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发展历程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发展

浅析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发展

浅析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发展
经典好莱坞时期是指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美国电影业的黄金时期,也是电影制作发展最为成熟,独具特色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美国电影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据
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也奠定了现代电影的基础。

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制作拥有三大特点:制作、精美的画面、高超的剧情和角色描
写以及超强的营销策划。

这些特点对于现代电影制作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拍摄有着严格而周密的过程,制作流程包括剧本编写、
投资统筹、筹备、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

这些流程在现代电影制作中依然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控制制作成本和提高作品品质的效果显著。

其次,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有着非常精美的画面和高超的剧情和角色描写。

这些电
影不仅在视觉上呈现出了绝佳的欣赏感受,同时还通过深刻的剧情和人物设定让观众产生
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如今还是现代电影重要的创作目标之一。

最后,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营销策划极其精细,通过强大的宣传推销措施营造了很
多著名又经典的电影。

例如电影海报、预热策略、推销活动、媒体宣传等等,这些都成为
现代电影宣传推广的重要手段和标准。

总之,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制作对于现代电影制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和深远的影响。

它们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为现代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世界电影史发展历程

世界电影史发展历程
成功的用叙事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探 讨和诠释,这也许就注定了作品的经典和不朽,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是 渺小的,语言是苍白的。或许,活着的过程中有太多的阴差阳错和机缘巧 合,太多悲惨和苦难,活着本是不易,那么,就让我么更加珍惜这份活着 的幸福吧。
• 《活着》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他几乎经历了那 个年代所有的风雨,影片通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成功的展现了人在社会 历史当中命运始终是无法自己掌控的,表现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命运的无 情和生命给予我们的苦笑,只能让我们在这样的苦笑的中学会成长和坚定。 导演张艺谋对这部影片也付出了极大地血,具极大的教育意义。男主角葛 优也是倾尽全力把一个历尽磨难的福贵演绎的非常好,而巩俐虽然默默在 葛优的男一号光环下,但是确极好的诠释了一个典型的由封建向现代转换, 历经艰辛的苦命女人的形象。让电影增色不少。
•一、评主题
• 《活着》是跨越年代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同时 个人的命运也反映着社会的命运,让我们更加看清历史的面容。主人公福 贵的遭遇异常凄惨,他几乎经历了那个年代所有的风雨,仿佛在他的身上 或多或少的看到了我们祖辈的影子。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了 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生死之间的苦笑。
• 1887年,发明家爱迪生受到显示器的启发, •制成了第一台“放映机”。
托马斯·爱迪生
Thomas Edison
爱迪生和机械师狄克 逊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 孔洞的牵引方法,解决 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 。这不仅为电影的诞生 奠定了物理基础,而且 爱迪生为自己发明的新 技术起了一个富有魅力 、诗意和幻觉意识的名 字——电影。
• 命运的无情和生命给予我们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中,最初当少爷时 纸醉金迷,为赌钱舍妻弃子,气死父亲,十足的纨绔子弟,到五颗子弹的 恐惧,打倒地主豪坤,龙二的子弹本应打在他身上,到儿子夭折之时的悲 痛控诉,如此多的不幸却戏剧般的降临到他身上,像是命运的使然,无可 奈何,只能承受!由此揭示出个人命运往往与时代命运相结合,由时代大 河所袭卷。

西方电影艺术发展及赏析概述

西方电影艺术发展及赏析概述
艺术成就: 1、 “库里肖夫效应” 有目的地将不同镜头加以并列,可以获得新的涵义、 新的艺术特质。 2、维尔多夫的“电影眼睛理论” “我是一只眼睛,一只机械的眼睛„„我从时空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协调宇宙中个别的或所有的 点,由我主宰它们的立足之地。如此这般,我创 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二)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 超现实主义电影
简介: 在创作中,试图把梦境、心理变态、无意识或潜意 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 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谢尔曼· 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7年) [西班牙]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1928年)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从诞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 期: 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 有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27-1945) 电影艺术新发展期(1945- )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这一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影倾向:
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现实中去捕 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 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 的虚构的生活图画。
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 片和故事片两种片种。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兄弟的作品,均为纪实主义电影,银幕上 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 题材和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劳动和工作的 生活场景;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政治、文化、 新闻实录;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 代表作品:《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 《水浇园丁》、《耶路萨冷教堂》、《拆墙》、 《儿童吵架》、《 婴儿的早餐》等。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一、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

