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实验3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实验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 1. 2. 3.学会722S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
4.学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5. 二、实验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铁可选用的显色剂有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及其衍生物、磺基水杨酸、硫氰酸盐等。
而目前一般采用邻二氮菲法该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在pH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桔红色配合物Fephen32 此配合物的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1.1×104 L·mol-1·cm-1而Fe3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稳14.1。
所以在加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 将Fe3还原为Fe2 2Fe3 2NH2OH·HCl → 2Fe2 N2 H2O 4H 2Cl- 测定时控制溶液的酸度为pH≈5较为适宜。
三、仪器与试剂722S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容量瓶100mL50mL 、铁标准溶液含铁0.1mg/ml。
准确称取0.8634g的NH4FeSO42·12H2O 置于烧杯中加入20ml1:1HCl和少量水溶解后定量地转移至升容量瓶中以水稀释之刻度摇匀。
、邻二氮菲0.1510-3mol/L新配制的水溶液。
、盐酸羟胺10水溶液临用时配制、醋酸钠溶液1mol/L 2NN3Fe2NNNNNNFe 四、实验步骤 1. 1 10μg·mL-1铁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0.8634g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于100mL烧杯中加60mL 3mol·L-1 H2SO4溶液溶解后定容至1L摇匀得100μg·mL-1储备液可由实验室提供。
实验3-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实验三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Q235 钢)的压缩屈服点sc σ和铸铁的抗压强度bc σ。
2.观察、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二、设备和仪器1.WES-600S 型电液式万能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试样采用1525ϕ⨯(名义尺寸)的圆柱形试样。
四、实验原理低碳钢(Q235 钢)试样压缩图如图3-1b 所示。
试样开始变形时,服从胡克定律,呈直线上升,此后变形增长很快,材料屈服。
此时载荷暂时保持恒定或稍有减小,这暂时的恒定值或减小的最小值即为压缩屈服载荷F SC 。
有时屈服阶段出现多个波峰波谷,则取第一个波谷之后的最低载荷为压缩屈服载荷F SC 。
尔后图形呈曲线上升,随着塑性变形的增长,试样横截面相应增大,增大了的截面又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试样愈压愈扁,甚至可以压成薄饼形状(如图3-1a 所示)而不破裂,因此测不出抗压强度。
铸铁试样压缩图如图3-2a 所示。
载荷达最大值F bc 后稍有下降,然后破裂,能听到沉闷的破裂声。
铸铁试样破裂后呈鼓形,破裂面与轴线大约成45o,这主要是由切应力造成的。
图3-1 低碳钢试样压缩图 图3-2 铸铁试样压缩图五、实验步骤1.测量试样尺寸用游标卡尺在试样高度重点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取其平均值,记录数据。
2.开机打开试验机及计算机系统电源。
3.实验参数设置按实验要术,通过试验机操作软件设量试样尺寸等实验参数。
4.测试通过试验机操作软件控制横梁移动对试样进行加载,开始实验。
实验过程中注意曲线及数字显示窗口的变化。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记求并保存实验数据。
5.实验数据分析及输出根据实验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打印机输出实验结果及曲线。
6.断后试样观察及测量取下试样,注意观察试样的断口。
根据实验要求测量试样的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 7.关机关闭试验机和计算机系统电源。
清理实验现场.将相关仪器还原。
六、实验结果处理1. 参考表3-1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3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三环境微生物的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2.懂得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
3.了解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二、实验原理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
土壤、江河湖海、尘埃、空气、各种物体的表面以及人和动物体的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都存在着各种微生物。
由于它们体积微小,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它们个体的存在。
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在发霉的面包、朽木上看到某些微生物群体。
这些现象表明,自然界只要有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物质和环境条件,微生物就可以在其上生长繁殖。
据此,我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用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
