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色彩意义变化之我见
现代汉语中色彩义的表现形式及运用教案

《现代汉语中色彩义的表现形式及运用教案》1. 色彩义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在现代汉语中,色彩义是指词语所包含的颜色信息。
色彩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指代某种颜色,如“红色”、“蓝色”等;另一种是借代某种颜色来表达情感、意义或者象征,比如“红火”、“蓝天”等。
色彩义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具体的颜色名称,也有抽象的情感象征,这使得现代汉语在表达丰富多彩的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2. 色彩义的运用教案针对色彩义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及运用,我们可以设计一份教案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色彩义词语,并引导学生分析其表现形式和含义,让学生对色彩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色彩义在语言中的魅力,如让学生编故事、写作文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色彩义。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色彩义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及运用极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通过色彩义,我们不仅可以用简洁的词语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还可以感受到汉语文化中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和赋予的象征意义。
而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色彩义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让他们在语言运用中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色彩义词语,并且体会其文化内涵。
4. 总结现代汉语中色彩义的表现形式及运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色彩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让他们在语言表达中展现汉语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通过这份教案的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们会对色彩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运用。
色彩义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及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
通过色彩义,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想象和描绘事物,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在这份教案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色彩义在汉语中的具体运用,并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义。
一、色彩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色彩义可以通过直接指代颜色,比如“红色”、“蓝色”等词语来表达。
对外汉语词汇的色彩义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的色彩义教学导语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师们开始注重词汇的色彩义教学。
色彩义是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通过颜色来表示某种情感或者意义。
色彩义教学既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汇,在语言功能上也有助于学生更加自然地运用汉语。
本文将从色彩义的概念、色彩义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外汉语词汇的色彩义教学。
一、色彩义的概念色彩义是汉语语言特有的特点,通常是将颜色和情感、意义等相联系,并且在汉语中经常通过一些词汇来体现。
在汉语中,“红色”不仅仅表示颜色本身,还有喜庆、热情等积极的情感意义;“蓝色”则通常表示忧郁、冷静等消极的情感意义。
