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依数性习题库
稀溶液的依数性练习题

稀溶液的依数性练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稀溶液依数性一、判断题1、水的液-汽两相平衡线,是水的蒸气压曲线。
()2、在t℃时,液体A较液体B有较高的蒸气压,由此可以合理推断A比B有较低的正常沸点。
()3、一个溶液所有组分的摩尔分数总和为1。
()4、 mol·kg-1甘油的水溶液和 mol·kg-1甘油的乙醇溶液,应有相同的沸点升高。
()5、质量分数的蔗糖水溶液和质量分数的果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渗透压。
()6、K b的物理意义可以认为就是1 mol·kg-1溶液的沸点升高值。
()7、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叫作渗透压。
()8、溶液的蒸汽压与溶液的体积有关,体积愈多,蒸汽压愈大。
()9、通常指的沸点是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的温度。
()10、 mol·kg-1甘油的水溶液和 mol·kg-1蔗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渗透压。
()二、选择题1、处于恒温条件下的一封闭容器中有两个杯子,A杯为纯水,B杯为蔗糖溶液。
防止总够长时间后则发现()。
A.A杯水减少,B杯水满后不再变化 B.B杯水减少,A杯水满后不再变化C.A杯变成空杯,B杯水满后溢出 D.B杯水干并有蔗糖晶体,A杯水满后溢出2、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之后,将使其()。
A.熔点高于0℃ B.熔点低于0℃ C.熔点仍为0℃ D.熔点升降与加入物质分子量有关3、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水后会引起()。
A.沸点升降 B.熔点升降 C.蒸气压升高 D.蒸气压下降4、16克I2溶于100克乙醇(C2H5OH)所配成的溶液,其密度为0.899 g·mL-1,碘溶液的b值和c值那个大()。
A.b>c B.b<c C.b=c D.不能确定5、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公式中的b所代表的是溶液的()。
A.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B.溶质的摩尔分数 C.溶剂的摩尔分数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6、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是在何物质中所含溶质的量(mol)()。
稀溶液的依数性练习题

稀溶液的依数性练习题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稀溶液依数性一、判断题1、水的液-汽两相平衡线,是水的蒸气压曲线。
()2、在t℃时,液体A较液体B有较高的蒸气压,由此可以合理推断A比B有较低的正常沸点。
()3、一个溶液所有组分的摩尔分数总和为1。
()4、 mol·kg-1甘油的水溶液和 mol·kg-1甘油的乙醇溶液,应有相同的沸点升高。
()5、质量分数的蔗糖水溶液和质量分数的果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渗透压。
()6、K b的物理意义可以认为就是1 mol·kg-1溶液的沸点升高值。
()7、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叫作渗透压。
()8、溶液的蒸汽压与溶液的体积有关,体积愈多,蒸汽压愈大。
()9、通常指的沸点是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的温度。
()10、 mol·kg-1甘油的水溶液和 mol·kg-1蔗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渗透压。
()二、选择题1、处于恒温条件下的一封闭容器中有两个杯子,A杯为纯水,B杯为蔗糖溶液。
防止总够长时间后则发现()。
A.A杯水减少,B杯水满后不再变化 B.B杯水减少,A杯水满后不再变化C.A杯变成空杯,B杯水满后溢出 D.B杯水干并有蔗糖晶体,A杯水满后溢出2、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之后,将使其()。
A.熔点高于0℃ B.熔点低于0℃ C.熔点仍为0℃ D.熔点升降与加入物质分子量有关3、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水后会引起()。
A.沸点升降 B.熔点升降 C.蒸气压升高 D.蒸气压下降4、16克I2溶于100克乙醇(C2H5OH)所配成的溶液,其密度为0.899 g·mL-1,碘溶液的b值和c值那个大()。
A.b>c B.b<c C.b=c D.不能确定5、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公式中的b所代表的是溶液的()。
A.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B.溶质的摩尔分数 C.溶剂的摩尔分数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6、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是在何物质中所含溶质的量(mol)()。
e-r数据库练习题

