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稀溶液依数性习题解析

合集下载

习题参考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习题参考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首 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 [TOP]例 2-1 已知异戊烷C 5H 12的摩尔质量M = 72.15 g·mol -1,在20.3℃的蒸气压为77.31 kPa 。

现将一难挥发性非电解质0.0697g 溶于0.891g 异戊烷中,测得该溶液的蒸气压降低了2.32 kPa 。

(1)试求出异戊烷为溶剂时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2)求加入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解 (1)AA B AB B A B B M m n n n n n n X =≈+= K = p 0M A对于异戊烷有 K = p 0M A = 77.31 kPa×72.15 g·mol -1=5578 kPa·g·mol -1 = 5.578 kPa·kg·mol -1(2)AB B B Δm M m K Kb p == 例2-2 一种体液的凝固点是-0.50℃,求其沸点及此溶液在0℃时的渗透压力(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 -1,K b =0.512K·kg·mol -1)。

解 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是通过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互关连的,即因此,只要知道四个依数性中的任一个,即可通过b B 计算其他的三个依数性。

故其沸点为100+0.138 = 100.138℃0℃时的渗透压力 RT b cRT B ≈=∏= 0.269mol·L -1×8.31J·K -1·mol -1×273K= 0. 269mol·L -1×8.31kPa·L·K -1·mol -1×273K= 610 kPa例2-3 按溶液的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溶液:① 0.100mol·kg -1的葡萄糖溶液 ② 0.100mol·kg -1的NaCl 溶液③ 0.100mol·kg -1的尿素溶液 ④ 0.100mol·kg -1的萘的苯溶液解 这里要考虑多种因素:溶剂的凝固点、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溶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习题参考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习题参考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首 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 [TOP]例 2-1 已知异戊烷C 5H 12的摩尔质量M = 72.15 g·mol -1,在20.3℃的蒸气压为77.31 kPa 。

现将一难挥发性非电解质0.0697g 溶于0.891g 异戊烷中,测得该溶液的蒸气压降低了2.32 kPa 。

(1)试求出异戊烷为溶剂时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2)求加入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解 (1)AA B AB B A B B M m n n n n n n X =≈+= B B A 0A AB 0B 0ΔKb b M p M m n p x p p ==== K = p 0M A 对于异戊烷有 K = p 0M A = 77.31 kPa×72.15 g·mol -1=5578 kPa·g·mol -1 = 5.578 kPa·kg·mol -1(2)AB B B Δm M m K Kb p == 11A B B mol g 188kg 10000.891kPa 32.2g 0697.0mol kg kPa 578.5Δ--⋅=⨯⋅⋅=⋅=m p m K M 例2-2 一种体液的凝固点是-0.50℃,求其沸点及此溶液在0℃时的渗透压力(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 -1,K b =0.512K·kg·mol -1)。

解 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是通过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互关连的,即RTK T K T K p b ∏≈===f f b b B ΔΔΔ 因此,只要知道四个依数性中的任一个,即可通过b B 计算其他的三个依数性。

B f f b K T =∆11-f f B kg mol 269.0mol kg K 86.1K 500.0Δ-⋅=⋅⋅==k T b K 138.0kg mol 269.0mol kg K 512.0Δ-1-1B b b =⋅⨯⋅⋅==b k T 故其沸点为100+0.138 = 100.138℃ 0℃时的渗透压力 RT b cRT B ≈=∏ = 0.269mol·L -1×8.31J·K -1·mol -1×273K = 0. 269mol·L -1×8.31kPa·L·K -1·mol -1×273K = 610 kPa 例2-3 按溶液的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溶液: ① 0.100mol·kg -1的葡萄糖溶液 ② 0.100mol·kg -1的NaCl 溶液 ③ 0.100mol·kg -1的尿素溶液 ④ 0.100mol·kg -1的萘的苯溶液 解 这里要考虑多种因素:溶剂的凝固点、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溶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基础化学第二章习题加答案解析

