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液压钳的远程操作技术
液压钳使用方法

液压钳使用方法
1、液压钳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工具。
它使用液压能量将金属件加工成特定形状。
它一
般用于金属件的切削、剪切、拉伸等操作,广泛应用于汽车、冶金、机械制造等行业。
2、在使用液压钳时,应先将电气控制系统连接至液压钳,检查液压燃油的型号是否
正确,调试液压燃油的安全压力。
当液压系统进行正常调试且能够达到设定的作业要求时,一般可以开始工作。
3、在实际操作前,应了解液压钳所需工作压力,以及液压钳表示标定的最大切割能力。
在使用时,应使工作压力保持在最大限度,但不超过额定最大压力,以免造成工作件
受损。
4、液压钳要保持并维护可靠的状态,以防止构件在液压钳上受损,构件的挤压冲切
时应注意安全,以防止构件破裂,并避免液压系统的漏油,漏油会影响液压钳的动力,导
致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5、使用液压钳时,要注意操作环境温度,禁止在高温环境下使用,长期高温会引起
液压马达的坏死及燃油管线的老化,也会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
6、当使用完液压钳后,车间必须做好清洁工作,检查和汽油是否滴漏,确保液压马
达和液及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机器焊接部位有无破洞,以及各种连接螺钉的松
动和拧紧情况,确保液压钳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液压钳的使用方法

液压钳的使用方法
嘿,你问液压钳的使用方法啊?那咱就来好好说说。
这液压钳啊,用起来可得小心点。
首先呢,你得把液压钳拿出来好好检查检查。
看看有没有损坏的地方,要是有可不能用,万一出啥问题就麻烦了。
就像你出门前得检查一下自己的鞋子有没有破洞一样。
然后呢,要根据你要剪的东西选择合适的模具。
液压钳一般都有不同的模具,用来剪不同粗细的东西。
可不能随便拿个模具就用,不然剪不动或者剪不好。
就像你拿个小剪刀去剪大树枝,那肯定不行嘛。
接着,把要剪的东西放在液压钳的刀口中间。
放的时候要放正了,不能歪七扭八的。
不然剪出来的口子也不好看。
就像你切菜的时候得把菜放整齐了切一样。
准备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压液压杆了。
压的时候要慢慢用力,不能一下子太猛了。
不然液压钳可能会弹起来伤到你。
就像你举重的时候不能一下子举太重,得慢慢加重量。
一边压一边看着要剪的东西,等剪得差不多了就可以
停下来了。
要是剪不断,也别一直压,可能是模具不对或
者液压钳有问题。
这时候就得检查一下,别硬来。
我给你说个事儿吧。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工人用液压钳
剪钢筋。
他一开始没选对模具,怎么剪都剪不断。
后来换
了个合适的模具,一下子就剪断了。
但是他剪完之后没把
液压钳放好,差点砸到别人的脚。
所以啊,用液压钳的时
候一定要小心,选对模具,慢慢用力,剪完之后也要放好。
这样才能安全地使用液压钳,完成你的工作。
液压钳操作规程

液压钳操作规程液压钳安全操作规定1、新员工三个月内不允许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操作液压钳。
2、液压钳必须单人操作,不允许2人或2人以上配合使用。
3、操作者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不得衣袖松散,以免缠绕。
4、操作者侧面严禁站人,以防液压钳甩动或尾绳伤人。
5、操纵移送缸双向气阀使钳子平衡地送到井口,严禁把气阀一次合到底使钳子快速向井口运动造成撞击。
5、复位对缺口一定用低挡,停车后挂回空挡,不论上卸扣,挂挡顺序都要遵循“低——高——低”的原则。
6、当管柱丝扣过紧,严禁液压钳超高压使用或用高速冲击的方式上扣卸扣。
禁止用液压钳造扣和倒扣。
8、使用时要注意是否憋压,有无渗漏,保持液压油及快速接头等液压件的清洁。
9、手动开关防护门时,握紧防护门把手操作,严禁手拉防护门上沿或将手放在转动部位上,防止挤手。
10、更换钳牙或现场检修时,必须首先停止动力,并通知相关人员,必要时要开具工作许可和挂牌检修,并安排监护人员11、使用中若发现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严禁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使用液压钳。