培养基是用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
其中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气体和水分。
此外,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要求,在配制培养基时还需用酸液或碱液调节至适宜的pH。
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
所谓灭菌是指采用各类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使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经过灭菌后的物体是无菌的。
消毒是与灭菌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指用较温和的物理因素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病原微生物的一种常用的卫生措施。
灭菌的方法较多,广泛使用的是高温灭菌,其中最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此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可密闭的加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的。
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温度可达121℃。
一般只要维持15~20min,就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它们的各种孢子。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操作技术。
为了确保纯种不被杂菌污染,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无菌概念,经常保持实验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的污染,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如将微生物接种到适合其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细菌37℃:霉菌等28℃),培养一段时间(一般24~48h)后,少量分散的菌体或孢子就可生长繁殖成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此即菌落。
实验03 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实验课】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1-溴丁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实验原理】取代反应:32223222CH CH CH CH Br+NaOH CH CH CH CH OH+NaBr−−−→加热消去反应:32223222 CH CH CH CH Br+NaOH CH CH CH=CH+NaBr+H O−−−→↑乙醇加热【实验试剂】1-溴丁烷5%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的醇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水【实验仪器和用品】试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架玻璃导管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胶皮管铁架台量筒(25mL)胶头滴管烧杯(250ml) 圆底烧瓶石棉网【实验一】1-溴丁烷的取代反应:检验反应产物中Br-的存在实验操作图解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试管里加入几滴1-溴丁烷。
2.再加入1ml5%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3.点燃酒精灯,加热。
1.取1-溴丁烷2.加入试管中3.取1mlNaOH实验现象: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实验证明1-溴丁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羟基取代溴原子,生成1-丁醇和溴化钠。
此类反应称为卤代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4.静置,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取少量上层水溶液,置于另一只洁净的试管中。
5.加入少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几滴2%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4.加入试管中5.振荡6.用酒精灯加热7.静置 8.取上层清液 9.加入试管中10.取稀硝酸 11.加入试管中 12.取2%AgNO 313.加入试管中 14.有淡黄色沉淀烃的水解反应。
溴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淡黄色沉淀溴化银。
【实验三】1-溴丁烷的消去反应:检验反应产物1-丁烯实验操作图解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15毫升溴乙烷倒入装有氢氧化钠醇溶液的圆底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加热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无色气体使试管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3——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

当样液中还原糖浓度过高时应适当稀释,再 进行正式测定,使每次滴定消耗样液的体积控制 在与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时所消耗的还原糖标 准溶液的体积相近,约在10mL左右。
当浓度过低时则采取直接加入10mL样品液, 免去加水10mL,再用还原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记录消耗的体积与标定时消耗的还原糖标准溶 液体积之差相当于10mL样液中所含还原糖的量。