基础化学第二章习题加答案解析

第二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 首 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 [TOP]例2-1 已知异戊烷C 5H 12的摩尔质量M (C 5H 12) = 72.15 g·mol -1,在20.3℃的蒸气压为77.31 kPa 。

现将一难挥发性非电解质0.0697g 溶于0.891g 异戊烷中,测得该溶液的蒸气压降低了2.32 kPa 。

(1)试求出异戊烷为溶剂时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2)求加入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分析 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 p 0M A ,注意p 0是溶剂异戊烷的蒸气压。

解 (1) AA B AB B A B B M m n n n n n n x =≈+= B B A 0A A B 0B 0ΔKb b M p M m n p x p p ==== K = p 0M A 对于异戊烷有 K = p 0M A = 77.31 kPa×72.15 g·mol -1=5578 kPa·g·mol -1 = 5.578 kPa·kg·mol -1(2)A B B B Δm M m K Kb p == 11A B B mol g 188kg 10000.891kPa 32.2g 0697.0mol kg kPa 578.5Δ--⋅=⨯⋅⋅=⋅=m p m K M 例2-2 一种体液的凝固点是-0.50℃,求其沸点及此溶液在0℃时的渗透压力(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 -1,K b =0.512K·kg·mol -1)。

分析 稀薄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是通过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互关连的,即 RTK T K T K p b ∏≈===f f b b B ΔΔΔ 因此,只要知道四个依数性中的任一个,即可通过b B 计算其他的三个依数性。

依数性习题及解析

依数性习题及解析

《稀溶液依数性》作业解析参考1. 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它将氧气从肺运输到人体细胞。

其中亚铁占血红蛋白的 0.33% (质量分数),若取1.0 g 血红蛋白溶于水中配制成100 mL 溶液,20ºC 时测得其渗透压力为367 Pa ,则 1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几个Fe 2+?A. 1B. 2C. 3D. 4【D 】根据范特霍夫公式:cRT Π=,可以逐级推导出求算溶质摩尔质量的公式 RT VM m RT V n RT c ΠB B B B === )mol g (1064.6100.010367)20273(314.80.1143B B --⋅⨯=⨯⨯+⨯⨯==∴V ΠRT m M 即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64×104。

由于Fe 2+在其中的质量分数为0.33%,所以Fe 2+在其中的质量约为m (Fe 2+) = 6.64×104×0.33% = 219.12所以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Fe 2+离子的个数为:)(491.35612.219个≈=2. 现欲较准确地测定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下列方法中常常采用A. 蒸气压下降法B. 沸点升高法C. 凝固点下降法D. 渗透压力法【C 】一般而言,高分子化合物常用渗透压法测其相对分子质量,而小分子化合物常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所以最好用凝固点降低法。

3. 新分离的人体红细胞放入渗透浓度为300mmol ·L -1的Na 2SO 4溶液中,其形态维持正常状态。

A. 正确B. 错误【A 】题中所给出的浓度就是Na 2SO 4溶液的渗透浓度,因此无需再乘以校正因子了,所以这是一个等渗溶液。

4. 将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所得溶液仍然是等渗溶液。

A. 正确B. 错误【A 】将两个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应为212os21os1os V V V c V c c ++= 由于两溶液都是等渗溶液,因此渗透浓度近似相等或者完全相等,所以混合后溶液的渗透浓度与混合前相比,基本没有改变或者改变很少,因此仍然为一个等渗溶液。