12、油管钳卡死多半是因为钳头选型不当,如3-1/2的管柱选用4-1/2的钳头,导致超过导板行程最后卡死,应尽量选用相同规格的较小尺寸的钳头。
13、上卸扣扭矩过大,导致卡死;油管钳要严格按照扭矩标准设定压力值,碰到卸不开的油管,可以采取敲击或大钳拉开。
避免液压油管钳卡死在管柱上,无法活动钻具和抢装IBOP。
14、定期检查和更换导板和钳头导轮避免过度磨损。
15、液压钳待用时,防护门处于关闭状态。
16、钻台保持整洁,及时清理喷溅油污、泥浆等,消除操作环境恶劣给施工带来的隐患。
17、液压大钳巡回检查 (1) 大钳a.固定 b.保养 c. 油路 d. 钳牙 e. 部件 f. 性能 g. 清洁。
(2) 动力源:a.电机线路 b. 油量 c. 固定 d. 油泵e. 闸门 f. 气路。
液压管子钳操作方法

液压管子钳操作方法
液压管子钳操作方法如下:
1. 初始准备:将液压管子钳放置在平整的底座上,确保钳身稳固。
接通液压源,确认液压管路连接正确并无泄漏。
2. 调整夹具:根据管子的直径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夹具。
使用调整螺栓或手动调节手柄,将夹具的开口调整至适合管子直径的大小。
3. 管子夹持:将管子放入夹具开口中,确保整个管子都被夹住。
使用手动调节手柄或电动按钮,将夹持臂靠近夹具,使其夹住管子。
4. 确认夹紧:确认管子夹紧后,可以关闭液压源,断开液压管路。
5. 操作管子: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
可以使用手动或电动操作钮来进行弯曲、切割、推压等操作。
6. 完成操作:当操作完成后,确保松开夹持臂,释放管子。
检查操作结果,并及时清理工作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遵守液压机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液压大钳使用操作规程

液压大钳使用操作规程(总2页)-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CAL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液压大钳使用操作规程—、打开连接大钳的气管线阀门。
二、启动油泵,合上单向气阀使油泵在空载情况下运转,系统压力表的压力不应超过15MPa为正常。
三、检查钳头鄂板尺寸与钻杆接头尺寸相符合后,把钳头上两个定位手把根据上扣或卸扣转到相应的位置。
四、操纵移送缸双向气阀使钳子平衡地送到井口,严禁把气阀一次合到底使钳子快速向井口运动造成撞击。
若钳子高度不合适可操作手拉葫芦,调节到合适位置。
五、在钳子送到井口,钻杆通过缺口进入大钳后,观察钳头上下两堵头螺钉是否与钻杆公母接头贴合,然后操纵夹紧缸双向气阀使下钳夹紧接头,将移送气缸双向气阀放到零位,将气放掉。
六、根据上、卸扣需要,高、低档的双向气阀转到相应的位置,在使用中可不停车换档。
七、马达的正、反转是通过M型手动换向阀来实现的,根据上、卸扣的需要更换手柄位置。
八、复位:即是钳口缺口相互对准的过程。
当上完一个扣或卸完一个扣时,必须操作M型手动换向阀,使其钳头向工作状态反向转动。
在复位时根据各缺口相距远近可操作换档双向气阀,用高、低档变换的方法来实现。
在高档复位时应尽量少用M型手动换向阀,而应熟练地使用双向气阀以减少惯性冲击。
九、卸扣时,当公扣全部从母扣中旋出后(即钻具反转5圈半或听到钻具卸开后下落的响声后)即可将双向气阀向上扣方向转动复位。
在上钳松开钻具而未对准缺口亦允许停车提立根,提出立根后继续复位,这样节省时间。
十、在公扣没有全部从母扣中旋出前不能上提,以防滑扣顿钻。
当上钳没有松开钻具前不允许上提,以免提出钳头浮动部分或钻钻具落下砸坏机件。
十一、操纵夹紧气缸双向气阀到工作位置的相反位置,使下钳恢复零位对准缺口。
十二、操纵移送气缸双向气阀,使用权钳子平稳地离开井口。
十三、若全部起完或下完钻后,把所有的液气阀复零位,把单向阀转向关闭位置,停泵。
液压钳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PPT资料

6、在起下钻过程中,井口 人员应相互配合,操作液 压钳者应确保在其他人员 平安的前提下启动液压钳 。
②风险点源
1、尾绳固定
尾绳三角固定, 检查钢丝绳是否 断股,防止液压
钳打人
2、尾绳不用绳卡编绳或卡不紧
使用配套绳卡, 卡紧。卡不紧导 致尾绳失效,液
压钳伤人。
3、操作时,没有活门或未关活门
活门
3、更换钳牙
用螺丝刀顶进颚 板上的钳牙挡 销,即可取出钳牙。
四、维护与保养
1、每班工作前,螺钉检查
主钳固 定螺丝
必须检查各紧固螺 钉是否松动,如有
松动必须拧紧
液泵固 定螺丝
液泵底部 固定螺丝
背钳固 定螺丝
