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

合集下载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

一、 问题的提出 技校学生作为青少年学生中既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 群体, 与普通高中生相比, 处于不同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其心理状况也不尽相同。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 人们更多 地注意到技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而对他们的心理素 质关注较少。 如果该阶段没有获得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则可能导致成人期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如抑郁、 焦虑等。 而焦虑、 抑郁等情绪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关联, 这类负 性情绪不但影响身心健康, 也会影响和改变人的性格。 因为对于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给予足够关注。 本 文着重探讨技校学生焦虑与抑郁是否具有相关性, 为技 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以班级为抽样单位、 年级为 抽样层, 随机抽取江苏汽车高级技工学校不同年级学生 共 300 人 为 调 查 对 象 。 发 放 问 卷 共 300 份 , 收 回 有 效 问 卷 277 份 , 有效 问 卷 回 收 率为 92.3%。 其 中 男 生 265 名 , 女生 12 名, 平均年龄为 18.44±1.14 岁。 其中一年级学 生 43 人 (男生 43 名, 女生 0 名), 二年级学生 51 人 (男生 49 名, 女生 2 名), 三年级学生 99 人 (男生 92 名, 女生 7 名), 四年级学生 84 人 (男生 81 名, 女生 3 名)。 2. 研究方法
一、 竞技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的影响因素 1. 肌肉运动感觉 体操运动要求动作的幅度、 速度、 方向和动作与动 作之间的联系有严格的规定, 这些特点的掌握要求肌肉
运动感觉精细分化。 肌肉运动感受性愈高、 愈敏锐, 就 能更快地掌握动作和纠正错误。 实验证明: 体操运动员 的肌肉感知能力高于从事其它项目的运动员。 因此, 教 练员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注意发展运动员的肌肉感觉, 并 提高其感受性, 促使动觉与视觉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 巩固其动力定型, 这是帮助运动员掌握技能的重要心理 因素。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近年来,技校学生的抑郁和焦虑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就读技校,然而,技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压力下,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本文将探讨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的相关性,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问题的背景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问题的背景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技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与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不同,技校的专业课程更加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因此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训练。

其次,技校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由于国内技术人才的竞争激烈,技校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来脱颖而出,这给他们增加了很大的焦虑感。

再者,技校学生可能面临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

相较于本科毕业生,技校学生往往受到就业歧视,这种问题也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二、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的成因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不仅与学业和就业压力有关,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首先,学业压力是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训练,面临考试和论文的压力,这使得他们容易感到压抑和无力。

其次,就业竞争也是技校学生焦虑的重要来源。

他们面临着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的竞争,需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这种焦虑感会导致负面情绪的积累。

此外,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

许多技校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家里对他们的期望往往很高,这种压力使得他们倍感压抑和困惑。

三、解决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问题的建议为了帮助技校学生缓解抑郁和焦虑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技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应对能力。

2. 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与干预策略探析

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与干预策略探析

220神州教育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与干预策略探析于翠芹山东省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摘要:中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并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阻碍。

为此,本文结合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就其干预策略加以探讨,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焦虑;起因;干预策略在中职院校学习与生活中,学生需要适应全新的环境、把控新的人际关系、掌握新知识、思考就业前途,这些都会引发无形的心理压力,导致不同心理问题滋生,心理焦虑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且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

一、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分析引发中职学生心理焦虑的起因很多,主要涉及外部因素与个体因素两种,具体如下:(一)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家长、学业与诸多不确定的应激性事件。

对于家长而言,其普遍存在“望子成龙”的想法,因而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一旦成绩不好,就会使其自责不已、焦虑不安。

还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离异、单亲原因而缺乏心理关爱,这导致学生出现自卑等不良心理,加上人际关系不顺,导致复杂而矛盾的焦虑情绪产生。

对于学业而言,中职院校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仍然存在,这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发挥了督促的作用,但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造成部分学生过度焦虑,记忆力与专注力降低,学习效率大幅下滑。