基础化学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基础化学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溶剂的
净转移
1.渗透现象 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于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b)渗透现象
图2-5 渗透现象
分子数不等,单位时间内穿过
半透膜向溶液方向的溶剂分
子比向溶剂方向的更多(净结果)
一、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1.渗透现象
产生渗透必须 具备的条件:
渗透方向:
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膜两侧溶液存 在浓度差。
1.86K·kg ·mol-1),计算该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
解: bB = 0.030(mol·kg -1) 前面已计算
根据: ⊿Tb=Kb·bB
Kb=0.512
⊿Tb = 0.512 ×0.030 =0.015(K)
Tb=⊿T
b+T
0 b
=0.015+373=373.015(K)
例:1%蔗糖(C12H22O11)水溶液的密度1(g·mL-1) (蔗糖Mr=342,水的Kb=0.512K·kg ·mol-1, Kf= 1.86K·kg ·mol-1),计算该溶液的沸点和 凝固点。
大气压 蒸气压
▲液体的沸点与外压有关。
▲正常沸点:指在外压为101.3kPa 条件下的沸点。例如,水的正常沸 点为373K。
溶液的沸点为什么会升高?
p/kPa 101.3
水的蒸气压
A
A,
O,O B
T/K
溶液的蒸气压
一、溶液的沸点升高
p/kPa 101.3
A A'
O
溶液的沸点
O'
B
T/K
Tb0 Tb
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而与溶质的种类和本性无关

习题参考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习题参考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首 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 [TOP]例 2-1 已知异戊烷C 5H 12的摩尔质量M = 72、15 g·mol -1,在20、3℃的蒸气压为77、31 kPa 。

现将一难挥发性非电解质0、0697g 溶于0、891g 异戊烷中,测得该溶液的蒸气压降低了2、32 kPa 。

(1)试求出异戊烷为溶剂时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2)求加入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解 (1)AA B AB B A B B M m n n n n n n X =≈+= B B A 0A A B 0B 0ΔKb b M p M m n p x p p ==== K = p 0M A 对于异戊烷有 K = p 0M A = 77、31 kPa×72、15 g·mol -1=5578 kPa·g·mol -1 = 5、578 kPa·kg·mol -1(2)AB B B Δm M m K Kb p == 11A B B mol g 188kg 10000.891kPa 32.2g 0697.0mol kg kPa 578.5Δ--⋅=⨯⋅⋅=⋅=m p m K M 例2-2 一种体液的凝固点就是-0、50℃,求其沸点及此溶液在0℃时的渗透压力(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 -1,K b =0、512K·kg·mol -1)。

解 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就是通过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互关连的,即RTK T K T K p b ∏≈===f f b b B ΔΔΔ 因此,只要知道四个依数性中的任一个,即可通过b B 计算其她的三个依数性。

B f f b K T =∆11-f f B kg mol 269.0molkg K 86.1K 500.0Δ-⋅=⋅⋅==k T bK 138.0kg mol 269.0mol kg K 512.0Δ-1-1B b b =⋅⨯⋅⋅==b k T故其沸点为100+0、138 = 100、138℃0℃时的渗透压力 RT b cRT B ≈=∏= 0、269mol·L -1×8、31J·K -1·mol -1×273K= 0、 269mol·L -1×8、31kPa·L·K -1·mol -1×273K= 610 kPa例2-3 按溶液的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溶液:① 0、100mol·kg -1的葡萄糖溶液 ② 0、100mol·kg -1的NaCl 溶液③ 0、100mol·kg -1的尿素溶液 ④ 0、100mol·kg -1的萘的苯溶液解 这里要考虑多种因素:溶剂的凝固点、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溶质就是电解质还就是非电解质。

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2

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2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习题答案1.解: kPa 33.2mol 18g g 100mol g 34210g mol g 18g100kPa 34.21-11A *=⋅+⋅⋅⨯==--x p p 2.解: B3.解:与人体血浆溶液等渗4.解:11A B b b mol 1.28kg250.0g 00.7K 510.0mol kg 0.512K --⋅=⋅⋅⋅=⋅∆=g m m T K M △T f =K f ·b B =1.86 K·kg·mol -1·0.996 mol·kg -1=1.85 ℃T f =-1.85 ℃5.解:6.解:131A B b b mol 1062.1kg100.00.19K 060.0mol k 0.512K --⋅⨯=⋅⋅⋅=⋅∆=g g g m m T K M 131A B f f mol 1061.1kg100.00.19K 220.0mol k 1.86K --⋅⨯=⋅⋅⋅=⋅∆=g g g m m T K M 7.解:把一小块冰放到0℃的水中,冰不会融化。