尾绳固 定螺丝
2、每班工作前,必须向各转动部位注足润滑 油脂
主钳注润滑油脂
背钳注润滑油脂
3、如因制动力缺乏,颚板不伸出
②风险主点源钳复 由7、于液不位压正油确旋必操扭须作保液持压清钳洁导,致保过持许滤多油重器大正伤常害滤事油故,。如油以脏,需及时更换
背钳复 位旋扭
分别将复位旋 扭搬向上扣 〔卸扣〕方向
将动力钳推向管柱,操作手动换向 阀操作使主钳沿上扣〔卸扣〕方向 旋转进行上扣〔卸扣〕。
上扣〔卸扣〕完毕,反向操纵手动 换向阀,使主钳反转,主钳、背钳 钳头分别对齐开口,然后将动力钳 撤离管柱。即完成一次上扣〔卸扣〕 操作。
7、液压油必须保持清洁,保持滤油器正常滤 油,如油以脏,需及时更换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五、①平安本卷须知
1、单人操作,严禁2人同时操作。
2、操作者站在前面操作,尾绳两侧不准站人。
严禁 站人
严禁 站人
3、在操作中,应严禁用手去触摸液压大钳旋 转局部,以防液压钳将手带入钳中。
液压动力钳操作规程

液压动力钳操作规程1、安装1.1悬吊。
将液压钳悬吊点应定在井架10m以上,液压钳距井口中心0.5m±0.1m。
1.2调平。
使底钳与油管接箍在同一水平面上。
1.3结尾绳。
尾绳固定在井架一端应与钳子在同一高度,并采用能承受3吨负荷拉力的钢丝绳(Φ3/8"以上)。
1.4液压源连接正确。
2、使用前检查2.1检查液压钳管线连接是否正确。
由司钻调试好后,再交给井口操作人员使用。
2.2检查钳牙有无损坏。
2.3检查底钳与油管接箍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
2.4井口地面及钻台应无妨碍操作的杂物、油泥等。
3、正确操作3.1操作者站在液压钳左侧(钳口在身体左侧),副手在液压钳右侧(钳口在身体右侧)。
3.2在站稳以后,操作者用左手抓住前手把,右手抓后手把;副手用右手抓住前手把,左手抓后手把,使油管进入钳口。
3.3上、卸扣时,操作者用左手握住前手把,右手握住操纵杆进行操作;副手用右手扶住前手把,用左手扶住后手把。
3.4换向。
操作者用左手握住前手把,使液压钳回到初始状态才能进行手动换向,用右手调节手动换向阀。
3.5换档。
操作者用左手握住前手把,用右手调整高低速。
3.6退出时,操作者用左手扶住前手把,副手用右手扶住前后把将液压钳推出。
4、注意事项4.1操作者严禁用右手抓前手把,严禁用左手调节手动换向阀。
4.2副手严禁用左手抓前手把。
4.3副手严禁操作液压钳上任意手柄。
4.4在油泵启动后严禁将手伸进液压钳前头开口内。
4.5尽可能在通井机熄火后进行液压钳保养。
若在工作时液压钳发生故障,必须先摘掉通井机主离合器和液压泵档位,才能对液压钳故障进行检修。
专人检修并悬挂检修警示牌。
4.6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超压、超扭矩使用液压钳,以避免发生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情况。
4.7在零部件液压钳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检修,不得让液压钳带病作业。
4.8当发现液压钳吊装绳及尾绳有破损和断股时应及时更换。
4.9对液压钳要求定期保养,不得随意拆卸和添加零部件。
远程控制液压油管钳自动上卸扣装置设计

远程控制液压油管钳自动上卸扣装置设计耿玉广;谷全福;孙连会;王铁峰【摘要】在油气田修井作业起下管柱过程中,需要工人站在井口反复操控液压油管钳上卸扣,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时刻面临磕碰夹挤、高空落物、有害井液飞溅等多种危险与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依托现有修井机的液压、电气动力和提升条件,结合开口型液压油管钳结构特点,综合运用电控及液压驱动技术研制出一种液压油管钳自动上卸扣装置,其控制指令集中到一个十字主令操作盘上,修井机司机推拉操作手柄即可远程控制液压油管钳自动就位、上卸扣和对缺口,从而使作业工人从脏苦累险的工作条件中得以解放出来.