对于应激事件而言,主要指向的是具体的突发性事件,如学生考试失利、父母患病、经济紧张等,虽然,应激事件并非是心理焦虑产生的必然引发因素,但对于易感气质的学生而言,会极大地促发其焦虑。

(二)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引发的心理焦虑问题,而个体差异主要指向的是学生气质特征的差异、不同的遗传因素与目标设定。

对于气质特征而言,每个学生都不尽相同,有部分学生属于行为抑制气质,此类人自小对于新奇、不熟悉环境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害羞、畏惧、退缩倾向,研究显示,此类个体产生心理焦虑、心理抑郁的风险较高。

对于遗传因素而言,不少学生心理焦虑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由于父母患有心理焦虑、心理抑郁、社交恐惧症,导致子女心理焦虑发生率大幅提高。

xin职校生不良情绪表现及疏导

xin职校生不良情绪表现及疏导

其妙的无端反映。这种反映应当是适度的,正向
的。如果职校生的情绪反应的性质、强度、持续 时间和引起这种情绪的剌激不相符合,就需要教 育工作者加以疏导。
二、职校生的不良情绪分析
不良的情绪主要指过度的情绪反应与持久 性的消极情绪,它不仅会对职校生的心理健康 产生很大的危害,而且有损职校生的生理健康。
1、自卑:使学生丧失信心。职校生在学习方面 都受过挫折,但有些学生看不到自己身上其它 优点,自我评价低、轻视自己,害怕得不到别 人尊重。在诸多活动中退缩,害怕失败,从而 更加无成功体验的机会。
4、愤怒:使学生丧失理智。俗话说:“牙
齿和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有些职校 生对于一般的轻微剌激也产生强烈的情 绪反应。一件不顺心的事就暴跳如雷或 出口伤人甚至拳脚相加,激情违纪或犯 罪时而发生,酿成大错。愤怒表面上能 使人畏惧,挽回面子,推卸责任,实际 上使人产生厌恶与不满,导致人际关系 紧张。 (案例三)
2、情绪稳定
职校生要善于控制好自己的 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过分的喜形于 色与悲痛欲绝都是不健康的。职校生 应保持一种愉快的心境,情绪的表达 应符合自身的需要,应注意不同的时 间与场合。
3、情绪反映应和某种剌激的强度成正比, 并能随剌激的消失而恢复正常。
一个人的喜、怒、哀、惧等情绪反应是由某
种具体的可感知的现象、事物引起的,并非莫名
家长和青少年自己的注意了。还有部分学生在这
个阶段总是脾气暴躁,容易发火,更有甚者像个
“活火山”,随时可能爆发,把“岩浆”喷到无
辜的人身上。这些都属于不良情绪的表现。
• 欢乐、愉快、欣慰、高兴、喜悦等, 都是积极良好的情绪体验。情绪是认 识与洞察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段, 是人格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人逢 喜事精神爽”、“情人眼里出西施” 正以它无数动人的故事说明情绪对人 巨大的影响。究竟怎样的情绪反映才 是适度的,才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技校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分析与解决建议

技校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分析与解决建议

技校⽣常见的⼼理障碍分析与解决建议技校⽣常见的⼼理障碍分析与解决建议在平常的⼼理咨询⼯作中,经常会遇到诸如焦虑、抑郁、交友困难等⼀般⼼理问题,这些问题⼤家重视了,危害性就不⼤,反⽽是那些不多见的、⼤家容易忽略的、⽐较隐蔽的严重的⼼理障碍,往往给个体造成极⼤的伤害。

本⽂列举了笔者在临床⼯作中遇到的技校⽣存在的⼏种常见的⼼理障碍和出现在校园⾥的成瘾问题,并作出分析与解决的建议,希望对正受此煎熬的同学有所帮助。

技校⽣常见的⼼理障碍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个案]马上就下⼚实习了,宿友被⼩慧的怪异⾏为弄得烦躁不安。

