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
2.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3.反对传统学习理论试误性的学习
ppt课件
4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
一、人类行为的分析
(一)人类行为的起源: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1.传统行为理论:试误性学习 2.替代学习:观察別人的行为反应及其 结果在替代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学习
ppt课件
5
(二)行为的決定因素: 1.先行決定因素: (1)环境因素(刺激—反应) (2)条件制约 a.自然条件制约 b.社会条件制约 2.后继決定因素:行为結果的回馈 3.认知因素对行为的调节:行为的获得、维持与表 现,是个体的外部物理事件与內部认知事件转换 的过程
2.教学生涯: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行为科 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 系主任
3.特殊荣誉:美过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加 利福尼亚心理学會杰出科学成就奖;美国心理 学会主席。
ppt课件
3
二、受米勒与多拉德的影响
1.社会学习与模仿(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一书
学习者从 事这种行 为的能力
观察者表 现此行为 的动机
学pp习t课者件 的认知历程
11
3.四种不同的模仿方式:
(一)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 直接模仿行为、技能
(二)综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 综合多次所见之行为,形成自己的行为
(三)象征模仿(symbolic modeling): 模仿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ppt课件
16
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 行为的影响
• 班杜拉的另一项实验研究,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 他行为的影响。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小学三、四、五年级的 儿童做一种滚木球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游戏中都得到了一些 现金兑换券。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个实验者的 助手装扮的榜样参与。第一组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 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去救济他人, 同时也带头不把得到的现金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二组儿童和一个 好心肠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自己得了好东西还要 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三组儿童和一 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里说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考 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第四组儿童的榜样则是口 里说要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际上却只说不做。实验结果 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童比第一组和第四组均明显地多。 这清楚地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则无影 响;行为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班杜拉ppt终极版

班杜拉ppt终极版

1998年,加州心理协会 杰出终身贡献奖 • 1999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名誉学位 • 1999年,美国心理学协会桑代克奖 • 2000年,加拿大心理协会名誉会长 • 2002年,纽约城市大学荣誉学位,Universitat海梅一世 • 2004年,西方心理学协会终身成就奖,美国心理学会詹 姆斯McKeen卡特尔奖 • 2004年,美国心理学协会杰出终身心理学贡献奖 • 2004年,雅典大学的荣誉学位 • 2005年,爱荷华大学杰出校友奖 • 2006年,职业自我概念研究,自学中心的杰出贡献成就 奖 • 2008 Grawemeyer心理学奖 • 此外,他还应邀担任《美国心理学家》、《人格与社会 心理学杂志》、《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等20余种杂志 的编辑,并经常出入美国国会听证会。多项殊荣集于一 身,充分表明了学术界对班杜拉的贡献与成就的认可。
Self-Efficacy Theory
1.观察学习理论(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ory)
提出背景
主要内容
实验研究
理论背景
Background
观察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
概念。在班杜拉看来,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 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 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 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不必直接做出反应, 也无需亲身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 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个体能通过观察他 人的行为得到某种认知表象,并以之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这 样就使得他减少了不必要的尝试错误。很明显,观察学习与斯 金纳的强化学习和桑代克的试误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PPT课件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PPT课件
• 如看过母亲化妆的小女孩会很快学会给自己 的玩具玩玩化妆,可能化得不一定美,但一 般不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如用口红去涂眼睫 毛。
•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 而间接地产生学习。人的许多知识、技能、 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
第2页/共17页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实验
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 题:(1)榜样攻击行为 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 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 (影响)(2)儿童是否 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 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 击行为。(能)
第12页/共17页
• (一) 为幼四儿、树家立长学应习正的确榜应样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 1. 家长应身体力行, 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 2. 帮助幼儿筛选图书和电视节目, 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 3. 细心引导, 让幼儿深入理解榜样的言行。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
阶段, 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局部性和表面性。幼儿无法理解模仿 对象出现某种行为的动机, 只是在简单地模仿。如, 幼儿看了《奥特 曼》、《西游记》等动画片后无法理解奥特曼、孙悟空惩强济弱的品质, 只是因为好玩而学习他们打怪兽或打妖精的动作。因此, 当幼儿看动画 片后模仿奥特曼、孙悟空的动作打同伴时, 家长应该及时向幼儿解释奥 特曼、孙悟空打怪兽、妖精的理由。
直接的外在强化在 观察学习的行为习 得中并不是必要条 件,但对模仿行为 是否表现出来有重 要意义。
第3页/共17页
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 强化和动机过程
四阶段
第4页/共17页
观察习中相继的步骤
榜样表现出 来的行为
行为 表现
学习者注 意榜样
学习者将行为 编码并保留
学习者的认知历 程
习得符号 编码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ppt课件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ppt课件

15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一、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
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 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 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 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 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7
班杜拉的生平
❖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12.04— ) ❖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
2021/3/24
8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A 观察学习
B 交互决定论
基本观点
C 自我调节理论
D 自我效能理论
2021/3/24
9
班杜拉的著作
第二节 班杜拉的 观察学习理论
2014年4月8日
1
.