【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147-149)【关键词】远程控制;液压油管钳;自动化;上卸扣装置;设计【作者】耿玉广;谷全福;孙连会;王铁峰【作者单位】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北霸州 065709;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北霸州 065709;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北霸州 0657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摘.:在油气田修井作业起下管柱过程中,需要工人站在井口反复操控液压油管钳上卸扣,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时刻面临磕碰夹挤、高空落物、有害井液飞溅等多种危险与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依托现有修井机的液压、电气动力和提升条件,结合开口型液压油管钳结构特点,综合运用电控及液压驱动技术研制出一种液压油管钳自动上卸扣装置,其控制指令集中到一个十字主令操作盘上,修井机司机推拉操作手柄即可远程控制液压油管钳自动就位、上卸扣和对缺口,从而使作业工人从脏苦累险的工作条件中得以解放出来。
液压油管钳(简称:液压钳,下同)是油气田修井作业中用来上卸油管扣的一种专用工具。
液压钳主要由主钳和背钳两部分组成,主钳在背钳上面,由导杆联成一体,导杆上的弹簧支撑着主钳。
上卸油管扣时,背钳夹紧下面油管的接箍,主钳夹紧上面油管的管体,旋扣时主钳相对于背钳向上或向下浮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前的现场液压钳操作方式与不足目前在油田井下作业修井岗位中,井口操作岗在劳动强度、安全风险等方面,相对其他岗位比较是一个高危高强度高风险岗位。
在现场中液压钳的操作都是依靠人力实现,采用钢丝绳悬吊,人力推送咬合管柱,操作手柄实现上卸扣。
每年在各油田修井作业中,仅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而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同时带来的经济损失的事件屡见不鲜。
近几年在本油田井口作业时液压钳操作过程中,人员对液压钳的误操作或配合不当,造成井口人员被液压钳伤害的事情频频发生多为咬伤手指和手掌,给员工造成了肢体伤害留下了残疾,给职工家庭造成了不幸,给企业带来了负效益及不良的影响。
2 油管液压钳远程操作技术2.1 油管液压钳远程操作技术研发的必要性井下作业施工是一项高风险,劳动强度大的行业,特别是井口工在操作油管液压钳时,需人为将液压钳推送与井口油管接触,井口工操作液压钳上控制手柄实现上卸扣,即劳神费力而且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危险,出现人身伤害事故。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大油田都在尽力的研发井下作业操作人工化,逐步转型向机械化方向攻关,希望将井口工这个高危岗位用机械化或远程控制操作所代替,减少人员在井口的滞留工作环节,尽可能的避免人员直接在非安状态下作业。
2.2 油管液压钳远程操作系统的结构油管液压钳远程操作装置是一种采用液压机械臂悬吊系统、液压机械臂推送系统、远程控制操作系统,红外线及电子断路器保护推进装置防止误操作,利用液压管将操作手柄功能集中到司控台。
主要是由液压钳、推送液压缸、起升液压缸、红外线电子感应头、液压管、电磁阀等组成。
固定支腿底板上有四个弧形调节螺栓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节该装置的角度,用来实现不同现场的安装对,将固定支腿固定在修井机千斤底座上,司钻扳动操作台上的相应控制手柄控制高度调节伸缩液缸机械臂,通过高度调节液缸机械臂的伸与缩控制L形活动支架的伸长或缩短,将该装置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司钻再次扳动操作台上的相应控制手柄控制长度调节液缸,通过长度调节液缸的伸与缩控制推送延伸杆的长度,将该装置调节到合适的长度,直至将油管液压钳调到合适位置为止,油管液压钳就悬挂在液压钳悬挂机构上。
每当需要用油管液压钳上扣或卸扣时,司钻只需扳动该装置的控制手柄就可以将液压钳推送到合适位置,完成上扣或卸扣动作后,司钻再次扳动控制手柄,油管钳就回到原位置。
省时省力,增加井口员工的安全系数。
2.3 现场油管液压钳远控系统的效果及要求现场油管液压钳远控系统的研制,主要用于修井行业井下作业现场液压钳油管上卸扣操作时,改变以往现场的液压钳钢丝绳悬吊方式,人工推动进退动作,手动操作液压钳液控手柄,为实现这些动作人员必须身处危险环境,站在简易钻台上操作。
主要技术要求及效果:(1)液压钳升降机构,满足不同井口高度需求;(2)液压钳推送机构,满足不同中心距需求;(3)液压钳升降及推送系统,按PLC程序来控制设计;(4)液压钳悬吊装置及抗反扭力机构;(5)液压钳自动紧、卸管柱控制系统及缺口;(6)液压钳丝扣上紧后,扭矩达到一定限度后,自动解除系统。