开始是宿舍⾥接⼆连三地不见东西,⼤家怀疑是⼩慧所为,但她⼀⼝咬定不是;接着就是不时被⼩慧抓住审问“你背后都说了我什么坏话?快点⽼实交待!”;有时⼜被她拉着诉苦:“不知哪个坏蛋在校园⽹上说我在外⾯跟男⼈开房,现在全校的同学都在背后议论我。

”[建议]:⼩慧这样的表现显然是精神分裂症状。

当你发现你的同学出现感知觉不统⼀的症状,如有幻听、幻视等时,应提⾼警觉,⽴即向⼼理咨询师报告,让⽼师作出准确的判断,决定是否要送医院治疗,以免造成意外伤害和错过治疗时机。

这类患者的挫折应对能⼒较正常⼈差,因此在⾯对较⼤的⽣活压⼒时,便可能恶化,不能承担太⼤的学习任务。

应尽量减少患者的⼼理负担,不要对他们有太⾼的期望。

可以将家中许多压⼒较⼩的家事交由病患处理,让病患⾃觉对家⾥有贡献,以提升其⾃信⼼。

[⼩贴⼠]精神分裂症是⼀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发于15岁到20岁。

主要症状包括思考、情感、⾏为等多⽅⾯的障碍。

在发病之初,病⼈可能出现成绩或⼯作表现⼀落千丈、社交退缩、个⼈卫⽣习惯不良等先兆,在潜伏期阶段,若未予以适当的处置,病情便会更加恶化,⽽衍⽣出幻觉、妄想、语⽆伦次、⾏为怪异等症状。

技校⽣常见的⼼理障碍之:强迫症[个案]:⾃从进⼊⼆年级后,⾼技⽣⼩林每次出宿舍上课前都要将书包⾥所有的东西进⾏整理、归类,确信贵重的东西都已经安全放好后,才⾛出宿舍门。

广西贺州职业学院学生抑郁症分析

广西贺州职业学院学生抑郁症分析

广西贺州职业学院学生抑郁症分析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

而抑郁则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题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发达国家接近6%,中国为4.2%。

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1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患。

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总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中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1抑郁症的概念抑郁也称忧郁,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中一般是指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当抑郁症状(如无望感、沮丧、失眠)明显且持续至少二周,一般被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普通心理疾病,被称为精神病理学上的“感冒”,患者失去理性,有自杀倾向。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根据对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性抑郁症或者重症抑郁症;根据有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又分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根据之前(间隔至少2个月前)是否有过另1次抑郁发作,抑郁症又分为首发抑郁症和复发性抑郁症。

2抑郁的理论2.1人格理论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人格理论。

其中以Blast等人提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即依赖性人格和自我批评性人格特征理论,相对应情感依附型抑郁和摄取型抑郁,以及社会奖赏型人格和自主型人格理论相互对应。

2.2归因理论Seligman首次将动物无助感实验的结果用于人类抑郁的解释,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无助理论:当个体处于某种状态下,认为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或者无法控制发生的事件,进而产生的孤立无助感,最终导致抑郁的产生和行为的丧失。

尽管这个理论可以在部分程度上能解释抑郁产生的原因,但它不能解释低自尊的人产生抑郁的原因。

针对这种不足,1978年,Seligman和Abramson从三个维度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归因:即稳定—不稳定,内部—外部,全面—特殊。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研究]焦虑抑郁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研究]焦虑抑郁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研究]焦虑抑郁摘要:目的——通过对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这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的相关性,并对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和对策。

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7名技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评定。

结果——技校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的单项因子分≥2的检出率分别为2.9%和1.8%;各年级抑郁、焦虑因子的均分都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且有极其显著差异(P0.05),女生在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结论——抑郁与焦虑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5),无显著差异。

女生在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4.技校学生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由表4可知:技校学生检测出的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两者存在显著性相关(P5.技校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青年组比较由表5可知技校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青年组比较,均低于全国常模青年组水平,各因子分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四、分析与讨论1.技校学生的总体抑郁、焦虑状况SCL-90中单项因子分≥2,即程度达到或超过中等痛苦水平,提示可能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这次调查显示:抑郁和焦虑的单项因子分≥2的比率分别只有2.9%和1.8%。