课程导入——案例一
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 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 正见他站在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天老子 就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小小的孩子竟能说出这 样的话来。
能力目标
1.分析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2.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观察学习
能力训练项目:1.通过案例分析感知理论 2.通过举例来运用观察学习和强化理论
素质目标: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灵活应用 观察学习和强化理论组织重点: 1.了解观察学习的涵义与经典实验 2.掌握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2021/3/2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课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课件
4
教育
• 榜样教育 • 奖惩教育 • 行为习得 • 道德教育 • 教学策略 • 语言应用 • 体育事业
5
榜样教育
•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但隐含 在行为中精神和内涵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和普遍性。因此,教师只要抓住这种行为 精神内涵就能更好地做出学生易接受的行 为。如民族传统精神和品质、富有时代特 征的陷阱意识等以达到学生对示范行为的 理性认识,并内化成自身的价值观念。
• 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 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 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 影响;
•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 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 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1
阿尔伯特·班杜拉
班杜拉的理论及其理论的运用
XXX
2
班杜拉简介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 心理学家,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 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 始人,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由 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心理 学界树立了很高的声望1974年他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
3
社会学习理论
10
语言应用
1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树立成功的信心个人自我效能预期的强度决定了他面临困难 情境时的态度,如果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一项学习任 务的话,就会产生焦虑和逃避行为,而如果他判断自己有能 力完成这项学习任务,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学习。 2运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采用榜样示范,积极开展第 二课堂。大学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口语讨论课的形 式,如教师课堂上布置一个题目,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 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就是榜样,课下 让学生针对题目准备、搜集资料,第二节课来做讨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2)示范行为的特征: ▲ 独特性与复杂性:独特而且简单易学的行为容易成 为观察者学习的对象; ▲ 流行性:榜样的行为越流行越容易被模仿,如各种 大众传媒中的榜样行为极易成为“时尚”; ▲ 功能性:被奖励的榜样行为比被惩罚的榜样行为更 容易被模仿。
2、榜样与观察者的关系特征:
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 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模仿 学习。
• 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 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 。
• 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 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3、进一步又提出新问题:这结果是否意味着榜样 受奖组的儿童比榜样受罚组的儿童习得了更多的 攻击性行为?
