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绿毛龟_沪教版-文档资料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绿毛龟_沪教版

21、绿毛龟学习目标:1、能理解“异乎寻常”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简练的特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描绘动物活动姿态的词语和句子。
3、体会作者一家人喜欢动物,以及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播放绿毛龟在玻璃缸中游动的录像。
1、师述:这就是有"永恒的春天"之称的名贵观赏动物绿毛龟。
它与白玉龟、双头龟、蛇形龟并称我国四大奇龟,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睬。
它主要生长在我国湖北省和江苏省的一些湖泊中。
2、你喜欢绿毛龟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结合录像从绿毛龟的外形、姿态来说。
)二、揭示课题。
三、读通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并读通课文。
(2)思考:我们一家大小为什么喜欢绿毛龟?2、课堂交流。
(1)任选喜欢的小节朗读,交流从中读懂了哪些?可以用文中的句子说说我们一家大小喜欢绿毛龟的原因。
出示:我们喜欢绿毛龟,是因为。
(2)说说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喜爱绿毛龟的原因的?(主要从外形、吃相、通灵之性三方面介绍的。
)四、深入研读,感悟对绿毛龟的喜爱。
1、自主阅读、从外形、吃相、通灵之性三方面探究喜爱的原因。
要求圈画有关词句,适当做些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成果。
3、课堂交流(1)绿毛龟外形之美。
A、抽读交流圈划的描写绿毛龟外形姿态的语句。
B、讨论: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绿毛龟外形很美?(主要有:当它,恬恬自在地游来游去时,碧绿如翡翠的长毛好似被微风吹拂的买发,温柔地在清澈透亮的水里飘散着,那姿态,有说不出的高雅。
知道自己美,它常常自信而近乎卖弄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深绿色的毛发,把整缸的水都染成了绿色。
)结合理解词语:恬恬自在、高雅、自信拓展:绿毛龟全身长绿毛的原因。
(绿毛龟身上的绿毛是一种藻体,名称为龟背基枝藻。
在水中,藻体繁殖时会释放出大量游动抱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抱子会分泌出粘液附在龟的背甲,腹甲等部位上,然后不断生长。
《绿毛龟》教案(精选3篇)

《绿毛龟》教案(精选3篇)《绿毛龟》篇1一、教材及学生情况简析:教材分析:《绿毛龟》一文生动地描述了“我”一家人精心喂养绿毛龟的情景和绿毛龟给“我”家带来的快乐,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是“我”一家人对绿毛龟的钟爱,像丈夫“异乎寻常”的兴奋、“我”的惊喜、8岁的女儿“爱她如珠如宝”;二是对绿毛龟外形和动作的描绘,处处流淌着喜爱之情;三是绿毛龟得到人的爱抚,表现出来的通灵之性。
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文章写“龟”也写“人”。
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学生学习积极性教高。
大多数孩子能清楚地明白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并遵照老师的预、复习要求开展学习活动。
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为课堂学习活动地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具备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写作方面,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长进,但在语言表达上还需要不断雕琢。
:教学目标:1、理解“恬适自在、通灵之性”的意思,体会课文用词准确、简练的表达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3、指导把片段写具体。
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只可爱的绿毛龟,我对它一见钟情,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
二、细读课文,品词品句,感悟写法1.绿毛龟为什么会成为我们一家人的宠物?从6—14节中找出关键词填空。
出示媒体:我们喜欢绿毛龟,是因为它___ ___、___ ___、__ __。
板书:姿态高雅、食态可掬、通灵之性2.学习交流(1)姿态典雅出示媒体:我用一个巨型的玻璃缸为它布置一个美丽的家,当它恬适自在地游来游去时,碧绿如翡翠的长毛好似被微风吹拂着的头发,在清澈透亮的水里飘散着,那姿态,有说不出的高雅。
a 播放视屏,感受绿毛龟的姿态高雅。
b结合理解词语:恬适自在、高雅c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d指导朗读。
e如果你是绿毛龟,你会怎么赞美自己呢?请用第一人称“我”来说说这句话的内容。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毛龟1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毛龟1教案: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绿毛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为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绿毛龟》。
本课主要介绍了绿毛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绿毛龟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绿毛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难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绿毛龟与人类关系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绿毛龟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绿毛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绿毛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绿毛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绿毛龟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保护绿毛龟及其生活环境。
六、板书设计1. 绿毛龟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2. 保护绿毛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绿毛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答案:绿毛龟是一种背甲呈翠绿色的龟类,它们的背甲上有许多小疙瘩,看起来像是一颗颗绿色的毛发。