这种色彩义的表达方式在汉语中非常常见,也给词汇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外汉语学习者。
二、色彩义教学的重要性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词汇时,往往会遇到色彩义的障碍。
这是因为他们的母语很可能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很难理解和运用色彩义。
而在实际交流中,汉语中的色彩义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一些成语和习惯用语中。
对外汉语教师有必要将色彩义融入词汇教学,以便帮助学生更加自然和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词汇。
色彩义教学可以帮助对外汉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不仅仅是颜色本身的含义,还有很多文化内涵,比如传统的婚礼中红色代表喜庆和美好的意义,白色则代表哀思和沉痛。
通过色彩义教学,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汉语中词汇的意义,还能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
色彩义教学也有助于对外汉语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的自然度。
在实际交流中,对于人称、情感、态度等等,很多情况下都和颜色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学生们如果能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色彩义,就能更加自然地运用汉语,避免因为用词不当而导致交流不畅的情况。
对外汉语词汇的色彩义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语言运用的自然度。
论现代汉语中影响词义及其词义变化的因素

论现代汉语中影响词义及其词义变化的因素论现代汉语中影响词义及其词义变化的因素内容提要:现代汉语中影响词义及其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对词义的影响比较常见,也是起基础性影响的。
一方面词义受到语境的影响,不同的语境使同一个词拥有不同的含义,这个从词的应用场合与上下文来看的。
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发生变化,词从古代发展到现在,词义多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个是从词的发展性来看的。
那么这两个因素具体是怎么对词义起影响作用的呢,这个是我通过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义词义变化影响因素词义是词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
它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现象一般的特点,同时还能反映该事物现象所独有的特点。
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是各种各样的,因此词义也是各种各样的,它反映的各种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有的反映动作行为的变化,有的反映事物的情态性状等。
故而词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如“水库中存满了水”中的“存”是积蓄、聚集的意思,而“行李先存起来,回头再来取”中的“存”是寄放、寄存的意思。
这是由于词语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或叫上下文而导致的意义差别。
又如“形势”,本来只有“地势”之意,“形势险要”中的“形势”就是“地势”的意思,后来又增加了“事物发展的状况和情态”之意,“形势一片大好”中形势就谓此意。
这里“形势”由于历史的变化、,人们对于“形势”的认识深化,从而对“形势”也有不同的理解,使词义发生了变化。
影响词义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语境与词的历史变化两个方面。
一.首先是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特定环境。
语境由多种因素构成,有书面语中上下文和口语中的前言后语,有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等,有使用语言的对象的身份、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以及听说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这些又成为肢体语言)。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引言颜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用于描述颜色的词语,每个词语都承载着独特的语义。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进行分析,探讨其语义特征与文化含义。