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此时冰水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冰水能够共处。

另一小块冰放到0℃的盐水中,冰会融化。

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下降,小于0℃,0℃时冰和盐水没到达平衡状态,参加的冰会融化而使溶液温度降低。

8.解:316.3kg 000.1mol g 6.324246.3mol k K 86.1K0588.0)Hg(NO 11B f f 23≈=⋅⋅⨯⋅⋅=∆=--g g b K T i 对00.1kg 000.1mol 71.5g 284.10mol k K 86.1K 0744.0HgCl 11B f f 2=⋅⋅⨯⋅⋅=∆=--g g b K T i 对 所以Hg(NO 3)2在水中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

9.解:〔1〕<-----〔2〕<======>〔3〕----->10.施肥太浓即所配的化肥为高渗溶液,将其施入土中会使土地中的渗透压高于植物细胞中的渗透压。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基础化学-新基础化学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基础化学-新基础化学

2.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P/kPa
101.3
原因:溶液蒸气压下降
B’ 水的凝固点T º:273K
f
B
溶液的凝固点: Tf
0.611
A A’
Tf < Tfº
⊿Tf = Tf0-Tf
Tf0 Tb0 Tb
T/K
Why ?
Tf
2.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P/kPa
101.3
△Tf1 △P1
=
△Tf2 △P2
B
B’ C’
Tf /℃ 17.0 5.5 -22.9 -116.2 80.0 0.0
Kf /K· kg· mol-1
3.90 5.10 32.0 1.8 6.9 1.86
△Tf =KfbB
(2.6)
说明:稀溶液的△Tf∝bB,即只与一定量 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有关,而与溶 质种类和本性无关。
∴ △Tf 也是 一 种依数性
水、冰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P/kPa
101.3
B
水的蒸气压曲线
0.611
A A’
冰的蒸气压曲线
T/K
Tf0 273
T b0 373
纯溶剂
一、液体的蒸汽压(vapor pressure of liquid)
实验测定25C时 水的饱和蒸汽压: p (H2O) = 3167.7 Pa; 0.5 mol/kg糖水的蒸汽压: p (H2O) = 3135.7 Pa; 1.0 mol/kg糖水的蒸汽压: p (H2O) = 3107.7 Pa。
校正因子 i >1
难挥发强电解质稀溶液
i 为电解质一个“分子”解离出的离子个数
二、溶液凝固点(冰点)降低 (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 1.液体的凝固点(T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稀溶液依数性习题解析1. 一杯糖水和一杯等量的纯水同时放置,那杯水蒸发得快,为什么?答:在相同温度下,糖水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水,即纯水易于挥发,所以蒸发得快。

2. 冬天,室外水池结冰时,腌菜缸里的水为什么不结冰?答:腌菜缸里是盐的水溶液,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冬天室外水池结冰时温度为0℃,此时的温度还不到溶液的凝固点,所以腌菜缸里的水不结冰。

3. 0.01mol ·kg -1葡萄糖(C 6H 1206)、盐(NaCl )水及蔗糖(C 12H 22O 11)溶液的沸点相同吗?答:不相同,盐(NaCl )水的沸点高。

4. 在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4 kPa 。

若于100g 水中溶有10.0 g 蔗糖(C 12H 22O 11 ,相对分子质量M r= 342),求此溶液的蒸气压。

解;先求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995.03420.1002.1810002.18100111=⋅+⋅⋅=---mol g g mol g g mol g gA χ 根据拉乌尔定律可求出溶液的蒸气压p = p 0 x = 2.34kPa ×0.995 = 2.33kPa5. 甲溶液由1.68 g 蔗糖(C 12H 22O 11,M r=342)和20.00 g 水组成,乙溶液由2.45 g M r=690 的某非电解质和20.00 g 水组成。