绿毛龟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域中,以水生植物为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绿毛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文朗读和内容讲解环节,注重生字词的辅导和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保护绿毛龟及其生活环境。
课后,学生通过作业题目对绿毛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了简要描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绿毛龟的生态习性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毛龟-1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毛龟-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使学生了解绿毛龟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绿毛龟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提高学生观察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观察记录的敏感度和记录准确性,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绿毛龟-1》2.工具:黑板、粉笔、教学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问学生对动物的观察、描述等知识点是否掌握,并提醒学生今天将要学习的主题——《绿毛龟-1》。
2. 新课讲解(15分钟)•上课前准备好《绿毛龟-1》的教学PPT,并通过PPT呈现绿毛龟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绿毛龟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绿毛龟的猜想和观察,引导学生从形态、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词汇,如“缓缓”、“爬行”、“勤奋”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使学生对绿毛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让学生共同讨论绿毛龟的一些问题,例如:–绿毛龟的形态特征有哪些?–绿毛龟在哪里生活?主要依靠什么过日子?–绿毛龟是如何行动的?有哪些特点?•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并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和提问,促进小组内的协作和合作。
4. 汇报讨论结果(10分钟)•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讨论成果的汇报,让学生分享自己所观察和探究的问题结果。
•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完善对绿毛龟的认识,并纠正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5. 观察写作(30分钟)•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给每个学生发放观察本。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绿毛龟》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绿毛龟》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单元《小动物文化乐园》的第一课《绿毛龟》。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将了解绿毛龟的生活习性和能力特点,并从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绿毛龟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绿毛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绿毛龟。
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课本《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板书工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本课主题。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旅游或野外观察过哪些动物,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绿毛龟》的兴趣。
第二步:破解课文标题1.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标题《绿毛龟》,请几位学生猜测一下这篇文章可能讲述的内容是什么,并讨论他们的猜测依据是什么。
第三步:整体阅读1.将课文分段给学生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和理顺文章的结构。
2.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纠正。
第四步:分段理解1.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的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鼓励学生就语言表达进行交流和补充。
第五步:重点阅读1.选取文中重要句子进行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并进行适当的语法和词汇讲解。
第六步:语言运用1.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学生绿毛龟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绿毛龟。
2.鼓励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引导他们多使用形容词和动词,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第七步: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观察,尝试观察和描述其他小动物并分享给同学们。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如何保护小动物和环境,并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第八步: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毛龟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毛龟一、教材内容本教材内容为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为《绿毛龟》。