(7)采用专用悬挂支架,将小绞车彻底解放;(8)能够满足不同型号的修井机,安装拆卸方便,不受条件的限制;(9)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加工费用低,极易推广使用;(10)将井口工的劳动强度再次降低;(11)增加井口操作工的安全系数。
这项技术得到实施应用,可以提高井下作业设备操作技术水平,降低人员受伤害风险,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支出。
3 结论为了通过改变事物的本质安全,应用科技创新解决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设计制作实现电控液远程操作系统,逐步实现井口无需人工操作,实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人员在危险环境滞留,从根本上减少或降低人员的安油管液压钳的远程操作技术赵江源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青海 芒崖 816400摘要:本文介绍了修井作业液压钳远程操作控制技术的研制以及控制系统的结构。
关键词:油田 液压钳 远程 机械Technologies of oil pipeline hydraulic pliers controlled remotelyZhao JiangyuanQinghai Oilfield Underground Operation Company,Mangya 816400Abstract:Technologies of hydraulic pliers controlled remotely were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which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ol system.Keywords:oilfield;hydraulic pliers;remote;mechanism(下转第161页)输泵的选型主要考虑排量和扬程。
排量就是增压点的外输量,比较容易确定。
扬程的确定需要考虑外输管线的沿程摩阻以及进站压力的要求。
在外输管线沿程摩阻的确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外输管线上是否存在翻越点。
沿程摩阻的计算需要以翻越点为基准,具体的计算方法可参考相关资料。
由于篇幅关系,以上所描述的仅仅是该增压点的核心流程和主要工艺设备设施。
除此之外,还有如转油泵、污油池、计量间等辅助设备设施。
对于整个站场,还设置了吹扫流程。
从总机关开始,经每个设备的旁通管道,将管道中的杂质吹扫至污油池。
采用上述集输工艺建设的该增压点,已平稳安全运行了两年多时间,期间在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事故的情况下,有力的保证了油田生产。
从实际效果来看,该集输工艺是十分成功的。
由于该油区位于陕甘宁盆地,属于长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区域,因此该集输方式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值得借鉴。
经过对上述工艺的分析研究,该集输过程具有工艺简捷、设备高效、密闭性高、检修维护量小等优点。
然而在该增压点的建设中,没有设置任何的储油设施。
虽然也设置了密闭分离装置,但其仅仅起到缓冲作用,并不能够长时间的存储原油。
该油区属于成熟区块,管理完善,工作人员责任心高,站场之间配合工作高效,因此在已运行的时间里没有出现任何的事故。
然而各个油区的实际状况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各类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联合站出现事故,不能接收该增压点来油,则该增压点所产生的原油将无法外输,这样便严重影响了生产,更有可能造成管道堵塞、设备损坏等恶劣情况。
在此情况下,原油将只能就地排放,这样不但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这也是相关法律法规所禁止的。
因此提出在该工艺流程中应该增设事故油罐,将外输泵的出口管线与事故油罐相连通的方案。
当有事故发生时,增压点的外输原油可以暂时存储在事故油罐中,这样便保证了生产的平稳运行,防止了事故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事故油罐的大小可以根据事故天数和产油量的大小综合考虑,以满足工艺要求、不提高站场等级、尽量减少投资为宗旨。