er数据库练习题一、基本概念题1. ER模型中的“E”代表什么?2. 简述实体和属性的区别。
3. 在ER图中,用什么图形表示实体集?4. 什么是联系?联系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5. 简述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与实体集内部联系的区别。
二、填空题1. ER图由实体集、联系和______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2. 在ER图中,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用______表示。
3. 若实体集A和B之间存在一对多联系,则B称为______实体集,A称为______实体集。
4. 实体集的属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______。
5. ER图中的联系可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ER图只能表示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不能表示实体集内部的联系。
()2. 在ER图中,实体集的属性可以用椭圆形表示。
()3. 一个实体集只能有一个主键。
()4. ER图中的联系可以是实体集内部的联系。
()5.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联系来表示。
()四、选择题A. 矩形B. 椭圆形C. 菱形D. 三角形A. 一对一B. 一对多C. 多对多D. 自身联系A. 学号B. 姓名C. 性别D. 年龄A. 矩形B. 椭圆形C. 菱形D. 三角形A. 实体集的属性可以是简单属性或复合属性B. 联系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C. ER图只能表示实体集之间的联系D. 实体集的主键可以是单个属性或属性组合五、简答题1. 简述ER图的作用。
2. 如何确定实体集的主键?3. 请举例说明实体集之间的多对多联系。
4. 简述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步骤。
5. 请解释什么是复合属性和派生属性。
六、绘图题实体集“学生”具有属性:学号(主键)、姓名、年龄、班级。
实体集“课程”具有属性:课程号(主键)、课程名、学分。
实体集“教师”具有属性:教师号(主键)、姓名、职称。
学生与课程之间是多对多联系,表示学生选课。
教师与课程之间是一对多联系,表示教师授课。
依数性习题及解析

《稀溶液依数性》作业解析参考1. 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它将氧气从肺运输到人体细胞。
其中亚铁占血红蛋白的 0.33% (质量分数),若取1.0 g 血红蛋白溶于水中配制成100 mL 溶液,20ºC 时测得其渗透压力为367 Pa ,则 1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几个Fe 2+?A. 1B. 2C. 3D. 4【D 】根据范特霍夫公式:cRT Π=,可以逐级推导出求算溶质摩尔质量的公式 RT VM m RT V n RT c ΠB B B B === )mol g (1064.6100.010367)20273(314.80.1143B B --⋅⨯=⨯⨯+⨯⨯==∴V ΠRT m M 即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64×104。
由于Fe 2+在其中的质量分数为0.33%,所以Fe 2+在其中的质量约为m (Fe 2+) = 6.64×104×0.33% = 219.12所以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Fe 2+离子的个数为:)(491.35612.219个≈=2. 现欲较准确地测定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下列方法中常常采用A. 蒸气压下降法B. 沸点升高法C. 凝固点下降法D. 渗透压力法【C 】一般而言,高分子化合物常用渗透压法测其相对分子质量,而小分子化合物常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所以最好用凝固点降低法。
3. 新分离的人体红细胞放入渗透浓度为300mmol ·L -1的Na 2SO 4溶液中,其形态维持正常状态。
A. 正确B. 错误【A 】题中所给出的浓度就是Na 2SO 4溶液的渗透浓度,因此无需再乘以校正因子了,所以这是一个等渗溶液。
4. 将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所得溶液仍然是等渗溶液。
A. 正确B. 错误【A 】将两个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应为212os21os1os V V V c V c c ++= 由于两溶液都是等渗溶液,因此渗透浓度近似相等或者完全相等,所以混合后溶液的渗透浓度与混合前相比,基本没有改变或者改变很少,因此仍然为一个等渗溶液。
最新第二章 稀溶液依数性习题解析

第一章 稀溶液依数性习题解析1. 一杯糖水和一杯等量的纯水同时放置,那杯水蒸发得快,为什么?答:在相同温度下,糖水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水,即纯水易于挥发,所以蒸发得快。
2. 冬天,室外水池结冰时,腌菜缸里的水为什么不结冰?答:腌菜缸里是盐的水溶液,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冬天室外水池结冰时温度为0℃,此时的温度还不到溶液的凝固点,所以腌菜缸里的水不结冰。