• 实验中,在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 ,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忆 榜样行为并付诸行动。
• 自我强化:指人们能够自发的预测自己行 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 和调节。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把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着重观察外部行为、经 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着重交感神经系统的制约反应、认知行 为学习理论着重不合理思想的矫正工作等三种观点熔于一 炉,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的学习观,即以行 动、环境、个体(包括认知和动机)三者的交互决定论为 基本框架,试图解释人类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起源。
• 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 会拳打脚踢。
•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 得新行为。
2、实验做进一步延伸:想了解两个问题①榜样攻击性行
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②儿童是否 能不管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性行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通用课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通用课件
模仿学习可以帮助个体快速适 应环境,提高生存和繁衍后代 的能力。
符号学习
符号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符号系统的学 习而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认为,符号学习是人类社会行 为的重要来源之一,个体通过符号系 统的学习,可以获得抽象的概念和知 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符号学习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基础。
符号学习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复 杂的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和文化素养。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案例
总结词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帮助患者通过观察和模仿改变 不良行为和情绪。
详细描述
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班杜拉的理论,引导患者观察和模仿正确的行为和情绪表达 方式。例如,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咨询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和模仿其他人的社 交行为,从而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并建立自信。
核心观点
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 的行为及行为后果(奖励或惩罚 )可以习得新的行为模式,这种 观察学习过程不需要直接强化。
与其他学习理论的区别
与行为主义的区别
行为主义强调直接强化(如奖励和惩 罚)对行为习得的影响,而社会学习 理论则强调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后果对 行为习得的影响。
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认知主义关注个体内在认知过程对行 为的影响,而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观 察和模仿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理论面临的质疑与反驳
01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实证研究上存在一定难度,因为观察学习实验
的情境设置往往与现实生活有所差异,导致结果的推广性受到质疑。
02
对自主学习的忽视

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

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
4、主张奖建立较高的自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 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 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 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 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因此,改变人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 是十分必要的。
三、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 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 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 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 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 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 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 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 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 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 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 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 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 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 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 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2/1
10
观察学习的涵义
观察学习: 指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自
己不必实地参与活动),即可获得学习。
辨析: 亲历学习 观察学习 替代学习
2019/12/1
11
观察学习的类型
学习者对示范行为 的简单模仿
学习者综合多次所 学习者从示范行
见而形成自己的行 为中获得一定的
15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一、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
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他们首先 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 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 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 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 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2019/12/1
37
小结
1.班杜拉生平简介 2观察学习的涵义与类型 3.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4.观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5.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6.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7.观察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1
38
疑问
疑问
2019/12/1
39
作业
找任意小朋友,进行观察学习的实践,并记录孩子 的行为反应。
22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成功地进行某一 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具体 活动中的体现。
2019/12/1
23
观察学习的特点观察学习的特点
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 (行为习得与行为操作) 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认知过程起重要作用。
2019/12/1
40
2019/12/1
41
2019/12/1
25
观察学习的应用
1. 为教学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及教学演示,使 教学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优秀学生,优秀科学家或成功人士做榜样。产生 激励鞭策的力量。
3.教师要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教。
2019/12/1
26
观察学习与迁移
例如学生看到一个同学因捣乱而受到惩罚,他在交作业方 面就不敢迟交或不交,作业与捣乱并不是同一件事,但都 属于是否守纪律一类,因此发生了迁移。可见,观察学习 的过程是复杂的,实际上远远超过了简单的模仿。
引发情绪
对未经历过的情境 产生情绪反应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观察者本人 被观察者 观察者预期的行为后果 被观察行为的后果 预定目标 自我效能
2019/12/1
eg:长时间保持注意、记忆策略、 自我强化
eg:更权威或技能熟练的人
eg:他们认为合适且会带来奖赏 的行为 eg:结果是观察者期望的
eg:如果能帮助完成观察者的目 标 eg:有较强自我效能感,觉得自 己能胜任时
2019/12/1
35
对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
1.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 2.实现了学习理论参照由行为向认知过度。 3.注重以人为被试的实验。
2019/12/1
36
启示
追慕大师足迹,既是对经典研究和理论的回顾,亦是体味 研究乐趣的过程,这段旅程也为我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一 个坐标。
像一个心理学家那样思考,我们会走的更远。 但是只像别人那样思考,我们永远不能抵达彼岸。
观察者所形成 的关于示范行 为的内部符号 表征转换成物 理形式的外显 行为的过程
观察者在特定 的情境条件下 由于某种诱因 的作用而表现 示范行为的过 程
2019/12/1
19
榜样 从事 的行 为
学习者 注意
学习者 对榜样 行为进 行编码 并予以
保持
2019/12/1
观察学习步骤
学习者 从事该 行为的 能力
2019/12/1
16
观察学习经典实验延伸
二、波波玩偶实验延伸 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
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 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 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然后,把 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 象。
(1959); 2.《社会学习与个性发展(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这是与他的 第一位博士生R.H.Walters合著的),《社会学 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 1977); 3.《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的认知理论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1986)。
2019/12/1
27
观察学习的作用
1. 认知个性的形成。 2.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 3.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的塑造。
2019/12/1
28
观察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在教学中应如何应用观察学习?
