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博士肿瘤学专业课考试

合集下载

余细勇、曹烨简介

余细勇、曹烨简介

余细勇简介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男,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从1997年起先后担任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2004年起担任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2006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曾先后留学于香港大学医学院(2000年9月-2001年1月)和美国贝勒医学院(2003年1-8月)从事博士后及国际合作研究工作。

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广东省药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执委、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专长:分子临床药理学和分子心血管病学。

20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对临床药代动力学的三大前沿课题(活性代谢物、药物对映体、药代-药效学结合研究)进行攻关,开展以b阻滞剂为代表的药物活性代谢产物的药动学及其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关系的研究,先后研究了人体普萘洛尔的药代——药效学相关性,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和卡维洛尔等药物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差异。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确立分子临床药理学和分子心血管病学研究方向,重点开展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研究(包括转基因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干细胞移植修复心肌损伤),以及细胞因子调控网络的研究(包括b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表达及其信号转导与心功能的调节、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寻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先后在国际著名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国内核心期刊《中华医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累计SCI影响因子超过100分。

参与编写学术专著6部。

主持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新药临床前药理与毒理学研究40多项。

用肿瘤微创治疗照亮生命之光——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吴沛宏

用肿瘤微创治疗照亮生命之光——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吴沛宏

封二人物Insidecover Characters用肿瘤微创治疗照亮生命之光——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吴沛宏 吴应清吴沛宏是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界的学术带头人,也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开拓者。

作为医学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主任导师,从医、从教近40年,他始终坚守着一名医者、一名教授的责任与担当,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为医学教育服务。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吴沛宏身先士卒、忘我工作,为数万例的肿瘤病人进行了微创介入治疗手术。

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多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将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他还将微创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与其他综合治疗有机结合,明显提高了肿瘤病人治疗效果及病人的生存质量;他大力倡导并践行人性化、理性化、个体化、建设性的肿瘤治疗模式和策略;他兢兢业业,心系患者健康,关爱学生和同事,即使是休息日也一刻都放不下病人及他所热爱的肿瘤微创介入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用实际行动坚定践行做一名好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医路无悔,坚定地做一名好医生吴沛宏是“文革”后开放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

谈及求学往事,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考试的场景:那是在1977年12月的冬天,在没有窗户、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考场教室里,北方的冬天寒风呼啸,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的,答题过程中要靠不断地呵气搓手来取暖,让手不至于冻得没有知觉。

吴沛宏抓住国家恢复高考的政策机遇,凭借优异成绩在众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被视为中国最好的医学殿堂之一的中山医学院(先后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而在此之前,1973年高中毕业后,吴沛宏加入下乡知青行列中并担任不脱产的兼职赤脚医生,随后他在北京医学院临床教学实习基地进修过一年多,作为知青被分配在当地商业局的职工医院工作过,在此期间吴沛宏对患者的痛苦和需求产生了恻隐之心,加上同为医务工作者的父母对他的谆谆教诲,这一路走来让他与医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初心。

肿瘤学教材-鼻咽癌

肿瘤学教材-鼻咽癌

鼻咽癌大纲1.了解的内容(1)鼻咽癌的分子生物学进展(2)鼻咽癌的免疫治疗2.熟悉的内容(1)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2)鼻咽癌的病因及病理分型(3)鼻咽癌的解剖学特点(颅底孔与相关的结构及颈部淋巴结影像学分区的边界)(4)鼻咽癌的预后(治疗效果)3.掌握的内容(1)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2)鼻咽癌AJCC第七版分期(3)鼻咽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鼻咽癌的治疗原则(5)鼻咽癌诱导化疗、同时期化疗及辅助化疗的化疗方案(6)鼻咽癌的靶向治疗(7)复发、残留鼻咽癌的治疗原则(8)转移鼻咽癌的治疗原则及化疗方案第三篇常见肿瘤第一章头颈部肿瘤第十节鼻咽癌【流行病学】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理性差异,以中国华南地区及香港地区发病率最高,世界标化发病率可达20/10万以上,因此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瘤”。

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公布的GLOBOCAN 2008资料显示:全世界在2008年共发生84434例新病例和51586例死亡病例,世界标化发病率为1.2/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0.8/10万;中国2008年共发生33101例新病例和20899例死亡病例,发病人数占全世界新病例的40%,世界标化发病率为2.1/10万,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10位。