3. 0.01mol ·kg -1葡萄糖(C 6H 1206)、盐(NaCl )水及蔗糖(C 12H 22O 11)溶液的沸点相同吗?答:不相同,盐(NaCl )水的沸点高。
4. 在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4 kPa 。
若于100g 水中溶有10.0 g 蔗糖(C 12H 22O 11 ,相对分子质量M r= 342),求此溶液的蒸气压。
解;先求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995.03420.1002.1810002.18100111=⋅+⋅⋅=---mol g g mol g g mol g gA χ 根据拉乌尔定律可求出溶液的蒸气压p = p 0 x = 2.34kPa ×0.995 = 2.33kPa5. 甲溶液由1.68 g 蔗糖(C 12H 22O 11,M r=342)和20.00 g 水组成,乙溶液由2.45 g M r=690 的某非电解质和20.00 g 水组成。
(1) 在相同温度下,哪份溶液的蒸气压高?(2) 将两份溶液放入同一个恒温密闭的钟罩里,时间足够长,两份溶液浓度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当达到系统蒸气压平衡时,转移的水的质量是多少?答:(1)先比较两份溶液中的水的摩尔分数 甲溶液:996.034268.102.180.2002.180.20111=⋅+⋅⋅=---mol g g mol g g mol g gA χ乙溶液:997.069045.202.180.2002.180.20111=⋅+⋅⋅=---mol g g mol g g mol g gA χ 乙溶液溶剂的摩尔分数大,所以乙溶液的蒸气压大。
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2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习题答案1.解: kPa 33.2mol 18g g 100mol g 34210g mol g 18g100kPa 34.21-11A *=⋅+⋅⋅⨯==--x p p 2.解: B3.解:与人体血浆溶液等渗4.解:11A B b b mol 1.28kg250.0g 00.7K 510.0mol kg 0.512K --⋅=⋅⋅⋅=⋅∆=g m m T K M △T f =K f ·b B =1.86 K·kg·mol -1·0.996 mol·kg -1=1.85 ℃T f =-1.85 ℃5.解:6.解:131A B b b mol 1062.1kg100.00.19K 060.0mol k 0.512K --⋅⨯=⋅⋅⋅=⋅∆=g g g m m T K M 131A B f f mol 1061.1kg100.00.19K 220.0mol k 1.86K --⋅⨯=⋅⋅⋅=⋅∆=g g g m m T K M 7.解:把一小块冰放到0℃的水中,冰不会融化。
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此时冰水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冰水能够共处。
另一小块冰放到0℃的盐水中,冰会融化。
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下降,小于0℃,0℃时冰和盐水没到达平衡状态,参加的冰会融化而使溶液温度降低。
8.解:316.3kg 000.1mol g 6.324246.3mol k K 86.1K0588.0)Hg(NO 11B f f 23≈=⋅⋅⨯⋅⋅=∆=--g g b K T i 对00.1kg 000.1mol 71.5g 284.10mol k K 86.1K 0744.0HgCl 11B f f 2=⋅⋅⨯⋅⋅=∆=--g g b K T i 对 所以Hg(NO 3)2在水中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
9.解:〔1〕<-----〔2〕<======>〔3〕----->10.施肥太浓即所配的化肥为高渗溶液,将其施入土中会使土地中的渗透压高于植物细胞中的渗透压。
依数性

非电解质难挥发稀溶液的依数性 §2-8 非电解质难挥发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二、溶液的渗透压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四、溶液的沸点升高
练习题: 练习题
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为 了保持渗透平衡, 了保持渗透平衡,必须在浓蔗糖溶液上施加 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 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 D
A 浓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B 稀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C 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D 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差
m RT M (胰岛素)V
解(1)根据: Π= cB RT
=
mRT 101 × 10-3 × 8.314 × 298 M (胰岛素)= = =5.77 × 10 3 g / mol ПV 4.34 × 10 × 10-3
(2)