颜色词语义的基本特征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语义的基本特征包括色彩、亮度和饱和度。
其中,色彩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如红色、蓝色、黄色等;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如浅色、深色;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如鲜艳、暗淡。
这些基本特征构成了现代汉语中颜色词语义的核心。
颜色词语义的文化含义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不仅仅是描述色彩的基本特征,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含义。
一些颜色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祥瑞,黑色象征着悲痛和死亡。
这些文化含义与中国传统思想、宗教信仰和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因此,在使用颜色词时,需要考虑其文化含义,以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颜色词语义的差异与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也发生了一定的差异与变化。
一些新词汇的出现,如粉色、绿茶色等,丰富了颜色词语义的表达;而一些传统的颜色词,如青色,虽然保留了基本特征,但语义上逐渐发生了变化。
除此之外,颜色词的语义还可能因地域、民族和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颜色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应用颜色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应用是丰富和多样的。
例如,红色可以表示激情和爱情,在描述红色鲜花时带有浪漫的意味;黑色可以表示神秘和恐惧,在描述黑夜时带有诡异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广告宣传和视觉设计等方面,颜色词语义的灵活运用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视觉冲击力。
结论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汉语语言文化,揭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颜色词语义也在不断变化与丰富。
在使用颜色词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其文化含义与语境,并在文化差异和个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解读和运用。
参考文献:1.李华. (2009).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D]. 南京大学.2.王明. (2015). 中国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 (5), 44-45.3.陈晓明. (2012). 中国汉字颜色词语的文化差异研究[J]. 外语研究与教学, (S1), 61-64.。
对外汉语词汇的色彩义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的色彩义教学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中,色彩义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它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生动、生活化特点。
对外汉语词汇的色彩义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色彩义的概念和特点、色彩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色彩义的概念和特点1. 色彩义的概念色彩义是指词汇在语言中所具有的与颜色有关的义项。
在汉语中,很多词汇都具有色彩义,比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这些词汇不仅仅指代了颜色本身,还常常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代表了人们对事物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2. 色彩义的特点(1)生动性:色彩义的词汇具有丰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能够直观地表现出事物的外观特征,让学习者产生直观的联想。