2004-200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8个样本点调查资料显示鼻咽癌死亡率为1.46/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1.07%,在恶性肿瘤死亡分类比中列13位,退居10大恶性肿瘤行列之外,而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位居第9位和第8位。

按性别分类统计,男性鼻咽癌死亡率为2.05/10万,而女性鼻咽癌死亡率仅为0.84/10万,鼻咽癌对男性危害较女性严重,鼻咽癌仍然是男性十大(排第10位)恶性肿瘤之一。

2004-2005年全国鼻咽癌死亡率水平比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有明显下降趋势,鼻咽癌死亡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0.30%和19.18%。

鼻咽癌死亡率下降趋势,可能主要归因于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和医疗技术进步,对高危人群进行“二级预防”的作用,使鼻咽癌患者得到了较高的生存率。

专业解析-肿瘤学

专业解析-肿瘤学

肿瘤学一、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目前,各大院校与肿瘤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例,该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主要有:01肿瘤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02肿瘤药理与个体化治疗03肿瘤信号转导与靶向药物04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研究05恶性肿瘤发病及转移的分子标志06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07EB病毒致癌机制的研究08肿瘤靶向药物09肿瘤信号传导和细胞周期调控10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11肿瘤免疫逃逸与细胞免疫治疗研究12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13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理14肿瘤的分子病因学及基因治疗15肿瘤基因治疗16肿瘤病理学17靶向治疗分子机制18肺癌靶向治疗19乳腺癌综合治疗20食管癌的个体化治疗21肺癌分子分型研究22炎性器官功能损害的机制与防控方法23卵巢癌诊治24妇科肿瘤诊治进展25妇科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26头颈肿瘤诊断治疗的基础研究27膀胱癌动脉化疗28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新型药物研究29肾癌的微创外科治疗30恶性肿瘤放射生物学行为31鼻咽癌分子指标的预后32鼻咽癌筛查指标的评价33肿瘤转移机制34肿瘤纳米靶向治疗机制研究35血液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36胶质瘤综合治疗基础研究37鼻咽癌综合治疗38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分子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肿瘤学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肿瘤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专业特色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肿瘤学无疑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个桥梁。

肿瘤研究的主要方向在产生的原因及根治,这几乎覆盖医学基础和临床的绝大多数领域,其中与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中医药学、放射学和临床的工作尤为密切,同时也涉及许多其他学科如物理、遗传学等。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初试科目:方向(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6西医综合方向(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6西医综合复试专业课:肿瘤学(注:以上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二、推荐院校肿瘤学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2015--胃肠间质瘤NCCN指南中文版汇总.

2015--胃肠间质瘤NCCN指南中文版汇总.