2019/12/1
29
观察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1.为教学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及教学演示,使 教学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难点:1.理解观察学习的过程及结果 2.分析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3.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观察学习
2019/12/1
6
学习提纲
班杜拉生平简介 观察学习的涵义与类型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观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观察学习的教学应用
2019/12/1
2019/12/1
17
观察学习经典实验延伸(续)
二、波波玩偶实验延伸
实验:让儿童观看3部影片中的1部,每部影片中都有一个成 人在攻击充气玩偶。
第一组,攻击——奖赏组
• 第二组,攻击——惩罚组
• 第三组,控制组
在儿童观看完其中一部影片后,让他们玩玩具并观察他 们的行为表现。
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 的攻击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
能力目标
1.分析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2.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观察学习
能力训练项目:1.通过案例分析感知理论
2.通过举例来运用观察学习和强化理论
素质目标: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灵活应用
观察学习和强化理论组织活动
2019/12/1
5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重点: 1.了解观察学习的涵义与经典实验 2.掌握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2.优秀学生,优秀科学家或成功人士做榜样。产生 激励鞭策的力量。
3.教师要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教。 4.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2019/12/1
30
榜样的选择
有能力的人 有威望和权势的人 有与学习者自身情况相关的行为
2019/12/1
31
榜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量
2019/12/1
32
如何合理的运用榜样
2019/12/1
24
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 直接强化
• 当观察者正确 重复了行为就 直接给予强化;
• 间接强化
• 看到他人因某 一行为得到奖 赏,也会受到 鼓励而模仿;
• 自我强化
• 因个人行为表 现符合或超出 自我标准而带 来的强化,会 成为一种自我 驱动力。
学生的学习应该受内部的价值观和兴趣的驱使,而不仅出于外 部奖赏,因此自我强化更显重要。

行为规则与原理
直接观察
综合观察
抽象观察
2019/12/1
12
观察学习的类型
直接观察学习示例
2019/12/1
伊拉克儿童 模仿执行死刑
北京朝阳公园 儿童模仿福娃射击
13
观察学习的类型
抽象观察学习示例
《肖申克的救赎》 信念
2019/12/1
14
《勇敢的心》 勇气
观察学习的类型
综合观察学习示例
2019/12/1
为什么案例中的儿童会出现这样的言行?
2019/12/1
2
案例二
200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地方法院必须裁决一个有争 议的案件。这个案件是由Wilson状告Midway游戏公司, 而法院要裁定Wilson13岁的儿子Tom之死是否与视频游 戏“格斗之王”有关。此案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Tom和 他的朋友Mike沉迷于这个游戏。玩这个游戏时,玩家要 用可以想象得到的最为暴力的手段相互“杀戮”。在该案 的诉讼中,Wilson声称,Mike杀死Tom时使用的一种手 段与游戏里描述的手段非常相似,是这个游戏的逼真性、 虚拟现实性和暴力性导致Mike杀死了他的儿子。
7
班杜拉的生平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12.04— )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 之父
2019/12/1
8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A
观察学习
B
交互决定论
基本观点
C
自我调节理论
D
自我效能理论
2019/12/1
9
班杜拉的著作
班杜拉一生论著甚丰,其主要代表著作有: 1.《青少年的攻击(Adolescent Aggression)》
第二节 班杜拉的 观察学习理论
主讲人:xxx
2014年4月8日
1
课程导入——案例一
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 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 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 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 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天老子就收拾你, 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小小的 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