实验3——直接滴定法测 还原糖
实验三: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1. 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
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 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 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 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
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 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 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 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还原糖含量。
5. 结果计算
F
还原糖(以葡萄糖计%)=
× 100
m×
V 250
×
1000
式中: m—样品质量,g
F—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
葡萄糖的质量,mg
V—测定时平均消耗样品的体积,mL
250—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6. 注意事项 (1)本方法测定的是一类具有还原性的糖, 包括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只是 结果用葡萄糖或其他转化糖的方式表示,所 以不能误解为还原糖=葡萄糖或其他糖,也 并不完全等于各还原糖含量之和。但如果已 知样品中只含有某一种糖,如乳制品中的乳 糖,则可以认为还原糖=某糖。
(4)试样溶液测定:吸取5.0mL碱性洒石酸铜 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 10mL,加入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中加比预测体 积少lmL的试样溶液至锥形瓶中,使在2min内加 热至沸,趁沸继续以每2秒l滴的速度滴定,直至 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体积。同法 平行操作三份,得出平均消耗体积。
实验3

实验三美学基础实践姓名:佘州学号:114077031059指导老师:陈伟实验时间:2014年6月20号一、实验目的1)建立基本的美学观念,了解美学设计的要领和基本方法。
2)通过实际设计,深化美学知识,掌握基本设计技巧。
3)强化点、线、面的构图理念和方法。
4)强化对色彩的认识和敏感程度。
5)通过设计前后的对比,了解美学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内容(1)用Word设计宣传海报1)设计要求✧ 主题:保护大自然保护森林,禁止乱砍乱伐注意保护地球物种,避免生物灭绝,恢复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污染,减少污染排放物,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保护人文景观,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推动绿色食品工程,杜绝污染食品入口✧ 构图形式:“点”构图。
✧ 版面尺寸:A4。
✧ 输出形式:彩色打印输出。
✧ 保存文件:文件名为“实验3_点构图设计.doc”。
2)设计要点✧ A4纸的上、下、左、右页边距为1cm。
✧ 彩色图片的内容应与设计主题一致,格式应采用24位位图形式,BMP格式保存。
✧ 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菜单,插入图片。
✧ 若希望随意调整图片位置,单击图片,在“图片”工具栏中单击“文字环绕”按钮,选择“浮于文字上方”。
✧ 利用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输入文字,鼠标右键单击文本框,选择“叠放次序”,单击“浮于文字上方”图标,这样文字就可在版面上随意移动。
✧ 组合版面上的所有元素。
单击“绘图”工具栏左侧的“选择对象”按钮,画一个矩形,把所有元素包围其中。
鼠标右键单击某元素,选择“组合/组合”选项,此后可整体移动组合后的元素。
3)宣传海报效果三、思考题1)试采用“线”构图的形式设计作品。
2)一个成功的设计需要哪些要素?答:一个成功的设计需要的要素有绘画、色彩构成和版面构成。
3)为什么在使用Word编辑制作作品时,背景多采用白色?而使用PowerPoint 设计作品时,却要求背景暗淡一些?答:W ord文档一般打印时如果背景是深色,则会浪费很多墨,而且黑底白字也不适于阅读。
03实验3 水总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三水总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实验日期:实验目的:1、学习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滴定终点的判断;2、掌握钙、镁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水硬度的表示法:一般所说的水硬度就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最常用的表示水硬度的单位有:1、以度表示,1o=10 ppm CaO,相当10万份水中含1份CaO。
2、以水中CaCO3的浓度(ppm)计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CaCO3多少毫克。
MCaO—氧化钙的摩尔质量(56.08 g/mol),MCaCO3—碳酸钙的摩尔质量(100.09 g/mol)。
二、测定原理: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配位滴定法即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作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的Ca2+、Mg2+,直至溶液由紫红色经紫蓝色转变为蓝色,即为终点。