(1) 在相同温度下,哪份溶液的蒸气压高?(2) 将两份溶液放入同一个恒温密闭的钟罩里,时间足够长,两份溶液浓度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当达到系统蒸气压平衡时,转移的水的质量是多少?答:(1)先比较两份溶液中的水的摩尔分数 甲溶液:996.034268.102.180.2002.180.20111=⋅+⋅⋅=---mol g g mol g g mol g gA χ乙溶液:997.069045.202.180.2002.180.20111=⋅+⋅⋅=---mol g g mol g g mol g gA χ 乙溶液溶剂的摩尔分数大,所以乙溶液的蒸气压大。

(2)在同一个恒温密闭的钟罩里,乙溶液的蒸气压大,乙溶液的水会向甲溶液转移,甲溶液变稀,乙溶液变浓,直到二者蒸气压相等,两溶液的浓度不再变化。

(3)设当达到系统蒸气压平衡时,从乙溶液转移到甲溶液的水的质量为y g ,平衡时两溶液中水的摩尔分数相等11111169045.202.18)0.20(02.18)0.20(34268.102.18)0.20(02.18)0.20------⋅+⋅-⋅-=⋅+⋅+⋅+mol g g mol g g y mol g gy mol g g mol g g y mol g g y ( y = 3.22 g6. 现有碳的质量分数ω(C )= 0.944 的某种难挥发碳氢化合物2.00 g 。

在20 ℃ 时将它溶解在100 g 苯中,使苯的蒸气压从9.953 8 kPa 降低到9.867 2 kPa ,试求此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根据拉乌尔定律有p = p 0 x A ,设该碳氢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M B g ·mol -1,11100.27810078100kPa 8 9.953kPa 2 9.867---⋅+⋅⋅⨯=mol g M g mol g g mol g gB M B = 178 g ·mol -1,ω(C )= 0.944,设碳原子(C )数为x 个,氢原子(H )数为y 个,x = 178×0.944÷12 = 14,y = 178×(1-0.944)÷1.00 = 9.97≈10 此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 14H 10。

7. 将2.80 g 难挥发性物质溶于100 g 水中,该溶液在101.3 kPa 下,沸点为100.51℃ 。

求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此溶液的凝固点。

(K b = 0.512 K ·kg ·mol -1,K f = 1.86K ·kg ·mol -1) 解:AB B b B b b m M m K b K T =⋅=∆B M =111.281.051.080.2K 512.0--⋅=⨯⨯⋅⋅=∆mol g kgK g mol kg m T m K A b B b 119961.0512.051.0--⋅=⋅⋅=∆=kg mol molkg K K K T b b b B K kg mol mol kg K b K T B f f 85.19961.086.111=⋅⨯⋅⋅=⋅=∆--T f = -1.85℃8. 烟草有害成分尼古丁的实验式是C 5H 7N ,今将538 mg 尼古丁溶于10.0 g 水,所得溶液在101.3 kPa 下的沸点是100.17 ℃。

求尼古丁的分子式。

(水的K b = 0.512 K ·kg ·mol -1)解:本题解题方法和公式与第 9 题一样。

1116201.017.0538.0K 512.0--⋅=⨯⨯⋅⋅=∆=mol g kgK g mol kg m T m K M A b B b B C 5H 7N 的相对式量为81,所以尼古丁的分子式为C 10H 14N 2 。

9. 溶解3.24 g 硫于40.0 g 苯中,苯的凝固点降低1.61 ℃。

求此溶液中硫分子是由几个硫原子组成的?(K f = 5.10 K ·kg ·mol -1 ) 解:AB B f B f f m M m K b K T =⋅=∆ 116.25604.061.124.3K 10.5--⋅=⨯⨯⋅⋅=∆=mol g kgK g mol kg m T m K M A f B f B 硫原子(S )的摩尔质量是32.07g ·mol -1,组成硫分子 S 原子个数为256.6÷32.07 = 810. 今有两种溶液,一为1.50 g 尿素(M r = 60.05)溶于200g 水中,另一为42.8 g 某非电解质溶于1 000 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试求该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两份非电解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说明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设某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为M B g ·mol -1,有kgM g kg mol g g B 18.422.005.6050.11⨯=⨯⋅- M B =342.7 g ·mol -1,该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2.7。

