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合集下载

新疆小学教案

新疆小学教案

新疆小学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新疆小学生地理知识——了解新疆的地理特点和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和边境特点。

2. 了解新疆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3. 了解新疆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教学重点:1. 新疆的地理位置和边境特点。

2. 新疆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3. 新疆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新疆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新疆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关于新疆地理和文化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新疆地理位置,并让学生观察新疆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位置关系。

Step 2:地理特点介绍(15分钟)使用图片和PPT等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介绍新疆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如天山山脉、塔克拉玛干沙漠、干旱气候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理特点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Step 3:民族文化介绍(1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新疆的多民族文化和特色,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让学生了解新疆各民族的传统服饰、饮食习惯、音乐舞蹈等,并强调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新疆的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Step 5: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心得,并与全班共同总结新疆的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

Step 6:拓展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的历史、旅游景点等方面的知识,并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新疆地理特点或民族文化的小短文,或制作一份关于新疆的PPT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新疆的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培养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第一章:新疆的自然风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如天山、喀纳斯、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2. 培养学生对新疆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新疆的自然风光图片和相关知识。

2. 分析新疆自然风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欣赏新疆自然风光的美,并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活动:1. 展示新疆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学生了解新疆自然风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疆自然风光的欣赏感受。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新疆自然风光画面。

第二章:新疆的民族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多民族文化,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

2. 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新疆的多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服饰、饮食习惯、传统节日等。

2. 分析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特点。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新疆民族文化。

1. 展示新疆民族文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学生了解新疆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感受。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和展示。

第三章:新疆的物产丰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物产丰富,如水果、干果、棉花等。

2. 培养学生对新疆物产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新疆的物产丰富,包括水果、干果、棉花等。

2. 分析新疆物产丰富的原因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欣赏新疆物产的美味和丰富。

教学活动:1. 展示新疆物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物产丰富的原因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疆物产的认知和欣赏感受。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新疆物产进行研究和展示。

第四章:新疆的历史人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历史人物,如玄奘、郑和等。

2. 培养学生对新疆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教案目标:1. 熟练掌握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材中的语音、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2.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交际活动;3. 培养学生对新疆地区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语音:重点掌握新疆方言中的语音特点,如元音的发音、声调等;2. 词汇:通过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食物、节日等内容,学习相关词汇;3. 句型:学习新疆方言中常用的句型,如问候语、表达喜好等;4. 语法:学习新疆方言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动词时态、名词的单复数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新疆的四季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四季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词汇:教授四季的名称,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3. 学习句型:教授表达喜欢某个季节的句型,如“我喜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 练习活动: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并给出理由。

第二课:新疆的美食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特色美食,引发学生的食欲。

2. 学习词汇:教授新疆特色美食的名称,如手抓饭、羊肉串、酪糟等。

3. 学习句型:教授表达喜欢某种食物的句型,如“我喜欢吃手抓饭/羊肉串/酪糟。

”4. 练习活动: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新疆美食的味道和口感。

第三课:新疆的节日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词汇:教授新疆传统节日的名称,如春节、纳西节、库尔班节等。

3. 学习句型:教授表达喜欢某个节日的句型,如“我喜欢过春节/纳西节/库尔班节。

”4. 练习活动: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节日习俗和活动。

第四课:新疆的民族文化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不同民族文化,引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

2. 学习词汇:教授新疆不同民族的名称,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

3. 学习句型:教授表达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的句型,如“我尊重/欣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的文化。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增进对祖国的热爱。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新疆的基本地理知识、民族分布和特色文化。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疆的自然风光:天山、喀纳斯、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2. 新疆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语言、服饰、舞蹈等。

3. 新疆的历史文化:古丝绸之路、莫高窟、交河故城等。

4. 新疆的特色美食:烤羊肉、手抓饭、葡萄干等。

5. 新疆的风俗习惯:赛马、叼羊、夜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特色美食。

2. 教学难点:新疆民族语言、舞蹈等特色文化的理解与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故事讲解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增进学生对新疆的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手工艺制作、美食品尝等活动,感受新疆的独特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列举出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特色美食。

2. 学生能够简单介绍新疆的风俗习惯,展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3. 学生能够通过手工艺制作、美食品尝等活动,体现对新疆特色的喜爱。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新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图片。

2. 视频素材:新疆特色美食制作过程、民族舞蹈表演等视频。

3. 故事素材:有关新疆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4. 手工艺材料:新疆特色手工艺品制作材料。

5. 美食材料:新疆特色美食原材料。

七、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疆的美丽景色。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学习新疆的自然风光,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描述。

b. 介绍新疆的民族风情,展示民族服饰、舞蹈视频,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c. 讲解新疆的历史文化,讲述有关古丝绸之路、莫高窟等的历史故事。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基本地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让学生认识新疆的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点,尊重民族团结。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新疆的地理位置与面积2. 新疆的人口与民族3. 新疆的自然风光4. 新疆的历史文化5. 新疆的民俗风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的基本地理信息、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新疆的风景、民俗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疆的特色。

2. 视频播放法:播放关于新疆的宣传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新疆。

3. 讲故事法:讲述新疆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新疆民俗风情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新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新疆的面积、人口和主要民族。

3. 图片展示: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了解其特点。

4.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新疆的宣传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新疆。

5. 讲故事:讲述新疆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新疆的民俗风情,分享学习心得。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特色。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新疆的资料,增强对新疆的了解。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第五章:新疆的自然风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天山山脉2. 塔里木盆地3. 伊犁河谷4. 新疆的沙漠5. 新疆的湖泊与河流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自然风光的主要特点。

一年级新疆课教案

一年级新疆课教案

一年级新疆课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新疆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新疆地理位置和特点。