反应如下:滴定前:EBT +Me(Ca2+、Mg2+)=Me-EBT(蓝色) pH=10 (紫红色)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H2Y2- + Ca2+= CaY2- + 2H+H2Y2- + Mg2+= MgY2- + 2H+计量点时:H2Y2- + Mg-EBT = MgY2- + EBT +2H+(紫蓝色)(蓝色)滴定时,Fe3+、Al3+等干扰离子用三乙醇胺掩蔽,Cu2+、Pb2+、Zn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KCN、Na2S 或巯基乙酸掩蔽。
三、主要试剂1、0.02mol/LEDTA2、NH3-NH4Cl缓冲溶液 3、铬黑T:0.5%4、三乙醇胺(1:2)5、Na2S溶液 2% 6、HCl溶液 1:17、CaCO3固体A.R.四、测定过程1、EDTA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 0. 55g 一份,置于250ml 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HCl 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
吸取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 NH3-NH4Cl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EDTA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
实验3-钢中带状组织、魏氏组织、游离渗碳体的组织观察与检验

10钢退火 500x
3、游离渗碳体的形成原因、危害及消除
08钢退火 500x
4、参考标准:GB/T 13299-1991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实验三 钢中带状组织、魏氏组织、 游离渗碳体的组织观察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钢中带状组织组织的观察与检 验。
2.掌握钢中魏氏组织的观察与检验。 3.掌握钢中游离渗碳体的观察与检验。
a) 由成分偏析引起。碳素钢带状组织的存在多数是由成分偏析引起。
b)由热加工温度不当引起。
1、带状组织的形成原因、危害及消除
一般来说:带状组织使钢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垂直于轧 制方向(即垂直于带状组织方向)的伸长率δ、断面收缩 率ψ及冲击韧度αk降低。带状组织对钢的屈服点σs和抗拉 强度σb影响不大。
消除的措施要从产生的原因上着手,一是控制热处理加 热温度,二是控制冷速。
3、游离渗碳体的形成原因、危害及消除
10钢退火 500x
3、游离渗碳体的形成原因、危害及消除
低碳钢在退火温度较高或者坯料热轧后缓慢冷却后在 晶粒内或者晶界上出现的颗粒状碳化物。一般认为:碳含量
≤0.15 低碳退火钢板中的游离渗碳体主要是珠光体转变产物,其中也会有三 次渗碳体的存在;而极低碳钢中的游离渗碳体就是三次渗碳体。
3、根据标准判断试样的带状组织、 魏氏组织、游离渗碳体级别。
28MnCr钢轧制状态 100X
Q345钢轧制状态 100X
45钢正火状态 100X
40Cr钢正火状态 100X
05钢退火状态 500X
10钢轧后退火状态 500X
游离渗碳体有A、B、C三种类别。A系列均匀分布,严重 时趋于网状;B系列呈点状或者细小粒状,严重时趋于链状; C系列系列呈点状或者细小粒状,有变形方向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行时多态性1设计一个抽象基类Worker,并从该基类中派生出计时工人类HourlyWorker和计薪工人类SalariedWorker。
每名工人都具有姓名name、年龄age、性别sex和小时工资额pay_per_hour等属性;周薪计算成员函数void Compute_pay(double hours),(其中参数hours为每周的实际工作时数)和用于显示工人的基本信息的标准输出运算符友元函数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Worker& worker)。
工人的薪金等级以小时工资额划分:计时工人的薪金等级分为10、20和40 US$/hour三个等级;计薪工人的薪金等级,分为30和50 US$/hour两个等级。
不同类别和等级工人的周薪计算方法不同,计时工人周薪的计算方法是:如果每周的工作时数(hours)在40以内,则周薪= 小时工资额×实际工作时数;如果每周的工作时数(hours)超过40,则周薪= 小时工资额×40 + 1.5 ×小时工资额×(实际工作时数– 40)。
而计薪工周薪的计算方法是:如果每周的实际工作时数不少于35小时,则按40小时计周薪(允许有半个工作日的事/病假),超出40小时部分不计薪,即周薪= 小时工资额×40;如果每周的实际工作时数少于35小时(不含35小时),则周薪= 小时工资额实际工作时数+ 0.5 ×小时工资额×(35 - 实际工作时数)。
要求:1. 定义Worker、HourlyWorker和SalariedWorker类,并实现它们的不同周薪计算方法。
2.在主函数main()中使用HourlyWorker和SalariedWorker类完成如下操作:①通过控制台输入、输出操作顺序完成对5个不同工人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类别和薪金等级)的注册。
注意,5个工人应分属于两类工人的5个等级。
②通过一个菜单结构实现在5个工人中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工人,显示该工人的基本信息,根据每周的实际工作时数(通过控制台输入)计算并显示该工人的周薪。
直至选择退出操作。
提示:1.可以定义一个Worker类的指针数组Worker* workers[5];用于指向5个动态创建的HourlyWorker或SalariedWorker类对象。
注意,程序结束前,应撤消这些动态创建的对象。
2.可以为Worker类增加一个成员函数void Name();用于在菜单结构中显示每个工人的姓名作为用户选择的菜单项。
num = 6 2 定义一个能描述多种几何图形的类派生层次结构:其中基类Shape 是一个只描述了几何图形共同概念属性和操作接口的抽象类,而不描 述任何针对具体几何图形相关的属性和操作接口。