(2)生活性:色彩义词汇常常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认知和感受,是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词汇。
(3)文化性:每种颜色在不同文化中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教学者需要引导学习者了解不同文化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
二、色彩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 原则色彩义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生活化原则:教学要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实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色彩义词汇为教学内容,并结合相关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
(2)形象化原则:教学要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呈现色彩义词汇所代表的具体颜色,帮助学习者形成清晰的形象记忆。
(3)情感化原则:教学要引导学习者感受色彩义词汇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色彩义词汇。
2. 方法在色彩义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图片教学法: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色彩义词汇,并深入探讨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2)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习者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和应用色彩义词汇,从而让学习更加生动和有趣。
浅析汉语词汇的感情色彩及其转变

语言文学研究浅析汉语词汇的感情色彩及其转变韩锦潮(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香港999077)摘要:语+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的社会属性同时是语+的固有属性#词汇作为语+要素之一,在现代汉语词语中的词义主要包括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
理性意义是指词汇所表达的具体概念,词的色彩意义是指附在词理性意义上的,含有某种特定的倾向或感情。
在现代汉语的学习过程中,除了理解和掌握词语的理性意义之外,还应该注意附加的色彩意义。
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使用的场合、语法规则和语体要求,表达得体。
本文以词的感情色彩为核心,讨论色彩的分类、感情色彩的转变及转变的主要原因#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感情色彩一、色彩的分类《现代汉语》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分析词语色彩意义的词汇学专著,其中分别从现代汉语词语的色彩义定义、色彩义分类及特点和存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且系统的论述。
杨振兰在《现代汉语词彩学》(1996)中提道:“词彩,顾名思义,即词的色彩,指词所蕴含的某种独特的格调、韵味、倾向、气息等,一般视之为词义内容的一部分,称之为词的色彩意义。
”章炎在《浅谈词语的感情色彩"(1983'中将色彩意义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色彩,色彩,色彩,代色彩,行色彩,色彩%学的分析,感情色彩被认为是词的色彩意义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关于感情色彩,不同的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杨振兰认为“感情色彩是体的感受”。
认为“词的感情色彩是的某种感情而于意义的意义要素”。
其中,学分歧的地方在于感情色彩词和感情的词种是等同的,一种点认为是色义,一种将别,词的含义是某种特定感情的,感情色词。
“”“憎恶”“”“”等。
学(2000)提:“感情为象反映的部分的词语意义,或者说,本身指某种感情感情其现的意义,感情色彩%”,于感情色彩词语的分类,的是分法,即义词、义词和中词。
也学提分,即将一词在中义义的词词。
章炎(1983)在论述中了下,“骄傲”在的语言环境中既义,又义。
现代汉语色彩词语言学角度

色彩词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价值
色彩词的社会功能
色彩词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例如在一些政治运动中 ,“红色”往往被用来表示革命、激进等意思,“黑 色”则被用来表示反动、保守等意思。