1、电影的形成期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与进步,1895年3月22日,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这个时期的电影在技术上推行标准化,艺术上讲求构图技巧,但是有很大局限性,这些早期电影过于贴近现实,而且影片时间很短。

电影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

2、电影的发展期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有名科幻小说编导了著名的科学幻片《月球旅行记》,这是他的高峰作,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的鲍特。

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爱的影片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

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代表作有《王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这些电影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

萨杜尔先生对其作品作了如下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群众所欣赏。

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3、电影发展的成熟期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外国电影发展史

外国电影发展史

然而,美国人更愿意认为,电影 的发明人是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爱迪生在1889年发明了“电影视镜”。
电影视镜设备
>> 0 >> 1 >> 2 >> 3 >> 4 >>
(二)电影先驱 1、戏剧电影的先驱——梅里爱
卢米埃尔的忠实影迷之一。他是 一位魔术师和木偶剧的导演,他找到 了将戏剧艺术引入电影的切入口,开 创了“停机再拍”的替换特技。主要作 品有《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 记》、《仙女国》、《太空旅行记》。
>>
0
>>
1
>>
2
>>
3
>>
4
>>
卢米埃尔 卢米埃尔兄弟以“从实地捕获的自然景象”为自己的 拍片方针,真实捕捉和记录了现实生活的场景。可以说,卢米埃 尔兄弟是世界电影史上写实主义传统和纪实美学的最早尝试者。 题材多取自工作生活在场景、家庭生活趣事、自然风光、街头风 景等。主要作品有《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 餐》、《水浇园丁》、《金鱼缸》等。
>>
0
>>
1
>>
2
>>
3
>>
4
>>
2、美国电影先驱——埃德温*鲍特
埃德温· 鲍特是爱迪生电影公司下的一名摄影师和制导演,他 以富有想象力的影片创作为美国叙事性电影开辟了道路。《火车 大劫案》是他最著名的影片,被认为是西部片和警匪片的始祖。 此片进一步发展了他在《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一片中对于 电影叙事风格和结构观念的尝试,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电影中, 以及世界电影中的重要地位。 影片在多方面进行了尝试: 1、平行交叉剪辑。 2、影片有了机位和角度的变化,表现运动变化中的空间场面, 同时开始运用场景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电影发展历史盘点总结汇报

电影发展历史盘点总结汇报

电影发展历史盘点总结汇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大众娱乐方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并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本文将对电影的发展历史进行盘点和总结,并对其影响进行探讨。

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早期摄影实验。

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电影银幕上展示运动图像。

1895年,法国兄弟雅克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成功放映了《动物大茶会》,这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部商业电影。

此后,电影行业迅速发展,各个国家都开始涌现出自己的电影工作者和产业。

到了20世纪初,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1915年,德国导演罗伯特·威纳斯的《权力的游戏》首次使用了许多现代电影技术,如光线、剪辑和镜头运动,开创了电影新时代。

此后,深思熟虑的剧本、创新的镜头技术和专业的演员成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制作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

1927年,德国导演弗里茨·朗在《金爵士》中首次使用了有声电影技术,这代表着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有声电影的出现为电影产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电影创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确立,使电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大量的明星和电影公司涌现,电影的制作和发行规模大幅增加。

同时,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也日益密切,电影作为一个新的文化媒介与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有了更多的交集。

20世纪70年代,新的电影运动兴起,挑战了好莱坞的商业化制作模式。

这一时期,电影人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探索,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和内容的电影作品。

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等作品成为经典。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制作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上世纪80年代,电脑生成图像(CGI)技术开始应用于电影制作,如《逃离NY大逃亡》和《后天》等科幻动作片。

这一技术的引入使电影中的特效更加逼真,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视觉享受。

外国电影史时间线梳理

外国电影史时间线梳理

外国电影史时间线梳理外国电影史时间线梳理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已经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

自从电影问世以来,它就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将按类别和年代的顺序,梳理一下外国电影史的时间线,以期更好地了解电影的发展历程。

