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与练习13个含答案41页(13包合集)

合集下载

2011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及答案

2011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及答案

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思想品德部分卷Ⅰ(选择题)本卷共15题,1—4题每题1分,5—15题每题2分,共2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回答1—2题。

1.“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 )A.未来十二年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B.未来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蓝图D.共同理想实现后的美好蓝图2.“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这里的“国情”主要指我国( )A.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B.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C.资源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D.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郭明义是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

他连续20年先后55次无偿献血或捐献血小板,累计达6万毫升;连续16年帮困助学,累计捐款12万余元。

回答3—4题。

3.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被誉为( )A.“雷锋传人”B.“当代愚公”C.“孝老爱亲模范”D.“焦裕禄式的好干部”4.郭明义说:“能够以己之力帮助别人分担忧愁、减轻痛苦,能够使更多的病人及时输入救命的鲜血,能够使更多的贫困儿童露出幸福的微笑。

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由此可见,郭明义( )①有丰富多样的情绪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尊重生命,关爱他人④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右边漫画中的“大盗”侵犯了他人的( )A.智力成果权B.名誉权C.人身自由权D.隐私权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回答6—7题。

6.我国目前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约7.68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其中约2亿为儿童。

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

可见,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②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③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④杜绝了香烟对未成年人的诱惑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7.《细则》施行后,一位在餐馆里吸烟的人说:“我在这里消费,抽烟难道不是我的权利吗?”劝阻这位吸烟者的理由有(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③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右图中的人民币票券采用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部分票券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

2011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卷(有答案)

2011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卷(有答案)

2011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卷说明: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I卷答案写在II卷答题卡上。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Ⅰ卷(选择题 40分)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为以“落”为目标的探月工程揭开序幕()A.嫦娥二号一期B.嫦娥三号二期C.嫦娥二号二期D.嫦娥三号三期2、2010年10月12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隆重开幕()A.广州B.上海C.南京D.北京3、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一个患有重度脂肪肝的母亲,为了能提供健康的肝源移植给肝硬化的儿子,抱着“割肝救子”的坚定信念,一连7个多月,每天坚持走10公里,竟然成功为肝脏减肥。

“暴走妈妈”陈玉蓉成功割肝救子的动人事迹告诉我们()A.父母可以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B.父母教会子女如何做人C.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D.父母教给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4、晚饭后,明明一家人又开始各忙各的了,爷爷看电视,爸爸上网,妈妈织毛衣,明明在自己的屋子里写作业,多么温馨和谐的一家人啊。

明明的家庭结构属于()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单亲家庭D.联合家庭5、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这说明()A.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B.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我们一切的愿望C.互联网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D.离开了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一片混乱6、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曲直不辨;也不是爱憎不明,麻木不仁。

这充分说明()A.宽容要讲究策略B.宽容是原谅和不计较他人C.宽容就是宽厚待人、与人为善D.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7、我国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是()A.名誉权B.肖像权C.隐私权D.生命健康权8、李秋的爸爸用积攒多年的钱购买了一台小型收割机,用于自家收割稻子。

2011年全国中考思想品德试题(130套)分类汇编十二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011年全国中考思想品德试题(130套)分类汇编十二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图3千年发展目标新标志图①有利于维护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和破坏和平的一切因素,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③需要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胆改革,(1)图一反映的趋势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2)图二反映的变化,对我们应对上述挑战有何积极意义?23.答案:(1)图一反映了我市人口自然年增长率逐年下降,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我市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将缓(2011年安徽中考真题)16.(14分)2010年安徽省及有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经济指标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额(亿元)增长率(%)数额(元)增长率(%)数额(元)增长率(%)安徽省12263.414.51578812.1528517.3皖中某市2600171904011680012皖南某市108017.51860011741010皖北某市720 13.51398110.2416018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及有关市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上表反映出我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4分)为了安徽的明天更美好,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支持皖北地区加快芡展;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促进皖南皖西地区加快发展。

(2)请问:我省上述规划表明了什么?(6分)要实现我省“十二五”规划,离不开人才资源。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我省常住人口达5950.1万人,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之一。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省应怎样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转变。

(4分)答案:16.(1)成就: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

(2分)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

(2分)(2)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金太阳版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专题

金太阳版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专题

金太阳版2011 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专题
金太阳版2011 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专题
专题一:聚焦两会建设有我
【背景材料】
一、热点关键词
2011 年两会、温家宝网络问政、《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纲要、网民网络参政、民生问题、......
二、考点关键词、
根本(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监督权、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公平正义和和谐社会、民族精神、中国责任......
【考点链接】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我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做负责任的大国。

2011中考思想品德试题

2011中考思想品德试题

2011年思想品德试卷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38分)1.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___规划的建议》。

A.经济建设和改革 B.第十二个五年 C.第十一个五年 D.科技投入和教育改革2. 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____隆重开幕。

这是继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后,亚运盛会20年后再次在中国举办。

A.北京 B.上海C.广州 D.深圳3.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

这场地震是日本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

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12000多人死亡,超过10000多人失踪,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同时也造成日本____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

A.福岛B.仙台C.东京D.宫城4. 2010年12月12日下午,上海复旦大学的18名学生在黄山风景区迷路,当地民警全力搜救。

为保护学生的安全,在给学生让道的过程中,年仅24岁的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民警张宁海不幸坠入30多米深的悬崖。

我们应当这样认识张宁海的行为:①他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②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③他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行为错误④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的含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针对全国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的状况,教育部长袁贵仁要求:“每所学校都要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使学生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技能。