2. 了解新疆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新疆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新疆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新疆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新疆地图。

3. 有关新疆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图片或课件展示新疆地理位置,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地理知识问答,引发学生对新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可能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点。

探究:1. 使用新疆地图,向学生介绍新疆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2. 向学生展示新疆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新疆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与其他地区的异同之处。

2.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1. 综合学生的讨论和观察,总结新疆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作业:1.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地区,制作一份关于该地区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的海报或简报。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和研究其他中国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拓宽跨文化交流的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竞赛或文化展示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不同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小学一年级新疆教案

小学一年级新疆教案

小学一年级新疆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一年级新疆教案教案目标:1. 掌握新疆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2. 设计适合新疆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提供有效的教案建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案内容:主题:认识新疆地区课时:5个课时课时一:新疆的位置和特点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位置和一些特点。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地区的位置和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课时二:新疆的民族和文化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主要民族和一些文化特点。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主要民族和一些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理解。

课时三:新疆的自然景观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景观。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自然景观的理解。

课时四:新疆的传统食物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传统食物。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传统食物。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食物的理解。

课时五:新疆的传统节日目标: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传统节日。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节日的理解。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图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注意语言的简单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引入一些与新疆相关的故事和传统手工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基本地理、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观察演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新疆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新疆地理:介绍新疆的位置、面积、地形等基本情况。

2. 新疆历史文化:介绍新疆的历史沿革、著名历史人物、文化遗产等。

3. 新疆民族特色:介绍新疆的主要民族、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新疆的基本地理、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及民族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主动了解新疆的相关知识。

2.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新疆的知识。

3. 观察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和民族特色。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新疆的地图或歌曲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新疆的基本情况。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新疆的知识。

4. 观察演示: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和民族特色的图片、视频等。

5.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疆的自然景观。

2. 视频播放:播放新疆特色民族文化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

3. 民族舞蹈表演:邀请舞蹈演员进行新疆民族舞蹈表演,让学生感受新疆的艺术魅力。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关于新疆地理、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的空白。

2. 选择题:设计有关新疆的知识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新疆的了解程度。

3. 简答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新疆的认识和感受。

八、课后作业2. 手抄报:让学生制作新疆地方特色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新疆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出天山大峡谷是个美丽的地方。
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你去过哪里?说说当地对你留下的印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天山大峡谷”吗?
二、进入新课:
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山系之一,,而且是那里有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区。天山不仅养育着新疆的各族女儿,而且山山都是宝,山山都有旅游观赏的好景点。今天我们来学习天山大峡谷。
欣赏大自然
课后反思: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瑰丽之城——五彩城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18~19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五彩城在什么地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五彩城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魔鬼城”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新疆有多处魔鬼城,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南,呈西北—东南走向。从远处眺望魔鬼城,好像是中世纪的一座古老的城堡。
课题名称
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2015年3月2日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22~23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天山大峡谷的可爱美丽,是著名的风景区。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天山大峡谷景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学会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怪石峪”吗?
怪石峪是我们博乐市区40千米处,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怪石峪风景区位于新疆博乐市东北约48公里处的卡浦牧尕依沟中,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东西延伸18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是我国西北最大的怪石群落之一。风景区紧傍亚欧金桥第一关口阿拉山口口岸,与准噶尔盆地名湖艾比湖相邻。景区被十多条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山泉溪流切割,以一条东西走向的溪流为主游览线路。
2、
板书设计:
魅力之城——五彩城
五彩城
恐龙化石
野马
课后反思: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奇幻之地——怪石峪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2015年月日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20~21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怪石峪在什么地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怪石峪景物的特点。
A.第一,第二幅图:形象地展示了魔鬼城的风貌,与“金苹果”里的话相互配合,让学生对魔鬼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B.第三幅图:晨光中的魔鬼城显示出了一片宁静与安详。
C.第四幅图:魔鬼城的座座山峰好像古代的城堡,在白雪的覆盖下,静静的矗立着。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1、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天造之城——魔鬼城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天造之城——魔鬼城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2015年3月2日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16~17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魔鬼城在什么地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魔鬼城景物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乌鲁木齐城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由发达的乌鲁木齐联想到自己家乡,并激发学生们努力建设家乡、努力建设新疆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主要的民族风情。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老师讲解:天山大峡谷位于库车县北部的奇峰群山中。峡谷内景象万千,山体千姿百态,是有玩的好地方。
解说图片:
A.第一幅图
天山大峡谷,是我国罕见的自然风景奇怪。
B.第二幅图:
远处的天山大峡谷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壮美。
C.第三幅图:
游客很多。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4、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
交流结束之后代表汇报交流情况。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五彩城又称五彩万湾,因其五彩缤纷的地貌特征而得名。五彩城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东部的吉木萨尔县境内。
5.结合“金蜜蜂”,指导学生讨论:是谁把魔鬼城,怪石沟,五彩城变成童话世界的?
三.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小组交流这节课学习的知识。
壮美
课后பைடு நூலகம்思: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地方
年级
一年级(2)班
主备人
买米提艾力
备课时间
2015年月日
教学内容
美丽的中国新疆一年级下册第25~26页。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乌鲁木齐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努力建设好新疆而努力,献出自己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导入:
(1)、以一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来导入新课,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说一说课本上看到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是哪个民族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难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五彩城”吗?
二、进入新课:
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3.小组交流。
A.第一,第二幅图:形象地展示了怪石峪的风貌,让学生对怪石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B.第三幅图:怪石峪显示出了一片宁静与安详。
C.第四幅图:怪石峪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欣赏大自然的美。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3、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天造之城——魔鬼城
欣赏大自然
课后反思:
哈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