11. 试比较下列0.1 mol ·L -1 溶液的凝固点的高低(苯的凝固点为5.5 ℃,K f =5.10 K ·kg ·mol -1,水的K f = 1.86 K ·kg ·mol -1)A C 12H 22O 11水溶液BC 6H 12O 6的水溶液C 萘(C 10H 8)的苯溶液D NaCl 的水溶液解:讨论凝固点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溶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非电解质以分子在溶液中存在。

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以离子存在,产生较大的依数性。

(2)溶剂是水还是其他什么物质?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凝固点和不同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3)溶质的浓度(或质量摩尔浓度),浓度越大,凝固点降低越多。

A 、B 两种非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为0.1 mol ·L -1,所以凝固点都为-0.186℃。

D 溶液为电解质,近似凝固点为-0.372℃。

纯苯的凝固点是 5.5 ℃,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是ΔT f = 5.10 K ·kg ·mol -1×0.10 mol ·L -1≈5.10 K ·kg ·mol -1×0.10 mol ·kg -1 = 0.51 KT f = 5.5℃-0.51℃ = 4.99 ℃所以,这 4 种溶液的凝固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 >A = B >D12.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A c (C 6H 12O 6)= 0.2 mol ·L -1B c [(1/2)Na 2CO 3]= 0.2 mol ·L -1C c [(1/3)Na 3PO 4]= 0.2 mol ·L -1D c (NaCl)= 0.2 mol ·L -1解:B 溶液的离子总浓度为0.3 mol ·L -1,C 溶液的离子总浓度为0.27 mol ·L -1,D 溶液的离子总浓度为0.4 mol ·L -1。

在相同温度下,总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所以4 种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D >B >C >A13. 测得氯化钠(NaCl)溶液凝固点为 -0.26 ℃,求此溶液的渗透浓度。

解:11140.086.126.0--⋅=⋅⋅=∆=kg mol molkg K K K T b f fB 答: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140 mmol ·L -114. 100 mL 水溶液中含有2.00 g 白蛋白,25 ℃ 时此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717kPa 求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RT VM m cRT B B ==∏ 14111091.6298314.81.0717.000.2---⋅⨯=⨯⋅⋅⋅⨯⨯=∏==mol g K K mol L kPa LkPa g RT V m cRT M B B 答: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91×104。

15. 测得泪水的凝固点为 -0.52 ℃,求泪水的渗透浓度及 37 ℃时的渗透压。

解:B f f b K T ⋅=∆11280.086.152.0--⋅=⋅⋅=∆=kg mol molkg K K K T b f fB c os ≈280 mmol ·L -1∏ = b B RT ≈cRT = 0.280 mol ·L -1×8.314kPa ·L ·mol -1·K -1×310K = 722 kPa16. 实验测得4.94g 化学式为K 3Fe(CN)6 的物质溶解在100g 水中所得溶液的凝固点为-1.12℃,M (K 3Fe(CN)6)= 329g ·mol -1,写出K 3Fe(CN)6 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

解:按题目所给数据计算基本单元为K 3Fe(CN)6 的质量摩尔浓度111150.01.032994.4--⋅=⨯⋅=⨯=kg mol kgmol g g m M m b A B B B 根据凝固点降低的数据求出该物质在溶液中的质量摩尔浓度 112602.086.112.1--⋅=⋅⋅=∆=kg mol molkg K K K T b f fB 这两者不一致,是因为K 3Fe(CN)6 为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解离, 4150.0602.01112≈⋅⋅=--Lmol L mol b b B B 1mol K 3Fe(CN)6 产生4 mol 离子,所以解离方程为K 3Fe(CN)6 → 3K + + [Fe(CN)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