”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6. 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发现,街头乞讨的未成年人中,由父母或其他亲属携带乞讨和被以外出学艺等名义骗出乞讨的占大多数,被拐卖强迫乞讨的是少数。

强迫乞讨侵犯了未成年人的A.公平交易权B.受教育权 C.宗教信仰自由权D.自主选择权7. 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是:①2011年4月22日,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判决: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②全国人大通过刑法修正案③法院判决李某给付父母赡养费④某盐商因哄抬盐价,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011年思想品德中考热点及配套问题解答

2011年思想品德中考热点及配套问题解答

2011 年思想品德中考热点及配套问题解答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题
☆1、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成绩?(见第二次模考试卷材料)2、”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哪些喜人的成果? 3、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和精神财宦弥足珍贵.五年的成绩使我们积累了哪些经验和精神财富? 4、作为亲身经历五年辉煌的中学生,你还有暖些鲜活的论据来证明五年来的发展”成果”?请列举两例。

参考答案1、(1)说明我国经济建设、生产力水平有了显着提高,(2)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仍然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等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未根本解决;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表明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挑战?=为什幺要有忧患意识。


2、成果: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薯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3、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

精神财富:弘扬了抗震救灾等中华民族精神。

4、享受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除农业税;”天。

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热点专题(共21个专题)

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热点专题(共21个专题)
专题六: 回眸深圳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显神威 ...........................第12页
专题七: 加强两岸合作 促进祖国统一 .................................第14页
专题八: 巩固民族大团结 促进民族大发展 .................................第16页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4、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5、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6、关心国家大事和祖国的发展。
专题二: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时政要闻]:从"两会"看民生
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最醒目的内容。这一主题表明中国将不再过度强调经济增长,这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2. 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秋季上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3、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4、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10年1月10日在部署2010年财政工作时指出,今年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依然是政府加大投入的"重中之重"。
5、和谐社会的要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
7、受教育权、社会公平正义、生命健康权等。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等。
【典型题例】

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

2011年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思想品德试题友情提示:1.本试题分第l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l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题第Ⅱ卷允许和鼓励切合题意的自由发挥,多角度的思维,提倡创新。

只要观点正确、言之合理,持之有据,就可酌情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第Ⅱ卷的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40分。

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与亿万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听取网友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网民们被温总理的真诚所打动,积极建言献策。

据此回答1~2题。

1.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①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说明了我国公民直接有权决定国家大事③有利于了解民意、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④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在与广大网民交流时,温总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为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让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B.只满足于让人民群众物质上富裕C.国家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最终目的D.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3.2009年12月7日,公安部正式发布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并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规定》加大对酒后驾驶行为的处罚力度,由一次记6分调整为记12分。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③公安部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④该项举措有利于规范行为、制裁违法犯罪,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4.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曾经用“非常及时”“非常正确”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来形容中国1978年做出的改革开放抉择。

他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其消除贫困的速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快的,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制定规划科学发展(一)热点回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连线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这充分说明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我国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发展,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我国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必须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充分表明“十二五”期间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

(三)角度探析这一热点的复习一是要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一些具体事件和情景相结合;二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相结合;三是结合“十一五”期间的成就;四是联系近年来党和国家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去认识和分析。

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思路才能打开,才能掌握本热点的真正内容,做到大事与具体情景的结合。

(四)跟踪训练1.“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中公共文化建设七大重点工程包括:村村通广播电视、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重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西新工程”、重大文化设施建设。

这七大重点工程()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社会文化生活③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④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十一五”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这充分说明 ( )A.中国共产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B.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我国已实现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我国已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3.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之所以要坚持科学发展,是因为 ( )①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②这有利于彻底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③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实现科学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应继续 (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起门来搞建设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④深化改革开放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全会通过的《建议》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项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党对民生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有利于促进总体小康目标的早日实现④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探究与实践。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会议精神,某校九年级(1)班的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大家对全会公报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了解读。

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1)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全过程和各领域。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什么的轨道上来? 这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专题二教育纲要优先发展(一)热点回放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一2020)》。

2010牟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教育成就,系统分析了国际国内新形势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一(2010~2020)》的贯彻实施,围绕“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

7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20)》。

《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10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6月6日,贯彻会议精神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CI)》颁布。

(二)知识连线1.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

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国家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3.近年来,我国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如: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等等。

4.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认真履行按时人学的义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三)角度探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热点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联系密切。

该热点存在以下几个命题的角度:①结合《纲要》的颁布实施,认识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的改革发展;②结合《纲要》的颁布实施,认识教育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理解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③结合具体的事实和事例。

体会教育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④联系中学生的角色,认识自已应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

以上角度中,②应是重点和基本点。

从思想品德与历史两个学科综合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其他国家重视教育促进发展的史实与我国发展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来认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跟踪训练2010年5月5日和6月21日,国务院、中共中央相继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立了今后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方针。

回答1~2题。

1.《纲要》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方针 ( )A.全面发展 B.提高质量 C.扩大规模 D.缩小差距2.以上事实表明我国()A.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B.已经是教育强国 C.以教育发展为中心 D.建设学习型社会2010年7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回答3~5题。

3.《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这表明,在我国 ( )A.发展教育应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比更有优势C.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完全一致 D.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4.《纲要》规定,要落实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全面取消借读费。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①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②增加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③体现义务教育的统一性④促使教育的公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纲要》明确规定,到2010年我国GDP的4%用于教育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