n(胰岛素) x(胰岛素)= = n(胰岛素)+n(水) 101× 10-3 101× 10-3 5.77 × 10-3 =3.15 × 10-5 +10 18 5.77 × 10-3
∆tb = Kb bB
13.76 82.4 − 80.1 = K b 154 100
Kb =
R(tb∗)2 ∆vapHm
⋅ M(A )
R (t b ∗ ) 2 Kb M ( A)
⇒ ∆ vap H m =
⇒ K b = 2.578 K ⋅ kg ⋅ mol −1
= 31.435kJ ⋅ mol −1
稀溶液依数性的实际应用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

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一、就是非题(共10题)1、溶液得沸点就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得温度。
( )2、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就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得。
( )3、等物质得量硝酸钾与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得水中,该两溶液得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 )4、凡就是浓度相等得溶液都就是等渗溶液。
( )5、溶液得蒸气压下降与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得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 )6、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得定量关系。
( )7、一定量得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得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 )9、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得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得溶胶。
( )10、 AlCl3、MgCl2、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得聚沉值依次减小。
( )二、选择题 ( 共11题 )1、以下论述正确得就是(A)饱与溶液一定就是浓溶液(B)甲醇就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C)强电解质溶液得活度系数皆小于1(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2、已知乙醇与苯得密度分别为0、800 g·cm3与0、900 g·cm3,若将86、3cm3乙醇与 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得质量摩尔浓度为( )(A) 1、52 mol·dm3 (B) 1、67 mol·dm3(C) 1、71 mol·kg1 (D) 1、85 mol·kg1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cm3水中, 20℃时得渗透压为 100 Pa, 则该聚合物得相对分子质量就是( )(A) 6、1×102 (B) 4、1×104 (C) 6、1×105 (D) 2、2×1064、 1、0 mol·dm3蔗糖得水溶液、1、0mol·dm3乙醇得水溶液与1、0 mol·dm3乙醇得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得性质就是 ( )(A) 渗透压 (B) 凝固点(C) 沸点 (D) 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5、 1、17 % 得 NaCl 溶液产生得渗透压接近于(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Cl 35、5) (A) 1、17 % 葡萄糖溶液 (B) 1、17 % 蔗糖溶液(C) 0、20 mol·dm3葡萄糖溶液 (D) 0、40 mol·dm3蔗糖溶液6、同温同浓度得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得溶质就是( )(A) CuSO4 (B) K2SO4(C) Al2(SO4)3(D) KAl(SO4)27、要使溶液得凝固点降低 1、00℃ , 必须向 200 g 水中加入 CaCl2得物质得量就是(水得K f=1、86 K·kg·mol1)( )(A) 1、08 mol (B) 0、108 mol (C) 0、0540 mol (D) 0、0358 mol8、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得沸点为 100、400℃ , 则其凝固点为 ( ) (水得K b= 0、512 K·kg·mol1, K f= 1、86 K·kg·mol1)(A) 0、110℃ (B) 0、400℃ (C) 0、746℃ (D) 1、45℃9、与纯溶剂相比,溶液得蒸气压( )(A) 一定降低(B) 一定升高(C) 不变(D) 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若溶质就是挥发性很大得化合物就不一定降低10、 60℃时, 180 g水中溶有 180 g葡萄糖, 