胃肠间质瘤2015年 第1版翻译:邱海波 审校:周志伟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部资料 仅供内部交流使用)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in Oncology(NCCN Guidelines®)系统治疗药物与方案Robert S. Benjamin, MD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Ephraim S. Casper, MD †Þ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Kristen N. Ganjoo, MD † Stanford Cancer InstituteRichard F. Riedel, MD † Duke Cancer InstituteMargaret von Mehren, MD† Fox Chase Cancer Center外科原则John M. Kane III, MD ¶ 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Jeffrey D. Wayne, MD ¶Robert H. Luri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放疗指南Thomas F. DeLaney, MD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Cancer CenterKaren D. Schupak, MD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活检与病理诊断的原则John D. Pfeifer, MD, PhD ≠/LeadSiteman Cancer Center at Barnes-JewishHospital and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Marilyn M. Bui, MD, PhDMoffitt Cancer CenterCenter of Northwestern† 肿瘤内科 § 放射科/肿瘤放射科Þ 内科 € 儿童肿瘤科 ¶ 外科/肿瘤外科 ≠ 病理科横纹肌肉瘤Suzanne George, MD †/LeadDana-Farber/Brigham and Women’s Cancer CenterChristian Meyer, MD, PhD †The Sidney Kimmel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at Johns HopkinsRichard F. Riedel, MD † Duke Cancer InstituteKaren D. Schupak, MD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Brian A. Van Tine, MD, PhD †Siteman Cancer Center at Barnes-JewishHospital and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Margaret von Mehren, MD† Fox Chase Cancer Center四肢肉瘤外科结局I. Benjamin Paz, MD ¶ City of Hope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 rRicardo J. Gonzalez, MD ¶ Moffitt Cancer CenterJohn M. Kane III, MD ¶ 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Karen D. Schupak, MD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肉瘤诊断中有用的辅助技术原则 John D. Pfeifer, MD, PhD ≠/LeadSiteman Cancer Center at Barnes-JewishHospital and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目录NCCN肉瘤专家组成员NCCN肉瘤子委员会成员指南更新概要胃肠间质瘤(G1ST-1)GIST活检原则 (G1ST-A)GIST病理评估原则(GIST-B)外科治疗原则(GIST-C)伊马替尼的剂量与管理(GIST-D)舒尼替尼的剂量与管理(GIST-E)瑞戈非尼的剂量与管理(GIST-F)分期(ST-1)临床试验:NCCN认为任何肿瘤患者都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得到最佳处理,因此特别鼓励肿瘤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戎铁华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戎铁华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戎铁华教授食管癌、肺癌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07.1-2011.1)●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后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癌症》杂志副主编工作经历:197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从事胸部肿瘤外科临床研究与实践30余年,对胸部肿瘤如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纵隔肿瘤及胸壁巨大肿瘤等的诊断、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食管癌的临床研究有更深的造诣。

1991-1992年在德国柏林HecKen Shown肺科医院做访问学者。

分题主持国家恶性肿瘤九五攻关课题“广州越秀区恶性肿瘤病区防治研究”;主持卫生部课题“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清扫方法改进研究”;主持广东省科委课题“P53、PCNA、核仁旁小体等食管癌预后指标的研究”;还参与研究与食管癌、肺癌有关的多项省部级课题。