这说明绝大部分技校学生在抑郁、焦虑方面完全正常。

这可能与该调查群体的特殊性有关系。

一方面,由于技校生没有了高考压力,学习相对轻松有关;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

2.各年级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的比较分析四个年级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由低到高的顺序都是: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三年级。

各年级在抑郁和焦虑因子上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3.技校男女生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的比较分析关于男女性别组调查结果的差异。

从表3中可以看出,女生抑郁、焦虑倾向较男生突出。

由于性别不同,抑郁、焦虑情绪存在着差异,可能有以下原因:①学生自身内在因素:这个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带给女生的心理困扰和适应问题较男生多。

中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中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中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的当下,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成绩方面,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显得尤为重要。

从21世纪以来,抑郁一词更加频繁的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抑郁症也被称为了当前阻碍人类生活的三大疾病之一。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特殊体系群体,中职生往往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进一步催化了抑郁情绪的产生。

因此,本文就围绕中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应对,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抑郁情绪;应对策略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中职学生群体当中,有抑郁情绪的比例占到了接近53%,其中女生有抑郁情绪的相较男生更多;同时针对学生的年级来看,一年级中职生的抑郁检出率要高于二年级与三年级。

作为我国重要的青少年群体,为了确保能够其能够健康成长。

需要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有效开展预防与心理干预工作。

1.中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对中职学生的抑郁情绪调查分析来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家庭因素,多数的重度抑郁患者都会提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了父母离异、吵架、不尊重自身、重男轻女、体罚以及赌博等。

其次,人际关系不佳也会造成中职生的抑郁情绪产生。

除了家庭之外,学生更多的生活都处于校园当中,中职生在初中毕业后进入中职院校,来到陌生的环境后需要及时的建立全新的人际关系,而短时间内建立的友谊容易让学生产生孤独感,加速了抑郁情绪的产生。

同时,过往的校园霸凌也是重要成因,受害学生在新环境下也会担心自身的安全。

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情窦初开,渴望与异性交往,而一旦收不到想要的回应,就会逐步沮丧,甚至抑郁[1]。