已知60℃时水得蒸气压为19、9kPa, C6H12O6得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则此水溶液得蒸气压应为( )(A) 1、81 kPa (B) 9、95 kPa (C) 15、9 kPa (D) 18、1 kPa11、若氨水得质量摩尔浓度为 mmol·kg1,则其中NH3得摩尔分数为( ) mm(A) ───── (B) ──────────1000/18 [(100017m)/18]+mm(C) ─────── (D) 不确定(1000/18) + m三、填空题 ( 共 8题 )1、 (2 分)体温为 37℃时, 血液得渗透压为 775 kPa, 此时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得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静脉注射液得浓度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 g·d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后习题答案 [TOP]习题1. 水在20℃时的饱和蒸气压为2.34 kPa 。
若于100g 水中溶有10.0 g 蔗糖(M r = 342),求此溶液的蒸气压。
解 根据 BA A A n n n x +=, m o l 56.5mol 18.0g 100g O)(H 1-2=⋅=n m o l 0292.0m o lg 342g 0.10)(1=⋅=-蔗糖n 995.0mol0292.0mol 56.5mol 56.5)(O)(H O)(H O)(H 222=+=+=蔗糖n n n x kPa 33.2995.0kPa 34.2O)(H 20=⨯==x p p2. 甲溶液由1.68 g 蔗糖(M r =342)和20.00 g 水组成,乙溶液由2.45 g (M r = 690)的某非电解质和20.00 g 水组成。
⑴ 在相同温度下,哪份溶液的蒸气压高?⑵ 将两份溶液放入同一个恒温密闭的钟罩里,时间足够长,两份溶液浓度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⑶ 当达到系统蒸气压平衡时,转移的水的质量是多少?解 (1) mol 004912.0molg 342g 68.1)(1=⋅=-甲n mol 003551.0mol g 690g 45.2)(1=⋅=-乙n 1kg mol 2456.0kg 0200.0mol 004912.0-⋅==(甲)b 1kg mol 1775.0kg0200.0mol 003551.0-⋅==(乙)b 溶液乙的蒸气压下降小,故蒸气压高。
(2)乙溶液浓度变浓, 甲溶液浓度变稀。
因为浓度不同的溶液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由于B b 不同,P 不同, 蒸发与凝聚速度不同。
乙溶液蒸气压高,溶剂蒸发速度大于甲溶液蒸发速度,所以溶液乙中溶剂可以转移到甲溶液。
(3)设由乙溶液转移到甲溶液的水为x(g ), 当两者蒸气压相等时,则(乙)甲b b =)( g)00.20(mol 003551.0g )00.20(mol 004912.0x x -=+ x = 3.22g3. 将2.80 g 难挥发性物质溶于100 g 水中,该溶液在101.3 kPa 下,沸点为100.51℃ 。
求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此溶液的凝固点。
(K b = 0.512 K ·kg ·mol -1,K f = 1.86K ·kg ·mol -1)解 K 51.0K )15.27300.100(K )15.27351.100(0b b b =+-+=-=∆T T T11b b B kg mol 996.0molkg K 512.0K 51.0Δ--⋅=⋅⋅==K T b 11B r mol g 1.28kg 100.0kg mol 996.0g 80.2--⋅=⨯⋅==V b m M K 85.1kg mol 996.0mol kg K 86.111B f f =⋅⨯⋅⋅==∆--b K T该溶液的凝固点f T 为-1.85℃4. 烟草有害成分尼古丁的实验式是C 5H 7N ,今将538 mg 尼古丁溶于10.0 g 水,所得溶液在101.3 kPa 下的沸点是100.17 ℃。
求尼古丁的分子式。
解 K 17.00b b b =-=∆T T T11b b B kg mol 332.0molkg K 512.0K 17.0Δ--⋅=⋅⋅==K T b 11B r mol g 162kgmol 332.0kg 0100.0g 538.0--⋅=⋅⨯==b m M 尼古丁的分子式为: 21410N H C5. 溶解3.24 g 硫于40.0 g 苯中,苯的凝固点降低1.62℃。
求此溶液中硫分子是由几个硫原子组成的?(K f = 5.10 K ·kg ·mol -1 )解 11f f B kg 0.318mol molkg 5.10K 1.62K Δ--⋅=⋅⋅==K T b 11B r mol 255g kg 0.318mol 0.0400kg 3.24g --⋅=⋅⨯==b m M 此溶液中硫原子是由8个硫原子组成。
6. 试比较下列溶液的凝固点的高低:(苯的凝固点为5.5 ℃,K f = 5.12 K ·kg ·mol -1,水的K f = 1.86 K ·kg ·mol -1)⑴ 0.1 mol ·L -1蔗糖的水溶液; ⑵ 0.1 mol ·L -1乙二醇的水溶液;⑶ 0.1 mol ·L -1乙二醇的苯溶液; ⑷ 0.1 mol ·L -1氯化钠水溶液。
解 对于非电解质溶液B f f b K T =∆,电解质溶液B f f Δb iK T =,故相同浓度溶液的凝固点的大小顺序是: ⑶>⑴=⑵>⑷7.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⑴ c (C 6H 12O 6)= 0.2 mol ·L -1; ⑵ 132L mol 2.0)CO Na 21(-⋅=c ; ⑶ 143L m o l 2.0)PO Na 31(-⋅=c ; ⑷ c (NaCl)= 0.2 mol ·L -1。