色彩词的经济价值
一些色彩词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往往具有 很高的经济价值,例如一些奢侈品牌会使用“金色” 、“黑色”等色彩词来提升产品的价值。
色彩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
色彩词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色彩词可能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外 延,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常常与纯洁、神圣有 关,而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则常常与死亡、丧事有 关。
色彩词的传播与接受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一些中国的色彩词也逐渐被国际社 会所接受,例如“土豪金”等词汇已经在一些国际品牌 的广告中使用。
情感色彩词
总结词
带有情感色彩的色彩词
详细描述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色彩词带有特定的情感色彩,如“惨白”(形容害怕、惊恐)、“惨绿”(形容阴森、凄凉) 等。这些词汇能够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
比喻色彩词
总结词
用比喻方式描述色彩的词汇
详细描述
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些用比喻方式描述色彩的词汇,如“碧海蓝天”(形容海洋和天空的颜色,比喻广 阔无垠)、“桃红柳绿”(用桃红比喻粉红色,用柳绿比喻浅绿色,形容春天景色鲜艳美丽)等。这 些比喻色彩词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对色彩的感受和描述。
增强语言表现力
色彩词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鲜艳的 花朵”和“沉闷的空气”。
调节人际关系
传达社交信号
色彩词可以用来传达社交信号,如“亲密的粉色”和“疏远的灰 色”。
营造氛围
色彩词可以用来营造氛围,如“温馨的灯光”和“冷漠的白色”。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色彩意义问题

1 词 的色 彩意 义
文章 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6 )0 6— 0 0 6 3— 0 2 的方面 的最后 结果 ,是 贬义词 。
2 .2 语体 色彩 义 方 面 。词语 的语 体 色 彩 是 词语 在 特 定 的 场 词 的色 彩意 义是 附 着在 词 理 性 意 义之 上 表 达 人 或语 境 所 赋 予 的特定 感受 ,反 映 到词 义 中就构 成 了词 的 色彩 意义 。分 为 感 情 色 合 表现 出来 的 ,留学生在 学 习 时 由于 疏 忽 了这 一 点会 出现 一 些 问 彩 、语 体色 彩 、形 象 色彩 、文化 色彩 。 题 。他 们会 造 出这样 的句 子 : 第 一 次 来 西 安 ,我下 榻 在 西 安 饭 1 . 1 感 情 色彩 。不 同 的用 词反 映不 同的 感 情 ,也 反 映 了 不 店 ” 、“ 开学 第一 天 ,我 会晤 了很 多新 同 学 ” 、“ 我 请老 师 修 改一 下 同立场 ,所 以词 汇必然 具有 感 情色 彩 ,或褒 或 贬 ,或 喜欢 或 厌恶 。 我 的拙 著” 。这 由于 他们 不 知道 下 榻 , 会 晤, 拙 著 是 书 面语 ,要 用 如 “ 孩 子” 和 “ 宝宝 ” ,同样 可 以用来称 呼 自己的小孩 ,但 是第 二 在 郑重 场合 ,且通 常用在 大人 物身上 。 2 .3 文化 色彩 义 方 面 。在 这方 面 出现 的 问题 主要 是 由于 不 个 称 呼分 明显得 更 为 亲 昵 ,更 能体 现 对 小 孩 的一 种 疼 爱 ,相 比之 下 ,“ 孩 子” 这 个称 呼就 比较冷 静些 。这两 个 词语 形 成 的就是 亲 疏 同民族所 特有 的文 化心态 或对 同一 文化 现 象 的不 同理 解 而导 致 的 。 有 别 的情感 差异 了。词 语 的 褒贬 色彩 不 是 一成 不 变 的 。有 些 词 本 如 “ 龙” 一 词 由于中 国特 色 的文 化背 景 使 其象 征 着 皇 权 的威 严 与 含 贬义 ,后在 使用 中渐 渐 变 成 中 性 。如 “ 瓜 分 ” 这 个 词 ,原 特 指 尊 贵 ,具有 明显的 褒 义 色彩 。而 在 西方 基 督 教 及 古希 腊 文 化 的 影 若 干列 强联 合起来 分割 弱小 或不 发 达 国家 的领 土 。强 国欺 凌 弱 国 , 响 下 ,“ 龙” ( d r a g o n )一 直 被视 为 邪恶 与 灾难 的化 身 。一 个 不 具 占领他 人领 土 ,当然是 不 能 赞 同 的 。但 是 ,如今 “ 瓜 分 ” 这个 词 有色 彩义 的词语 因此 而具 有 了截 然 相反 的两 种 的文 化 色 彩 。又 如 似 已没 有贬 义色彩 了。 “ 个人 主义 ” 是贬义 词 ,而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则 是褒 义 词 。因此 当一位 1 .2 语 体色 彩 。