该类的定义如下:enum ShapeType {Circle, Ellipse, Rectangle, Triangle, Polygon, HouseShape, Ring}; class Shape{Protected:ShapeType type ; // 几何图形类型public:Shape (ShapeType type );~Shape ();virtual double Perimeter () = 0; // 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virtual double Area () = 0; // 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由基类Shape 派生的圆类Circle 、椭圆类Ellipse 、矩形类Rectangle 、三角形类 Triangle 、正多边形Polygon 、屋形类HouseShape 和环形类Ring 都在Shape 基础 上增加了各自相应的形态属性:Circle 类增加了半径属性double radius ;Ellipse 类增加了长轴属性double long_axis ;和短轴属性double short_axis ;Rectangle 类增加了长属性double length ;和宽属性double width ;Triangle 类增加了底属性double bottom ;和高属性double height ;Polygon 类增加了边数属性double num ;和边长属性double length ;HouseShape类增加了屋基属性Rectangle base;和屋顶属性Triangle roof;Ring类增加了内圆属性Circle inside;和外圆属性Circle outside;并依据各自的形态属性重新定义统一的接口操作Perimeter和Area。
同时为了使各个几何图形对象的输入和输出标准化,每个派生图形类还要重载输入运算符operator>> 和输出运算符operator<<,实现相应图形类对象的形态参数和输出显示图形类对象的基本信息。
要求:1.按照题意定义和实现Shape、Circle、Ellipse、Rectangle、Triangle、Polygon、HouseShape和Ring构成的几何图形类结构。
2.在主函数main()中编写一个用于测试所定义的几何图形类结构中各个类功能的多态性的菜单选择结构,直至选择退出测试,结束程序执行。
在菜单选择结构中对选中的几何图形类进行测试的内容和步骤如下:①动态创建选中的几何图形类对象;②为所创建的几何图形输入形态参数;③显示所创建图形的基本信息;④计算并显示所创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⑤上述操作结束后删除动态创建的几何图形类对象。
3.要求编写编程文档,文档内容包括:①绘制基类Shape和派生类Circle、Ellipse、Rectangle、Triangle、Polygon、HouseShape、Ring的类图,以及它们之间的静态关联图。
②各个派生几何图形类的定义描述。
③main()的流程图。
提示:1. 如果椭圆的长轴 = 2a ,短轴 = 2b , 则椭圆的周长 ≈ π[ 1.5(a + b) - √ab ],椭圆的面积 = πab 。
如果正n 边形的边长 = a , 则正n 边形的面积 = ah ,其中h = ,而α = 。
2. 屋形类HouseShape 是由矩形类Rectangle 和三角形类Triangle 聚合而成,所以HouseShape 的接口操作应借助Rectangle 和Triangle 的接口操作来实现。
同样, 环形类Ring 是由圆形类Circle 聚合而成,所以Ring 的接口操作也应借助Circle 的接口操作来实现。
n 2 a 2tg α πn3归纳绘制各类图形所需要的共同属性和操作接口,可以定义一个只为不同图形绘制类提供绘制属性和绘制操作的接口规则,以及为将不同图形绘制类对象连接成一个链表提供连接属性和插入链表操作的接口规则,而不实现任何具体图形绘制操作和对象插入操作的抽象类Figure如下:enum TYPE {LINE, CIRCLE, ELLIPSE, ARC, RECTANGLE, TRIANGLE, POLYGON};class FigureLink; // 超前声明class Figure{friend class FigureLink; // FigureLink是连接不同图形绘制类对象的链表类protected:TYPE type; // 图形类别:直线= LINE, 圆= CIRCLE, 椭圆=// ELLIPSE, 弧= ARC, 矩形= RECTANGLE, 三角// 形= TRIANGLE, 正多边形= POLYGON int cx, cy; // 绘制图形的中心位置坐标int linestyle; // 画线样式int linewidth; // 画线宽度int linecolor; // 画线颜色int fillpattern; // 封闭图形的填充样式int fillcolor; // 封闭图形的填充颜色static Figure* ptr; // 指向将要插入链表的图形绘制对象Figure* next; // 指向链表中下一个图形绘制对象public:Figure(int x, int y, TYPE tp, int style = SOLID_LINE, int lnwidth = NORM_WIDTH, int lncolor = WHITE, int pattern = EMPTY_FILL, fcolor = BLACK) {cx = x;cy = y;type = tp;linestyle = style;fillpattern = pattern;fillcolor = fcolor;linewidth = lnwidth;linecolor = lncolor;}virtual ~Figure() {}virtual void Draw() = 0; // 图形绘制操作的接口规则vitural void Insert() = 0; // 图形绘制类对象插入链表操作的接口规则void show(); // 在图形方式下按指定格式显示图形的各项属性(中// 心位置坐标属性除外)。
};注意,构造函数中为各项绘图属性的缺省值是绘图系统已经预先定义的符号常量,这些符号常量的种类和含义可以参见提示中响应的相应常量表。
要求:1.从Figure定义以下图形绘制类:Line直线、Circle圆、Ellipse椭圆、Arc弧、Rectangle矩形、Triangle三角形、Poligon正多边形。
2.每种图形绘制类除了从基类继承共同属性外,还分别具有描述自身形状和尺寸的属性,每种图形绘制类的新增属性如下:Line类int length; // 直线长度int angle// 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度单位)Circle类int radius; // 圆半径Ellipse类int horizAxis// 椭圆水平轴int vertAxis// 椭圆垂直轴Arc类int radius; // 弧线半径int stAngle// 弧线的起点角(以度单位)int endAngle// 弧线的止点角(以度单位)Rectangle类int length; // 矩形的长度int width; // 矩形的宽度Triangle类int side1; // 三角形的一条边长int side2; // 三角形的另一条边长int angle// 两边的夹角(以度单位)Polygon类int pointNum; // 正多边形的顶点个数int sideLength; // 正多边形的(顶点之间)边长3.上述各个派生类的属性(包括所有图形类的共同属性在内)的设置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①通过构造函数设置为你确定的特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