二、教学目标1. 听懂课文并理解其含义,感受故事情节和主题。
2.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发表个人意见。
3. 能够用正确的发音和语调读出生字词,理解课文意义。
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课文《绿毛龟》。
2. 教学方法1)提问法:通过老师的询问和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生字词及句子结构,辅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问答结合法: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分享观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5)演讲法:让学生选取一段课文,进行朗读和讲解,通过演讲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四、教学流程1. 教师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生动的小龟视频,引导学生猜想和讨论小龟的生活习性等。
然后,问学生: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小龟?以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绿毛龟》。
2.阅读文本(1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文本,介绍生字词和生疏句子结构。
接下来请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课文,然后老师再带领学生分别朗读。
3.学生演讲(10分钟)分别让学生陈述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可以口头描述或是用图画表现,以此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个人表达能力。
4.问题探究(15分钟)老师提出几个有意思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1)绿毛龟和红毛龟哪一个更好看?你为什么这样说?2)小龟能走多远?它怎么判断方向?3)小伙伴们选同样的宠物,你认为最好的原因是什么?5.语文游戏(15分钟)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开展“单词跳绳”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先选定一个词语,然后现场的学生依次说出与该单词相关的词汇。
如果跳绳出现拍手,那么下一位学生就不能再说一次。
如果被误掉,则奖励另一组学生同时跳。
6.课程总结(5分钟)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宣布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毛龟1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毛龟1教案: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绿毛龟》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绿毛龟》。
本课主要介绍了绿毛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绿毛龟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绿毛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绿毛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绿毛龟的特点及其保护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绿毛龟的图片或实物。
3. 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绿毛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毛龟。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绿毛龟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绿毛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堂讲解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讲解绿毛龟的特点及其保护意义。
2.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绿毛龟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绿毛龟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绿毛龟及其生活环境。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他们对绿毛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板书设计:绿毛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绿毛龟的保护的小短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绿毛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绿毛龟》教学设计 沪教版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绿毛龟》教学设计沪教版【教学目标】1.读准“咬、嚼、吞”等词语的读音。
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恬适、一见钟情、食态可掬、卖弄”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绘绿毛龟高雅姿态的句子。
3.通过品读课文语言,了解绿毛龟的特点,体会作者一家喜爱动物,以及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情感。
【课前预习】1、正确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带点字或者词语的意思。
闲适..自在卖弄食态可掬.通灵之性2、读文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绿毛龟的?【说明】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不仅仅是关注字词,也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段落层次。
本文虽然不是状物文章,但是在介绍绿毛龟的时候,从“外形的美丽——食态的可掬——灵性的展现”版块相当清晰。
这样的介绍顺序,也是和绿毛龟来到我家的情感变化有关。
一开始,由于胆小,我们只能看到它外表的美丽。
渐渐地,我们熟悉了,它的胆子变大了,开始展现了它的可爱的食态。
随着我们之间越来越亲密,我们成了朋友一样,它能听懂我们的话,明白我们的意思,成了一只有灵气的宝龟了。
理清了层次,不仅可帮助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材,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涵。