研究方向:1. 食管癌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2.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3.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4. 食管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优化设计;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获奖及荣誉:1995年获国务院科技人员“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广东省白求恩医务工作者称号;1998年科研成果“食管癌治疗新技术系列研究”获广东省重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广东省医学卫生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1)2006年863重大专项食管癌分子分型及个体化诊疗分题:食管癌标本库建立及个体化治疗中分子标志物的筛查(75万)2006.12-2011.12(2)2006年863重大专项肺癌分子分型及个体化诊疗分题:多中心肺癌诊疗和随访研究(35万)2006.12-2011.12发表论著SCI收录论文(✉表示通讯作者)[1]Zhang X , Lin P , Zhu ZH , Long H , Wen J , Yang H , Zhang X , Wang DF , Fu JH , Fang Y ,Rong TH (✉). Expression profiles of early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cDNA microarray. Cancer Genet Cytogenet. 2009 Oct;194(1):23-9.[2]Liu H , Xiong M , Xia YF , Cui NJ , Lu RB , Deng L , Lin YH , Rong TH (✉). Studies onpentoxifylline and tocopherol combination for 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 in rats.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9 Apr 1;73(5):1552-9.[3]Zhu ZH , Sun BY , Ma Y , Shao JY , Long H , Zhang X , Fu JH , Zhang LJ , Su XD , Wu QL ,Ling P , Chen M , Xie ZM , Hu Y , Rong TH (✉). Three immunomarke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based prognostic classifiers for stage IB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09 Mar 1;27(7):1091-9.[4]Huang XP , Rong TH (✉) , Wang JY , Tang YQ , Li BJ , Xu DR , Zhao MQ , Zhang LJ ,Fang Y , Su XD , Liang QW. Negative implication of C-MYC as an amplification target in esophageal cancer.Cancer Genet Cytogenet. 2006 Feb;165(1):20-4.[5]Xiao-Ping H , Tie-Hua R(✉) , Peng L , Qiu-Liang W , Guang-Yu Y , Jing-Hui H ,Xiao-Dong S , Xiao-Dong L , Bao-Jiang L , Peng-Yuan Z , Kai L , Zhi-Fan H. Cyclin D1 overexpression in esophageal cancer from southern Chin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Cancer Lett. 2006 Jan 8;231(1):94-101.[6]Huang XP , Rong TH (✉) , Wu QL , Fu JH , Yang H , Zhao JM , Fang Y. MCM4 expressionin esophageal cancer from southern Chin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05 Oct;131(10):677-82.核心期刊论文[1]张冬坤,苏晓东,林鹏,龙浩,傅剑华,张兰军,马国伟,戎铁华(✉).食管腺鳞癌22例临床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09;31(4):302[2]韦尉东,傅剑华,林鹏,李小东,杨弘,戎铁华(✉) ,陈丽昆.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及综合治疗后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9):672[3]张冬坤,苏晓东,龙浩,张兰军,朱志华,邓勇军,戎铁华.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08;30(1):72[4]李宝江,王军业,王红月,黄晓平,张兰军,龙浩,杨名添,戎铁华.乳腺癌患者骨髓中人乳腺珠蛋白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66[5]姚广裕,曾木圣,林鹏,宋立兵,张星,何洁华,杨名添,戎铁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对乳腺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850[6]张冬坤,苏晓东,龙浩,张兰军,朱志华,邓勇军,戎铁华(✉).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08;30(1):72[7]全切除及综合治疗后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9):672[8]李宝江,王军业,王红月,黄晓平,张兰军,龙浩,杨名添,戎铁华(✉).乳腺癌患者骨髓中人乳腺珠蛋白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66[9]姚广裕,曾木圣,林鹏,宋立兵,张星,何洁华,杨名添,戎铁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对乳腺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850[10]张旭,朱志华,林鹏,杨弘,傅剑华,张兰军,龙浩,文静,黄晓平,方嬿,戎铁华(✉).食管不典型增生和早期食管鳞癌全基因组的变化特征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7):2636[11]张冬坤,苏晓东,龙浩,林鹏,傅剑华,张兰军,马国伟,朱志华,戴云,戎铁华(✉).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7):1333[12]苏晓东,王欣,戎铁华(✉) ,龙浩,傅剑华,林鹏,张兰军,王思愚,温哲盛,马国伟.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2):1543 [13]张冬坤,苏晓东,林鹏,傅剑华,曾灿光,张兰军,马国伟,朱志华,戎铁华(✉) ,龙浩.467例Ⅱ期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癌症2008;27(2):113[14]刘慧,熊迈,戎铁华(✉) ,崔念基,夏云飞,邓玲,林月好.大鼠心脏组织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与放射性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癌症2008:27(1):18[15]朱志华,杨弘,傅剑华,胡祎,马芸,吴秋良,戎铁华(✉) ,汪道峰.Survivin蛋白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癌症2007;26(11):1268[16]邓勇军,戎铁华(✉) ,张兰军,苏晓东,林志潮,司徒冬荣.食管癌术中脾意外切除对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癌症2007;26(9):983[17]张旭,黄晓平,马国伟,朱志华,杨弘,戎铁华(✉).8q24区域扩增靶基因在食管癌中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3):724[18]黄晓平,张旭,苏晓东,马国伟,赵进明,戎铁华(✉).MCM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癌症2007;26(1):96[19]赵进明,朱志华,吴秋良,侯景辉,黄晓平,张蓬原,戎铁华(✉). Smac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癌症2006;25(5):631[20]张旭,戎铁华( ) ,张玉,龙浩,傅剑华,林鹏,张兰军,杨名添,曾灿光,马国伟,苏晓东,李小东,王军业,温浙盛,赵进明. C-kit和PDGFR β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癌症2006;25(1): 73主要著作:参与编写《自然科学年鉴》、《食管外科学》、《肿瘤外科学》等学术专著的编写。

博士入学考试肿瘤学历年真题(北大复旦中大天医南医同济湘雅三四军医大)

博士入学考试肿瘤学历年真题(北大复旦中大天医南医同济湘雅三四军医大)

中山大学医学院2002年肿瘤学(博士)1、试述放射生物学的“4R”及临床意义。

2、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3、化学治疗根治肿瘤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原则。

4、癌变的二阶段学说。

5、 p53的生理功能及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关系。

6、细胞凋亡的特征及生理意义。

以上6题任选4题,每题15分。

以下共有18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内容涉及几乎各部位的肿瘤的临床表现(或)和治疗原则,推测是每一博导出2-3题的总和。