最后,生理因素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

基于中职学生的生理阶段特征,在这一时期身体上会发生众多变化,当变化不尽如人意时,学生就会沮丧。

同时,由于人本身心理竞争意识较强,当学生发现自身身高、外貌等条件不如身边同学时,也会逐步失去自信与活力。

此外,先天或后天的残疾或疾病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抑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8± 0.52
0.52± 0.49
0.51± 0.49
17.11
0.000
注: *P<0.05 表 示有 显著 性 差 异 , **P<0.01 表 示 有 极 其 显著性差异, 下同。
由表 2 可知: 四个年级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由低到
高的顺序都是: 一年级、 二年级、 四年级、 三年级。 各
180
2012.12 总第 279 期
心理对话室
表2
项目
一年级 (43)
二年级 (51)
三年级 (99)
四年级 (84)
平均值
t
P
抑郁
0.53± 0.63
0.60± 0.55
0.74± 0.56
0.62± 0.59
0.65± 0.58
18.45
0.000
焦虑
0.42± 0.55
0.43± 0.37
SCL-90 取自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该量表由 90 个 项目组成, 包括 10 个不同心理因子。 分别为躯体化、 强 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 执、 精神病性和其他附加因子。 量表的每个症状项目分 5 个等级评定, 即 (0=从无, 1=轻度, 2=中度, 3=相当重, 4=严重) 采用团体测试自填问卷的方法, 测试前使用统一 的指导语。 由测验人员对受试者讲解测试的目的和方法, 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内容作出独立的 评定。 全部数据用 SPSS11.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中旬(高等教育研究)
技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相关性研究
杜琼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宜兴 214206)
摘要 : 目 的— ——通过 对 技 校 学 生的 心 理 健 康 状况 进 行 调 查 , 分 析这 些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中 抑郁 因 子 和 焦 虑 因子 的 相 关 性 , 并对 技 校 学 生 的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提出 建 议 和 对 策 。 方 法— ——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 277 名技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 评定。 结果— ——技 校学生的抑郁和焦虑 的单项因子分≥2 的检出率分别 为 2.9%和 1.8%; 各年级抑 郁 、 焦 虑 因 子的均分都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且有极其显著差异 (P<0.01); 技校男女生 在 抑 郁 和 焦虑 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女生在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的得 分 均高 于 男 生 。 结 论— ——抑 郁与焦虑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P<0.01), 技校学生总体健康水平非常乐观, 比 全 国同 龄 人 的 心理水平要好。 关键词: 技校学生; 抑郁; 焦虑;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568 (2012) 35-0180-03
年级在抑郁和焦虑因子上均有极其显著差异 (P<0.01)。
3. 技校男女生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的比较分析 表3
项目 男生 (265) 女生 (12) 总均分
t
P
抑郁 0.64±0.59 0.83±0.41 0.65±0.58 -1.10 0 0.51±0.49 -1.08 0.28
三、 研究结果 1. 技校 学 生 心 理 问题 的 抑 郁 因 子 和 焦 虑 因 子 的 检 出 率, 见表 1.
表1
顺序 正常
轻度
中度 较重 严重 合计
抑郁
29
183
57
7
1
100%
(10.5%) (66%) (20.6%) (2.5%) (0.4%)
焦虑
41
190
41
5 0 (0%) 100%
子两者存在显著性相关 (P<0.01)。
5. 技校 学 生 抑 郁 、 焦虑 因 子 得 分 与 全 国 常 模 青 年 组
比较 表5
项目 技校学生 M±SD 全国常模青年组 M±SD t
p
抑郁
0.65±0.58
1.57±0.61
18.45 0.000
焦虑
由表 3 得知, 技校男女生在抑郁和焦虑方面无显著
性差异 (P>0.05), 无显著差异。 女生在 抑郁 和 焦 虑 两 个
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4. 技校学生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表4
项目
抑郁
焦虑
抑郁
1.000
0.770 (**)
焦虑
0.770 (**)
1.000
由表 4 可知: 技校学生检测出的抑郁因子和焦虑因
(14.8%) (68.6%) (14.8%) (1.8%)
由表 1 可知: 技校学生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的检出 率显示: 23.5%和 16.6%的学生分 别 在 抑 郁和 焦 虑 方 面 有 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因其抑郁和焦虑的单项因子分≥2 的比率分别为 2.9%和 1.8%。
2. 技校各年级学生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的比较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技校学生作为青少年学生中既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 群体, 与普通高中生相比, 处于不同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其心理状况也不尽相同。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 人们更多 地注意到技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而对他们的心理素 质关注较少。 如果该阶段没有获得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则可能导致成人期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如抑郁、 焦虑等。 而焦虑、 抑郁等情绪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关联, 这类负 性情绪不但影响身心健康, 也会影响和改变人的性格。 因为对于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给予足够关注。 本 文着重探讨技校学生焦虑与抑郁是否具有相关性, 为技 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以班级为抽样单位、 年级为 抽样层, 随机抽取江苏汽车高级技工学校不同年级学生 共 300 人 为 调 查 对 象 。 发 放 问 卷 共 300 份 , 收 回 有 效 问 卷 277 份 , 有效 问 卷 回 收 率为 92.3%。 其 中 男 生 265 名 , 女生 12 名, 平均年龄为 18.44±1.14 岁。 其中一年级学 生 43 人 (男生 43 名, 女生 0 名), 二年级学生 51 人 (男生 49 名, 女生 2 名), 三年级学生 99 人 (男生 92 名, 女生 7 名), 四年级学生 84 人 (男生 81 名, 女生 3 名)。 2. 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