解 根据非电解质溶液cRT =∏, 电解质溶液icRT =∏,渗透压大小顺序是:⑷ > ⑵ > ⑶ > ⑴8. 今有一氯化钠溶液,测得凝固点为 -0.26 ℃,下列说法哪个正确,为什么?⑴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140 mmol ·L -1; ⑵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80 mmol ·L -1;⑶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70 mmol ·L -1; ⑷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7 153 mmol ·L -1 。
解 由于 NaCl 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2倍质点数目,该溶液的渗透浓度可认为11-kg mol B L mol 0s }2{}{-⋅⋅≈b c :kg mol 140.0molkg 86.126.0211--⋅=⋅⋅=K K b B 所以(1)正确,氯化钠溶液的渗透浓度应为140 mmol ·L -19. 100 mL 水溶液中含有2.00 g 白蛋白,25 ℃ 时此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717 kPa 求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141-1L mol 1089.2K)25273(K mol L kPa 314.80.717kPa )(---⋅⨯=+⨯⋅⋅⋅==RT Πc 白蛋白141-4mol g 1092.6L100.0L mol 1089.2g 00.2--⋅⨯=⨯⋅⨯=(白蛋白)M 10. 测得泪水的凝固点为 -0.52 ℃,求泪水的渗透浓度及 37 ℃时的渗透压力。
解 11B kg mol 280.0molkg K 86.1K 52.0--⋅=⋅⋅=b 泪水的渗透浓度为1L mmol 280-⋅。
722kPa37)K (273K mol L 8.314kPa L mol 28.0-111=+⨯⋅⋅⋅⨯⋅=--Π11.今有两种溶液,一为1.50 g 尿素(M r = 60.05)溶于200 g 水中,另一为42.8 g 某非电解质溶于1000 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试求该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若两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则 (某非电解质)尿素b b =)(,VM m K b K T B r f f f /==∆ 有 g1000/8.42g 200mol g 05.60/g 50.1r 1M g =⋅- 1r mol g 343-⋅=M12. 在0.100kg 的水中溶有0.020 mol NaCl, 0.010 mol Na 2SO 4和0.040 mol MgCl 2。
假如它们在溶液中完全电离,计算该溶液的沸点升高值。
解 1kg mol 20.0kg100.0mol 020.0(NaCl)-⋅==b 142kg mol 10.0kg100.0mol 010.0)SO (Na -⋅==b 12kg mol 40.0kg100.0mol 040.0)(MgCl -⋅==b 他们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溶液中总质点数目为:1111242kg mol 9.1 kg mol 40.03kg mol 10.03kg mol 20.02 )MgCl (3)SO Na (3)NaCl (2)(----⋅=⋅⨯+⋅⨯+⋅⨯=⨯+⨯+⨯=b b b b 总K 97.0kg mol 9.1mol kg K 512.011b =⋅⨯⋅⋅=∆--TExercises1. What are the normal freezing points and boiling points of the following solution?(a)21.0g NaCl in 135mLof water.(b) 15.4g of urea in 66.7 mL of water.Solution: (a )11L mol 659.20.135Lmol g 21.0g/58.5NaCl)(--⋅=⋅=c K 89.9L mol 659.2mol kg K 86.1211f =⋅⨯⋅⋅⨯=∆--TC 89.9o f -=TK 72.2L mol 659.2mol kg K 512.0211b =⋅⨯⋅⋅⨯=∆--TC 72.102o b =T(b) 1142L mol 848.30.0667Lmol g 15.4g/60.0)H CON (--⋅=⋅=c K 16.7L mol 848.3mol kg K 86.111f =⋅⨯⋅⋅=∆--TC 16.7o f -=TK 97.1L mol 848.3mol kg K 512.011b =⋅⨯⋅⋅=∆--TC 97.101o b =T2. If 4.00g of a certain nonelectrolyte is dissolved in 55.0g of benzene, the resulting solution freezes at2.36℃. Calculate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nonelectrolyte.Solution: C 14.3C 36.2C 5.5o o o f o f f =-=-=∆T T T11B kg mol 616.0molkg K 10.5K 14.3--⋅=⋅⋅=b 11-mol g 118kg.616mol 0g/0.0550kg 00.4-⋅=⋅=r M 3. The average osmotic pressure of seawater is about 30.0 atm at 25℃. 