默片时代(1895年 ~ 1927年)电影最初是作为一种静态图像的展示方式出现的。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路易斯&兄弟在巴黎莱庞大咖啡馆演示了他们制作的电影。

从此以后,电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动态的艺术。

在默片时代,电影的发展主要是受到欧美的影响,大量出现了西部片、喜剧片、奇幻片等类型,代表片有《大都市》(1927)、《珍妮小姐》(1925)、《黄金时代》(1927)等。

有声电影时代(1927年 ~ 1945年)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制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后》上映了,从此有声电影代替了默片,成为电影史上的新一页。

这个时代的电影多以话剧改编为主题,喜剧、歌舞片纷纷涌现,代表片如《魂断蓝桥》(1940)、《乱世佳人》(1939)、《告白》(1934)。

黑色时代电影(1940年 ~ 1959年)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是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称之为“黑色时代”。

在那个动荡的战后时期,电影多以犯罪、惊悚、恐怖、悬疑等类型为主题,代表片如《罗生门》(1950)、《美国往事》(1984) 、《黑衣人》(1951)等,这些电影在不同层面上探讨了人性的本质,揭示了人性阴暗面的一面。

新时代电影(1960年 ~ 1980年)20世纪60年代,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一些被称为“新时代电影”的电影,如《卫城谷》(1964)、《音乐之声》(1965)、《教父》(1972)等。

在这个时期,电影受到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导致电影题材更加社会化,作品越来越注重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反思,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化。

现代电影(1980年 ~ 至今)以“现代电影”为主的电影类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这个时代,电影的制作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和3D电影成为电影制作的主要方式。

欧洲电影史发展历程和理论实践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电影史发展历程和理论实践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电影史发展历程和理论实践对世界的影响顾欧洲电影史,不难得出这些结论:1、首先将声音、色彩运用于电影;2、率先使用了宽银幕;3、每一次兴起概念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所众周知,1928年西班牙人路易斯布努艾尔的那部24分钟的短片中刀片切割人眼球、口中长出头发等的怪异镜头,开创了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先河);4、新浪潮电影的根据地。

这些技术和风格上的电影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电影的最初面貌,而使之成为一门艺术,时至今日,欧洲的电影人们仍在孜孜不倦地对第七艺术--电影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尽管目前碟市上很难见到那些欧洲电影大师级人物的作品,不过每当谈起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英格玛.伯格曼、阿伦.雷乃、费德里科.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弗郎索瓦.特吕弗、赖纳.沃纳.法斯宾德,许多影友便禁不住眉飞色舞。

可惜的是俺在国内无法象常年在外的那些网友那么方便地看到这些影片,只好谈谈这些大师和他们的片子聊以自慰了。

说到新浪潮,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法国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由克罗德夏布罗尔、弗郎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尔达和埃立克罗迈尔这几位《电影手册》杂志的编辑掀起的这场电影新浪潮,从1958年到1962虽说持续时间不算长,但对整个世界电影却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期间的代表作品是:特吕弗的《胡作非为》(即《四百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等。

随即响应这股汹涌浪潮的欧洲导演多达100多号子,如"左岸派"的代表人物阿仑雷乃(《广岛之恋》)阿涅斯瓦尔达以及德国电影奇才法斯宾德(《水手奎莱尔》),也有科班出身的路易马勒(《再见孩子》、《爱情重伤》)等以及一些鱼龙混杂之人。

作为一场运动,新浪潮只是昙花一现便很快消失了,不过它的影响却改变了以后的两代电影人,如今这股当年被视为无政府主义的风潮再次席卷了法国乃至欧洲电影圈,新生代的电影家们向七八十年代回避现实与回归"优质电影"的倾向提出的挑战。

与吕克贝松(反映退缩到大海深处孤独生活的《碧海情》)、让雅克阿诺(幽闭禁锢人性的教堂生活的《玫瑰的名字》)、卡拉克斯(无人的石桥下那永远不靠岸的漂泊爱情故事《新桥恋人》)等人的唯美主义和非人格化的意象色彩不同,以埃立克罗尚、科里科拉尔等人开创的电影新新浪潮,回归过去雷诺阿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时代鲜明,而且没有花哨的摄影技巧,靠的是以人性在现实中的真实体现打动观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