当然,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领的同时,检查落实情况也应得到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对预习内容予以落实反馈。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绿毛龟的外貌。
1.谈话引入,介绍绿毛龟。
板书:宠物2.欣赏绿毛龟的图片,了解外形特点,积累佳句。
(1)从名字入手,初步了解外形特点。
板书:外形绿毛(2)借助视频加深了解,并积累文中描写绿毛的句子。
①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它的绿毛。
②学习并积累文中描写绿毛的句子。
出示:当它恬适自在地游来游去时,碧绿如翡翠的长毛好似被微风吹拂着的头发,在清澈透亮的水里飘散着,那姿态,有说不出的高雅。
③交流朗读,指导读好长句的停顿,并理解“恬适”。
④小结:正是这绿毛,使它倍显美丽,高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毛龟》【教学目标】1.读准“咬、嚼、吞”等词语的读音。
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恬适、一见钟情、食态可掬、卖弄”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绘绿毛龟高雅姿态的句子。
3.通过品读课文语言,了解绿毛龟的特点,体会作者一家喜爱动物,以及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情感。
【教学重点】4.读准“咬、嚼、吞”等词语的读音。
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恬适、一见钟情、食态可掬、卖弄”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绘绿毛龟高雅姿态的句子。
2、通过品读课文语言,了解绿毛龟的特点,体会作者一家喜爱动物,以及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情感。
【课前预习】1、正确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带点字或者词语的意思。
闲适..自在卖弄食态可掬.通灵之性2、读文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绿毛龟的?【说明】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不仅仅是关注字词,也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段落层次。
本文虽然不是状物文章,但是在介绍绿毛龟的时候,从“外形的美丽——食态的可掬——灵性的展现”版块相当清晰。
这样的介绍顺序,也是和绿毛龟来到我家的情感变化有关。
一开始,由于胆小,我们只能看到它外表的美丽。
渐渐地,我们熟悉了,它的胆子变大了,开始展现了它的可爱的食态。
随着我们之间越来越亲密,我们成了朋友一样,它能听懂我们的话,明白我们的意思,成了一只有灵气的宝龟了。
理清了层次,不仅可帮助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材,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涵。
当然,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领的同时,检查落实情况也应得到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对预习内容予以落实反馈。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绿毛龟的外貌。
1.谈话引入,介绍绿毛龟。
板书:宠物2.欣赏绿毛龟的图片,了解外形特点,积累佳句。
(1)从名字入手,初步了解外形特点。
板书:外形绿毛(2)借助视频加深了解,并积累文中描写绿毛的句子。
①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它的绿毛。
②学习并积累文中描写绿毛的句子。
出示:当它恬适自在地游来游去时,碧绿如翡翠的长毛好似被微风吹拂着的头发,在清澈透亮的水里飘散着,那姿态,有说不出的高雅。
③交流朗读,指导读好长句的停顿,并理解“恬适”。
④小结:正是这绿毛,使它倍显美丽,高雅。
板书:美丽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21、绿毛龟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1.预习反馈,了解绿毛龟在“我”家的表现。
(1)自由读文,划出描写绿毛龟表现的句子。
交流出示:一个圆圆的头颅从绿色里伸了出来,两只小如绿豆的眼睛,只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整个头颅便又快如闪电般地缩进硬壳里面了。
它食量不大,但食态可掬。
把鱼肉或虾肉丢进缸里,它先用嘴衔着,然后,双手齐来,捧着那肉,一口一口,咬、嚼、吞,津津有味地吃着。
那样子,好似在品尝千年难得一尝的佳肴。
初到我家时,也许是怕生和想家的缘故,它总是把头缩在硬壳里,沉入水底,似是一团没有生命的毛状物。
知道自己美,它常常自信而近乎卖弄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深绿的毛发,把整缸的水都染成了绿色。
女儿一喊“宝龟”,它便浮游上来,把头伸出水面张望。
当乐声从收音机里流出来时,它就把头伸出水面,轻轻抿着嘴,仿佛在微笑;两颗圆圆的眼珠子,也绽放出柔和的亮光。
板书:咬、嚼、吞(2)引读句子,理清层次。
(3)读懂句子,体会绿毛龟的情感变化。
(把描写绿毛龟表现的句子分成了两组)(从绿毛龟的这些具体表现中,我们感受到了它来到我家之后的情感变化。
从一开始刚到我家时的陌生,害怕,现在和我们已经熟悉了,关系亲密了。
)(4)过渡:我们对它又怀着怎样的情感呢?下面就一起来深入了解。
板书:我们2.对照绿毛龟的表现,探求作者一家的情感脉络.(1)引导体会绿毛龟初到我家,我们对它“一见钟情”。
指名读句,理解“千里迢迢”。
板书:一见钟情(2)初步感受我们的情感变化。
交流板书:难受喜爱(3)了解我们”难受”的原因,体会“难受”背后蕴含的“喜爱”之情。
修改板书:喜爱(把板书上的“难受”改成“喜爱”。
)3.小结。
现在我们真正读懂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从初次见面时的——(指板书:一见钟情)开始,我们一如既往地——(指板书:喜爱)着这只绿毛龟。
可是,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这“喜爱”也是有变化的!【说明】《绿毛龟》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生动地描述了一家人精心喂养绿毛龟的情景和绿毛龟给家里带来的欢乐,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文字浅显易懂,但是这篇课文不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学生读文时,往往容易忽视字里行间渗透的作者一家对绿毛龟的情感变化。
而绿毛龟正是因为得到人的关爱,才表现它的灵性。
文章写“龟”也写“人”,“龟”与“人”交相辉映。
因此,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在读文过程中逐步了解作者对绿毛龟的情感,由最初的对宠物的喜爱逐步发展到对家人般的关爱,从而营造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言语表达也得到了训练。