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molarity) of an aqueous solution of urea (NH 2CONH 2)that is isotonic with seawater.Solution: kPa 3039atm 1kPa 3.101atm 0.30=⨯ 11122L mol 23.1 K 298mol K L kPa 314.8kPa 3039)NCONH H (---⋅=⨯⋅⋅=∏=RT c4. A quantity of 7.85g of a compound having the empirical formula C 5H 4 is dissolved 301g of benzene. The freezing point of the solution is 1.05℃ below that of pure benzene. What are the molar mass and molecular formula of this compound?Solution: 11B kg mol 206.0mol kg K 10.5K 05.1--⋅=⋅⋅=b11-mol g 127kg.206mol 0301.0.85g 7-⋅=⋅⨯=kg M r Since the formula mass of 45H C is 1mol g 64-⋅and the molar mass is found to be 1mol g 127-⋅ , the molecular formula of the compound is 810H C .5. Ethylene glycol (EG) CH 2(OH)CH 2(OH), is a common automobile antifreeze. it is cheap, water-soluble, and fairly nonvolatile (b.p.197℃).Calculate the freezing point of a solution containing 651g of this substance in 2505g of water. Would you keep this substance in your car radiator during the summer? The molar mass of ethylene glycol is 62.01g.Solution: M (EG)=62.01g·mol -1 1-1kg mol 19.4kg505.2mol g 651g/62.01)(-⋅=⋅=EG b K 79.7kg mol 19.4mol kg K 86.111f =⋅⨯⋅⋅=∆--T C 79.7o f -=TK 15.2kg mol 19.4mol kg K 512.011b =⋅⨯⋅⋅=∆--T C 15.102o b =TBecause the solution will boil at 102.15℃,it would be preferable to leave the antifreeze in your car radiator in summer to prevent the solution from boiling.6. A solution is prepared by dissolving 35.0g of hemoglobin (Hb) in enough water to make up one liter in volume.If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the solution is found to be 10.0mmHg at 25℃,calculate the molar mass of hemoglobin.So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141-1L mol 1038.5K )25273(K mol L kPa 314.8760mmHg 101.3kPa10.mmHg Π)Hb (---⋅⨯=+⨯⋅⋅⋅⨯==RT c141-4-mol g 1051.6L 1L mol 10.385 5.0g 3)Hb (-⋅⨯=⨯⋅⨯=M 7. A 0.86 percent by mass sol ution of NaCl is called “physiological saline” because its osmotic pressure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solution in blood cell. Calculate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this solution at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37℃). Note that the density of the saline solution is 1.005g /mL. Solution: 111L mol 148.01L 1000mL mol58.5g mL 1.005g 100g 0.86g )NaCl (---⋅=⨯⋅⋅⨯=c763k P a37)K (273K mol L 8.314kPa L mol 148.02 1-11=+⨯⋅⋅⋅⨯⋅⨯==--RTic 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