由以上可知,增压点中采用三相分离器脱水和设置事故油罐的集输工艺完全可以满足原油脱水外输的要求,还提高了站场抵抗风险、应对事故的能力,使得增压点的油气集输工艺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因此,增设事故油罐的加热分离外输工艺流程相比前一种工艺属于更优化的流程,更值得在长庆油田中采用。
参考文献[1]GB50350-2005.油气集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2]冯叔初,郭揆常.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291.全风险,以机械设备代替人员滞留现场,以远程操作解决人员与危险直接接触,以人为本降低人身伤害保障安全的目的。
依靠科技求发展,依靠技术求进步,实现修井井口作业岗位机械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重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机械升降臂,推进臂,液压钳悬吊臂及电控液操作系统,实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解放人员滞留简易钻台的安全风险。
降低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实现依靠科技发展的硬道理。
参考文献[1]姜佩东.液压与气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李华.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试样的孔隙率测量(表4)表明,4号试样腐蚀后的孔隙率为12.2165%,高于3号试样的8.5383%。
这可能是由于在同时掺5%偏高岭土的条件下,水泥中外掺微粉过多对水泥石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的。
微粉的性质、掺量和最大粒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表4 水泥石试样在腐蚀前后的孔隙率试样腐蚀前孔隙率/%腐蚀后孔隙率/%(不包括腐蚀层)18.39868.5383215.315912.21653 结论本文对酸性气体腐蚀硬化水泥浆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高温下酸性气体腐蚀油井水泥浆体深度主要受腐蚀层孔隙率µ、酸性气体腐蚀硬化油井水泥固体生成物(腐蚀层)的密度ρ、腐蚀温度T和腐蚀气体的摩尔份数的影响。
其中,腐蚀层孔隙率µ影响最大。
向JHG油井水泥中添加5%偏高岭土,促进水泥水化,可明显降低孔隙率,提高水泥石的致密程度,减缓酸性气体在水泥微结构中的扩散和腐蚀速率,显著提高了水泥浆体在高温条件下的抗CO2酸性腐蚀性能,表明适量微粉的引入可以并。
而再引入3%的微硅,水泥石的抗腐蚀性能则会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过多的微粉破坏了原有致密的颗粒堆积结构。
参考文献[1]姚晓. CO2对油井水泥石的腐蚀:热力学条件、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8,20(3):68-71.[2]姚晓. 二氧化碳对油井水泥石的腐蚀及其防护措施[J].钻井液与完井液,1998,15(1):8-11.[3]陈卓元,张学元,王凤平,等.二氧化碳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J].材料开发与应用,1998,13(5):34-40.[4]李国敏,李爱魁,郭兴蓬,等.油气田开发中的CO2腐蚀及防护技术[J].材料保护,2003,36(6):1-4.[5]郭志勤,赵庆,燕平,等.固井水泥石抗腐蚀性能的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4,27(6):37-40.[6]郭志勤,赵庆. 抗腐蚀水泥浆体系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5,27:26-29.[7]周仕明,王立志等.高温环境下CO2腐蚀水泥石规律的实验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8,36(6):9-13.(上接第146页)(上接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