三.深入学习,感受作者一家对绿毛龟的关爱,体会他们和谐相处的快乐情感(一)了解绿毛龟的“食态可掬”,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出示:它食量不大,但食态可掬。
把鱼肉或虾肉丢进缸里,它先用嘴衔着,然后,双手齐来,捧着那肉,一口一口,咬、嚼、吞,津津有味地吃着。
那样子,好似在品尝千年难得一尝的佳肴。
几乎每天傍晚,一家子便围在玻璃缸前,喂、看、笑。
1.配合读,感受作者描写的生动。
2.联系课文,理解“食态可掬”。
过渡:这食态可掬的样子把我们逗笑了。
每天,我们都把给它喂食当作必不可少的——(消遣)。
3.小结:第8节描写了绿毛龟初到我家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乐趣。
4.齐读第8节。
(二)品词析句,感悟绿毛龟的通灵之性过渡:外形美丽,食态可掬的绿毛龟给我们带来欢笑,我们对它是宠爱有加。
随着时间的增进,我们更是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
板书:通灵之性理解“通灵之性”。
(动物能与人沟通,知道甚至会理解人,有灵性。
)1.整体概括“通灵之性”的具体表现师:课文又写了哪些事情让我们感受到这只绿毛龟具有通灵之性的?默读9—14节,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一下这只宝龟会干什么?板书:爱卖弄美丽能听懂呼唤会欣赏音乐2.学习12节——“爱卖弄美丽”。
(1)理解“卖弄”的意思。
(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2)创设情境,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绿毛龟如何“卖弄美丽”。
师: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绿毛龟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引导学生回顾第6节内容)师:现在,你就是这只美丽的绿毛龟,想象一下,你会如何向我们炫耀呀?(3)指导朗读句子。
3.学习14节——“能听懂呼唤”。
(1)想像一下,女儿一喊“宝龟”,它便会游上来,把头伸出水面张望。
它在张望些什么呢?(2)引导联系13节内容,进行合理想象。
出示:8岁的女儿,爱它如珠如宝。
上学时,绝不忘与它道别;放学回家,又去向它打招呼;平时有事没事总挨在玻璃缸旁,亲昵地喊“宝龟,宝龟!”板书:亲人(3)小结:师:原来你等待了一天,终于盼来了亲人,朋友啊!看来,你已经和我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你真是一只通灵宝龟啊!4.学习14节——“能欣赏呼唤”。
(1)指名读文。
出示:对音乐,它也有同样敏锐的反应。
当乐声从收音机里流出来时,它就把头伸出水面,轻轻抿着嘴,仿佛在微笑;两颗圆圆的眼珠子,也绽放出柔和的亮光。
(2)播放乐曲《平安夜》,小组讨论:“宝龟”仿佛在微笑着说些什么?出示填空:听着音乐,“宝龟”就把头伸出水面,轻轻抿着嘴,仿佛在微笑着说:“()。
”(这音乐真好听!)(有机会我一定让我远在无锡的朋友也听听。
)(3)过渡:从它的神态中,我们感受到它和音乐产生了共鸣。
可见,它有通灵之性。
看着这样的情景,你一定会发现这只美丽可爱的绿毛龟已经在我们家已经早已不是宠物了,而是——板书:亲人5.小结:师:你看,相互的信任已经使我们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读着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就像在述说着家人的点点滴滴。
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绿毛龟,始终如一地喜爱着。
但这“喜爱之情”是有变化的,我们愈来愈爱它,最后,我们对它就是对亲人那样的——(关爱)板书:关爱【说明】整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具体、生动,描写细腻,文字灵动,充满生活气息。
许多小节(如第八、十三、十四节)中,作者都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而在写具体的过程中,写法又各不相同。
因此,我将教学重心放在两个方面:其一,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品析。
让学生体会作者正因为作者对绿毛龟喜爱和关爱,才使得越来越喜欢我们一家,并展现出它的通灵之性,由此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内涵。
其二,以课文相关段落为范本,进行言语表达的训练,这主要体现在感悟绿毛龟的通灵之性上。
学生在表达绿毛龟是如何卖弄美丽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在“卖弄美丽”和“通灵之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比如:你是故意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吧。
知道我们喜欢你,所以用这种方式,真是聪明,真是充满灵性。
又如:听出来了,你很自信。
的确,你这身绿毛真够漂亮了。
你的确是一只通灵的宝龟。
当绿毛龟听到呼唤时,在张望什么?我们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是谁回来了?是谁在叫我?是我的小主人回来了吗?我的小主人终于回来了!此时,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13节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四.总结全文,点明主题1.课外拓展,介绍绿毛龟。
师:绿毛龟一般都是野生的。
因为它身上的毛是一种绿藻,如果人工饲养不当,会因为绿藻停止繁殖而导致绿毛退化。
但我家的绿毛龟却能恬适自在的生活,且充满灵性,这离不开我们对它的精心饲养和细心呵护。
同时也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2.读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感受?(我们一家给予它无微不至的关爱,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动物有灵性。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创造美好境界。
)【板书设计】一见钟情外形美丽绿毛宠物(我们) 喜爱21、绿毛龟食态可掬咬、嚼、吞卖弄美丽通灵之性应对呼喊亲人关爱应对音乐【作业设计】一、背诵第八节。
二、联系课文12-14节的内容,围绕“这是一只具有灵性的绿毛龟。
”,写一段话。
(有能力的,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说明】与课前预习相比,课后的练习更注重对课堂学习的检测。
课文的第八节是介绍绿毛龟的食态可掬。
作者描写生动,特别是绿毛龟如何吃食的,字行行间流动着他们对绿毛龟的喜爱之情。
每天,我们在玻璃缸前喂,看,笑,成了我们生活里最佳的消遣。
这节内容布局也相当精彩,前后内容相互照应。
这么精彩的段落是值得学生背诵积累的。
我们对绿毛龟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使它展露的自己灵性,达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
课堂学习时,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它在“卖弄”什么?它在“张望”什么?它“微笑着”,仿佛在说什么?理解了绿毛龟的通灵之性。
而进行创造性复述是五年级学生的训练重点,课堂上重点训练的内容,完全有必要放手让五年级的孩子动手写一写。