仅记数题如下:1、放射治疗的远期并发症是什么?如何预防?2、肿瘤基因治疗的方法。

3、大剂量MTX治疗及用CF解救的方法及原理。

4、上颌窦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5、鼻窥镜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6、简述作用于抗癌新靶点的药物并举例说明7、试述90年代后使用于临床的对恶性肿瘤有效的新药物,并举例说明8、试述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获取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的方法。

9、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表现中山大学医学院2003年肿瘤学(博士)20题选61、癌发生的二阶段学说2、基因突变的方式与原癌基因活化3、p53基因生物学特性与意义4、信号传导通路的组成5、调亡的特点及生物学意义6、肿瘤多步骤转移基本过程7、基因突变形式几检测方法8、化疗药物多药耐药性发生机制9、基因治疗策略10、腹部肿块的类型并举例11、说明胸部肺癌转移的各站淋巴结12、食道癌的X线表现13、四度白细胞减少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处理14、简述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及代表药物15、拓扑异构酶I和II的作用及区别,抑制剂的代表药物16、简述肿瘤外科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中山大学医学院2004年肿瘤学(博士)以下选答4条。

每条10分1、简述肿瘤外科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2、术前放疗的原则3、根治性化疗的理论基础和原则4、肿瘤免疫治疗有哪些方法?5、蒽环类最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防治?6、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有哪些基本组成要素?7、信号转导的组成以下选3,各20分。

8、肺癌淋巴引流分组9、肿瘤外科发展趋势10、试述肿瘤的异型性11、Herceptin的原理、适应症及禁忌症12、什么是预防性手术,有哪些13、低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原则14、凋亡特征及发展机制15、中晚期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为什么?16、AFP在肝癌诊治中的意义17、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原理18、基因突变有哪些及有哪些检查方法19、常见致癌因素及其致癌特点20、烃化剂作用机理,举出3种药物21、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各举1例22、根治性颈淋巴洁清扫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23、提高结肠癌疗效有哪些方法24、肿瘤局部,远处扩散机制25、鼻咽癌放疗后主要远期后遗症有哪些,哪些方法预防或减少发生肿瘤防治中心的临床型和科研型都是考此套试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RBRVS管理模式思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RBRVS管理模式思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RBRVS管理模式思考》第一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rbrvs管理模式思考关于rbrvs 一些理解——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管理模式思考最近读了一本与医院管理相关的书《绩效革命》,这本书以广东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现行绩效薪酬管理模式为主线,全方位讲述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对于日常的工作指导有很大的作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从此书我获得的收获。

首先,了解了来自美国医疗管理并从台湾医院取得成功的RBRVS绩效管理模式,这是一种适用于临床医生的工作量统计方法,相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普遍采取的按收入提成计算工作量和奖金的模式,RBRVS以每个项目医生资源的投入为基础,统计每个项目医生的工作量,真正体现了工作时间、责任、压力、风险、执业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运用到考核和奖金分配中能够体现按劳分配,向高技术、高风险岗位倾斜。

其次,在护理人员工作量绩效统计方面,引入了护理时间单价制,根据护理工作工作内容相对固定、风险相对较小、操作相对比较简单的特点,统计确定每个项目的操作时间作为护理工作量统计的基数,并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的不同分为了病区护理人员和门诊医技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

在充分体现按工作量分配的同时,赋予了科室中层一定的分配权力,工作量绩效的20%由科主任在科内自行主持分配。

一方面树立了中层管理人员的权威,另一方面也便于中层根据科室的情况,适当的调整科内人员奖金水平,增强灵活性,全面调动科内人员。

在管理绩效方面,该医院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4方面的考核标准,分别是经营绩效,行政事务绩效、社会影响力绩效、KPI,并设置了明确的考核责任部门和考核标准,以及跟奖金挂钩的方法,值得借鉴学习。

总之,这本书让我全方位的了解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工作的指导和学习受益匪浅。

第二篇:肿瘤防治中心xx年肿瘤防治中心xx年学术型研究生推优预评工作方案为助力学校“双一流”发展,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进一步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学术型研究生潜心科研,勇于创新,本中心xx年继续开展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推优预评工作,并将学术型硕士生也纳入推优预评考核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