生 难免 有挫 折
重影响。
3. 如 何 才
苦;或者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炼,使人奋起和成熟。
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易错易混
点拨 两种观点都是对“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的片面 理解。前者认为“挫折越多越好”,看到了“挫折对 人的积极影响”,忽略了“挫折对人的消极影响”, 即:在一些人那里,挫折会成为生活中的灾难、成长 中的障碍;后者认为“挫折越少越好”,看到了“挫 折对人的消极影响”,忽略了“挫折对人的积极影响 ”,即:挫折可以给人教育和磨炼,使人奋起和成熟, 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助人成长。
│ 笑对生活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复习航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及其成因;理解挫折对人的双重影响, 积极应对挫折;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了解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努力克服 考试过度焦虑;懂得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与挫折的关系;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
设问
答案
战胜挫折
1.挫折与创 新之间有怎样 的关系?
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
开拓进取
创新,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
战胜 挫折
设问
答案
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 困难,并以正确的方法如反挫训练,克服困
2. 我 们 应 该 怎 样
1. 学 习 的
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读 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
善于 重要性。
学习
的义务。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
设问
答案
原因:正确的学习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良好的
2. 为 什 么 学习动机,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获得理想的学习效 勤奋 学习 善于 学习 要树立正确 果。 的学习观念? 正确的学习观念: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 我们初中生 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自信心非常重要, 应该树立哪 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学习 些正确的学 兴趣对学习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观念? 讲究学习方法;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社会不断 变化发展的新要求。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的畏惧和不重视。如能
能 让 挫 折 转 在挫折中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
化 成 人 生 宝 机与良策,那么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成为帮 贵的财富? 助人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
勤奋 学习
设问
Hale Waihona Puke 答案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
设问
答案
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有关、抱负水平、考试失败经历和
勤奋
学习 善于 学习
3. 考 试 焦 虑与哪些因素 有关?我们应 该如何正确对 待考试焦虑?
心理、生理状态等有关。 正确方法:①我们要把握好焦虑“度”,过度的焦虑会 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但通过一定的训练,考试时 的过度焦虑是可以慢慢减轻甚至克服的,我们可以使它维 持在适度的水平上。②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对症 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 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法。
进取 意义? 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
设问
答案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
战胜 挫折
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 为什么 型国家?
(2)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
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
开拓
进取
要建设创新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 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
开拓
进取
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
中的挫折?
难、战胜挫折。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
挫折的必由之路。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点 战胜
设问 3. 勇 于 创 新
答案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
挫折 对 我 们 个 人 健 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
开拓 康 成 长 有 哪 些 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考 点
设问
答案
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
人 生 1. 挫 折 的 难 免 含义及其成 有 因。 挫 折
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导致挫折的因素
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客观和主
观两个方面。主观原因也称为内部原因,它 包括个人生理和心理因素;客观原因也叫外
部原因,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外在
·江苏人民版
│ 要点探究
[解题思路] C 本题引入名人名言考查学生对挫折影响的理 解。名言中把“摔跤”喻作“人生道路上遭遇的挫折”;把“经 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喻作“经历挫折有助于促进人的成长”, 即挫折会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据此,C符合题意;A认为“经 历挫折的人肯定能成功”是错误的,在一些人那里,挫折会成为 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B 认为“挫折是财富”是正确的, 但由此认为“挫折越多越好”是错误的,因为遭遇挫折后,如能 在挫折中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与良 策,那么挫折才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成为帮助人们走向成 功的铺路石;D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无直接联系,应排除。
1.“ 挫 折 越 多越好”或“挫 折越少越好”。
2018/8/28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易错易混
点拨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
2. 正 确 认 识 学
能没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关键是如何 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 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
习 压力 , 不能 排斥
2018/8/28
·江苏人民版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人生难免有挫折
例1 [2011·襄阳 ] “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
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的这一名言说明的道理是(
A.经历挫折的人肯定能成功 B.挫折是财富,挫折越多越好
)
C.挫折乃成功之母
D.遇到了挫折,要学会自我疏导
“学习压力”或“ 夸大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
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2018/8/28
·江苏人民版
│ 考点聚焦
易错易混
点拨 创新并不是只有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
3. 创新并不是“ 家才拥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 科 学 家 、 发 明 家 拥 能。只要我们青少年学生能够努力学习科学 有的专利”。 文化知识,善于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权威挑 战,勇于实践,我们都可以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