语体 色彩 是 由 词经 常 出现 的语 体 久 而久 之 留学 生夸某 中国学生 “ 你 这 完全 是 个人 主义 的做 法 ” 时难 免 会 引 赋 予的 ,是指 某个 领 域 里 使用 的语 言 的 特点 。一 般 分 为 口语语 体 起误 会 。 和 书面语 体 两大 类 ,书 面语 体 可 以进 一 步再 分 为 文 艺语 体 、科 技 3 解 决策 略 语 体 、政 论语 体 、公文语 体等 。口语 语体 又分 为说话 体 和演讲 体 。 我们要 让学 生 掌握 的是 言 语 中的 、动 态 的 、全 面 的词 汇 ,这 1 .3 形象 色彩 。词 汇 的形 象 色彩 指 的是 某 些 词语 往 往 给 人 样才 能使学 生做 到对汉 语 运 用 得体 。下 面是 解 决 这 些 问题 的一 些 种 形象 感 ,这种 形象 感 来 自对该 事 物 的 形 象 的概 括 。往 往 充 分 建议 。 表现 在文 学作 品 中,给 人 身 临 其 境 的生 动 感 。如 叶 圣 陶 先 生 在 3 .1 认 真掌 握词 的基 本 意 义 和色 彩 意 义 的 对 比 。根 据 前 文 《 苏州 园林 》 中 的描 述 : “ 苏 州 园 林 栽 种 和 修 剪 树 木 也 着 眼 在 画 的分析 ,我们 已经 知 道 ,词 的 理性 意 义 与 词 的色 彩 意 义是 密 不 可 意 … … 没有修 剪 得 像 宝 塔 那 样 的 松 柏 ,没 有 阅兵 式 似 的 道 旁 分 的 。大概分 为三 种关 系 : 树 :因为依 据 中国 画的 审美观 点看 ,这 是 不足 取 的。 ” 这 段 文字 中 3 .1 .1 组词所 反映 的感情 特征 是 词 所 反映 的客 观 对象 本 身 的 “ 松柏” 、“ 阅兵式 的 道旁 树 ” 都 给人 一 种 整齐 划 一形 象 感 ,让 所 具有 的本质 特 征 ,并 不是 人 们 主 观 附加 的 ,是 完 全 客 观 的 ,是 人 置 身其 中 。语 言 的形 象 色 彩 可 以暗 示 作 者 的情 绪 ,诱 发 读 者 的 理 性意 义本身 的主 要 内容 。如 “ 高兴 ” ( 愉快 而兴 奋 、喜欢 ;有 兴 情感。 趣 做某 事 ) 、“ 悲伤”( 极度 伤心 、哀痛 ) 等 。 1 .4 文 化 色 彩 。汉 语 的文 化 色 彩 特 指 在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 3 .1 .2 组 词 的理性 意义 中包 含 了带 有 是非 、好 坏 等评 价 色 由于 中外文 化 的交流 ,碰撞 在 不 同 文 化 背景 中 突显 出 的汉 语 词 汇 彩 的 内容 ,这 些评价 性 内容使该 词 具有 了某 种 主观 上 的感 情 色 彩 , 所 具有 的文 化意 义 。最 能体 现 民族 文化 特征 的词 汇 在 对 外 汉语 教 这 种感情 色彩 是 附属 性 的,与 理性 意义 同时 产生 ,且 完 全 受 理 性 学 中尤 其要 注 意 ” 文 化 ” 意 义 。例 如 :狗 、龙 、个 人 主 义 、知识 意 义的影 响 。如 “ 吹嘘” ( 夸 大 或者 无 中生 有地 表 扬优 点 ) 、“ 野 分 子等 词在 中外文 化背 景 影 响下 就 体 现 出 了 的不 同 的 色彩 义 。下 心 ” ( 对 领 土 、权位 、名 利等 的强烈 的非分 欲望 ) 等 。 面我们 将分 别就这 些类 别 在 对 外 汉 语词 义 教 学 中 出现 的问 题进 行 3 .1 .3 组词 的理 性意 义 中并不 包 含感 情 成 分 ,词 的感 情 色 研究。 彩并不 附属 于理性 意 义 ,而是 人 们 主 观 上 另 外 附加 的。 如 “ 半 斤 2 在 词 汇色彩 义 方面 的理解 问题 八两 ” ( 旧制 1 市 斤是 1 6两 ,半斤 就是 8两 ,现 比喻彼 此相 当 ,不 2 . 1 感情 色彩 义 方 面 。在 对外 汉 语 词 义 教 学 中有 关 词 汇 色 分高 下 <多含贬 义 >) 、“ 得宠 ” ( 受 到上 级 、长 辈 、主人等 特 别 的 彩义 方 面出现 的问题 主要 由以下两种 原 因造成 : 喜爱 < 多 含贬义 >)等 。 2 .1 .1 同一个 词存在 两个 或 两组 附 加 色彩 相 反 的义 项 。如 因此 ,在学 习词语 的色彩 意义 的 同时 要理 解 词 汇 的理 性意 义 , “ 骄傲 ” 在 《 现代汉 语 词 典 》 中被 解 释 为 : ( 1 ) 自以为 了不 起 , 由此来 加深 对色彩 意 义的理解 和记 忆 。 看不 起别 人 ( 2 ) 自豪 ( 3 )值 得 自豪 的人 或 事 物 。三 个义 项 具 有 3 .2 结合 语境 ,在语 境中体会词语 的附加意义 。了解词不 同义 两种 相反 的感 情 色 彩 ,一 项 是 贬 义 ,其 余两 项 是 褒 义 。在 实 际 教 项 的用法 ,要避免孤立的去速记 硬背单词 , 要 在一定 的语 境 中通过运 学 中如果 不加 以准 确 解 释 ,就 会 给 留学 生 的 理解 带 来 困难 。还 有 用掌握词语 。如动词 “ 打”有十几种用法 。 “ 打人” 、“ 打酒” 、“ 打游 许 多 这种兼 具几 种感 情色 彩的词 语 ,如 “ 包袱 ” 等 。 戏” 、“ 打 电话” 中的 “ 打”有不 同的用法和含义 。在 “ 听说 ,昨天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现 代汉 语 词 汇色 彩意 义 概 述
中 性 词 的 区 分 更 是 很 多 问 题 解 决 的 关键 ,
本来是贬 义词 , 但 是 在现 代社 会 往 往 具 有 了“ 女 子 妩 媚动 人 ” 的意味。 这 种 变 化 是 符
语 言 是 伴 随 着 人 类 社 会 的 出现 而 出现 但 是 这 种 区 分 并 不 是 一 成 不变 的 , 随 着 语
另外 还 有 一 些 词 汇 本 身 并 不 具 备 感 情
些 褒 贬的 含 义 在 内 。 比 如“ 门” 一词 , 本 身是
一
成了带有亲昵意味的 褒义词 了。 语 体 色彩 色 彩 , 但 是 由 于 特 定 的社 会 背景 就 有 了一 语的区别。 书 面 语 是 较 为 正 式 用 在 书 写过 程 中的语言 , I : I 语 则 是 在 日常 交 际 中使 用
反 映 着 一 种 语 言 在认 识 和 反 映 自然 世界 和 义词 , 但 是 有 些 长 辈 在 称 呼 比较 顽 皮 的 小
的反映 。
社会生 活的广度和深度 , 更 是 通 过 自身 的
变化反 映着时代的变迁 。 现 代 汉 语 作 为 当
孩子 时 使 用 “ 小坏 蛋” 一词, 这里“ 坏 蛋” 就
发 展 过 程 中逐 渐被 淘 汰 , 如“ 阶级斗争 ” 一
除此 之外 , 还 有 一 些 本 身 含 有 褒 义 的
了贬义 的 倾 向 。 比如“ 哥、 姐” 等 词本 身是 表
还 要 注 意 词 汇 的色 彩意 义 。 汉语中 , 词是 音
义结合体, 由 于声 音 和意 义 的 区 别 , 汉语 的
语 言 学研 究
C h i n a E d u c a t i O n I — n n o v a t i o — n H e r a l d
现 代 汉 语 词 汇 色 彩 意 义 变化 之 我 见
薛 云 菲 ( 吉林 师范 大学文学 院 吉林 四平 I 3 6 0 0 0 ) 摘 要: 汉语从本质上来说是 一门表义的语 言, 汉语 中的词汇都具有 非常丰 富的意义 , 这 之 中既有 着词汇 意义和语 法意义, 还 具有 另一种 使 得 语 言 表 达 更加 生 动 形 象 具体 的 的 意 义 — — 色彩 意 义 。 汉语 的 词 汇 色彩 意 义不 是 一 成不 变 的 , 它 随 着 社 会 发展 、 经 济 政 治 的 变 化 而不 断 地处于 变化之 中。 现代汉语 的词汇色彩意义更是瑞 。 关注现代汉语词 汇色彩意义的变化能够让我 们更好地 学 习、 使 用现 代汉语 , 同时, 对于 这一 问题 的研究也是 同时在 相对 长的一 段时 间内仍然是词汇学 的一个重要研 究范畴 。 关键词 : 现 代 汉 语 词 汇 学 色 彩 意 义 变 化 中 图分类 号 : G 6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1 2 ( a ) 一0 0 7 9 — 0 2
亲” 两 词 就是 明 显 的 口语 和 书 面语 的 区 别 。
个意 义上面临多个选择时 , 所 要 关 注 的
时代 色彩 则是 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个 词 语 在 不 同 时 代表 更 是 屡 见 不 鲜 。
不仅是这个 词语的语法意义和 词汇意义 ,
现 出来的不同意义而 言的 。 词 语 的 意 义 随
个 中性词 , 但 是 随 着越 来 越 多 的 “ 门 事
件” 出现 , 这 个 词 已经具 有 了相对 贬 义 的 色
多个同义词、 近 义 词的 表 达 方 式 等 , 这 就 更 加造成 了汉语词汇意义的复杂性 。 在 表 达
一
彩, 这种 变化 从 2 O 世纪 7 0 年 代 的尼 克 松 “ 水 门事件” 就 已经 开 始 , 在现代中 国, 近 年 来
的, 语 言 的产 生 远 在 文字 的 出 现 之 前 。 而 词 言环 境 的改 变 现 代汉 语 词 汇 的感 情 色 彩也 合 社 会张 扬 个 性 的 时 代 特征 的 , 同时 , 也是
汇 则 是 语 言 中非 常 重 要 的 一 部 分 , 它 不 仅 会 随 之 改 变 , 比如“ 坏蛋 ” 一 词是 明 显 的 贬 社 会不 断 求 新 、 求 奇 和 求险 、 求 异价 值 取 向
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 变化 , 有 些 词 在 历史 词 语在 现 代汉 语 词 汇色 彩意 义变 化 中 出现 词现 已 很 少 在 日常 语 言 中 出 现 ; 有 些 词 则
词 汇 自然 就 产 生 了不 同 意 义 。 汉 语 中词的意义类 型主要 有三类 : 概 念意义、 语 法 意 义 和 色彩 意 义 。 词 的 色彩 意 义一般是指 的区别于概念意义 、 语 法 意 义 之 外 的 用 来 表 示 与语 言 环 境 相 关 的 意 义 。 色彩意 义有着独特的作用 , 可 以 把 相 对 复
示尊 敬 的 褒 义 词 , 但 是 目前 , “ 哥、 姐” 已 经
不 和谐 甚 至 是 特 立 独 行 , 人 们 在说 出 “ 某 某
改变 了 最 初的 意 思 , 如“ 妻子 ” 最 初 指 的 是 在很 大 程 度上 用来 形 容 一个 人与 社 会 主 流 妻子  ̄ [ I J L 女, 现 在 已经 专 指 女 性 配 偶 。 哥、 某某姐” 的 时 候 很 多时候 都是 带 有 嘲 讽
的非 正 式 的语 言 。 举例来 说, “ 妈妈 ” 和“ 母
今 世 界 公 认 最 为 复 杂 的 语 言之 一 , 其 丰 富 则 主要 是 指 的 现 代 汉语 词_ 汇 的书 面 语 和 I : I 的词汇 正是其复杂性的重要体 现。 现 代 汉
语词汇 往往会有一词多义 、 一 个 意 义 上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